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策略探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123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每一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通过语文知识可以增强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熟练度,提高语文素养。而在现代化的教育革新背景下,语文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一些基础知识,教师还需要考虑到语文这一学科的特性,根据语文的学科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当前德育的顺利展开,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根据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在展开德育的过程中,最适合利用阅读这一部分的内容展开德育渗透,所以谈谈在当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开展德育。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德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9-0188-02
   在中职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可能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未来可以更加适应社会的实质性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各种技能的培训是教学重点,但是,中职学生本身年龄较小,他们在这一阶段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人格,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果在这一阶段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可能会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思想,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当前的中职学校教学中开展德育是尤为必要的,而基于中职学校所展开的各类学科,语文这一学科是开展德育的最好途径,因为语文学科本来就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而且在语文阅读里面有丰富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里面所产生的不同思想都是存在差异的,所以教师可以以文学作品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德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一、德育概念及作用阐述
   德育是近年来广为倡导的一种教育内容,在以前的教育阶段,教师更加关注智育,对德育有一定程度的忽视,导致学生产生了错误的思想观念,通过德育,让学生健康成长,让学校的各类工作高效开展。德育包含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道德品质文明行为等多种内容。在当前的素质教育开展背景下,中职学校所展开的德育工作是重中之重,通过德育可以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树立高远的理想信念,具备奉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德育观念影响下,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具有更加健康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当前的学习过程之中,而且通过德育,也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德育是当前中职学校教育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大重要的教学内容。
   二、中职学校开展德育的原因
   当前中职学校广泛倡导开展德育的原因就是中職学校的学生在这方面出现了问题,他们的思想遭受侵蚀。比如在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网络资源愈发丰富,广大中职学校学生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参与到网上冲浪等活动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无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网络世界中的繁杂信息,但这些信息并非都是正面的,反而存在很多诱导青少年的不良信息,当前的中职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阶段,所以一旦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诱导,可能会导致思想观念出现偏差,做出一些不良行为。甚至有些学生在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诱导之下,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偏激心理,甚至做出一些违反法律的行为,因此这些问题的出现会让中职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利于中职学生的成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职学校大力开展德育,致力于扭转青少年的错误观念。
   三、关于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开展策略
   语文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尤其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会让学生阅读不同特色的文学作品,通过这些作品,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特色的文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利用作品里面所传达的思想性内容来对学生产生影响,让学生受到这些正确思想的引导,形成更加正确的思想观念。接下来,本文将着重探讨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开展的具体策略。
   (一)学习人物精神,领悟民族风貌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让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而这些文学作品彰显了不同的时代价值,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着眼于表面,应该深入挖掘作品里面蕴含的深刻内涵。比如在当前的德育过程中,首先需要让学生学习我们的民族精神,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作品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我们在语文阅读中会学习到《荷花淀》这一篇文章,这篇小说讲述的是冀中白洋淀地区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抗日的故事。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的形象。这些妇女勤劳、朴实、善良,识大体、顾大局,是在特定的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水生嫂是作品着墨最多的妇女典型。她勤劳、能干,编苇席,一会儿“就编成了一大片”;她贤惠、温柔,敬重老人,疼爱孩子,体贴丈夫,在她身上有着我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水生嫂虽然爱丈夫、爱家庭,眼光却不狭隘,她能识大体、顾大局,懂得如何处理爱国与爱家的关系。当她知道丈夫报名参军,虽然心疼丈夫,依恋不舍,但她还是很快欣然同意,并为丈夫准备好了行装。白洋淀的妇女不仅是勤劳、能干、识大体的,也是多情、乐观、坚强的。爱说爱笑的女人们在遇到敌船时,虽然也紧张,但却不胆怯,不手软,她们机智地将船往荷花淀里摇,并下定决心,“假如敌人追上了”,决不投降,“就跳到水里去死”,表现出了坚定沉着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回村后,这些经受了战争洗礼的妇女们的精神境界有了新的飞跃,她们很快也学会了射击,拿起了枪杆子,成立了一支自己的队伍,“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水生嫂等妇女们的成长,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了冀中人民在战争中的巨大变化。作者通过塑造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群象,歌颂了冀中地区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战的革命斗志以及爱国主义精神。这些平凡的人们在祖国面临危机时,从未有人退缩,他们以自己的力量保家卫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内容作为示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让学生明白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和谐,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明白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并且愿意为了国家的发展而付出努力,具备更加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悟和体会,教师还可以利用视频为学生播放我国在那个年代所面临的严重困境以及那时候我国人民所采取的实质性措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让学生备受触动,激发他们内心的爱国热情。    (二)深入分析语句,树立理想信念
