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类型片:音乐—歌舞片之一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ongsh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好莱坞的音乐歌舞片是好莱坞重要的类型片之一。长期以来,好莱坞音乐-歌舞片随着好莱坞电影业的发展而发展。
  [关键词] 好莱坞 类型片 音乐歌舞片 爵士歌王
  一、美国好莱坞电影类型片和音乐歌舞片的特性
  在二十世纪初期,即1927年之前,电影是无声的,因此被称为“默片”(The Silent Film)。但是从1927年开始,出现了能够说话的电影,于是默片不再默默无声了。
  其实,早在1927年之前,法国人,著名发明家,画家和动画影片创始人雷诺,就开始运用他自己发明的“留声放映机,开始使得他的电影影像说出了:“法兰西万岁!”和“我爱你!”这两句话。而美国爱迪生也曾经使用自己发明的留声机为电影发音。在美国,电影导演和音乐家卡波拉,就曾经指挥大型交响乐队为默片《拿破仑》伴奏,也是一种尝试。
  1926年,美国华纳兄弟公司参加了美国西部电力公司,同时与美国电话公司和电报公司一起联合成立了维它风电话集团公司(Vitaphone Corporation USA),开始了有声影片的试制工作。
  1927 年,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The Jazz Singer,1927)正式公映,标志着有声电影的诞生。同时,这部影片的出现也标志着好莱坞类型电影的一个新类型片的诞生。
  爵士歌王 The Jazz Singer
  导演:阿兰· 格罗斯兰德,Alan Grosland,
  主演:阿尔·乔森, Al Jolson,
  黑白片,片长 88分钟。
  影片剧情很简单; 犹太拉比的儿子拉宾诺维奇喜欢音乐,特别是流行歌曲音乐和爵士音乐,而他的父亲是一个犹太教堂的拉比神父,不喜欢儿子这样的爱好,他一心要叫儿子担任教堂唱诗班的领唱歌手。而拉宾诺维奇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到纽约参加了一个歌舞班子,他开始歌唱与创作流行音乐歌曲,最终,他获得成功,成为了一名爵士音乐明星歌手。
  就是这样一个好莱坞老套子的影片却获得从来未有过的热烈欢迎。说起来,近似一个大笑话,这部影片成为第一部有声片纯属于偶然:在影片拍摄时,要为一首歌曲录音时,阿尔·乔森说出一句:“等一会,等一会,我告诉你,你不会什么也听不见来了!”而这句话就鬼使神差地被录制下来了,在影片放映时,又被在影院中的观众所听到;于是电影会说话了。就这样,误打误撞创造出了“有声影片”。美国媒体一贯喜欢新东西,公映后的第二天,美国几家报纸声称这是美国好莱坞电影的新发端。
  媒体一鼓吹,《爵士歌王》引起了大轰动,一下子,华纳兄弟电影公司靠这部影片获得高额盈利。而主演阿尔·乔森也大红起来,到处演出。美国艺术史学家阿瑟·奈特博士在其著作《最生动的艺术》一书中称赞这部影片把流行的百老汇音乐剧和好莱坞新型电影结合一起创造出一种新型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艺术形式,也可以说是具有革命性的东西,即有声片。
