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盛开思维之花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n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新课程改革即将走完她三年的历程,但我们感到只是高考题型变了,学生还是一样,依旧对直觉、经验依赖无比,跟着感觉走,走错不回头。写作文倒是有了进步,有模有样,技巧手法明显优厚于高一学生,成熟老练许多,但千万不能细看,一旦细看,千人一面,想深刻,却只能装深沉。回首高一,这些学生到底缺失了什么?思维缺位。
  新课程语文教学五个模块虽然都有“表达交流”,但是和“阅读”模块一直相互分离。阅读和写作不是两条平行线,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阅读与写作之间只需搭一座思维的桥梁,就成就了语文高能低耗的新模式。本文就高三复习的几个模块进行探讨。
  一、社科文的阅读:尊重理解思维逻辑,了解写作的基本思维流程,养成思维习惯。
  有的老师认为社科文全篇充斥着数字和专业名词,读来枯燥乏味,单调平淡,毫无美感可言。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缺乏的是对汉语的领悟力、想象力和鉴赏力,浪费了人生阅读的黄金时光。在出题思路上,各省市均视全国卷为范本,亦步亦趋,不敢有所创新。实际教学也面临这样的困境,学生在学社科类阅读文章的时候,很少集中注意力,因为没有乐趣可言。
  我对社科类文章的阅读无用之说并不赞同。面对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缺失的问题,用什么办法来改变与弥补?思维之父——社科文应当挑起这副重担,下面以我校模考题为例来加以说明:
  1.下列对“民生”这一定义下得最准确的一项是( )。
  C.民生是指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等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关涉人民群众现实利益的生活问题。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民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安定,那些有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存在的地方,都是因为民生问题没有解决好。
  3.下列不能作为“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改善民生”这一观点依据的一项是( )。
  D.改善民生,不仅是扩大内需的治本之策,更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科学发展关的本质要求。
  以上三道题,能用“对照检查”法的只有第二小题,其他两道题的解答要靠辩证思维来解答,如对立和统一、质和量、肯定和否定、运动和静止、内容和形式、一般和个别、根据和条件、原因和结果、整体和部分、本质和现象、绝对和相对、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等。学生的写作,从分析文题到展开深入等都离不开辩证思维。那要怎样做才能弃弊端、显优势?学生的问题是读文章时觉得文章冗长艰涩。针对这一问题,我抛弃原文,汇集《创新方案》19道题,只选择与题目有关的区间展示,学生做题时,不再看原文,把所有精力集中在对问题的思考上。实践证明,学生做题的准确性有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辩证思维没有被淹没在繁琐的文字当中,学生的思维体系在慢慢地形成。
  二、名人传记的阅读:用名人饱满的思维促成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确立,对作文教学进行集约式管理。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些传主,有学术独立、革命行动激烈、追求自由精神的黄侃先生,有既是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又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的陶行知。传记中既有充满热血的豪情壮志,又有动人的哲理思辨;既有临危受命的果决,又有肝胆相照的义不容辞。这个惊人的资料库、思维库,如果不能行进在作文的行列之中,将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遗憾。学生喜欢读这样的文章,感动于这样的文章,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无限地靠近这样的文章。怎样让学生拾起这样的珠贝呢?
  不少学生的写作状态是分离的,知道各个文体的特征,但是哪一种文体在创作时,都一知半解,浮于表面。优点是结构合理,开头结尾春意盎然。
  我寻求一石二鸟的手法,淡化文体,训练思维,改粗放为精细化训练,让阅读和写作在这里交融。
  “淡化文体”的含义是反对僵化繁琐的文体训练,是对文的体训练,是对文体的松绑,“是为了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地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注重辩证思维的引入,尝试在文中使用多种辩证思维的方式,达到材料和观点的完美融合,改整篇作文训练改为片段训练,充分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让他们疲于应付,要写就扎扎实实地写。我的方法是,以名人传记为材料,在文章观点、名言、人物事迹、人物性格中任选其一,自找论点,进行材料和观点的对接,从而达到锻炼思维的目的。有教师认为,这样做会肢解作文,零碎无序。但我认为现今学生作文的瓶颈是思维的缺失,而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能从点滴做起。
  文章开头例文:本来力量悬殊的一场较量,结果却叫人跌破眼镜,强大的鲸被弱小的沙丁鱼陷于搁浅危难中。(复述材料)是什么令强者丧失了优势?(设问引起思考)就像坚硬的山石被流水切割,参天的大树被蝼蚁蛀空,威风的后唐庄宗亡于卑微的伶人。(比喻类比联想)很多时候,我们缺少一种清醒的认识,也许你的羽翼已经丰满,也许你的意志足够坚强,但强大并不意味着战无不败,貌似强大的背后蕴藏着更大的危险,(阐述材料内涵)强者切不可大意。(提出中心论点)
  学生仿写:本来昂贵的沉香当做焦炭来卖,让人看来确实是大材小用,是什么让珍贵的沉香有了这样的境遇?就像军营中的将军却做了炊事兵,就像金子珍珠被当做土块沙粒,宝鼎美玉被当做锅和石头,是什么让他们有了这样的结局,是我们没有一双慧眼,还是我们做事急功近利。
  传主:伏尔泰。观点:坚持不懈地努力,会成为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拟题:一直走下去。学生例文:是谁将他的一生奉献给文学?是谁曾因写书讽刺和嘲笑贵族两次入狱却从未放弃过文学?又是谁用智慧开启了民众的自由之门?他就是伏尔泰,用他坚持不懈的精神成为众生敬仰的伟人。“我没有王权又有什么关系?我有一支笔。”文学家的笔就是他最有力的武器,不需要锋利,照样可以打败敌人。就像雨果所说:“伏尔泰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学生的仿写虽有不尽意之处,但我却看到了思想的力量、自由自信为文的舒展。人是一种精神存在,当学生找到自身存在本质的时候,他的愉悦可想而知,又怎会视作文为畏途呢?当我们对传主有这样的认识的时候,传记文后设置的题目还会是难题吗?
