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艺术时代——文艺IP将是下一个投资风口?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maomaox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的艺术形式变得更加的丰富和广泛,先锋艺术在探索艺术的边界,传统艺术也得到公众更多的关注和普及,“文艺青年”的基数在不停地增加,艺术教育行业发展迅猛,流行文化和艺术的结合也愈发紧密。俨然,泛艺术的时代已经到来。那就更需要我们及时做出相应的变革,以适应当下的发展。这篇文章我们讨论一种变革的可能性——用互联网的方式打造“文艺IP”及其孵化平台。


  IP和文艺IP
  粉丝经济引爆了整个互联网行业,“IP”成为了被资本、文化娱乐行业和受众追捧的焦点。本文提到的“IP”概念,并非大家熟悉的“IP地址”,而是指代“知识财富”(Intellectual Propert)。“故事”“设定”“创作者的品牌”这3个核心的词组在互联网时代成为了IP的常规入口,小说、影视剧、游戏、动画、漫画,这些则是IP的载体。任何载体一旦得到数量巨大的粉丝追捧,就有可能被转化出其他的产品,由此不断得到经济利益。比如天下霸唱的小说《鬼吹灯》,被改编成了电视剧、网游、漫画、动画,由此改编的两部电影,就得到了将近24亿元的票房收入。


  而“文艺IP”这个概念,却一直没有得到阐释,也没有论证其存在的可能性。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案例,了解“文艺IP”的概念:在国内,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很多成功的案例:丁乙与爱马仕合作,用自己擅长的“十字”图式,设计了“中国韵律”的丝巾;法拉利邀请卢昊设计限量版跑车,艺术家用哥窑开片陶瓷花纹作为外形的设计元素,最终这辆跑车拍出了1100万元的高价;时装大牌Prada邀请了杨福东指导Prada2010春夏男装广告短片等等,这些都是通过文艺IP获利的经典案例。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一个负面案例,侧面看出“文艺IP”存在的巨大经济潜力—— 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一幅油画,可能就是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谢楚余的画作《陶》。他笔下抱陶罐的裸女,除了被盗版复制成油画、照片、装饰画之外,还被商家盗用作为广告,手中的陶罐也被换成了电饭煲、口服液,甚至西瓜。谢楚余坦言,“有人作过统计,我的《陶》起码被盗版了1000万次。”
  我们可以通过上述的这些案例,描述一下至今都还没有被完全开发的“文艺IP”——通常情况下,其提供者是艺术家,或是至少具有一门和创作相关的技艺的达人。这些技艺通常和绘画、摄影、雕塑、综合材料、跨媒体、行为艺术等相关。虽然很早就有“艺术的跨界合作”这一提法,但“文艺IP”的领域则更加广泛,它能将流行文化和艺术符号在不同层次上结合起来,转化出带有艺术气质的奢侈品、活动、衍生品、广告、复制品、授权等商业变现的机会。
  成功“文艺IP”的操作法和风险
  大多数情况下,现已成功的“文艺IP”,离不开艺术产业链的投入和打造:美术学院培养艺术行业的新人;策展人寻找艺术家、机构和博览会等活动展示作品;批评家为展览和作品写评论;艺术史家书写历史;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收藏家购买作品,并在自己的圈子里不自觉地当起了艺术收藏的布道者;拍卖行介入征集藏品;资本参与运作,拍出了高价通过媒体继续曝光,慢慢扩散到艺术圈之外;艺术家的名气会持续上升,继续推动下一个展览的运作,再与商业品牌、慈善项目合作……如此反复运作,一个个的“文艺IP”就这样被打造出来了。


  这种方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封闭性和权威性,还有成熟性。所有的操作都是在“艺术”的生态链中完成的。但是在经济下行和互联网革命的情况下,用艺术世界原有的方式,炒作“文艺IP”遇到了不少阻力:在热钱已经开始变得冷静,原来的藏家被“套牢”,价格的虚高透支了很多人的购买力时,加之艺术作品不是生活的必需,在这片红海市场内,以买卖艺术作品为核心来推动“文艺IP”发展的方式,当前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根据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和国际知名艺术大数据网站Artprice合作公布的《2015年度艺术市场报告》可以看出,2015年艺术品市场成交额为160.95亿美元,比2014年下降10.31%。中国的拍卖额度降至全球第二。随着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加,中西方艺术市场会处呈现缓慢发展的态势。
  互联网化“文艺IP”应运而生
  知名的艺术大咖的生存和发展早已不是问题。而正在成长中的艺术工作者们,面对更少的展览机会和谨慎的藏家,需要从原来的圈子里走出来,而互联网则是一个重要的出口。其中,微博上被广泛传播的《心中有沙》,成为了利用互联网突破艺术世界生态链,制造“文艺IP”的经典案例。