  这里,我们不妨讨论一下,美国百老汇音乐剧的源头,欧洲的传统歌剧和轻歌剧。众所周知,歌剧(opera)是一门西方传统的舞台表演艺术。歌剧首先出现在17世纪的意大利,即由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戏剧来源于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歌剧的演出同戏剧的演出一样,都需要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装,和演员表演等。一般来说,较之于传统戏剧不同的是,歌剧演出更注重歌唱和歌手传统的声乐演唱的技巧。在歌剧表演中,歌手和合唱队需要有一队乐手负责伴奏等。有的歌剧节目只需要一个小乐队——几个人或十几位乐手组成;也有的歌剧节目需要一个完整的管弦乐的伴奏。有的时候,在一些歌剧中会穿插有舞蹈表演。在不少法语歌剧中会有一场芭蕾舞表演。西欧传统歌剧基本有两种传统的声乐演唱形式:就是宣叙调(Recitativo)以及非宣叙调部分——就是不带旋律结构的演唱部分,通常用以交代剧情。歌剧歌唱的形式咏叹调(aria), 通常用于歌剧角色表达感情,抒发情怀的带有旋律结构的唱段;此外还有重唱,有二重唱(duet),三重唱(trio)等;还有众人的合唱唱段。由于传统歌剧的复杂的音乐结构,所以出现了歌剧作曲家和歌剧剧作家等专业人士,比如德国著名歌剧作曲家华格纳。到了18世纪,有整个管弦乐的演奏的伴奏宣叙调越来越重要,于是出现了歌剧序曲,幕间曲等管弦乐的演奏部分,比如贝多芬为歌剧《艾德蒙特》写的序曲和马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序曲,直到如今,都是大音乐会上经常演出的曲目。
  18世纪意大利正歌剧在欧洲开始流传,德国音乐家格鲁克等人推出了“革新歌剧”,以对抗意大利正歌剧的矫揉造作,开始了现实主义的欧洲歌剧运动。18世纪和19世纪是西欧歌剧艺术的黄金阶段,大作曲家如莫扎特,贝多芬,斯特劳斯等都创作出优秀的歌剧作品。
  此后,在意大利又出现了喜歌剧(OperaComique),轻歌剧(Operetta)和歌唱剧(Singspiel)等新的形式。在这些新的歌剧艺术形式中,特别是轻歌剧和喜歌剧,剧情简单,故事接近现实,音乐通俗易懂好听,除了重唱,合唱,还有独唱,两重唱,以及舞蹈等,有时还有对白,这样一来,传统的音乐开始趋向于流行音乐和大众通俗音乐。
  在美国的纽约市百老汇也出现音乐剧。说到音乐剧,就要提到美国黑人音乐和爵士乐。美国从建国以来,美国黑人就成为美国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黑人文化艺术也是美国文化整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黑人音乐也是美国本土文化艺术的重要部分。从历史上讲,美国黑人音乐基本上是美国南部地区黑人奴隶们表达自我生活与情感的重要手段。在早期,美国黑人音乐中最为出名的就是非洲-美洲的宗教音乐,即福音音乐(gospel music), 这种音乐具有早期非洲裔美国人(African-american)即美国黑人的情感力量和乐观精神。在19世纪中,出现了一种名为杰孜(Jazz)的音乐,后来被称为爵士音乐(the Jazz Music),这是具有显著美国特色的音乐形式。爵士音乐起源于美国民间音乐——特别是美国黑人民间音乐,而发展成为了美国本土产生的最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艺术形式和种类。爵士音乐以英美传统音乐结合了布鲁斯、拉格泰姆以及其它美国黑人音乐类型等,所以是一种“混血”的产物。爵士音乐保留了非洲音乐的特色,节奏明朗具有独特之处,而且还具有集体和即兴创作的特点。这种传统与新创的音乐大部分是声乐——歌唱,结果诞生不仅是一种新的音乐而且还是一种新的声音。   