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4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理念特别强调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品行。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本文就此提出几点认识和做法,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德育教育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思想、内容、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除了固有的知识性、工具性、客观性等特征以外,本身还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性、思想性和情感性。在此,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寓德育于情感教育之中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既要以学问教人,还要以道德育人。“学高信为师,身正堪称范”。学生时代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形成阶段,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又具有“向师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通过他们的眼睛在心灵的底片上留下影像,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所以说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以高度抽象极其简洁的形式和思想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内在美,在数量关系和图形之间,在数学符号、数学公式、数学逻辑和解题技巧上都表现出简洁的美。它的美对于人们进行数学创造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思考,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由探索而生趣,让学生被动变主动,“苦学”变“乐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美的追求,使学生始终感到“学犹不足,唯恐失之”,从而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寻求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同时,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培养学生数学创造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渗透对学生审美观的教育,使学生追求数学美的情感升至追求人生美、世界美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拓宽其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很好作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构建一个良好的师生交流平台,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构建交流平台,开创民主的管理环境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师生及生生之间的情感的交流。要想做到这点,老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创设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不管大小强弱,不管学生的学习优劣,教师都应该付出爱心,一视同仁。教师对学生的爱的情感,能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力量,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激发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也起到了陶冶学生的情操的作用。并且在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有利于学生向教师和同学表达自己获取的信息,自主发现有价值的头号题,并在不断的问题发现中,不断思考、不断交流、不断顿悟,自觉建构数学模型。同时,还使学生养成耐心倾听、尊重他人的习惯,乐于接受他人不同意见,形成与他人合作的品质,从而由点的结合到全面形成团结合作、民主的班级管理氛围。
  (二)采取灵活教学方法,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可用探究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和参与场所,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到数学知识与技能,还体会到其中的快乐,借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明河”的作用,培养学生具体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的能力,提高解题能力;又要注意“暗河”的价值,培养学生学生学会尊重、谦让、倾听、团结协作和关心他人等习惯,以达到数学似人生,人生如数学的精神境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适合学生探究的教学情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原有的知识基础,在学生探索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学生的探究行为,因势利导,及时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学生的“胡思乱想”,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把探究活动引向深入。除此之外,情境教学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德育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数学问题故事化、数学信息情景化和开展数学活动来进行。
  (三)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奋进的品质。
  现代教育观指出,不会与他人合作是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的。传统的教育使得学生个体之间的合作意识差,与集体合作的意识不够,易造成学生的自私心理。新课标指出,数学的学习活动既主张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索,更强调合作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各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新教材中某些问题靠学生个体是很难完成的,需要靠各小组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这样的教学合作,对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品质有很大的帮助,为班级的管理创造有利的条件。
  四、结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要讲究艺术性,要充分发挥情感的感染作用,要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那样,在“润”字上下功夫,寓理于情清理、结合、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同时,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
其他文献
“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课堂是老师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爱充满整个课堂,让学生在朴实的课堂生活中去品味自然科学,我们要用师生之间的爱唤起孩子们的求知欲,用技巧引导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发展空间。  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
6月 6日 ,河南省农业厅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试验场组织有关专家对“兰考 90 6”优质小麦进行实打验收 ,实收产量较高 ,成果喜人。“兰考 90 6”小麦是河南省豫东农作物品
“感觉”这事儿很玄妙。那是一种内心的感受,一种触动心灵后的内心震荡。作为自然人的我们于世界而言,小到一粒沙层的漂移,大到宇宙空间的万象都会在我们心中激起层层涟漪,身体感知刺激着我们的头脑,让我们产生不同的感觉。可有这样的一群人,即使他们拥有感觉也不太会用言语表达,甚至在感觉已经产生了的时候都还熟视无睹。对,他们就是可爱、单纯的小学生们,在学习中时常会有这样的时刻:当老师深情地朗读了一段课文中优美的
摘要:自我教育就是让学生以自我为教育对象和教育者,通过自我体验,自我分析评价,自我命令、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等活动,以达到改变自我的思想品德结构,提高自我的思想境界,改变自我的言行方式等活动。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认识自我,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参与管理,在管理中去体验,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下面简单谈一下小学班主任的自我教育。  关键词:小学生 
摘要: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问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中学英语教学质量不佳,恐怕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学习需要兴趣,就某种意义上讲,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
目的:肠球菌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不仅可引起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还可引起危及生命的腹腔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和脑膜炎,由于其固有耐药性和第一株耐万古霉素肠球
临单151是定西地区临挑农校玉米育种组配制的高赖氨酸玉米杂交种。互993年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1996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定西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以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和方法学习,对未知或已知的知识进行有创见的思索。史学界一般认为,历史创造性思维只适用于历史研究,但“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都是以拓深人类的历史意识,增添人类的智慧,加强人类的时间为其目标的,两者在根本的本质上并无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拓展。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笔者略谈几点看法。  一、应用启发式教学,营造学生创造性思维的
摘要:我们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在政治课中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认知的动力系统和智力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全身心参与投入,在创设新环境中,能产生碰撞,开拓思路,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政治课堂 创新能力 问题情境 学法指导  当代的中学生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整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这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要一改过去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单纯注重传授知识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大胆创新,尝试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营造氛围 问题情境 张扬个性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探究型数学课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