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梯形有关概念教材编写及二次开发研究(四)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sir8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关于梯形有关概念教材编写及二次开发研究(三)进行教学,展现了一种与机械式操作不同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一引导学生抽象、提炼、积极思考一加工信息一获得结论,达到了让学生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梯形;教学设计;二次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 20-0011-03
  【教学内容】梯形
  【教学对象】四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梯形的特征和有关概念,能分辨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腰,认识并能画出梯形的高,知道并能正确地辨认不同的梯形。
  方法与过程:使学生经历从生活中抽象、提炼出梯形图形及探索其有关概念的过程,体会概念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体验并掌握联想、类比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认识梯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认识图形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形成数学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梯形及有关概念的抽象提炼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白纸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略)。
  二、引入新知
  师:家里有梯子的同学请举手。
  (有几个学生没举手)
  师:家里没有梯子的同学看见过梯子吗?
  生1:看见过。(有的学生还说爬过梯子)
  师:看来大家对梯子都很熟悉。老师带来了两架梯子的照片(如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梯子是有两根长梆和多根横撑构成的。请仔细观察梯子的图片,小组讨论各根横撑的位置和长短关系。
  生2:梯子的横撑都平行,下面的横撑长,上面的横撑短。
  师:对!那梯子两梆之间的位置关系呢?
  生3:梯子的两梆不平行,下面宽,上面窄。
  师:很好!不过,刚才只是说了下面和上面,能把整个梯子的两梆和横撑从下往上说一说吗?
  生4:横撑都平行,从下往上越来越短;两梆不平行,从下往上越来越窄。
  师:真棒!为什么这么设计呢?
  生:好爬;上下方便;竖起来时稳当;稳定;安全
  师:看来制作一架简单的梯子都需要很多道理啊!若将两根横撑和它们所夹的两梆当成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什么样的呢?画一画,并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5:这些图形都是四边形,不用想都知道有两条边平行,有两条边不平行。
  师:为什么?
  生5:代表横撑的两条边肯定平行;代表两梆的两条边一定不平行。
  师:很好!如果给这样的图形起个形象的名字,叫什么好呢?
  生:梯形;梯子格;梯子空……
  师:请注意,是给图形起名字。我们通过举手来决定。(学生均同意“梯形”)(板书:梯形)
  三、探究过程
  师:为什么用“梯形”这个名字呢?
  生:比着梯子画的;是梯子格的形状;是梯子空的形状;形状像梯子空;形状像梯子格;形状像梯子;就是从梯子来的……
  师:梯形的名字来源于梯子,形状像梯子,严格地说像梯子格。这也说明,数学中的名词并不是简单起个名字。只要善于思考,就能从字面上发现其蕴含的数学信息。以后可要多动脑啊!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描述什么叫梯形,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结果写在练习本上。
  生(其他的仅个别字词有差异):
  (1)有两条边平行,两条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2)有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3)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师:这三种描述中哪个最简练、最明确?
  生1:(3)最好!(1)没说明对边,不够明确,用的时候还得想。
  师:很有道理!但(2)也说明对边了,并且把两组对边都说了,不是更好吗?
  生2:(3)加了一个“只”字就省去了“一组对边不平行”这好几个字,这样简练。
  师:说得很有道理。梯形有四条边,为了交流方便,我们给它们起个形象的名字以区分。用什么名字好呢?可以联系刚才举例中的实际物体,比如底座,也可联系一座平顶的山,还可以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进行类比,争取实现数学语言的统一性。
  生3:平行的一组对边叫梯形的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梯形的腰。
  师:很形象!梯子不管怎么放置,你都能区分出两根横撑中的哪根在上,哪根在下,及它们的长短吗?
  生4:能。不管梯子怎么放置,在上面的横撑始终是在上面,它的长度比下面的横撑短。
  师:很好!既然梯形的名字来源于梯子,把梯形的两底也仿照梯子上下横撑和长短再细分,分别起个名字好吗?
  生5:短的叫上底,长的叫下底。
  师:对!在梯形的两底中,短的叫上底,长的叫下底。除了在梯子中有梯形这种图形,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是梯形的?能举几个例子吗?
  (学生举出了很多例子,不仅教学设计中呈现的都说了,还说了一些建筑、电线杆等的基座或底座的侧面,梯形小課桌面,等等。学生还能说出在哪里见到:有的在家里,有的在学校,有的在路边,等等。)
  师:同学们太厉害了!这说明同学们很善于观察生活,也说明梯形不仅来源于生活,而且在生活中有很多用处!可足球门的高度反映在侧面的梯形中叫什么好呢?可以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进行类比。   生6:叫高。
  师:能说说什么叫梯形的高吗?可类比平行四边形的高来说一说。
  生7:从梯形上底上的一点向下底引垂线,这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师:大家都同意吗?
  生8:不同意!从梯形下底上的一点向上底引垂线,这点和垂足间的线段也是梯形的高。
  师:怎么说才更好呢?
  生。:从梯形一底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垂线,这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师:说得真好!那一个梯形有多少条高?
  生10:无数条。
  师:虽然是无数条高,但它们的长度都是相等的。
  师:看来同学们都明确了梯形的高的定义,也知道了上下底和腰的概念。请在学习纸上的梯形标上上下底和腰,作出高并标上。
  展示学生作品(如图2;第一个梯形中的高没有从顶点画,目的是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
  师:梯形的高是与两底都垂直的线段,且夹在两底之间。能根据这些信息换种表述方式说出梯形的高吗?
  生11,:与两底垂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师:很简练!但有没有问题?