  这是行为艺术从大众角度入手,通过互联网疯狂传播,不以创作唯一的“原作”为核心,通过事件、才情技艺发酵制造出的“文艺IP”的一种可能性。
  安迪·沃霍尔说过,“每个人都有15分钟的成名机会”,文艺IP创作者在成名之后,应该如何维持?是否需要专业的平台或是机构继续让其保持热度?
  以往包装艺术家的方法更多是用资本堆高艺术品原作的价格,这会令人反感和排斥。但是在现实中,艺术行业却又离不开资本的推动。而文艺IP孵化平台的优势在于,能更精准地将艺术工作者创作的文化符号,辐射到特定的社群当中,形成社交货币。这就跳出艺术世界的壁垒,用互联网的方式,让更多人感受艺术带来的快乐。同时也能弥补艺术家“创意十足,经营不足”的短板。也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在推广艺术工作者的过程中,文艺IP孵化平台的影响力也随之增长,自然能从中得到应有的利益。
其他文献
有一篇《上音钢琴系主任李坚激烈发问:全球著名钢琴家有几人会写论文?》发布在网上,而之前还看到音乐公众号编了一专题《学音乐等=文化差?》,专题中举了音乐好文化也好的例子,其中有一段议论:国内音乐学院(包括综合大学音乐系)专业成绩要求很高,但文化课(高考)只需二百多分便可过关;有艺术特长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可享受加分(实为扣减)的“优待”;音乐学院的附中(初中及高中)不开设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在我
期刊
和徐建融将采访地点约在了位于嘉定的韩天衡美术馆,在这里正举办他的最新个展“海上长风”。与一般艺术家能言善辞的性格不同,徐先生的谦逊一度成为了采访过程中的最大难题。对于外界的诸多恭维和评价,他总是一笑了之,似乎更愿意放低身段,甚至自嘲“我本质上是一个种田人”。而事实上,他对美学哲学、史学佛学、诗词歌赋、戏曲建筑等研究深广,天赋、智慧和学识绝非寻常,被评论界称之为“我们时代的艺术大儒”。  人人都在创
期刊
2016年12月的“山水社会:一般理论及相关话题”论坛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举办时,院长邓小南致辞中对这样的论坛给予了高度的期待:“首先,我代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向各位的到来表示欢迎,也非常感谢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把这样一个富于创意的多学科学术论坛放在我们静园二院举行。这将有效丰富和深化文研院这一互动平台的学术内涵,形成辐射的效应。”  而事实上,这样的论坛确实能使人文社科各领域的专家
期刊
国内艺术品市场从2014年起整体下行,但总有意外的惊喜发生。在2014年12月由浙商发起的慈善拍卖中,马云的两个大字“话禅”被拍至468万元。在2015年10月香港苏富比,马云的油画《桃花源》以130万港元起拍,经过7分多钟32轮竞拍,终以4220万元成交。该件拍品完成于2014年,是马云的第一次油画创作,他在油画大腕曾梵志的指导下,“先涂、再点,最后刮擦”,仅用几个小时便大功告成。此次拍卖所得全
期刊
“从来就没冷过,因为有你在我身后……”7月16日的上海喜玛拉雅中心大观舞台,这样的熟悉旋律再次响起。一头蓬松卷发、五官立体妩媚的潘越云款款走来,是的,就是那个她,那个歌花盛开时代的艳丽歌者。  这是一场等待已久的约会,面对潘越云,就像再次面对那个时代,以及那时的人。一场最精致专业的视听呈现,最直抵内心的回响感动。阿潘带来了她最认可的经典歌曲,每一首歌曲从作词到编曲人,都映射不一样的一段故事和时光,
期刊
访谈是从一本老挂历开始的,一本比我年龄还大得多的老挂历——1962年,上海油墨厂和上海市化工进出口公司联合印制,封面上醒目地印着“牡丹牌”油墨的logo,制作十分精美、立体。挂历精选了不同画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林风眠、齐白石、徐悲鸿、唐伯虎在列。11月份,是叶滋藩,他作为版画的代表人物,曾与大师们齐名。  我们隔着五十多年的光阴,讲述与聆听着那些故事。间或,叶老会给我看那个时期的报纸上关于他的报道
期刊
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因为人类要繁衍呀!爱是两个异性间做爱的前提呀!而做爱是生儿育女的必需过程呀!  未必这样。以现在的科技手段,直接合成受精卵都可以,如今我们人类的繁殖,已经不需要什么爱情了。  除了为爱而生产,这世间的爱情,只有极少数,是缘于两个独立的、健康的人互相吸引,互不控制,互不乞求,共同成长,亲密自然而然地发生。更多的人,是因为自己的麻烦和缺陷,才去喜欢一个人。  是的,特别是你们男人,
期刊
我和《新民周刊》的原社长丁曦林是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第一届EMBA的同班同学。五年半前的一个下午,丁社长拿着几本杂志来找我聊,从他的艺术收藏爱好开始忽悠我,更谈了他对编辑杂志的专业思考,最后老丁抛出主题,就是希望我能够投资他接下来想创办的一本杂志。  当时老丁拿给我看的是《财富堂》月刊,以采编报道中高端社会阶层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为主,用老丁他们新闻界的行话就是引导财富阶层的高端生活方式。在传统纸媒纷
期刊
文艺界总有少数野心勃勃、妄图描摹整个俗世的“创世者”,如文学界的巴尔扎克,如艺术界的劳森伯格。他们不仅极尽所能地吸纳世俗生态的微尘碎粒,更是在各自的创作方式下构筑出文艺的造物世界。然而,更进一步探讨,劳森伯格的创作在总体上呈现解构与意义的消解,现成品的碎片充当作品画面的一隅(《四分之一英里画作》),宏大叙事下的版图压缩为近镜头中看似毫无意义的一格影像(《〈中国夏宫〉研究》)。  劳森伯格的艺术精神
期刊
继《罗小未文集》之后,同济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李德华文集》。这一对年逾九旬的名教授伉俪,一起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人生。因为李德华曾经著有一本小册子《城市规划原理》,成为国内几代城市规划学人的启蒙读物,所以当《李德华文集》新书发布之时,小小的同济大学城规学院钟庭报告厅,竟然高朋满座。光中科院院士,就来了两位——郑时龄和常青。一场新书发布会,成为了探索李德华建筑艺术和学术思想的研讨会。  《罗小未文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