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引绘画艺术入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wolfwv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绘画艺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与语文有共通之处。将绘画艺术引进高中语文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加准确、到位地把握文本,并且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让学生真正快乐地学语文。
  关键词: 高中艺术特长班 语文课堂 绘画艺术 引入课堂
  
  语言文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它首先关注的是人类悠久、灿烂的文化,它是人类文化的精神载体。人们常说:“艺术与语文是相通的。”因为文字是在艺术中产生的。艺术与语文教学的宗旨都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眼光和创造美的能力。
  高中艺术特长班的学生对一幅幅生动、鲜明的美术绘画可谓是情有独钟,同时也有着独到的领悟力。有了这良好的感情基础,教师将绘画艺术引入语文课堂,必然会引导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语文。
  一、引绘画入课堂,通过欣赏图画导入课文,可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和热情。艺术特长班的学生对绘画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语文与绘画艺术的相通性,在语文课堂将绘画艺术与语文融为一体,用绘画图案导入课文,激发艺术特长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呢?
  例如:在教授新课《登泰山记》时,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几幅泰山的图片,让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再展示泰山的水墨画和素描画,让学生从图片的线条艺术中感受泰山的神秀壮丽,领略它“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的艺术美,从而唤起学生对泰山的向往。
  那么,泰山到底是怎样的呢?作者是如何登上泰山的?古人又是如何描绘的呢?通过用学生们感兴趣的泰山图画导入,学生们首先领略了泰山的绘画之美,在心理上向往泰山,从而对本来显得有些乏味的文言文《登泰山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探询作者的写景顺序,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引领他们走进广阔的大自然,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二、引绘画艺术入课堂,有助于对阅读类文本中人物性格的把握。
  鲁迅的小说《故乡》,主要通过刻画两个人物——闰土和杨二嫂,反映农民的悲惨处境和农村日益破败的现实,以及造成这些情况的社会原因。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体现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发挥自己美术快速写生的特长,画出四幅简笔画——“捕鸟图”“豆腐西施图”“重逢闰土图”“再见西施图”。要求同学们画出前后的变化,同学们觉得很新鲜,在画图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关注了小说的许多细节。
  “捕鸟图”中有闰土月夜刺猹的鲜活画面,也有雪地捕鸟的无穷乐趣,它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同学们把这个世界画得广阔而又鲜活,寂静而富有动感。“重逢闰土图”中闰土:他只是摇头、拿起烟管来默默地吸烟,“仿佛石像一般”、“像一个木偶人了”。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变化?当同学们探讨出这个问题时,文章的主题也就呼之欲出了。
  三、引绘画艺术入课堂,有助于学生化抽象为形象。
  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绘画的形象性,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抽象知识的感性化、形象化,使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相结合。老师亦可免去许多繁杂的讲述,而使课文内容变得浅显易懂。《滕王阁序》是一篇要求背诵的骈文,内容多而难懂,学生脑袋里对这些景物没有形象的了解如何背诵?于是,我准备了一些滕王阁的绘画图片,引导同学们首先对滕王阁有形象上的认识,让同学们了解什么是“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什么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然后根据图片的内容引导背诵,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这篇骈文的背诵难度。学生通过图片上的滕王阁美景,触发了潜伏在意识深处的情感,从而产生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四、引绘画艺术入课堂,有助于诗歌教学中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古诗很多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佳作,对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名句,谁又能分得清哪是诗,哪是画。因为诗歌语言精练,但是意境深远,所以,学生在思考、理解诗歌的意境时,往往较为肤浅、单一,甚至出现偏差。当我们把绘画艺术引进诗歌的课堂,要求学生将诗歌的内容用画面描绘出来的时候,他们必然会因为作画而考虑周密,并且对诗歌的背景,诗人当时的心境,甚至是诗歌中的一些细节做深入探究,不然又如何构筑诗歌的画面呢?
