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教学法的初中英语写作课案例研究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513485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实质是一种轻过程、重结果的教学法,学生都是被动写作,缺乏主动的探究精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一个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利用好课本资源,过分重视结果教学,而忽视了过程教学,学生缺少体验写作的过程。教学过程如下:
  一、写前:通过图片导入,在情境中学会词汇,利用例句,进行造句练习
  教学片段1:
  上课伊始,笔者先给学生呈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随后通过PPT展示本课要学的生词(以句子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拼读和模仿造句练习。
  评析:利用图片的对比性,导出所学的新单词,让单词在有意义的语境中体现其含义,简单的造句模仿练习,让初级阶段的学生更有利于掌握英语句子的结构,降低了英语写作的难度。讨论话题在老师的控制之内,为下一阶段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教学片段2:
  笔者让学生先阅读课文的一篇段落(写作的范文处理),设计几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讨论,将讨论的结果写在黑板上并进行展示。
  评析:学生经過小组交流,讨论,最后得出答案,在阅读过程中了解了信件的写作格式,文章中的信息有利于下一阶段的写作,学生通过模仿借鉴,就能运用所学内容完成下一步的写作任务,此阶段正是过程教学法和结果教学法的结合。
  二、写中:通过图片的展示,指导学生完成写作内容,让学生发现、领悟写作方法和技巧,体验行文构思
  教学片段3:
  在“写中”环节,笔者主要通过图片来展示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建构写作内容。通过小组的交流,合作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所涉及写作内容与前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有关,因此学生积极性较高,学习效果较好。
  评析:所提供的材料由课本知识到课外,学生把课本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在现实生活中,这也是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同时,写作由简到难,也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一环节,学生在师生互动中逐步建构与写作相关的内容,为下一阶段的运用打下基础。
  教学片段4:
  学生有了写作素材后,还需要将这些素材以书面的形式展现出来,笔者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决定写作的提纲和内容,这一阶段体现过程教学法的精神。
  评析:通过真实的语言任务和真实的语言环境,才能让学生产生真实的语言。小组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写后:通过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片段5: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完成初稿,笔者让学生先自评,后小组互评,最后由小组推荐代表交流展示。
  评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结合自己的写作问题,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强化词汇、句子和段落的学习。交流和展示是学生呈现课堂学习结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表达语言水平的行为,这一活动鼓励了其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英语写作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基于过程—结果教学法的初中英语写作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它还是有一点局限性,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提高。
  编辑 孙玲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现实生活中,数学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也可以说生活就是由一串串数字所组成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却又远远超过现实生活,它是现实生活中事物的聚合,重组,抽象化和规律性,因此,我们有时候会感觉数学知识很奇妙,很高深。因此,就“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这一话题进行深入探讨,阐述生活和数学的关系,并就“如何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数学;生活;实际问题  教育要从小抓起
摘 要: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沙河小学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学习为目标,以文化为引领,以制度为保障,以课程为载体,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教学科研活动,形成凝聚人心的共同愿景,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一是建立学习机制,搭建学习平台;二是选择学习内容,提高學习实效;三是加强交流互动,分享学习成果;四是开展跟岗学习,提高管理能力;五是建立课程体系,明确学习目标;六是实施项目合作,深化组织建设。  
摘 要:新课标的提出有其时代必要性和必然性:第一,著名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慣,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正所谓观念变,行动就变;行动变,习惯就变;习惯变,性格就变;性格变,命运就变;命运变,人的一生就改变。行为习惯就像人身体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第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习能力的竞争。目前,“高分低能”的现象依然存在,所
摘 要:小学教学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依旧采用“滿堂灌”的单一教学方式,效率很低,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法调动,提出“学习纸”这一新颖教学方式,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学习纸;小学数学;以生为本  人间最美四月天,“浦口区走进名师班”迎来一场特别的活动,特级教师贲友林老师讲授“认识负数”,展现了深厚的教学功底,贲老师围绕“研究学习单”的学习纸展开,那这张学习纸到底承载
小班化教学在许多学校都得以实施,随着时代的发展,小班化教学将被更广泛采取。根据国内外一项“视野与文化”的研究表明:一个班级的学生超过25人,教师就会顾此失彼,超过越多,顾不到的学生也越多,小班化教学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形式。  随着各班人数的减少,使得原本针对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得以面向学生个体,教师在备课、上课、辅导的时候能更多地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掌握能力,从而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摘 要:一年级小学生对小学生活既感到新鲜,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印度有一句古谚:“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由此可见,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极其重要。抓好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老师重视并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且可以免去今后对其不良行为习惯进行矫治的麻
摘 要: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新学知识的兴趣。”就教学而言,“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生动活泼、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悠扬宛转的乐曲,“曲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缭绕。其“起调”也就是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新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良好的导入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就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或兴趣盎然或悬念于怀,产生探奇觅胜
摘 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深入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究规律产生的科学依据,寻找规律间的内在联系,完整建构学生知识体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完整建构;高效课堂;课堂回顾  在高效课堂的研讨活动中,本人执教了“找次品”一课,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
摘 要:阐述了新常态下和谐课堂实施的策略、实质和意义,得出结论:新常态下,立足英语语言双重性,打造和谐课堂,方能取得教学双赢。  关键词:新常态;小学英语教学;和谐课堂  新常态(New Normal)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笔者认为,现阶段的小学英语教育,也进入了“新常态”——除了培养学生基本
摘 要:有人说:好课是“磨”出来的,这是很有道理的。在“磨”课的时候,一般的做法是让教师自主设计一种教法,进行反复的试教。教师要对本轮磨课进行反思,而听课者进行讨论,并对课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最终找出问题所在并解决。如此在不断的磨练中,教师自然会深切地感悟到:要上出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到各种因素。如此往复下去,何愁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得不到提升呢?  关键词:反复磨课;学号小人;教学活动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