在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美国纽约出现了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这是美国黑人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美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宗族问题的努力活动。哈莱姆文艺复兴再一次唤起美国黑人的种族意识,成为发展黑人文化和推崇美国自由民主制度的政治文化运动。也正是通过这个运动,美国黑人文化艺术赢得了美国人民的认同和尊重。在美国纽约百老汇出现了以爵士音乐为基础的百老汇音乐歌舞剧(The Broadway Musical)。 百老汇的音乐歌舞剧表演继承了美国民族音乐——特别是美国黑人音乐的传统,具有黑色,夸张,幽默,自然,轻松,活泼,即兴等表演特色,以其具有非凡艺术功力的歌手和明星,通俗易懂的剧情,加上优美动听的音乐,成为了美国人最为钟爱的艺术形式。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随着音乐片《爵士歌王》的出现,百老汇和好莱坞都看到了美国式的音乐歌舞剧的发展潜力,决定要进一步合作。当时一篇批评文章写道:“兴奋和激情充斥在百老汇剧场和皮卡托电影院中,《爵士歌王》的音乐和歌声,成为最为流行的最受欢迎的东西。”美国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为这种音乐痴迷住了。
  这就是好莱坞最早的音乐歌舞片的巨大影响作用。对于早期好莱坞音乐片作为一种新的类型片形式,美国电影史学界有着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有的学者就指出:“影片《爵士歌王》绝对算不上是一部音乐歌舞片,它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舞台演出纪录片而已。”但是,它预示了剧场表演面向影视的可能性,也启动了歌舞片的直接面对电影观众(摄影机)载歌载舞表演。1929年米高梅公司拍摄一部《百老汇的旋律》被誉为是一部真正的音乐歌舞片。
  百老汇的旋律 The Broadway Melody
  导演: 哈里· 博蒙特
  主演:查尔斯· 金· 阿尼
  片长:98 分钟 1929年2月11日公映
  这是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出产的第一部电影作品,也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有声片。作品中的音乐和舞蹈均具有一定的水平,值得称赞。该片部分采用黑白,部分采用彩色拍摄。由于该片把舞台上的表演和舞台后面的爱情故事巧妙地结合起来,就出现了“后台次情节”(Backstage Subplot)的新式的戏剧——电影结构。在1930年的音乐歌舞片中这样的后台爱情是常见的。这一时期,好莱坞歌舞片对叙事和主题的处理主要还是把前台的歌舞表演作为影片故事的陪衬的。
  而直到1936年出品了一部名为《歌舞大王齐格飞》的影片。
  歌舞大王齐格飞 The Great Ziegfeid
  导演:罗伯特 Z. 列昂纳德 Robert Z Leonard
  主演:威廉·鲍威尔,玛娜·罗伊, 路易斯·莱娜等。
  片长 176 分钟, 公映日期:1936-3-22.
  剧情简介:这是一部以美国百老汇著名的歌舞剧团——齐格飞歌舞团的创始人佛劳伦斯的生平为题材的影片。佛劳伦斯·齐格飞出生在1869年,父亲是美国著名的芝加哥音乐学院的创办人。但是,齐格飞对于流行音乐很感兴趣。1893年,他离家来到了纽约百老汇发展,建立了自己的齐格飞歌舞团,在百老汇剧场演出了大型的歌舞音乐节目,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而他自己赢得歌舞大王的称号。1936年,齐格飞因劳累过度致死。