  学习李煜的词《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我要求学生将这首词的意境通过绘画描绘出来,在描绘时,学生自然会思考画面中的词人怎么上西楼,上西楼看什么、怎么看,周围的景物怎样、氛围怎样,进而自然会考虑到诗人的心境。一首诗歌,同学们通过绘画对它进行如此周密的思考,诗歌的深远的意境也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
  五、引绘画艺术入课堂,可以丰富语文课堂形式。
  “我思故我在”,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在快乐中收获学习语文的果实,这才是真正高效的课堂。要使学生体会语文课堂的快乐,首先,教师应精心设计多维互动的课堂形式,使语文课堂“活”起来。传统的语文课堂形式,无非是读读、写写、听听、讲讲,形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没有乐趣可言,上课时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对于艺术特长班的学生来讲,他们最大的兴趣就是美术绘画,那么,将同学们感兴趣的绘画引入课堂,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这样,定能因势利导,启发同学们的思维,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
  艺术特长生最大的兴趣就是艺术绘画。因此,将绘画艺术引入课堂,可以带动艺术生更加有兴趣、更有信心地学习语文。曾经有人质疑,绘画会不会浪费时间,在课堂引进绘画会不会得不偿失?其实对于艺术班的学生来讲,这是不需要担心的:一是因为艺术特生有较好的美术基础,绘画时间短而形象。二是画的是简单的写意画,有的几分钟就能完成。图画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一幅画表现的内容往往要用许多文字才能表述清楚,画一幅画即使需要一点时间,也可以通过节省讲述的时间找补回来;图画是一种形象记忆,背诵时直观并且容易记住,这样可以提高记忆效率。因此,即使画图耽误一点时间,也是完全值得的。我们应因势利导,将绘画艺术引入高中语文课堂。
其他文献
摘 要: 幼儿教育是各种教育的根本,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之一。现代社会的独生子女占多数,在他们的身上不仅寄托着父母和几个社会家庭的聚焦期望,同时承载着社会发展的未来重托。作者认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善于组织好对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而且要努力做好天天面对又必须妥善解决的幼儿管理问题。这种“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要求每一位幼儿教师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同时,重视和注重管理的科
摘 要: 作为经典的《圣经》和上帝形象的解读有其难以撼动性,而福克纳在其文学作品对宗教的新解对于读者理解美国南方并在教学实践中正确洞悉经典的意义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圣经》 福克纳南方文学作品 宗教新解 文学教学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著作,是人类的伟大遗产。根据约翰·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的看法,《圣经》权威,不是由教会宣言,而是以圣灵的内在见证(testimonium
一切文学艺术都是诉诸感性的,中国古典诗词表现得尤为明显。诗人总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主观的感情形象,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艺术手法,化抽象为形象,艺术地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离愁别恨、乃至国恨家仇。他们感喟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吟咏风花雪月,寄托明月情怀,纵情抒发胸中块垒。  回首浩如烟海的诗词篇章,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描写愁情的诗人多,佳篇名句亦多。有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白居易的“人言柳
摘 要: 教师应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合作探究、当堂检测等途径,逐步培养和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不断深入。本文探讨了如何提高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这一问题。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成效,而且可以兼顾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师要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合作探究、当堂检测等途径,来逐步培养和
摘 要: 职业学校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更需要教育者的帮助,我们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真情和道理二者紧密结合,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职业学校 班主任 情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感到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达到一个高处,显示自己,宣布大写的‘我’的存在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关于词汇习得的研究现状与其主要研究方向,以此强调词汇学习策略研究的必要性。本文作者在对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词汇学习策略使用进行了实证研究,旨在从词汇学习策略的角度,引起教师对词汇学习策略训练的重视,提高学生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成绩。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 词汇学习策略 实证研究    1.研究背景  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北美洲。当时的心理学界和教育界都认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对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能够得到有效体现,那么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互动成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加之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更需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开展了以全面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
学习英语的目的不只是学语法,也不只是学习词汇知识,而是主动地适应生活的需要。其最终目的是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将英语作为工具,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国际竞争与合作。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突出口语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大多数学生在最初接触英语学习时都是充满兴趣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学好英语。但怎样才算是把英语学好,他们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教师在学习伊始,就可抓住师
摘 要: 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学生深度思考、推进教学进程、促进教学反馈,进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教学手段。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有效化策略。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问题设计 六字策略    孔子要求教师“循循然善诱人”,这句话放到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来理解,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凭借自身的努力,通过思考、合作、探究等激起其问题意识并从中求解。教师
【教学背景】  中国素有“诗国”的美誉,诗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远古奔来的中华诗歌之河,大浪淘沙,激起的每一朵浪花都带着中华文明的闪光。徜徉在这诗歌之河,我们沉醉,惊异,流连忘返。含英咀华,我们能体味到它的博大,也能感受到它的深厚。然而我们在继承这笔文化遗产的时候,却往往会产生“曲高和寡”的尴尬,雅文化走进了书房,却多半被束之高阁,成为门面的点缀、装潢;诗词曲早已进入课堂,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