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静待花开

来源 :英语学习·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all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每一颗种子都有自己特有的花期。有的很快就绽放笑颜,有的默默生长。其实无论快慢,种子总会发芽、开花。作为陪伴孩子成长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
  教师之路,也是发芽、开花之路。阳光的滋润、雨水的灌溉、自己努力的生长。每一个步骤都是大自然的恩惠,每一步都是那么值得骄傲!
  虽然在小学英语教学领域“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但甚至距优秀卓越的英语教师还相距甚远。借此机会,回顾自己工作上的过往,总结并成为一个新的起点,也和老师朋友们分享。
  初见——渐入佳境
  2001年师范大学毕业的我懵懵懂懂地走进了北京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北大附小”)古香古色的校园,因为大学期间实习经历也并不和教学相关,所以课堂对于我还是件很新鲜的事情。拿起小学的英语课本,一课就类如“How much is it? It’s...yuan”这样的几句话,不禁发愁如何用这几句话撑四十分钟!
  1.以案为纲,随机应变
  教案是个好东西! 如果把一节课四十分钟比作一场电影,那么教案就是这场电影的剧本。老师前辈们也告诉我上好一节课要先设计好教案。为了不至于很快讲完课,我使劲想怎么才能把这四十分钟填满,教案就立了大功。当年的教案都是手写版的,下班后回到宿舍备课、写教案就成为了我的必修课。虽然现在可以在电脑上写教案了,但是我依然有手写教案的习惯,在脑海中演练剧本,并在上面做批注。
  2. 手中有案,眼中有生
  刚工作的时候教案立下了汗马功劳。新的问题又来了:面对各班不同的学生,整齐划一的课堂形式和内容、甚至教师的引导语似乎太呆板生硬、缺少灵性。和前辈们聊天,原来问题出在过于“膜拜”教案,而忘记了眼前的学生。意识到这点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学生不同的课堂反应,并思考面对不同的课堂生成及时地调整课堂的节奏和脚步。在讲“Animals and science”单元时,一个孩子提出“Why spiders are insects but have eight legs? What kinds of animals are spiders? ”, 看来有些孩子对昆虫的特征不太确定。我索性调整了教学计划,让孩子们就“What are insects?”开展讨论,并直接在班级上网查找相关信息。终于学生们搞明白了“All the insects have six legs. Spiders are not insects. ”,课堂的讨论占用了原来设计好的活动,但绝对是超值的!孩子们通过讨论、探究掌握了科学性的知识。


  磨炼——从量变到质变,成长路上难忘的大事件
  北大附小有一个传统,每位教师每学期要进行一次研究课展示,教研组集体听课并进行研讨。每一次研究课准备的过程中大家都自发主动地参与,组内的研究氛围特别浓厚。正是在这样的学习气氛中大家共同进步、成长,从稚嫩走向成熟。
  2005年,我承担了一次海淀区研究课的任务。当时,我的经历尚浅,海淀区教研员李静老师陪我一次次地试讲、备课、修改。这节课是“世界之最”为主题的拓展课,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源,我做海报、使用复读机、制作了大量的学习资源。为了让各个环节都自然高效,我可是动了一番脑筋:在这节课上,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漂亮剪纸蝴蝶贯穿了课堂的始终。在课堂导入环节,从三个不同大小的剪纸蝴蝶入手,引出big,bigger和biggest;学生的评价方式则是积极参与课堂会得到一只漂亮的剪纸蝴蝶;这个蝴蝶可不仅仅是为了“赏心悦目”,在输出环节,它又派上了用场,原来,蝴蝶剪纸上写有最高级的单词,学生需要用它来表达身边的“之最”。就这样,在不断地思考、设计、修改完善中,我被选拔赴上海参加“全国主体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九届教学展评”,并受到了一致好评,该课也被收录在“北京市名师课堂”中。
  2012年初,“第六届全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启动。我经过海淀区、北京市的层层选拔,代表北京赴山西太原参加全国展示课。这是一次全国性小学英语教学的交流“盛宴”,从接到任务开始就注定了我生活节奏的忙碌与紧张。故事课教学POP PET是我参加比赛的课题,这也是将近半年的时间里我的工作和生活的中心。讲故事,就要引人入胜,通过教师的设计让学生身临其境。前几次试讲,我在导入故事,在吊足孩子们读故事的胃口上下了大工夫。孩子们总是能很快地进入故事,和故事的主人公一起思考。但是对于读中,尤其是读后的活动我却一直未能有满意的设计。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沈玲娣、王建平、王晓东老师和海淀区教研员李静老师带领我们形成了一个核心研究团队。我试讲一遍,核心团队研讨一次,讨论过后,我就不断调整自己的对故事教学的定位,最终围绕“爱读故事、会读故事、读中有思考”这一核心来设计活动。同时,为了适应各种风格、学情、突发情况和可能性,我在本校试讲、海淀区兄弟校试讲、跨区试讲,甚至到了比赛的前一天还在和同行的老师们试讲。太原理工大学现场的展示课,是30余次教学尝试后的阶段性汇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份付出,一份感悟!现场课之后,我与在场的专家和千余名老师分享了我和我的团队备课的心路历程。这种磨炼对于每一位老师都或多或少有共鸣,大家都深深地被这种激动的情绪感染。最终我获得全国一等奖,并获得“综合素质”称号。