  本片的成功就在于它把百老汇的歌舞表演同电影艺术开始较好地结合成为一体,该片投资巨大,也是一部巨片,片长将近三个小时。片中歌舞场面由纽约百老汇齐格飞歌舞团的原班人马表演;片中包括7出大型歌舞舞蹈和23首名曲。歌舞漂亮,美不胜收,歌曲好听通俗,非常悦耳。其中歌舞《美女如云》的美舞令人叫绝,堪称是好莱坞和百老汇结合的完美之作。该片获得了第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本片的女演员路易斯·莱娜也获得最佳女主角奖。《歌舞大王齐格飞》的成功也标志美国好莱坞音乐歌舞片作为新类型的电影片种的诞生。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三大形式的音乐歌舞片在美国好莱坞形成了鼎足之势。这三大形式的音乐歌舞片分别是,派拉蒙公司的传统歌舞片,雷电华公司的罗曼蒂克的歌舞片和华纳兄弟公司的“后台”演出的故事歌舞片等。1939年底,《绿野仙踪》横空出世,成为美国电影史上最为动人的事件。
  绿野仙踪 the Wizard of Oz
  导演:维克多·弗莱明,Victory Fleming
  主演:朱迪·加兰 Judy Grland0,弗兰克·摩根 Frank
  Mogen, 雷·博尔格 Ray Bolger 等
  片长 101分钟 1939年8月25日公映
  剧情简介:小女孩桃乐丝·盖尔(Judy Garland 饰),跟随叔叔和婶婶一家住在堪萨斯州中部的农场。一天,此地遭到了龙卷风的袭击,桃乐丝去寻找自己的小狗,没有及时躲进防空洞,于是,强大的龙卷风把小女孩藏身的小木屋卷上天空,不知过了多少时光,小木屋终于落到了地上,而且把一个邪恶的女巫婆压死了。在善良的北方女巫的指点下,桃乐丝和小狗开始启程前往魔法师奥兹(frank Morgan 饰),希望他能够帮助自己回家。在路途中,小女孩桃乐丝遇到了没有脑子的稻草人(Ray Bolger 饰),缺少心脏的铁皮人(Jack Haley 饰)和胆小如鼠的狮子(Bert Lahr 饰),为了实现各自的愿望,他们和小女孩一同前行,这些伙伴一路上经历了千难万险,更粉碎了邪恶的西方女巫的阻扰,终于找到了魔法师奥兹,最后,在众人的努力下,小女孩桃乐丝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园。
  影片公映之后,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可谓是万人空巷,争看《绿野仙踪》,这部成本为277.7万美元的电影,第一年,就在北美地区获得1671万美元的票房佳绩。
  本片根据著名儿童文学家弗兰克·鲍姆(Frank Baum)所著的的童话小说《绿野仙踪》改编。影片的故事很优美和风趣,因此受到美国各个年龄段的观众的热烈欢迎。当时影评家认为:“这是一部几乎完美的美轮美奂的电影,其中那迷人的童话幻想故事,性格鲜明的人物,赏心悦目的舞台美术设计、服装、舞蹈和悦耳动听的歌曲,使得每个观众陶醉其中。”这部影片女演员朱迪·加兰获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该片中的主题歌《彩虹的那一边》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歌曲,也是好莱坞的经典电影插曲流行至今。
  美国著名电影史学家杰克·克莱恩博士指出:“这部《绿野仙踪》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宣告美国好莱坞开始逐渐地摆脱百老汇的拘束而诞生出真正的好莱坞音乐歌舞片。”
