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钦松:与山水融合共生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zway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荒”山水,吞吐磅礴气势
  5月21日,“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第三站在上海中华艺术宫隆重开幕,这也是其继2012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广州广东美术馆所举办的展览的延续。
  开幕现场嘉宾云集,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云虎,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方惠萍,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姚志彬,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等出席开幕式。
  据悉,本次展览共集中展出了许钦松90余件山水画经典作品。除了以2012年展览为主线外,还穿插了其近四年中所创作的数十幅水墨新作。如刚刚被广州艺博院收藏的鸿篇巨制《大岳涌云》、曾被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用的《岭云带雨》等。


  而之所以如此安排,则是源于从展览的整体性上考虑。“这是我首次在上海举办个展,希望能将整个创作面貌尽可能全面地展现于上海观众与各位专家面前,方便与各位艺术同道交流互动。”许钦松介绍道:“另一方面,从创作上的延续性考虑,在近四年中我依旧在新山水美学这一课题中进行探索工作,因此通过对作品的重新梳理调整,展览共分为‘大道之境’‘传统之桥’‘重建新山水’‘宇宙心象’四大专题进行展示,希望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我的思考与创作。”
  在旁人看来,许钦松的画作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仿佛身临其境。其清晰的笔触将山水的灵动性表达得惟妙惟肖,呈现出一种云雾缭绕的仙气,令人神往不已。他巧妙地将大山、大水以及鼓荡的云气、缥缈的雾霭等具象山水形象,转换为听觉审美领域的抽象音乐旋律的山水意象,使静态的空间与动态的时间不着痕迹地糅合为一体,开创了一种具象与抽象并存,写实与移情并重,细微精致与宏大巍峨共生的大山水画境界。
  许钦松认为,自从在北京举办“吞吐大荒”作品展以来,经过四年的研究和实践,他在山水画创作上又有了更大的突破、更深的思考以及更高的转变。对于日后的艺术之路,他极其希望自己的山水作品在气质上更为“圣洁”,在创作上更能开放自如,营造出更为神秘和梦幻的空间,甚至带有宗教般的神圣感,让前来欣赏的观众能完全无障碍地进入他所营造的艺术世界中。
  寄情山水,延续内心的热爱


  1952年,许钦松出生于全国木刻之乡广东澄海县一个许姓村庄,其祖先可追溯到宋代潮州名贤许驸马(许玉)。说起自己的祖先,许钦松满脸自豪。他说,曾祖父是前清举人,做过官,退休后在村里建了一座非常大的住宅;祖父虽然没有做官,但也是一个博学的秀才。许钦松从小就和家人、族人居住在里面,他还记得自己在小时候就见过曾祖父留下的一大堆文稿、诗稿,还有许多藏书——这种隐藏在骨子里的深厚文化底蕴,自那时起,就已经开始逐渐影响着许钦松。
  因此,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在粤东接受了来自上海绘画的熏陶,最早接触的是中国画。在许钦松读高中的时候,班里有个同学的家里有一套《芥子园画谱》,却只允许借给他一个星期,于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许钦松把整套画册都临摹了下来;在入大学前他还临摹过沈周、梅清、龚贤、石溪、石涛的作品,也学习过李可染、黄宾虹、陆俨少的艺术;在广州美院版画系学习期间,他更广泛地接受学院派的素描、速写、色彩的训练,获得了良好的基本功和全面的艺术素养,后来又长期从事版画的创作……这种由国画而西画,由临摹而写生的艺术实践,冲击并修改了许钦松头脑中的“既成图式”,令他源源不断地获得了艺术创造的活力。
  提到山水画,许钦松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从年少开始,我便与山水画结缘,在此后的大半岁月中,山水画成为我寄托与抒发内心性情的工具。在我看来,当艺术家投入自身情感来抒写自然的时候,心境即会慢慢地跟山川互相交融。”就是这样,许钦松在用纸、笔、墨穿梭描绘山川的同时,也会刻录下自己的人生百味,痛苦,无奈,兴奋、欢乐……都在他的作品中一一呈现。