  2015年9月,在全国首届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研制”课题成果发布会上,我承担了小学高年级阅读展示课的任务。这又是一次学习、成长的契机。我校英语团队承担阅读课题实践的几年来,大家对英语阅读有很深的体会,就阅读教学的方向达成基本共识,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用思维活动贯穿阅读,并以阅读促思维发展。期间北京师范大学王蔷、罗少茜和陈则航教授多次来我校指导教学并引领我们从思维的角度开展阅读教学实践,并给予了我们很多高位的建议。我所执教的外研社出版的《领先阅读·X计划》中的故事The Race正是立足思维角度进行阅读教学的一次阶段性汇报。在课上,我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故事,体会故事主人公心理,并通过猜测、推测等活动共同推进故事的发展进程。读后的环节,让孩子们大胆地评论故事,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对故事提出质疑,鼓励孩子们积极思考、勇敢表达的思维习惯。展开想象的翅膀创编新的故事更是让孩子们意犹未尽……   期间,我也曾受到杭州师范大学、淮北教育局等单位的邀请参加“全国小学英语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生态教育教学展”等活动,给老师们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并受到好评。
  全国教学研讨一等奖、北京市教学设计一等奖、全国首届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口语一等奖、全国科研论文一等奖……成长中的这些大事件之所以让我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绝不是因为获得什么样的荣誉。而是过程中的历练成长以及让我充满了感激和感动的点点滴滴。专家高屋建瓴的指导让我在思考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学校领导的支持、组内同仁们的陪伴让我更加有勇气面对一次次的挑战,一次次的沉淀,逐渐成熟。
  沉淀——不停止成长的脚步
  1.认真对待每一个四十分钟,认真对待每一个班级群体
  生活就是一个七日接着另一个七日,课堂就是一个四十分钟接着另一个四十分钟。对于学生而言,每一个四十分钟都是学习提高的时间;对于教师来说,每一个四十分钟也是不断思考、反思、沉淀并继续成长的舞台。绝大多数的英语教师会教授不同年级的课程。刚刚从六年级相对理性的课堂上走出,马上就要蹦蹦跳跳地出现在一年级小朋友的面前。这种角色转变,相信是众多英语教师同仁的“绝技”!很多老师还会教授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英语课。面对同一个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群体,英语的课堂也绝对不是简单地复制和粘贴。我所执教的四个六年级班级具有不同的班级特点,孩子们的个性也不尽相同。同样是课本剧,我的要求也会根据不同的班级特长而有所不同。热衷表演的班级,同学们会评议选出最佳表演小组以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女主角,最终老师颁发“小金人”!有位获得“最佳男主角”称号的同学,把奖杯放到了家里的显著位置,开心地和父母分享喜悦!对于喜欢创新、创意的班级,我则鼓励他们大胆修改剧本,并在道具上做文章。其中一位设计者用触手可及的作业纸,制成了故事“The lion and the mouse”,极有创意。
  2.宽容理解学生,做一位亦师亦友的老师
  刚入职时,遇到调皮的学生,总觉得头痛,不完成作业或者上课说话不听讲,就会觉得他们“太过分”。感谢我的女儿,她一天天的成长让我得以细心观察并体会小生命的存在、诞生和成长是多么的不容易,是多么的令人赞叹。我也慢慢理解孩子们有时的“捣蛋”可能就是天性使然,某次没有完成作业,说忘了,可能真的是他忘记了。当然面对有些有“城府”孩子们找的借口,我也不再大发雷霆,而是适时揭穿他,给他改过的机会,并一笑而过。当我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再看这些孩子时,自己的心态更加平和,对孩子们也多了一份宽容理解,我突然觉得他们都是一个个或可爱或调皮的天使。有时我会在课堂上和孩子们即兴开个小玩笑,逗孩子们乐活跃一下课堂气氛。有时也会偷偷了解孩子们最近关注的新动态,了解他们的喜好。孩子们和老师的距离拉近了,学习起来自然就容易多了。
  3.善“变”,让孩子们时常体会英语课堂的新鲜