  参考书目
  1. Jane Feuer, The Hollywod Musical,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Bioomington,1993
  2. Don Dunn The Making of No,No Nannette, Citadel Press,
  Secaucus, NJ. 1972
  3. Donald Knox,The Magic factory, Praeger Press, New York,1973
  4. Mark Cousins, The Story of Film, Thunders Mouth Press, New York,
  2010
  5. Sarris Andrew, the American Cinema, Otagen,1892.
  作者简介
  鲍玉珩,美籍华人学者,教授,已经退休,现在从事美中文化-教育交流工作, 俄亥俄大学,Dayton 大学,文化-艺术研究教授。
  薛翠华,美籍华人艺术家,儿童文学作家,家庭心理咨询师。
  王震 ,山东艺术家协会会员,易而艺文化公司总裁,艺术史研究者,发表论文多篇,现为人民艺术家协会秘书长。
其他文献
[摘要] 姜文2010年导演的作品《让子弹飞》在影坛至今仍留有飞痕,不同于其它商业大片把观众的泪水笑声留在影院,《让子弹飞》成功让观众带着思考走出影院。片中布莱希特“间离效果”艺术手法的运用对形成这种观影效果起了重要作用。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反对传统戏剧使观众沉浸于剧情受感情支配,提出了间离观众与剧情使观众成为观察者做自主判断的史诗剧理论,“间离效果”是实现其理论的核心艺术手法。《让子弹飞》充分
【作者简介】袁佳,女,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文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电影创作研究、电影史研究。  【基金项目】电影《八部半》海报 《八部半》是费德里克·费里尼的经典作品。影片通过回忆、幻想、梦境的呈现,隐喻了一个关于电影创作的故事,也隐喻了电影本身。本文便拟从心理学与美学体验、时间与空间的艺术、释放本我的白日梦三个方面对《八部半》这一独特的电影文本进行分析,探究电影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一、心理学与美
【作者简介】  电影《唐人街》海报人物产生情节,情节塑造人物。在故事创作中,设计人物和编织情节同样重要。设计人物包括塑造人物和构建人物关系,构建人物关系包括建置和分拆人物关系。在设计人物时,把主人公这一个人物设计得精彩是远远不够的,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塑造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只有构建出好的人物关系,才能创作出一个精彩的故事。如何设计故事中的众多人物?人物关系又该如何构建?下面,笔者以好莱坞类型电影
[摘要] 对小成本影片来说如何唤醒观众集体记忆、表达集体经验至关重要。当然小成本电影也要遵守市场规律,做好后期宣传。不过就目前中国的电影市场来看,小成本电影的确在经历一场危机四伏的“历险记”。  [关键词] 《李献计历险记》 中国 小成本电影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7.019  中国电影市场每年都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票房神话,看上去一片繁荣
[摘要]《贺兰先生的乐章》以严谨、保守的叙事风格完成了对一个中学音乐教师成长经历的讲述。影片中音乐教师贺兰的一生是阐释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的鲜活范例。以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为导向,以丰富而又真诚的内容构成叙事线索,揭示平凡人并不平庸的精神状态,这是此部电影成功的秘诀。  [关键词]同一性 教师 价值观    《贺兰先生的乐章》(Mr.Holland’s Opus)是1996年出品的一部美国电影。这部
《回忆积木小屋》围绕着孤身老人对自己妻子的爱情的回忆和部分家庭的回忆而展开。大量运用平缓镜头。短片看似简单,但却有着深刻意义,重在展现一种心灵之旅。  一、 上升的海面  整个短片的大背景是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前半部分,讲述了主人公往自家的楼上加层。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驼着背,独自一个人日日夜夜,不顾刮风下雨堆砌着楼房……一层一层不断上升的楼层,一个一个孤身一人的夜晚,还有那个单一的晚餐,一人食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党人通过所谓的精英教育向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培养效忠元首、为党国而战的战争机器,人性在这样的学校教育下被扭曲、异化。影片《希特勒的男孩》揭示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罪恶本质和法西斯战争的残酷,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思索。  [关键词] 纳波拉 人性 战争 异化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0.030    战争可以分为所谓的不
[摘要]影像世界如何混淆真实世界从而造成一幕幕黑色悲喜剧的影片?“意象形态”这个当代最完美的“罪行”是在多重合力下被制造出来的,这一过程经历了从影响个人到迷惑大众,从营造幻梦到缔造“神话”,从人为操纵到全面失控的过程。  [关键词]意象形态 大众文化 受众 主体 生产者式文本    前 言    在我们逐渐从印刷文化时代进入电子文化时代之后,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往往来源于以电影电视网络为主要代表的电
贺祝平,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导  肖辛育,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生  【作者简介】  电影《菊豆》剧照 就世界影视分类方式而言,中国“西部农村题材影视剧”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分类方式。这种提法缘于文艺为工农大众服务的精神。出于这种理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农村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是十分重视的。我国历来都将中国农民看成是社会主义文艺表现对象,同时也将其作为服务对象。
【作者简介】  电影《非常幸运》剧照2009年,“非常”系列之《非常完美》的成功为国产电影引入一个类型片新概念——“小妞电影”,随后的几年中,这个中小成本的类型在不断实践和折腾中羽翼渐丰,《杜拉拉升职记》、《失恋33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小时代》,这些产品的制造者们相继在有意或无意的试探中,将“chick flick”移植为“小妞电影”,尽管4年的时间还不足以打磨出一套成熟的嫁接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