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中年级看图作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f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显然,小学生不论从哪方面都要从小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如“看图作文”我认为就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一环,它也是想、说、写的综合训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了解图画的内容并把图意说清楚,然后按一定的顺序地把图意说出来,最后有条理的把说的过程写下来。教学时,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看懂图意,发挥合理的想象,把图意表达清楚呢?下面就谈一谈教者对小学生看图作文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引导学生明确看图作文的训练要求,培养审题能力
  
  语文教材中的看图写话图前面或后面都有一段话,对本次训练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学开始时,教者先让学生读一读这段话,再作适当地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明确本次训练的具体要求。如三年级上册《习作3》中图下面有这样一段话:请仔细观察上面这幅图。请你在图中添上几种动物(画或贴都行),添上、地上、水中都可以添,然后给整幅图涂上颜色。看着这幅你有参加绘制的图画,心里一定很高兴吧?想不想把它写成一篇很有趣的习作?教者先引导学生读一读这段话,再帮助学生明确训练要求:(1)在图中画或贴上几种动物;(2)给整幅图涂色,(3)把自己参加绘制的图画写成一篇很有趣的习作。这样,引导学生弄清本次看图作文的要求,学生就知道写之前要做什么?该怎样去写?写什么?
  
  二、指导学生观察图画了解图意,培养观察能力
  
  在学生明确了本次看图作文的要求后,教者引导学生观察整体图画,帮助学生了解图意。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的习惯。如教学看图作文《小鸭子得救了》,先让学生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观察;先中间后四周;从主要到次要等顺序观察。再整体了解图意,按照时间、地点、人物(或动物)、事情的顺序提问;如图画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哪些小动物?(小鸭子、小猴子、小熊、小白兔、小象)发生了什么事?(小鸭子掉到一个很深的坑里)其他动物在干什么?(它们想救小鸭子)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指导有条理地回答,并启发学生想象图中几种动物的思想、活动,培养学生从认真观察中得出结论的能力,然后再引导学生把这些问题连起来思考构思成一段话。
  
  三、展开合理联想,充分发挥想象力
  
  诺贝尔说:“想象是灵魂的眼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在写话及作文教学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在这一环节上,教师的引导工作会略显困难,有时无意间会扼杀了学生丰富大胆的想象,学生开动脑筋,展开合理的想象,使图上那些人和事能够“动”起来。比如全班学生都观察了《找春天》这幅图,但大多数学生就图说图,只是将所看到的一一写了出来,没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也就没有自己的见解。而有一位学生却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大胆想象,不仅将自己看到的写了出来,同时也将自己独特的想象写了下来,她是这样写的:“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春姑娘来了,我发现柳树变绿了,发芽了;小草从土里探出了身子,在微风中摇晃着小脑袋;花儿开花了,还在比谁最美呢!我还听见,鸟儿回来了,青蛙苏醒了,它们还在举行歌唱会呢!我想,柳树肯定是春姑娘的一头长发,小草是春姑娘的绣花鞋,花儿一定是春姑娘的面颊,而鸟儿和青蛙,一定是春姑娘那优美的歌声吧!春天,小朋友们脱去冬天的棉衣,跑出家门,去寻找春天的信息;在鸟儿那,他们找到了春天,在花儿那,他们找到了春天;在柳树那,他们也找到了春天,春天无处不在,只要你细心观察,就能找到调皮的春姑娘的踪影。”因此,在引导学生想象过程中,尽量根据学生生活实情和自己的经验方面引导,使画面上的景物有色彩、有声音,增加作文的生动性,同时也能引起学生的习作兴趣。
  