  我们的英语课堂上有歌曲、有音乐、有游戏、有故事,也会有最新鲜事儿。现在的孩子们大多见多识广,老师如果关起门来教书,可真就out啦!《中国好声音》、《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这些热门电视节目也有很多十一二岁的小粉丝。把他们的游戏经过改良用在英语课上,孩子们特别愿意参与。课上孩子们开展“班级好声音”鼓励读书,“扫雷游戏”来检查读课文;“猜数字炸弹”来找出下一位值日生;“谁是杀手”练习口语表达、“点球大战”进行课堂评价等等。保持新鲜度,来首新歌。翻转课堂,师生角色互换。多给学生新刺激,让他们对学习常保持新鲜和兴趣,老师一定要紧追孩子们的脚步哦!
  4.把理想照进现实
  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在这一领域的很著名的专家和教授,他们会带来一些非常前沿的理论,比如不干扰持续默读,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Reading Circle活动方式等等。这些先进的理念和活动方式给我们的教学活动打开了一扇窗,我们可以从一个很新的角度去思考课堂教学。但更重要的是让这些“理想”的种子在教学实践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这需要老师们不怕麻烦,敢于思考,大胆尝试。我在故事教学实践中给予学生机会,让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对故事的不合理之处提出质疑;我和同年级的老师一起,结合学生实际,有选择有调整地使用reading circle的方式进行阅读活动的尝试,并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课后的调研等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实践计划。我给低年级的小朋友绘声绘色地讲绘本故事,营造出宽松愉悦的绘本阅读氛围。坦白说,每一次尝试都需要自己给自己打气,因为每一次的行动都意味着要主动打乱本来可以很“安稳”的现状,让自己忙起来。但,每一次勇敢的行动都会给我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感恩——成长路上一路相伴
  常怀感恩之心。提起成长,就不得不提我成长道路上遇到的一个又一个良师益友。特级教师范冰老师是我工作道路上很重要的伙伴。几乎我每一次参加比赛、承担展示任务她都陪伴左右,献计献策。英语主任庄严老师、原教研组长刘桂红、李瑜老师也是忙前忙后,请专家指导,帮我修改教案,制作教具。我们教研组的其他老师们同样是“有求必应”,绝对是“一个好汉三个帮”!凝结团队力量互帮互带,一贯是北大附小的教研特色。受大家的恩泽,我也在积极回报。青年教师做研究课、展示课,基本功展评等,我会和大家聚在一起,试讲、修改、做教具、做课件等等。大家不计较个人得失,牺牲休息时间挑灯夜战,把每一次教师的展示都当成教研,全组共同学习进步。
  感恩学校、平台开放。民主与开放是我校很鲜明的特色。我校和国外很多学校都有友好交流,老师们有很多机会能够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解外面的教学。走出去学习,拿回来实践。我曾经参观英国、美国、新西兰、新加坡等国的学校,并走进他们的课堂,了解国外的教学动态和新鲜资讯。同时,学校也请专家进校园,通过聆听很多顶级专家的讲座,了解基础外语教育领域的新动态。
  感悟——老师的追求
  不忘初心、静待花开!我们坚持自己的教育梦想,执着地把对教育的信念如潺潺流水般滋润教学的土壤,期待着那一株含苞待放花蕾的娇羞!对学生、对自己、对教育……
其他文献
“社会在网络化,网络同样在社会化”。当无线网络铺天盖地覆盖全球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也面临着新一轮的变革。2014年底,“生本愉悦”、“小班化”、“合作学习”、“微视频”、“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等这些新的教育名词接踵而来,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慢慢渗透——“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八个字的理念,体现了教育要注重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此时,“电子书包”的出现,为每位学生搭建了私有云学习平台,激发了学生的内驱
期刊
教研培训项目现状  张维民:我们近期承担了国培计划(2015)——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县级英语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项目。 按照教育部要求,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要着力提升研修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培训能力。但由于是跨年度项目,分两期实施,因此我们在第一期主要聚焦于课堂教学改进和培训能力提升层面,教研能力提升则主要集中在下年度第二期培训中。在第一期为期两个月的研修中,两周时间要实施跟岗实践研修,我们首
