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好物理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xiwe887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普遍感觉物理难学,不知道如何去学.这就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关心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本文从五方面阐述了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好物理的问题.
  关键词:物理教学;指导学生;有效策略
  一、注重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重视物理实验,掌握科学的观察、实验方法是实验教学成功所在.我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以做好演示实验为前提,增强实验的趣味性,为学生做好实验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同时,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如,学习大气压时,让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茶壶盖上都有一个小眼,这个小眼起什么作用,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多细心观察周围的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及大自然中的物理现象并与课本知识联系.如,学习压强、摩擦力后,可以有意识地观察日常生活中人们用针在缝被子时,为什么手上套上顶针箍,并把针在头皮上摩擦,这目的又是什么,使学生养成爱观察、勤思考的习惯.
  二、指导阅读插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新编教材中的插图很多,且许多插图具有漫画特征,形象生动,直观性强,图文并茂,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重视对插图理解,指导学生结合教材上的文字叙述认真分析插图中的每一条线段,每一部分图示表示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问题,表示了什么物理现象和过程.学生会看插图,对掌握物理知识和理解物理概念是很有帮助的,能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便于理解和记忆。通过对正文的阅读,抓住中心.认真揣摩每一个定义和规律的内容、物理意义,明确公式和定律的适用范围及条件.如公式P=pgh适用于液体的内部压强,而计算大气的压强不可以.如,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要使学生掌握这一定律,需要学生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推理.同时应以文字上进行化解,知道物体在什么时候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什么情况下又保持静止状态.这一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一切物体,适用条件又是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从而真正理解掌握这一结论.
  三、指导解题方法,养成规范解题习惯
  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复习、巩固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指导学生解题过程中,必须指导学生解题的正确方法.如,我在指导学生解答说理题时,要求学生按三步进行:讲道理、摆事实、得结论.如,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这是为什么?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讲道理),用手和脚向后划水,水则给人向前的力(摆事实),故人就能前进(得结论).通过训练,学生就能掌握这一类题目的一般解题方法.在电学题目中往往由于电路中接入电流表、电压表而使电路变得较为复杂,但又因为电流表内阻很小,电压表内阻很大.我则指导学生把电流表看成是闭合开关的一段导线,把电压表看成断开的开关,这必将使电路大为简化,看出一个电路的主干.如下面两例中:同时解物理题时要规范、全面,符合要求.如,①画光路图时光线一定有传播方向并画实线,法线、虚像用虚线;②问答题叙述要清楚,不能答非所问,词不达意;③计算题要写必要的文字说明,写出公式,代人数据要有单位,最后得出结果.教师在上新课时,除把知识要点和概念讲清楚外,在讲解例题时注意解题的方法和书写格式,对学生的作业严格要求,不能马虎,通过归类讲解、认真分析、规范训练、严格要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
  四、注重知识整理,养成订正错误习惯
  复习是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的重要环节.因此,学完一章后教师可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将所学知识按物理学本身的内部结构整理成有机联系的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弄清章节的前后联系及每一部分知识在教材内容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便于融合贯通。最后教师总结示范出小结,通过写小结不但有助于更加深入、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订正错误又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和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往往容易忽略或不认真检查,这些往往是对学生所学知识记忆模糊或不理解教材知识造成的.所以对作业或试卷中出现过错误的地方,必须要学生搞清楚错在何处、错误的原因何在.是对概念、规律理解上的错误,还是对知识记忆有错,或是审题的错、计算的错,或是对所学知识不懂的错,或是粗心大意的错等.找出错误的原因后,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使学生把订正错误的过程作为一次对知识的再学习、再认识的过程,纠正学生这方面的不良习惯,在各种考试中减少失分.
  五、研究学生心理,指导学法落到实处
  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如求解同一道比较复杂的物理应用题,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往往由于思维敏捷,分析能力强,能较快地从错综复杂的条件中理清思路,抓住主要矛盾,使问题迎刃而解,甚至可以做出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案,并找出最合理、最简便的解法.而智力水平低的学生则大不相同.这样在教学过程中,要顾“两头”带“中间”,注意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根据学生的特点,尽量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同时在指导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及时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改进、完善学习方法,使传授的方法科学、准确,符合认识论的一般规律.
  总之,指导学生的学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大胆探索,不断实践,帮助学生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效果.
其他文献
学生思维素质的提高是广大教师孜孜以求的教学目标.常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成为长期困扰教师的一个问题.就数学学科而言,它应是思维活动的体现,只有按照思维活动过程的规律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优化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质量.换言之,只有思维的过程,才是真正把握了教学的本质与核心.在教学中.一些教已经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和认知规律,使学生陷入一系列的“因为”、“所以”的泥坑里,学生学不到
函数在整个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好函数对于整个数学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整个数学体系的中心思想.而函数思想的培养对于学生在整个数学的学习过程,甚至是
摘要: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育满足了生活的需要,才有意义.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课堂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只有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从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出发,才会真正具有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价值.本文旨在探究构建生活化的化学课堂.  关键词:化学课堂;生活化;有效构建  一、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中心.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我们
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反馈矫正”是促进学生认知过程与认知结果的统一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堂教学不是对公式、数字的简单灌输和重复,而是一种思维的训练,而反馈矫正则能帮助学生获得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教学结果.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初中学生没有及时有效地得到教师的反馈,造成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局面,导致学习效果低下.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反馈矫正的过程.学习的有效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矫正的有
摘要:笔者通过“电路连接的两种基本形式”一课的案例及反思,浅谈对利用新教材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感悟,探究思考构建精彩课堂.  关键词:电路连接,演示,试验与讨论  关于“电路连接的两种基本形式”这堂课,我尝试着两种不同的方式去教,因而学生也就尝试着两种不同的方式去学.  方式1:以演示为主,也让少部分学生参与动手实物的连接,让全体学生参与动手的是电路图的设计,然后让学生分析归纳出两种电路的特点,再根据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职职业教育现有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高职教学模式,尤其是实操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缺陷,导致高等职业教育素质目标
社交软件的广泛应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更加明显。在此背景下,仅仅使用用户评分数据的传统推荐模型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了更加准确地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