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精于专注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224w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教多年,发现上课专注力好的学生,学习效率比较高,成绩比较好。上课小动作不断的学生,作业错误率高,甚至讲评过的题目依旧一错再错。小学阶段如果能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就能为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好基础。专注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开端。小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精力比较容易分散,培养小学生的专注力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培养学生的专注力,是每一位小学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主要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与研究:精心设计导课环节;每课订立可行性目标;掌握听课要领,提高听课质量;端正学习态度,培养意志力;适时、适度表扬与批评。
  关键词:专注力;听课环节;听课质量
  在国内外有不少专注力好而成功的人。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从小学习非常专心,在嘈杂的环境中也不会受到干扰。她的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她都不为所动,继续专心看书,她良好的专注力值得大家学习。陈毅,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在他小时候发生过吃饼蘸墨汁的故事。陈毅小时候,有一次他边看书边吃饼子,本想用饼子蘸点酱油吃,结果蘸到了墨汁,最后吃了一嘴黑。可见他是多么的专心啊!
  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专注的人,俱乐部正在进行围棋比赛,一位教练被观众中的一个儿童所吸引——这个小孩在棋盘旁整整站了一上午,注意力高度集中,目不转睛地盯着棋盘。这个孩子看得很入迷,第二天,孩子认真地观看了一个上午。围棋对专注力的要求比较高,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又有这么好的专注力,难能可贵。当时这个孩子被教练发现,进了围棋队。这个孩子叫常昊。后来常昊获得全国“棋童杯”赛冠军,还战胜过日本棋圣。常昊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其中原因之一是他专注力好。
  每位有成就的人做事情都是聚其精,会其神,才取得成功。马克思曾说过:“天才就是集中注意力!”通过对班里学生的观察与研究发现:上课做小动作,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其作业完成得慢,错误率高。而作业完成得比较快,且完成得比较好的学生,往往能做到注意力集中。这些学生效率比较高,有更多的时间来休息和从事娱乐活动。因此,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专注力,是小学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如何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专注力呢?下面我简单谈谈自己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是如何培养学生专注力的。
  一、精心设计导课环节
  巧妙、精心设计导入部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能较快地把学生带入课程的学习当中。导入的方法很多,可以是诗词导入。学习六下“月相变化”这一课,我引用苏轼的一首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导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很多同学都能背下来,同学们都参与到词的背诵中来,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接着教师可以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进入到本课的学习。如:“古人很早就注意到天空中的月球有圆缺的变化规律。我们把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你观察到的不同的月相能画下来吗?”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努力寻找答案,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了,从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导入也可以设置疑问,开启思维。五下科学“给冷水加热”一课,教师提问使冷水变成热水的方法有哪些?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演示了自己的方法,把装有冷水的密封塑料袋浸入装有热水的水槽里,装满水的塑料袋先是沉后是浮。教师追问:真神奇!为什么装满水的塑料袋先是沉后是浮呢?谁来解释一下呢?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积极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导入甚至可以谜语导入,妙趣横生。五上“蚯蚓的选择”一课,猜谜导入。同学们,玩个小把戏吧,猜个谜语:细细长长一条龙,天天躲在泥土里。它是庄稼的好朋友,钻来钻去把土松。学生猜出是蚯蚓。教师进而跟学生继续聊有关蚯蚓的话题,像蚯蚓通常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下,很自然地和学生一起进入新课学习中。
  二、每课订立可行性目标
  学生的专注力不是一时就能养成的,需要长时间培养。对于班里长期注意力分散、上课不专注的学生来说,让其一下子改变不太现实。为了培养其专注力,教师可以从制定小目标入手,循序渐进。教师可以每节课订一个学习目标,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要求,尤其对那些注意力分散的学生要求更要严格、细致。如:班里的学生学习成绩高低不一,每节课上对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对于优生要求课堂上理解、掌握本节课知识点,会举一反三,会做较难的题目。课后完成科学作业本和科学每课一练。对于后进生要求能理解并掌握本节科学概念,会做简单题目。课后完成科学作业本和每课一练的部分题目。对于班里上课纪律较差、自控能力不强的学生,课前教师与他们商量好,这节课要做到不离开座位,不主动去跟别的同学聊天,坐端正。先从基本的纪律抓起,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一节课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专注力会更好。
  三、掌握听课要领,提高听课质量
  教师引导学生课前要认真预习,带着预习中的疑惑来听课,学生会更加专心听讲,主动参与课程的学习,积极动脑思考问题,踊跃回答教师的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在课堂中学会记笔记,把重难点记录下来,便于课后巩固,也为更好地学习下一课做铺垫。因为学习上的衔接也会促进学生提高专注力。
  四、端正学习态度,培养意志力
  小学生容易感情用事,可能老师批评某同学了,那么,这位同学可能上课就会不听讲;可能某学生不喜欢某位教师或不喜欢某门学科,就会出现课前不预习,课上东张西望,随便讲话,不认真完成作业等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所致。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会学习是一种良好的品质,会学习使你变得智慧。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就会自觉学习,愿意学习。同时,教育学生做意志坚强的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才会成为专注的人。
  五、适时、适度表扬与批评
  批评与表扬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教育手段。一味地批评会让学生失去信心,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同样一味的表扬会使学生骄傲自满。教师要赏识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适时、适度地表扬与批评,促进学生的成长。当老师课堂上发现一些同学特别认真,老师不要吝啬,适时表扬,表扬应该指名道姓,说清表扬理由,人都喜欢被赞美,被赞美的孩子会更有信心去专心听讲,无形之中提高了专注力。教师通过表扬正面引导了班级其他学生课堂上怎样做才更好。表扬不是一些同学的专利,每位同学只要有做得好的方面,都可以得到教师的及时表扬。
  小学生毕竟还是个孩子,他们是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犯错误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当有学生犯错误时,教师要心平气和,言辞不要过激,批评的言语恰到好处时,学生会心服口服,用心改正错误。课堂上有时会发现某个同学开小差,先暗示,如果没效果,可以点名回答问题或批评。
  总之,培养学生专注力的方法很多,不同情境中其具体实施方法也不尽相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各种具体情况反馈、分析,巧妙灵活地运用各种课堂调节艺术,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高度的专注力。学业精于专注,荒于分散。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每位学生都能养成上课专注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陈键.孩子缺乏专注力怎么办[J].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12(05).
