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开放式教学的主要形式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le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目标的开放
  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不再受“知识中心”的束缚,而是知识型、智能型、教育型目标的完美整合。由过去只重视认知领域目标,扩展到技能目标、能力目标、学法目标、德育目标、情感目标等多个方面。这种开放性的目标具有更高的灵活性,进而也就成为连接学科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枢纽,体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
  教师要根据教学上的一些知识点,适当补充一些生物资料,以丰富课堂教学。比如说教参上的,课外读物上的,生物杂志上的等等。如上《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这一课时,人类基因组计划与致癌基因的研究,转基因动植物与克隆基因的关系,餐桌上的转基因食品,DNA侦破技术等等,都可让学生去关心、去了解。在当今开放教学模式下,乡土教材的补充使教育资源更为丰富,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的课程。每个学校的硬件设施各不相同,地貌资源、生物环境资源等也会呈现地区差异,因此生物学教学要做到尽量的优化资源。在国家实行三级课程体制中,其中校本课程弹性最大,只要开发者开发运用得当,对培养和谐发展的学生是大有裨益的。如我校生物科近年来根据本地区的丰富的课外资源,成功开发出《东涌镇主要经济作物调查研究》《东涌城镇住宅小区环境调查》等有较高价值的校本教材。
  三、教学形式的开放
  实行开放式的生物教学,并不是要取消课堂教学,相反,而是要拓展课堂教学的时空格局。要树立“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自然即是课本”的思想。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时间和课外作业量,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打开学校大门,大胆地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去参观观察,去操作实践,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自由的时空中发展特长。图书馆、动植物园、野外、郊区、河流山川、工厂企业等等都是课外学习的好场所。 因此生物学习应将视野拓展至整个社会,这就要求教师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跑图书馆、动植物园、工厂企业,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观察,去分析,使教与学的重点不仅仅放在获得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和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接受性学习转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课外研读生物知识的好习惯,逐渐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
  四、教学资源的开放
  1. 物质资源的开放
  目前,各校都建有生物园、地理园、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实验室等教学场所设施,但利用率不高,正常对学生开放的并不多。教学开放就要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应有价值。要适当安排时间,开放图书室,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觅宝;要开放实验室,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求知识的奥秘;要开放电子阅览室,让学生学会操作,并在网上从校内走向校外;要开放生物园、地理园,让学生能在校内就找到活的标本。要根据学科特点,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发学生智力。
  2. 教师资源的开放
  教师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学校教师都是经过高等师范教育培养出来的具有专业技术的教育人才,各有专长,各具特色。学校内的每一位教师都要向全校学生开放,学生有不懂的问题可随时问任何一个教师,而不受年级、班级和学科限制。另外,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请社会上的能人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对某方面知识已会的学生也可以临时成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小先生”,以兵教兵,这种近距离、平等的交往学习,效果将更明显。
  五、学生作业的开放
  开放作业,使作业不仅仅停留在书面或答卷上。生物学教学应侧重于运用,设置开放型的练习题,包括题型的适度开放和实践型的题目。开放型问题不是书本知识就能解决的,而必须结合生活实际,要求学生正确运用以有的经验、价值与情感去获得答案。如番禺区及广州市近几年来,在初中生物学科实施了开放性的作业考查。开放性考查的题目有一定的规定,但从整体上来看,给学生选择的自由度还是很大的。学生可以从调查类、计算机应用类、操作类、文字类等四个类别中任意选择自己比较喜欢或比较有能力解决的项目。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责任编辑 潘孟良
其他文献
作文真正的价值在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流露自己的思想,让自己的个性得到张扬。一篇优秀的作文要么说理透彻见解独到,要么情感丰富感悟深刻。但现在学生的作文大多停留在原有的共识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中央政府将高校管理权不断下放,地方高校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国内一流高校不断地向外扩张,部属高校下放,给地方性高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冲击
新课程以其鲜明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为特征,基于学生兴趣、先验经验和时代所赋予的信息背景,以培养自主创新为教育目标,强调学习过程中情感的体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把探究带进课堂,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能注重组织引导,诱发学生敢探究、能探究、会探究,就能实现学生的更好发展,达到能学习、会学习的目的。  尊重学生自信,鼓励学生敢探究  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疑难点上,教师应鼓励学生探究,使学生走出思路困境,克服心理或习惯上的思维定势,开辟新思路,从而达到寻求规律
古诗词的特点是语言精炼和谐、感情深沉丰富。很多学生在面对古诗词阅读题时难以下手,只停留在诗歌表层意象层面的感知上,难以进一步挖掘诗歌深层的含义,无法捕捉到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针对这一问题,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认为阅读古诗词,应指导学生抓住五个环节。  一、知人论世——知情  “知人论世”最早是孟子提出来的。“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诗人的生平、经历、境遇等都会在诗歌
幼儿蕴藏着创造潜力,但这种潜力具有稳定性差、可塑性强等特点.因此,利用幼儿的可塑性,使他们的创造性趋向稳定,让他们处于萌芽状态的创造力得到发展,是每位幼儿教师的首要任
社会是兴办教育的主体,社会的需求决定了兴办教育的目的.当前社会追求物质进步的潮流决定了教育重视知识技术的灌输而忽视了人格的发展.这一格局的改变从根本上来说要依托于
典型的化学教学情境符合两点:1. 典型教学情境要具有趣味性,要涵盖教学的主要目标,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有别于一般的情境教学往往着眼于某一个知识点的教学。2. 典型教学情境要具有全面性、全程性、发展性,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别于一般的情境教学仅仅是课堂的引入,气氛的渲染,缺少对学生思维的激发。笔者拟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实例浅谈典型教学情境创设。  一、典型教学情景要具有趣味
叶圣陶先生十分推崇美读。他认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于激昂,委婉处还他于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无
在现实生活中,生物科学是一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对人类的贡献越来越大.生物知识更显重要。但许多初中学生对一些生物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