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使探究式学习落到实处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pvin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这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要一改过去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单纯注重传授知识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大胆创新,尝试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营造氛围 问题情境 张扬个性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探究型数学课不仅强调学生探究,而且突出强调“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使探究式学习落到实处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营造氛围
  营造有利于探究式学习的氛围就是指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对课堂产生安全感和愉悦感,从而真实地表现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支持学生在学习中的讨论和争论,容许学生向老师质疑、问难。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新体会、新发现,并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其次,教师要正确对待教学中的失误,虚心接纳学生的正确意见,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否则,师生之间将会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学生也就不可能进行主动思维。在课堂中出现失误,不管是自己发现还是由学生指出,总是会及时地向学生致谦,有’的老师可能会觉得这样会贬低自己在学生心目中地形象,可事实证明并非如此,相反,只有这样才能重新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假如教师为了可怜的面子,对学生的指正置若罔闻或严词拒绝,长此以往,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并且失去探究的兴趣,对于一些新发现,一些学习疑问也不敢冒然提出,课堂将变得死气沉沉。另外,恰当地运用幽默是启迪学生思维,增强课堂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它能引起学生注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情感,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从而主动探究。最后,要适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二、创设问题情境
  人的创新意识不存在于现成的认识成果中,而活跃在形成结论成果的探索过程中。只有认知发展的积极活动,才能释放创造潜能,驱动主体去发现真理。因此,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数学活动自身的特点,精心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与丰富多彩活动;要善于把课本中的知识、问题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一个个情境,创设一些具有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或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或作业;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创设生动的教育教学情境,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体验,激起求知欲望;要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促使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鼓励学生张扬个性
  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他在一只花盆的边缘摆放了一些毛毛虫,并让它们首尾相接,恰好连成一个圈,然后在花盆周围几寸远的地方撒了它们最爱吃的松针。但是由于毛毛虫天生就有“跟随”的习性,它们就这样一圈圈行走,最后疲劳饥饿而死。假如毛毛虫里能有一只与众不同,它们就能够马上改变命运,告别死亡。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毛毛虫式的人”,那就必须鼓励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张扬个性。人本思想的核心是个性化,个性的魅力就在于心灵的涌动,智慧的闪光,激情的飞扬以及生命力的呈现,自由意识的树立。学生在自主选择、探究、合作中,必然会获得独特的体验,引发个性化生活感应,触动个性化思维过程,产生个性化心灵震憾,溅起个性化联想启迪。特别是在新课堂中,学生经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让老师异常惊讶却又不得不佩服他的独特思维能力。如在教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的时候,给出一个方程让学生赋予情境,学生的说法又是各种各样,有的参照经常看到的应用题背景,有的联系生活实际,有的拿班里的同学做主人公,有的甚至把它放进了象蜡笔小新、机器猫、奥特曼这样的动漫背景中。在课堂上,经常有学生举手说:“老师,我有其它的方法。”“老师,我的方法比他的简单。”此时,总是尽量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阐述自己的观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和学生一起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劣。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人的个性、独立性、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对探究活动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缺少独到的见解,依赖性很强,不去突破常规障碍,只知道做一个“跟随者”,就不可能成为创造力很强的人!教育要经历过程,要改变过去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方式,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与巩固过程,经历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将知识、技能、情感、内化为生命中的财富。
  探究式教授教养给学生带来的是无比的财寓,它教会了学生如何去观察、如何去思考、提出问题、解释、合作交流、如何去解决问题等各方而能力.探究教教育教学中,创设了多元、动态、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唤醒、发掘和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有利于形成现代人终身需要及全面发展所应具有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关注学生生活世xx和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课堂改革中,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探究式教授教养,把握教授教养规律,创造新形式、新方法.
其他文献
摘要:做为小学体育教师不仅是塑造人类形体美的“工程师”,而且也是塑造人类灵魂美的“工程师”。在体育 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运动知识、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 培养 意志  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1.要加强对学生祖国荣誉感的教育  我们要经常给学生讲我们国家的体育健儿为祖国争光的故事,组织他们收看有关的电视节目。当屏
“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课堂是老师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爱充满整个课堂,让学生在朴实的课堂生活中去品味自然科学,我们要用师生之间的爱唤起孩子们的求知欲,用技巧引导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发展空间。  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
6月 6日 ,河南省农业厅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试验场组织有关专家对“兰考 90 6”优质小麦进行实打验收 ,实收产量较高 ,成果喜人。“兰考 90 6”小麦是河南省豫东农作物品
“感觉”这事儿很玄妙。那是一种内心的感受,一种触动心灵后的内心震荡。作为自然人的我们于世界而言,小到一粒沙层的漂移,大到宇宙空间的万象都会在我们心中激起层层涟漪,身体感知刺激着我们的头脑,让我们产生不同的感觉。可有这样的一群人,即使他们拥有感觉也不太会用言语表达,甚至在感觉已经产生了的时候都还熟视无睹。对,他们就是可爱、单纯的小学生们,在学习中时常会有这样的时刻:当老师深情地朗读了一段课文中优美的
摘要:自我教育就是让学生以自我为教育对象和教育者,通过自我体验,自我分析评价,自我命令、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等活动,以达到改变自我的思想品德结构,提高自我的思想境界,改变自我的言行方式等活动。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认识自我,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参与管理,在管理中去体验,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下面简单谈一下小学班主任的自我教育。  关键词:小学生 
摘要: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问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中学英语教学质量不佳,恐怕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学习需要兴趣,就某种意义上讲,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
目的:肠球菌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不仅可引起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还可引起危及生命的腹腔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和脑膜炎,由于其固有耐药性和第一株耐万古霉素肠球
临单151是定西地区临挑农校玉米育种组配制的高赖氨酸玉米杂交种。互993年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1996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定西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以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和方法学习,对未知或已知的知识进行有创见的思索。史学界一般认为,历史创造性思维只适用于历史研究,但“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都是以拓深人类的历史意识,增添人类的智慧,加强人类的时间为其目标的,两者在根本的本质上并无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拓展。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笔者略谈几点看法。  一、应用启发式教学,营造学生创造性思维的
摘要:我们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在政治课中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认知的动力系统和智力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全身心参与投入,在创设新环境中,能产生碰撞,开拓思路,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政治课堂 创新能力 问题情境 学法指导  当代的中学生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