  编辑 温雪莲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标的提出有其时代必要性和必然性:第一,著名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慣,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正所谓观念变,行动就变;行动变,习惯就变;习惯变,性格就变;性格变,命运就变;命运变,人的一生就改变。行为习惯就像人身体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第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习能力的竞争。目前,“高分低能”的现象依然存在,所
摘 要:小学教学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依旧采用“滿堂灌”的单一教学方式,效率很低,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法调动,提出“学习纸”这一新颖教学方式,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学习纸;小学数学;以生为本  人间最美四月天,“浦口区走进名师班”迎来一场特别的活动,特级教师贲友林老师讲授“认识负数”,展现了深厚的教学功底,贲老师围绕“研究学习单”的学习纸展开,那这张学习纸到底承载
小班化教学在许多学校都得以实施,随着时代的发展,小班化教学将被更广泛采取。根据国内外一项“视野与文化”的研究表明:一个班级的学生超过25人,教师就会顾此失彼,超过越多,顾不到的学生也越多,小班化教学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形式。  随着各班人数的减少,使得原本针对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得以面向学生个体,教师在备课、上课、辅导的时候能更多地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掌握能力,从而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摘 要:一年级小学生对小学生活既感到新鲜,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印度有一句古谚:“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由此可见,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极其重要。抓好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老师重视并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且可以免去今后对其不良行为习惯进行矫治的麻
摘 要: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新学知识的兴趣。”就教学而言,“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生动活泼、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悠扬宛转的乐曲,“曲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缭绕。其“起调”也就是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新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良好的导入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就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或兴趣盎然或悬念于怀,产生探奇觅胜
摘 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深入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究规律产生的科学依据,寻找规律间的内在联系,完整建构学生知识体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完整建构;高效课堂;课堂回顾  在高效课堂的研讨活动中,本人执教了“找次品”一课,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
摘 要:阐述了新常态下和谐课堂实施的策略、实质和意义,得出结论:新常态下,立足英语语言双重性,打造和谐课堂,方能取得教学双赢。  关键词:新常态;小学英语教学;和谐课堂  新常态(New Normal)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笔者认为,现阶段的小学英语教育,也进入了“新常态”——除了培养学生基本
摘 要:有人说:好课是“磨”出来的,这是很有道理的。在“磨”课的时候,一般的做法是让教师自主设计一种教法,进行反复的试教。教师要对本轮磨课进行反思,而听课者进行讨论,并对课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最终找出问题所在并解决。如此在不断的磨练中,教师自然会深切地感悟到:要上出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到各种因素。如此往复下去,何愁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得不到提升呢?  关键词:反复磨课;学号小人;教学活动  一
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实质是一种轻过程、重结果的教学法,学生都是被动写作,缺乏主动的探究精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一个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利用好课本资源,过分重视结果教学,而忽视了过程教学,学生缺少体验写作的过程。教学过程如下:  一、写前:通过图片导入,在情境中学会词汇,利用例句,进行造句练习  教学片段1:  上课伊始,笔者先给学生呈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随后通过PPT展示本课要学的生词(以句
《九色鹿》是苏教版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九色鹿不顾生命危险,救了落水的调达。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重金面前,他竟然见利忘义,出卖了九色鹿,最终受到了惩罚。故事情节生动,内容简单,语言浅显,是一篇公认的“浅文”。  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品读文章,感受九色鹿的形象特点时,往往有美丽、善良、勇敢、智慧一说,这都不难掌握。由“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自然感受到九色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