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学习的生活化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lbuph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实践”,所以数学教学同样离不开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不但要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运用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近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
  例如,在准备学习“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新课:“老师想买1本8元的书和3支2元的圆珠笔作为奖品奖励给上课积极发言的同学,大家想一下老师需要花多少钱?”学生很快列出算式8 2 2 2或8 2×3,进而引导学生讨论8 2×3怎么算,同时留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算算看,得出的结果有30或14。经过讨论,当学生的意见趋于一致时,学生便自然而然知道了运算顺序应该是先乘后加了。最后,教师再对运算顺序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总结,这样学生便基本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二、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知识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的,要想让学生比较轻松地掌握数学规律,教师就必须结合生活实际开展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
  例如,在学习“直角、锐角、钝角”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有角物体,如课桌、红领巾等,让他们观察这些角之间的区别,然后让学生说说直角、钝角、锐角的概念。最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遗漏的要点进行补充说明,并总结直角、锐角、钝角各自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此教学,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深刻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生活素材中巩固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巩固的过程也是对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生活问题对数学知识进行练习和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意识。
  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师针对学生对这一内容并不陌生的特点,将原先设计的小步子提问调整为开放性的问题:“关于人民币,你知道些什么?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启发,不仅大致覆盖了教科书中的知识点,而且还生成了许多新的课程内容。像学生有的说“5角、1元人民币上画有少数民族人物像”;有的说“我知道10元人民币上画的是毛主席”;有的说“人民币上还画有桂林山水、三峡风光等我们国家风景很美的地方”;还有的说“拿一张人民币对着光可看到藏在里面的图案,那是防止坏人造假人民币用的”……教学这样一调整,不仅学生的直接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了系统化,而且还通过课堂的小舞台,展示了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里获得的其他知识,学得既轻松,又丰富多彩。
  四、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我们的数学教学往往偏重于脱离实际的题型教学,忽视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新知以后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一位教师的做法值得我们效法。她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了一个实践活动。“小红家前不久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商品房的平面图如下,请完成下列三个问题:1.请你算出小红家各部分的面积分别是多少。2.在装修时,小红家想将原来的客厅隔成一个正方形的会客室和一个小餐厅,怎样才能使会客室的面积最大?3.如果在这个会客室和餐厅顶面的四周贴上装饰条,各需装饰条多少米?”这些问题都是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知识加以解决,并且注意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从一个长方形中怎样才能得到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位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切身感悟到数学知识广泛的应用性,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会从现实生活中“汲取”数学营养,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之桥。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探究性学习,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生活的实际情景引入课堂,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责编黄桂坚)
其他文献
Java计算的服务 Sun提供一整套专业服务、教育服务和支持服务,以帮助各公司利用Java计算体系结构。Sun的UNIX培训机构是全世界最大的培训机构,在全世界100多个培训中心开设15
目的对腕关节镜辅助下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腕舟骨新鲜骨折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30例腕舟骨新鲜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所
教学有效性的实施主要是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得到无限的发展。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是关键。下面,我就针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认真研读教材,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教材是教学专家和一些优秀教师的智慧结晶,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蓝本。它总体上遵循了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比较好地展现了数学知识
新的课标提出了10个关键词,运算能力是其中一个。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重视计算教学,大多数教师在课程标准倡导的“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这一理念影响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法合成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通过对掺杂不同激活剂浓度的产物的光谱性能、余辉性能、相组成结构的分析以及晶胞常数的计算,探讨了微波等离子体法合
目的通过对男性解脲支原体培养以及其药敏状况的分析,指导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合理用药,以防经验用药造成的欠佳效果。方法收集取2008年4月至2010年11月来我院泌尿科就诊的已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安排了较多的认识课,认数、认图形等相关内容被安排在各个阶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虽说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充沛的学习热情和欲望,但他们的认识能力有限,在认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疑惑、误区、缺口等。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经历认识的过程,提升数学悟性,从而提高数学能力,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一、表层处感悟  小学生的数学思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受国家科技部的委托,每年组织专家对期刊引证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推出“年度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评选活动。《中国稀土学报》于2008年12月荣获“2007年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受训者特征、培训设计和环境因素三个角度入手,分析各因素对学用转化效果的影响程度,并就较显著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培训学用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