期刊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教基二[2011]9号),通知要求各地要把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学习培训活动作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契机,认真组织开展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校长、教师和教研人员的全员培训,帮助他们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修订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切实把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并
期刊
中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mind map,concept map)应该不算是新鲜事了,但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反思中还属于一种新的尝试。2015年8月,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暑期骨干英语教师培训课程中的“创新教学”模块采用了这一创新做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  为了让受训教师对各自的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创新意识、教师角色、师生关系、课堂种类、发展状况等产生明细和直接的了解,
期刊
《领先阅读·X计划》是北大附小开展“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研制”子课题实验所用的系列读物。读物围绕Cat、Tiger和他们的朋友拥有了可以把人变小的神奇手表而展开的一系列的故事,“The race”便是其中一个。故事讲述了变小后的Tiger驾驶micro-buggy和骑着蜗牛的Cat竞速比赛。最终,“slow and steady”的Cat赢得了轻敌的Tiger。  整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
期刊
外国语特色学校的历史  说起外国语学校的历史,就要追溯到1862年晚清时期的同文馆。晚清时期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不是一个发展外语教育的好时期。所以一开始就十几个学生,后来增加到三十几个学生,没有什么很大的发展。到了民国时期,主要的外国语学校是由国外的教会和他们派来的一些传教士们,创办的一些私人外国语学校。  1949年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主要的外语是俄语,几乎是俄语一统天
期刊
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  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要求,本课在整体设计目标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从输入语言和学生语言表达的角度鼓励学生说完整话,同时在注重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启发学生思维,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本课教学目标设定为理解故事大意,预测故事情节,模仿朗读故事和用英语起名字玩游戏。在学生逐步完成既定目标后,也相应地完成了根据上下文、插图关键词预测大意或情节,语音
期刊
《英语学习》线上系列讨论的第八期话题围绕着“反思”这个关键词展开。微信群的专家、老师们从理论到实践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反思”,对“教师反思”的目的、内容、方法、认知以及教师反思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并分享和探讨了教学和培训过程中生动案例,可谓精彩纷呈。我们从中撷取部分内容,分享给广大读者。  反思总论  夏纪梅: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
期刊
刘宝胤:大家对自然拼读有了解吗?在课堂上开展了自然拼读教学吗?或者在家里教自己的孩子自然拼读吗?  芦利:我在家教孩子自然拼读,觉得效果很好,于是在教学中也开始开展了。今年是第四年,用的是《外研社丽声拼读故事会》。  王筱玲:2012年9月开始,我们学校在一、二年级使用《瑞格叔叔自然拼读法》,每周两节课(太少),至今四年。到二年级时,接近一半的孩子可以自主阅读简单的英文绘本,比如《外研社丽声拼读故
期刊
培养写作技能的阅读教学背景  注重语言学习过程是现代英语教育的核心理念,实践性是语言学习过程的本质特征,写作技能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写作知识技能在写作教与学过程中的感知、理解、体验、内化、实践和运用,过程取向的写作教学过程是情感、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陈琦、刘儒德,2009)。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是目前写作教学在实践上较为成熟、理论探讨上较多的一种过程写作教学路径,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以单元话题为核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