  生12:有问题。与两底垂直的线段可以穿过上底。
  生13:還可以穿过下底,也可以两底都穿过。
  师:那怎么保证不穿过两底呢?
  生14:得加上夹在两底之间。
  师:你能完整表述吗?
  生14:夹在两底之间,与两底都垂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师:真棒!可以把与两底都垂直的线段简单说成垂线段,这样可以更精炼地表述“高”为“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师:梯形的上下底区分了,高也有了,那梯形还有两腰呢!观察梯子、钟表、花盆、垃圾箱侧面中的梯形两腰,足球门侧面、城楼墙面中的梯形两腰,它们都有什么关系?
  生15:有的两腰相等,有的两腰不相等。
  师:既然都设计成梯形,为什么还有不同的设计?
  生16:是为了不同的需要。
  师:总之都是为了——
  生17:方便、安全、美观好看、牢固。
  师:既然出现了不同情况,我们也要将它们区分一下。两腰相等的梯形叫——
  生18:等腰梯形。
  师:两腰不相等的梯形叫——
  生19:不等腰梯形。
  师:足球门侧面的梯形除两腰不相等外,一腰还和它的底一
  生20:垂直。
  师:这种梯形也起一个名字,叫——
  生21:直角梯形。
  师:你能说说什么叫直角梯形吗?
  生22:一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直角梯形。
  师:很好,也很简练。能换种说法吗?
  生23:有两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直角梯形。
  师:对,很不错!能用一个角表述吗?
  生24:能。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直角梯形。
  师:这能保证是直角梯形?说说为什么。
  生25:能保证。两底平行,一腰与一底成直角,也与另一底成直角。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5:我在学平行四边形时就知道了。
  四、练习巩固(略)
  五、小结——谈收获
  师:这节课学习了哪些东西?(生答略)
  师:除了知识还有哪些收获?
  生1:数学是从生活中来的。
  生2:学会了联系生活,还得多动脑。
  生3:太简单了,不用学都会,一辈子也忘不了!
  生4:数学真好玩!
  师:是啊!数学和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数学不是不用学,而是要求我们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思考,善于从生活中发现蕴藏的数学信息,这样数学才会变简单,才可以学起来轻松快乐。
  六、布置作业
  1.探索问题——想一想。
  2.书面作业(略)
  【该文系“青蓝项目:青岛市教育学会2018年度教育研究项目——关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课堂探索活动编写的比较研究(QES18E152)”研究成果之一。】
  (责编金铃)
其他文献
[摘要]在“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操作,巧用学具,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并将数学回归生活,促使学生在操作与思辨中建构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关键词]操作;角;抽象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8-0006-02  “角”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桌角、墙角、牛角……生活中处处都有角的影子,但这些并不都是
[摘 要]为了狠抓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以苏教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为例,收集数学信息,学会区分有用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发展学生数学眼光;分析数量关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反思解题过程,帮助学生养成习惯。  [关键词]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应用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7-0080-02  应用意识包括两层意思,
[摘 要]长久以来,对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学生死守一条铁律: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学生只是谙熟算法,并不能深刻领会算理,这对混合运算的學习非常不利。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厘清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学生深刻领会算理,掌握算法。  [关键词]算理;算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7-0042-01
[摘 要]数学教学如同烹制一道美食。在利用电子白板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子白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使之与数学课堂深度融合,不断为数学教学“着色”“添香”和“提味”,有效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关键词]数学教学;电子白板;深度融合  接触多媒体课件的教师都知道,用PPT、Flash、Authorware 等做出来的课件演示功能虽强,但是这些预设课件的内容是固定的,教学时只能按
[摘 要]解题教学是毕业总复习教学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解题复习教学中,由于教师面面俱到讲得太多,层层加码使学生不堪重负,环环推进落入俗套,丝丝入扣缺少反馈,而且传统的评价方式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导致复习课教学效率不高。教师在设计例题时,可触动学生的大脑“四叶神经”,引发他们积极思考,从而提升解题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大脑;四叶神经;解题效益;复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作文,只不过是把人们生活中的见闻感受用文字记录在纸上,这本不是困难之事,但却被学生称为“作文难”。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有首写百灵鸟的诗写得好:“百喉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人鸟同理,只有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记生活之事、抒体验之情,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创新意识。我在教学过程中就此做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师法生活,积累创新素材  生活是最好的
[摘 要]小学数学的知识环环相扣,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知识的先后顺序。教师只有了解学情,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才能做到顺其自然,因其固有,从而真正取得数学教学的真经。  [关键词]顺应;基础;经验;年龄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4-0092-02  我国著名教育家潘光旦先生曾说:“真正的教育只有
[摘 要]数学学科素养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以来,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力就成为主要关注对象。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通过特征、关系、结构,以及表示数学过程、规律等内容,论述几何直观在教材中的表现形式,帮助教师找出相关的内容来帮助学生发展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力。  [关键词]数学素养;几何直观;教材示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8-0
[摘 要]数学活动经验已成为课程标准的“四基”之一。教师在教学“面积单位的认识”时,通过引发“困惑”、促进参与、化繁为简等手段引导学生经历丰富的“面积和面积单位”数学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让他们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学会学习。  [关键词]数学活动;活动经验;面积单位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4-0039-0
[摘要]育人价值是数学教学的逻辑起点。从学生的成长角度出发,审视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认识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实现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通过对数学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过程反思与发掘,彰显数学学科共通的、独特的以及基本的育人价值将数学“学科样态”转化为“育人样态”,助推学生数学素养与生命成长的双重建构。  [关键词]小学数学;育人价值;反思;发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