  许钦松一直认为,一个艺术家应该是个大杂家,样样都要懂一点。因此除了绘画之外,他也是个文艺青年,爱好十分广泛。他认为文学修养对绘画创作是很重要的,因此在美院读书的时候,他就把整部《鲁迅全集》啃下来,他也很喜欢沈从文、张爱玲、张恨水的作品。尽管不是一位作家,但许钦松的文笔很优雅,古文功底也很不错,在报刊上也发表过不少文章。
  此外,音乐也给他的创作带来了不小的帮助。“音乐是无形的线条,绘画是无声的音乐。它们都是通过节奏、韵律来给人以心灵上的感受。”他举例说道:“例如弹钢琴,钢琴的音域很宽的,如果只弹其中间的一小段,那就很窄了,就像绘画点两下画两笔,墨汁没有用充分,很难体现浓淡相宜的效果,而我喜欢一支笔点墨直到充分用完,那样力度也就出来了。”
  正是凭借着这种对生活和艺术的不懈追求,让年过60的许钦松看上去仍然充满活力,如今除了艺术创作之外,他还同时拥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广东画院院长等诸多身份。他说:“我觉得自己并不能说已经非常成功,艺术的道路永无止境。”于是,他依旧神游于山水之间,不断探索着,希冀寻求一方无人惊扰的净土,继续延续心中的这份热爱。
其他文献
“从来就没冷过,因为有你在我身后……”7月16日的上海喜玛拉雅中心大观舞台,这样的熟悉旋律再次响起。一头蓬松卷发、五官立体妩媚的潘越云款款走来,是的,就是那个她,那个歌花盛开时代的艳丽歌者。  这是一场等待已久的约会,面对潘越云,就像再次面对那个时代,以及那时的人。一场最精致专业的视听呈现,最直抵内心的回响感动。阿潘带来了她最认可的经典歌曲,每一首歌曲从作词到编曲人,都映射不一样的一段故事和时光,
期刊
访谈是从一本老挂历开始的,一本比我年龄还大得多的老挂历——1962年,上海油墨厂和上海市化工进出口公司联合印制,封面上醒目地印着“牡丹牌”油墨的logo,制作十分精美、立体。挂历精选了不同画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林风眠、齐白石、徐悲鸿、唐伯虎在列。11月份,是叶滋藩,他作为版画的代表人物,曾与大师们齐名。  我们隔着五十多年的光阴,讲述与聆听着那些故事。间或,叶老会给我看那个时期的报纸上关于他的报道
期刊
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因为人类要繁衍呀!爱是两个异性间做爱的前提呀!而做爱是生儿育女的必需过程呀!  未必这样。以现在的科技手段,直接合成受精卵都可以,如今我们人类的繁殖,已经不需要什么爱情了。  除了为爱而生产,这世间的爱情,只有极少数,是缘于两个独立的、健康的人互相吸引,互不控制,互不乞求,共同成长,亲密自然而然地发生。更多的人,是因为自己的麻烦和缺陷,才去喜欢一个人。  是的,特别是你们男人,
期刊
我和《新民周刊》的原社长丁曦林是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第一届EMBA的同班同学。五年半前的一个下午,丁社长拿着几本杂志来找我聊,从他的艺术收藏爱好开始忽悠我,更谈了他对编辑杂志的专业思考,最后老丁抛出主题,就是希望我能够投资他接下来想创办的一本杂志。  当时老丁拿给我看的是《财富堂》月刊,以采编报道中高端社会阶层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为主,用老丁他们新闻界的行话就是引导财富阶层的高端生活方式。在传统纸媒纷
期刊
文艺界总有少数野心勃勃、妄图描摹整个俗世的“创世者”,如文学界的巴尔扎克,如艺术界的劳森伯格。他们不仅极尽所能地吸纳世俗生态的微尘碎粒,更是在各自的创作方式下构筑出文艺的造物世界。然而,更进一步探讨,劳森伯格的创作在总体上呈现解构与意义的消解,现成品的碎片充当作品画面的一隅(《四分之一英里画作》),宏大叙事下的版图压缩为近镜头中看似毫无意义的一格影像(《〈中国夏宫〉研究》)。  劳森伯格的艺术精神
期刊
继《罗小未文集》之后,同济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李德华文集》。这一对年逾九旬的名教授伉俪,一起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人生。因为李德华曾经著有一本小册子《城市规划原理》,成为国内几代城市规划学人的启蒙读物,所以当《李德华文集》新书发布之时,小小的同济大学城规学院钟庭报告厅,竟然高朋满座。光中科院院士,就来了两位——郑时龄和常青。一场新书发布会,成为了探索李德华建筑艺术和学术思想的研讨会。  《罗小未文集》
期刊
当下的艺术形式变得更加的丰富和广泛,先锋艺术在探索艺术的边界,传统艺术也得到公众更多的关注和普及,“文艺青年”的基数在不停地增加,艺术教育行业发展迅猛,流行文化和艺术的结合也愈发紧密。俨然,泛艺术的时代已经到来。那就更需要我们及时做出相应的变革,以适应当下的发展。这篇文章我们讨论一种变革的可能性——用互联网的方式打造“文艺IP”及其孵化平台。  IP和文艺IP  粉丝经济引爆了整个互联网行业,“I
期刊
外曾祖母让张信哲结缘织绣  《我是歌手》第四季依然很火。入行近30年的“情歌王子”张信哲参赛后一路备受赞誉,最终获得亚军。歌唱之外,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收藏古物,资历超过25年,堪称资深藏家。其藏品门类繁多,广为人知的正是清代织绣。  就在去年夏天,张信哲向台北历史博物馆借出70件清代女性宫廷服饰与嘉庆皇帝曾穿过的龙袍,并亲自担任策展人。他以时尚设计的观点来呈现,让每件服饰跟历史串联成美丽的故事。他认
期刊
意大利批评家奥里瓦曾说过,批评家应是艺术家阵营里的敌人。当然,奥里瓦的意思并不是说批评家要与艺术家成为仇敌,而是说批评家应保持批评的独立性。就中国的当代美术批评而言,最大的问题,在于面临失语的困境。  中国当代美术批评产生于“新潮美术”的滥觞期。那时候,批评家与艺术家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他们共同反抗一元化的艺术体制,渴望现代艺术,追求文化、思想上的启蒙。于是,批评家积极地参与到当时的现代艺术运动之
期刊
当代艺术,顾名思义是由这个时代的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亦可作为后现代艺术的继承者指代从1960年代后开始到现在21世纪的艺术。其创作思想跨越国界,突破传统形式视觉表达旨在反映、探讨、批判所处的时代。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及科技的发展,艺术开始融入了多媒体、科学、哲学、生活美学等各种现代元素。  然而这个正在蓬勃发展的艺术类别却时常伴随着争议。被看作抄袭的“挪用主义”、触碰政治敏感的雕塑、挑战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