   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除了让学生了解爱国主义这一类的基本情感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树立更为深刻的理想信念,在现代化的教育背景下,很多学生的生活过于安逸,他们找不到自己前进的方向,每天无所事事,沉迷游戏等一系列虚拟产品之中,这会导致当代学生越来越懒散,变得迷茫。因此,在當前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我国历史上的优秀人物事迹来帮助学生树立更为深刻的理想信念,让他们找准自己发展和前进的方向,避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碌碌无为的想法。因此,教师可以选择教材里面涉及理想信念的内容,比如我们在语文阅读中会学习《沁园春·长沙》这首词,词的上阕描绘了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词的下阕表现了作者追忆往事,让我们看到了青年时代的精神和思想,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进行品析,让学生体会到文章所传达的不同思想感情。比如词里面提到了“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两句描述了作者想起自己曾经也和同学和朋友在橘子洲一带散步,畅谈天下大事,回忆起那些和革命战友们一起度过的不平凡岁月,“峥嵘”和“稠”表现了在当时艰难的时代,人物的奋发有为,而后面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强调了青春期的同学们的胸怀抱负,敢说敢做。“指点江山”强调青年对家国大事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激扬文字”表示他们愿意写出更加激浊扬清的文字来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因此从这些文字中让我们看到了那些革命者雄姿勃发的气概与良好的战斗风貌,让我们想到了在那个年代涌现出了很多胸怀抱负的青年们,比如鲁迅先生为了挽救腐朽的人心弃医从文,周恩来先生为了中华的崛起而读书,他们这些崇高理想都值得当代“碌碌无为”的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一起分析不同语句背后所阐述的深厚意义,让学生可以树立更为远大的理想信念,在现实生活中争做“四有”青年。
   (三)加强现实对比,养成正确认知
   在现代化的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会发现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优异,但是他们的德行有失,这主要是因为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更加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并不属于他们的关注范畴,这不利于德育的展开。因此,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习更为深刻的优秀品德,让他们能够改变自己的狭隘认知,比如在现代社会产生了一些的人情冷漠现象,很多人面对不公不敢发声或者是面对一些弱势群体,会施予援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展开阅读教学时可以引入现实生活,引发学生思考。比如在学习《善良》这一文章时,作者从三方面来进行论述,作者在第一部分说到了我们是否应该保持善良,因为大众对善良的看法不一,甚至很多人会认为善良是一种很愚蠢的行为。到了第二部分,作者开始分析为什么我们要保持善良,而文章的最后,作者说自己相信国人会越来越善良。在文中,作者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让我们看到善良之人和凶恶之人的区别,心怀善良的人正如君子坦荡荡,以更加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现实生活,并不会因为挫折而沮丧,而凶恶的人就如小人长戚戚,经常觉得自己面临困境,一旦遇到问题就觉得是生活不善待自己。作者经过了十年的动乱以及多场政治运动,在这些动乱中,作者也看到了很多世态炎凉的状况,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并没有放弃善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白,这个世界上不乏心怀恶意之人,但并非人心皆恶,只要我们心怀善意对待他人,终究能够受到平等对待,以此来让学生树立更加正确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思想观念。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的教育背景之下,我国对德育愈发重视,随着科技成果的不断涌入,为大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在这种生活便利的背景之下,也涌现出了很多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腐朽思想,这些思想会严重损害当代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课本的实质性内涵,利用人物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产生正确的观念,扭转学生的错误观点,及时进行纠正,让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蒋拥英.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职业教育,2018(8).
   [2]唐德坤.浅谈德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现代职业教育,2017(14):172.
   [3]罗静.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5):243.
   [4]王大红.以德为先,文以载道: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11):90.
  编辑 武生智
其他文献
以探究为中心,使学习主体实现主动发展.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认为学生的任务是在教师帮助下学习和掌握书本知识,认识活动的目的主要是掌握而不是发现“真理”;如果教学中有一些探索发现的活动,那也不过是在教师指导下经历一下类似科学家那样发现真理的认识过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体验、了解这种过程.这样一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在我国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中严重轻视实践、发现、探究等活动,最终难以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就学生的学
李勇来到幸福路与长江路交叉口,发现这里已是一片繁华的商场,那栋灰色两层小楼已杳无踪迹。二十年前,上高中的李勇悄悄给家里留了封信,在一家中介所的安排下,来到大连打工捞
为了解报纸传播生态文明的状况,笔者浏览了今年上半年《人民日报》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机关报的要闻版。这些党报要闻版刊登的环保新闻和言论①,绝大多数超过了50篇——平均每
摘要:高效的课堂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索热情.本文针对新课改实施后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情境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几种初中数学课的高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一、新课改实施后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  新课改实施后,初中数学教学收获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比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有效
学位
摇红包我那二货老婆摇红包,半天没摇到一个,一不小心把手机摔沙发上,拿起来一看摇到一个8块的,她说:红包原来不是摇的,是要用摔的。她拿起手机继续往沙发上摔,一看又一个6块
[目的]了解和面过程中添加γ-聚谷氨酸对面团面筋网络结构的影响,为γ-聚谷氨酸在烘焙食品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γ-聚谷氨酸的添加量为变量,利用核磁共振及核磁共振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高中新课程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能力,还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特别是自学.笔者认为,做好以下八个方面,能确保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摘要: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各行各业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当今教育努力的方向.下面就高中教学过程,谈谈德育工作在其中的一点一滴.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高中数学;展示  德育无处不在,老师必须身体力行,走进孩子心灵的深处,用我们慈爱的目光,慈祥的笑容影响他们.用我们温柔的话语感染他们,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