  三、诗歌散文鉴赏:用思维对写作语言的增进不是让语言形象化,而是让我们的语言用形象说话。
  古罗马哲学家朗加纳斯说:“美妙的措辞就是思想特有的光辉。”“思想宏通的人,语言自然也宏通;卓越的语言永远属于卓越的心灵。”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训练,重语言轻思维的流弊,漠视了学生这一鲜活的写作主体,忽视了思维品质这一重要的写作要素,此时更应该凸显思维训练,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思想已成熟,语言表达也自然顺畅,但没有明晰的思想,语言表达就会受阻。如细致化思维训练,在教《故都的秋》时,为了让学生意识到语言的美,我用细致化的思维去实现,特意布置补写题:故都的秋在哪里?学生例文:在墙角兰朵的花蕊中;在清晨黄叶地上的帚痕里。
  让作文语言形象化,是纯语言的训练,重在结果,而让我们的语言用形象说话,是纯思维的训练,重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的语言水平是否提高,重在让用形象说话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写作习惯。这一理论可以广泛运用到扩写和仿写中去。
  在学生学习时给予相对时段的阅读、思考和表达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读什么决定了你想什么,想什么决定了你说什么写什么;说和写的质量就取决于你读的质量,说和写的高度和深度取决于你思想的高度和深度。离开了思想,说不成也写不成。只有把思想当成是自己生活当中必须去做的一件事情,才能把语文学好。
  语文是一门语言、思维相统一的学科,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单从思维来说,它反映着学生认识事物、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反映着学生认识问题的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等基本品质,正因为如此,新课标正式将“发展思维”确定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这一新理念的确定,无论是对课程的评价,还是对包括高考在内的整个评价体系的定位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学生活跃的思维的培养,建立在老师活跃思维之上。不走寻常路,是我的信念所在。
其他文献
摘 要: 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学生深度思考、推进教学进程、促进教学反馈,进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教学手段。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有效化策略。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问题设计 六字策略    孔子要求教师“循循然善诱人”,这句话放到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来理解,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凭借自身的努力,通过思考、合作、探究等激起其问题意识并从中求解。教师
【教学背景】  中国素有“诗国”的美誉,诗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远古奔来的中华诗歌之河,大浪淘沙,激起的每一朵浪花都带着中华文明的闪光。徜徉在这诗歌之河,我们沉醉,惊异,流连忘返。含英咀华,我们能体味到它的博大,也能感受到它的深厚。然而我们在继承这笔文化遗产的时候,却往往会产生“曲高和寡”的尴尬,雅文化走进了书房,却多半被束之高阁,成为门面的点缀、装潢;诗词曲早已进入课堂,大半
摘 要: 绘画艺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与语文有共通之处。将绘画艺术引进高中语文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加准确、到位地把握文本,并且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让学生真正快乐地学语文。  关键词: 高中艺术特长班 语文课堂 绘画艺术 引入课堂    语言文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它首先关注的是人类悠久、灿烂的文化,它是人类文化的精神载体。人们常说:“艺术与语文是相通的。”因为文
摘 要: 新课改实施已经多年,如何与新课改一同成长是所有教师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而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是教学反思。作者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教学反思的必要性及教学反思的内容。  关键词: 反思 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 师生关系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自我发展、同伴相助和专家引领等。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审视和分析
摘 要: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黄金时期,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至关重要。作者从关心学困生及改进教育艺术等方面入手,总结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的策略,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学困生 转化 教育艺术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方法的落后,不少家长和学生对英语不重视,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认为学之无用,因而不努力学习;随着年级的上升,教材内容难度增大,学生学起来很
摘 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出时间、空间给学生,从而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并融入课堂教学,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他们自主参与、乐于探究,全身心地融入学习,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互动实效    在
摘 要: 新课程对教师素质和教育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想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可能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一本好的小说有一个扣人心弦的序言,我们就会手不释卷,一部好的电视剧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序幕,我们定会目不离屏。同样,一堂好课,有个引人入胜的开场,自然会把学生
《语文新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学的整体深化改革指明了航向,也引领我们确立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指出作业设计要更加关注人文内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实作业也能“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承担起“掌握运用语文规律”的角色;“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帮我们打开了作业设计更为开阔的思路……总之,在新课改中,我们必须改变作业设计的“老面孔”,指导学
摘 要: 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和高职教学改革的深入,高职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尽管高职学生在英语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口语水平并不理想,原因有诸多方面,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应该关注这个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本文着重分析了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差的原因,并探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 英语口
摘 要: 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实施创业教育的方式上,高校还存在诸多有待改进之处,而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则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餐旅专业的教学活动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本文以餐饮管理类课程为例,分析了此类课程的突出特点、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和教材建设等在响应创业教育方面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教育 餐饮管理类课程 课程教学改革 教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