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的高效教学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8251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效的课堂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索热情.本文针对新课改实施后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情境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几种初中数学课的高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一、新课改实施后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
  新课改实施后,初中数学教学收获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比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创造与想象的教学方法不多,传统的照本宣科教学法仍占有较大比重,学生所学知识一时难以消化,更加难以做到知识与运用的融合;学生参与机会不多,参与面窄,课堂上缺乏有意义的师生互动;教师在课堂上缺乏对学生的针对性引导,盲目照搬教材而不做符合学生实际的整合,没有对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展开科学的指导;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主讲,而忽略了学生在基础和能力上的差异,教与学有脱节现象等.
  二、初中数学课的几种高效教学方法
  (一)情境式教学法
  1.以故事开篇的情境教学
  人类发展史中有很多数学故事令人回味,有些甚至令人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在数学领域,牛顿、欧几里德、华罗庚、陈景润等著名数学家都有很多故事可以用来创设情境.比如,教师在讲《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勾股定理”时,可以引入这样一个小故事:假如有外星文明存在,人类怎样才能和他们进行交流呢?华罗庚说过,勾股定理是人类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假如真的有外星文明,在接收到这个信息后,肯定会以某种方式向人类作出回应.讲完这个小故事后,学生肯定急于知道勾股定理是什么样的,这就为本章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2.以问题切入的情境教学
  学生的思维能力容易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中获得发展.比如,在设计《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3的“等腰三角形”一课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DEF有DE=DF,如果我不小心用墨水涂没了一部分,只剩下底边EF和底角∠F,有没有办法重新画出原来的等腰三角形呢?根据这个问题,学生就会画出剩下的那部分,再思考怎么重新画出来.于是出现了各种画法,判断这些画法是否正确就要用到“判定定理”,这正是本章学习的重点.至此,教师可以追问“画出来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吗”来导出课题.这样的情境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思维之门.
  3.以生活为例的情境教学
  数学教师设计出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来讲解,会使学生觉得很亲切,感觉数学就在身边,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
  “有理数的加减法”的教学中,10+(-4)=6怎么理解呢?教师可以这样解释“10相当于学生有10块钱,-4相当于买文具时花了4块钱,那么手里就还剩下6块钱”.同样地,教师可以出一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解释.通过贴近生活的例子,学生更容易产生对有理数运算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探究式教学法
  1.细心挖掘适合学生探究的内容
  一般来说,较有规律性的知识比普通的常识性知识更适合探究;具有一定基础的后继内容比第一次碰到的不熟悉的内容更适合探究;而较强类比性的知识比零散的孤立性知识更容易探究.比如,教师在讲《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1的“多姿多彩的图形”时,对于正方体的展开图,可先让学生思考“需要多少刀才能把正方体完全剪开?剪开来的平面图都有哪些?”于是乎,学生会纷纷投入到“怎么剪”的探索中,并通过讨论、尝试、操作、思考,剪出教材上没有出现的几种展开图.这样的探究可以使学生很好地拓展知识提高能力.
  2.准确把握进行探究的最佳时机
  除了探究的内容,探究的时机也很关键.教师在教学时,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时机:
  (1)教师在创设一些适于探究的问题情境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由学生去探寻规律,发现规律.比如,对《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6.1“分式”中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深入探究分式性质的规律.(2)教师提出探究内容后,可让学生做大胆的猜想,再让他们通过合作探究去验证猜想是否正确.(3)在学生运用所学的概念、定理或性质进行分析、判定时,有意见分歧的,可以组织深入探究,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4)遇到一些难度大、开放性强的题目时,需要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展开深入的讨论交流.
  3.善于根据学生实际循循诱导
  教师要根据学生探究活动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些探究提纲来作为引导,比如,“这个知识点讲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这个知识点?学这个知识点对我们有什么帮助?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哪些是和它有关联的?这个知识点和相似的知识点之间有什么不同和共性?”等等,通过以学生身份的思考来提高教学指导的科学性、有效性.
  (三)多媒体教学法
  面对教材,学生往往对其中的案例和图片缺乏兴趣,教师可以借助预先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以动感、有趣的图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开拓一条打开学生思维的途径.将枯燥乏味的知识点,变得形象生动,能够使学生丰富感情认识,敞开思维的空间,因为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表达其效果,可以用多媒体形式来实现.最重要的一点是多媒体教学可以引领学生激发创新欲望,积极探寻解题的方法和思路,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大为提高.
  总之,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根本目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基本平台,也是学生积累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场所.为此,教师应充分做好教学工作,科学合理地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善于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课堂的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王红燕.人教版数学教材中“思考”教学点滴[J].成才之路,2012(10):44.
  [2]周小兰.关于提高初中数学课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3):1250.
  [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鲁掌中学 (673200)]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科学这门课程中的物理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而物理概念的形成其实也是一个思维递进的过程.分析学生的思维障碍可以更好地教会学生思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科学;思维障碍;对策  物理思维是要求人们对自然界物质的运动、相互作用等本质规律和特征在头脑中形成对整个物理世界本质的、完整的、深刻的反映,而中学生虽然思维水平已基本达到形式运算阶段,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却还
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许多国家针对氟苯尼考残留制定了食品安全限量标准,并规定了相应的休药期.设计连续7d以10 mg/(kg·d)的氟苯尼考投药试验和14 d停药的暴露试验,使用高
有线传输技术是传统通信技术的一部分,具有稳定性高和传输速度快的特点,多媒体通信是在传统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除了具有语言通信功能外,还具有视频通信功能.有线
学位
人力资源资讯系统(Human Re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HRIS)在功能上不仅可以协助组织进行管理策略与企业整体规划决策的执行,其在企业的地位也已经由资料的储存、取得功能,逐
以探究为中心,使学习主体实现主动发展.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认为学生的任务是在教师帮助下学习和掌握书本知识,认识活动的目的主要是掌握而不是发现“真理”;如果教学中有一些探索发现的活动,那也不过是在教师指导下经历一下类似科学家那样发现真理的认识过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体验、了解这种过程.这样一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在我国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中严重轻视实践、发现、探究等活动,最终难以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就学生的学
李勇来到幸福路与长江路交叉口,发现这里已是一片繁华的商场,那栋灰色两层小楼已杳无踪迹。二十年前,上高中的李勇悄悄给家里留了封信,在一家中介所的安排下,来到大连打工捞
为了解报纸传播生态文明的状况,笔者浏览了今年上半年《人民日报》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机关报的要闻版。这些党报要闻版刊登的环保新闻和言论①,绝大多数超过了50篇——平均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