  四、说写结合,提高表达能力
  
  学生好奇、天真,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好提问题,喜爱表达,思维形象比较具体,但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说起话来常是前言不达后语或重复罗唆,有时错别字连篇还带有语病。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了以下三点:(1)要求说得完整,表达规范,一有语病,马上指出,及时纠正。(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敢于进行口头表达,还注意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使他们说话的兴趣盎然,积极性越来越高。无论是小鸭子的入水,还是鸭妈妈的求救,巡警的营救,都启发学生想象不同的情景,采取不同的方法,只要想象合理都给予肯定。这样,学生才会想说,敢说,有效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指导学生写好看图作文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教师要持之以恒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地引导学生扎实基础,逐步升级。整个作文训练过程中的每一步,教师都要和学生一起去经历,去体验,只有亲身体会每个过程,教师才能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符合学生实际的小学作文教学的成功之路;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增长才干,才能在每一步的训练中丰富情感、积累经验、学到方法,才会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轻松、走得愉快、走得塌实!
其他文献
摘要:曾有一位英国心理学家讲过:“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错误”,让“错误”成为教学资源。备课时教师应精心预设“错误”资源,课堂中充分利用非预设“错误”资源,让“错误”成为启迪学生思维的“催化剂”, 让“错误”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道“彩虹”。  关键词:课堂教学 "错误"资源 策略     教育专家成尚荣说过:“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
【摘要】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场所。学英语的主要目的是要会交际。因此,课上的交际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笔者通过班级活动、小组活动、两人活动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交际活动能力。  【关键词】班级活动;小组活动;两人活动    “实践性和交际性是外语教学的基本特征.而且它不同于其它学科,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实践性,如重复、模仿、套用、改写等,而要利用外语进行交际和模拟的交际。”英语课堂是英语教
语文在初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课堂 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只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而忽视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表现出厌学的情绪。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感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去,那它就会乐意接受,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要重新认识和思考自己的角色,教师要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探究者。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角色定位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和教育功能的变化、课程结构内容等方方面面的改革,是一次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乃至教育界的全面改革。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
【摘要】在课堂上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直接关系到人才的素质教育。为此,制定了英语小班授课制,有目的地减少授课班级学生的人数。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利用课堂竞赛,挖掘学生潜能;充分给予学生多说、多听、多练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有限的课堂内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我们认为,英语小班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符合
美国著名创新思维学者迪伯诺指出:“思维的目的不在于正确,而在于有效。”我们要着意培养学生的正是这种有效思维,即创新思维。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本人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点见解和尝试。  一、创设思维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教学有效进行的主要条件。平时我们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主动与
【摘要】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本质是音乐审美教育。音乐审美教育的实施,质量的提高,教师自身审美素质是决定因素。作为音乐教师,理想的审美素质应包含:专业素质、管理素质和规范素质。专业素质,由实施音乐审美教育所必备的音乐专业理论知识、技能,以及相关领域的修养组成。管理素质,由实施音乐审美教育所必备的音乐教学能力和管理组织能力构成。规范素质,由师德修养与从事教育工作必备的基本要求组成,主要有以下四项:心灵美、
[摘要]鉴于师生作文评讲课上不出效率,事倍功半的普通现象,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把自己变“评讲作文课”为“品评作文课”,使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的教学的“金点子”给大家以共享:一:标榜激励法;二:公开点评法;三:以情唤情法;四:参照比较法;五: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结合法。  [关键词]抛砖引玉;品评作文;标榜激励;以情唤情;博采众长;事半功倍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出学生对作
数学是我们人类语言最抽象、逻辑最严密的一门基础学科。所以,如果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注重数学概念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概念是人类思维的"细胞"。各种能力,如运算、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等,无一不以清晰的概念为基础。只有抓好数学概念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全面、正确的理解数学概念,才能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而要抓好数学概念的教学,就应该根据不同的数学概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数学概念作为数学学科的
学困生一般是指:学习成绩于暂时落后的学生。我所任教的是一所四星级高中,每年录取的高一新生基本都是在本县区择优选拔而来,基础相对较好,也有较强学习的愿望。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中的一些人对于历史学习却有点力不从心,甚至产生畏惧心理。当然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体现出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规律,学习成绩不可避免的会因为学习主体的不同产生差异。  导致部分学生历史学科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