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入手,创设有效情境教学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tou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的教育理念越来越为广大教师所认可,但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因对课程兴趣缺失,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笔者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不断探索中逐渐总结出了情境教学的策略,能够从学生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切入,并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那么,究竟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情境教学的有效创设呢?
  一、插入音乐,激发情感
  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往往很容易就把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之中。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某些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插入适当的音乐,通过创造条件来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渲染和带动,烘托课堂气氛。
  如,《秋游》一课主要记述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的欢快场景,表现了学生沉浸在秋天美丽风景中的愉悦心情。文中有很多对秋天景色的描写,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去体会作者的感情,感悟秋天美丽的景色,我在上课的时候,特意给学生选了一些节奏欢快的轻音乐,让学生伴着音乐去朗读课文,在脑海中去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秋景图,尤其是要按照作者的描绘顺序去想象,从天空、白云到稻子、高粱和棉花,最后再把这些具体的秋天的物象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幅完整、立体而又美丽的秋景图。学生在音乐的引领下,不自觉地就沉浸在了对课本内容的想象中,对秋天美丽的景色有了更加感性和直观的认识。这种方式,可以巧妙地将整个课堂的气氛調动起来,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中不断加深,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借用音乐来活跃课堂的气氛,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成效显著的情境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对插入的音乐进行灵活把握,具体情况具体应用,让整个课堂生动起来。
  二、展示实物,豁然开朗
  “百闻不如一见。”同样,能够带给学生直观体会的,往往就是亲眼所见到的事物。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适时给学生进行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展示,一定能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体验。
  如,《九寨沟》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九寨沟优美的风光,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很难从课本上的文字中直观地体会到九寨沟的美丽风光,对文本的解读只停留在字词识记的层次,整个课堂的教学气氛一直很沉闷。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状况,我给学生展示了我前些年去九寨沟时拍的一些照片,学生很快就被图片中的风景所吸引,同时我还让学生看了一些当时买回来的纪念品。这些实物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九寨沟的距离,让学生感到九寨沟仿佛就在眼前,就如同课本上描写的那样美丽,课文里的文字也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之后,我让学生对整篇课文再次进行细致的研读,从课文中找出最吸引他们的景色片段,并对这些片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讲出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片段,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有的学生说文中对湖泊的描写最吸引自己,用了很多“色彩斑斓”“像宝石”等优美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让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显然,教师的实物展示,带给了学生全新的体验。
  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会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由此可以看出,学生通过对实物的体会轻松入境,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面对陌生的文字,学生往往难以迅速找到切入点,如果教师通过图片等方式将课本内容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文字给学生带来的那种抽象感就会立刻消失。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堂体验,而且能让整个教学流程更加流畅,可谓一举两得。
  三、联系生活,激活体验
  在小学阶段,生活中的体验往往会成为学生内心最重要的感受,因此,教师创设的情境应更多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利用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来促进他们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打造一个更加高效的情境教学课堂。
  如,《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主要是采用“文包诗”的形式,让学生去理解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所表达的那种浓浓的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为了加深学生对亲情的理解,我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亲情究竟是什么,有没有什么事情可以直观地表现出亲情。学生顿时议论纷纷,有的说亲情就是父母的爱,有的说亲情是一种跟亲近之人之间的感情,有的还讲了自己跟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一些让人感动的小事。之后,我问学生有没有体会过离开父母之后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很多学生都表示体会过,我趁机这样说:“诗中的感情其实在本质上和我们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是一样的,只不过诗人是在一个更加遥远的地方,思念的感情更加浓烈。”我这样一说,学生马上从生活体验中体会到了作者在诗中包含的那种情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透彻了。
  教师联系生活进行情境创设,既能用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通过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拉近了学生和课堂内容的距离,使得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大大提升。
  四、开展实践,切身参与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是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传授,学生永远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显然是与新课标的理念不相符合的。教学应当更加注重学习和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走出课堂,主动完成这些探索,实现教学空间的扩展。
  如,《走,我们去植树》一课,除了要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之外,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少先队员用自己的行动爱护祖国环境的决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为了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环保的认识,我利用一节课,带领学生在学校附近的一片空地上进行了植树活动,让学生三人结成一个小组。团队里有的挖树坑,有的浇水,有的背树苗。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课本中所倡导的那种“保护环境,从少先队员做起”的理念。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仅对课本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环保也有了切身的体会,对环保的热情自然更加高涨。这样的实践活动,实现了学习和实践的高度统一。
  教师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情境中来,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有所感、有所想、有所得。在课堂之外开展教育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课本内容有了认同,使得教学得到了很好的延伸。
  当然,在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创设应该建立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不管运用怎样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都必须实现与教学文本的充分对接,避免让课堂教学形式化。另外,教师应当在课标的指导下,不断进行教学多元化的探索,努力实现教学资源的特色运用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运用,努力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洋口镇光荣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其他文献
鲁迅先生说:“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以先生的观点来谈论教学行为,不免沉重了些。但无法回避,必须直面这沉重的现实。什么是教学道德?用孔子
有效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革旧的教育理念,真正树立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理念。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提高中学数学教学的
用了几年的网易相册,积累了一点经验,也解决过一些问题,希望能与读者朋友们分享。一、登录也讲花样对于网易相册,我们一股是在浏览器里输入httP://photo.163.com,再输入用户
当前很多一线的语文老师在考试的指挥棒下,已经忘却了阅读之美,忘却了充满审美情趣的语文课堂的本真,变成了一味的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者,呆板、死沉的课堂犹如梦魇,语文呼唤阅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求、学生年龄特征、新课标的要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所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语文作业的合理设计能够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的进行巩固,还能够把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教师不断总结反思,创新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促进学生掌握
第8期《习近平:一定不能忘记为革命成功抛头颅、洒热血的前辈们》的配图,让我心潮汹涌热血沸腾,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们赵集镇就长眠着二十六位烈士。绿松青柏环抱的烈士
摘要:在现代的教学中,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最好的?笔者认为,充满爱的课堂、让学生有激情的课堂、让正能量得以传递的课堂,是充满活力而又高效的课堂。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情趣入手,培养他们的爱和激情,提高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教学情趣;课堂活力;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5-077-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老师和学生交流
测测你和女性的交往心理当你的手上有十张纸要你丢掉时,你会以什么样的方式丢掉呢?A.就这样丢掉B.对折后丢掉C.拧弯了之后丢掉D.揉成一团后会丢掉E.撕成一小片一小片之后才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