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摭谈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ery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几乎每篇文言文的学习都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人生的真谛,更有助于我们积累文言素养,继承祖国传统文化。也正因为如此,在全国各地的中考中,基本上都有文言文阅读的“倩影”,分值多在18~20分左右。要想取得中考大捷,文言文阅读的复习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笔者将用“理论﹢实践”的形式就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明确复习要求,把握复习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各地区的中考复习说明中关于文言文阅读有明确的要求,较为翔实的解答。它是我们复习的指南。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复习前要先认真阅读有关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二、熟悉题型考点,做到有的放矢
  
  要想射箭,必须找到靶心。要想不失分,就应了解中考文言文阅读的题型考点。因此老师课前应认真备课,充分准备材料。可以搜集近几年来的中考文言文试题,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有个感性认识,这是关键一步。然后要求学生先做后比再归纳文言文阅读的题型、考点。这样,学生很快就归纳出了五种题型:解释词语,选择填充,翻译文句,文意分析,拓展延伸。
  熟悉了以上题型,还要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考点,以便对症下药。不难发现,重要的实词(包括特殊的文言现象: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虚词,课文内容(包括人物形象、句意段意篇意、写作手法、作者情感、文章观点、主题等)的理解等都是考点。这样,学生就能“心中有丘壑”了,复习的目的性也就明确了。
  
  三、探寻有效策略,积累答题技巧
  
  文言文阅读的题型考点清楚了,那么如何应对这些题型呢?
  笔者曾执教过这样的一节市级复习研讨课,我要求学生按五大组针对五种题型进行讨论探究。结果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探讨场面相当热烈,一扫复习课枯燥乏味的阴霾。学生探究出来的结论与老师课前思考的有相似之处,也有互补之处。
  对于“解释词语”题,课文下的下标即注释,就是一笔宝贵的资源。其次注重实词整理,引导学生从其特殊的文言现象入手,要求学生可按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四个类别,按合作小组,进行分工整理,最后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1.该题型应对策略:紧扣注释,整理实词,认真识记。
  对于“选择填充”题,首先要求学生分析选择题的选项与什么有关?通过比较后发现,一与实、虚词的多义词辨析有关,二与课文内容有关。针对第一种情况,学生建议仍然需要整理,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使用次数频繁的虚词,如:之、其、而、于、为、焉、乎等。同样可以采用“齐动手、齐收益”的方针,达到全体共赢的效果。至于第二种情况,则需要熟悉文章内容即可。但应引导学生注意选择题由词义的辨析到内容辨析的这种变化趋势。
  2.该题型应对策略:关注语境,整理虚词,理解文意。
  对于“翻译句子”题,应抓住关键词,直、意译结合,注意补充添加调换等细节。教师可补充“翻译原则”、“翻译方法”,让学生有个更纵深的认识。
  翻译原则:
  信——忠于原文;
  达——语意流畅;
  雅——文辞优美。
  翻译方法:
  对:文言文白话文古今对译,把单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
  留:保留人名、地名、官名、器物名、书名、国号、年代和朝代等专有名词;
  增:补出省略成分;
  删:无实义的虚词;
  调:调整特殊语序。
  3.该题型应对策略:掌握方法,遵循原则,直意结合。
  对于“文意分析”题,这是一个重点。要求学生能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文章主题、作者情感、写作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补充两点:一是审题的问题。应明白题干中有几问,有何特殊要求。不能粗枝大叶,表达不完整,遗憾失分。二是方法问题。概括类试题应注意,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归纳方法:叙事性的要说清楚人物和主要事件,议论性的要说清楚文章的中心论点,说明性的要说清楚说明对象及其特点;欣赏类试题应注意在答题时要确定欣赏的对象,有针对性地答题;感受启示类主要是针对文章的观点、人物的形象、表达的情感联系实际生活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忌说空话;评价类试题答案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要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辩证思维。
  4.该题型应对策略:熟悉内容,审清题目,表达完整。
  对于“拓展延伸”题,这是一个难点。应注重平时积累,增加课外积累。告诉学生不能有畏惧心理,一般来说,所选择的相关的课外语段较浅显,其次应巧妙迁移运用学过的知识,根据要求灵活地解答题目。再次,多涉足一些课外文言文,也可以为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奠定一个厚实的基础。
  5.该题型应对策略:整体感知;迁移拓展,灵活运用。
  
  四、尝试命制试题,增强应对能力
  
  为了更好地巩固学生的复习内容,教师还可以别出心裁地让学生根据中考题型、考点,就某一文言文语料尝试命制一套题目,以便增强学生的应对能力。笔者在复习过程中曾反复采取了这种方法,结果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与日俱增,复习的兴趣有增无减,复习效果大幅度提高。
  综上所述,文言文阅读的复习还是有法可找,有章可循的。这样学生们的复习将会更轻松、效率会更提高,在中考中文言文阅读就能高奏凯歌,从而为提高语文成绩助一臂之力!
其他文献
“仿格作文”起源于刘德福老师多年来在作文教学上对“文本摇动心灵”写作理念的思考和多方面的探索。仿格作文教学就是以“文本摇动”为核心理念。以文本刺激为中介。以课堂教学和师生互动为平台,通过文本所提供的教学情境即文本所体现出来的语言、技法、情感、主题和作者的人格魅力等知识建构。用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索活动。来唤醒学生心灵中固有的写作欲望,激起学生思维的飞跃,从而在文本和学生心灵中建立一个隐秘的写作通道,并
每个语文教师都希望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我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尝试。    一、引导学生欣赏佳作意境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引导学生精读,欣赏其中意境,对提升学生鉴赏能力大有裨益。  (一)引导学生启动各种感官,将优美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的、可触摸的画面,身临其境,细加体会。我们试着带学生走进朱自清的春天,绿而嫩的春草,艳而香的春花,柔而轻的春风,细而密的春雨,脆而亮的笛声
金融支持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现有的投融资体制已出现了许多与农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新形势下,如何构建更符合宁夏实际的投融资体制,将直接影响宁夏农业及农
当前随着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状况的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但农村居民消费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消费心态和消费行为.为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必须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的双边教学形式,是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课堂提问方式和提问质量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一些提问方式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值得我们注意和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种氛围是一种境界.一种境界孕育一种成果。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必定为学生语文学习提升兴趣,增添动力。高中的学习是紧张的。学生的时间绝大部分消耗在学校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童年趣事”中有篇贾平凹的作品《月迹》,描述的是一家几个孩童中秋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表现的是一群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力.以及他们为共同拥有美
"一国两制"构想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偶然提出的,更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它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如能另辟蹊径,进行反向思维的训练,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已有的结论,直接从已有结论的对立面来思考问题,往往得出一个全新的结论。  所谓反向思维,是指在某个正向立论点的基础上,向与之相反的方向来思考的一种思维形式。例如学习了白居易的《琵琶行》后,大多数学生从琵琶女沦落风尘的悲惨身世、人老珠黄的冷落境遇、转徙江湖的凄凉孤独中,得出“琵琶女让人同情”这样一个正向思维的立论点。如果教者反弹琵
练习设计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但是,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多机械重复。少创造活动;多按部就班,少思维训练;学生厌烦。教师头痛,应试训练色彩浓厚,失去了作业的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致使练习面临最大的困境——低效、甚至无效。  教学实践中笔者在遵循有效练习设计的原则上,对自主性作业进行了创造性的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