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延周: 从“生命化管理”出发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243775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延周,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厦门市优秀校长、“百优”教师、福建省优秀辅导员。主编闽南文化丛书《月亮月光光》、《天顶一块铜》、《迎灯迎呼呼》、《咱厝的实在话》和《家乡真可爱》,被列为福建省地方校本教材系列。曾任厦门市马巷小学校长,现任厦门市新店中心小学校长。
  每个初识陈延周的人,都很难把眼前这位皮肤白皙、性格豪爽、举止优雅的玉面书生,与如下的“传奇”联系在一起:
  短短几年,雄心勃勃的他把“生命化教育”当成“旅程的第一站”,带领一群乡村教师不懈探索,用汗水、泪水和心血,实现了一个了不起的梦想:让边缘化的乡村学校——福建省厦门市马巷中心小学成为众所周知的明星课改实验学校。
  短短几年,他用“煮汤圆”的办法,硬生生地把一批最底层的乡村教师“煮”成了省内外名师。陈丽婷、戴燕燕等教师的课堂“走进”了省电化教育馆,制作成光盘,成为全国各地教师的教学示范。
  把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打造成众所周知的明星课改实验学校,可圈可点之处太多了,但最让人叫绝是,陈延周巧妙地把在喝茶中悟到的道理融入了学校的“生命化管理”之中。
  他把自己也融入了茶道。他在一篇文章里直抒胸臆道:“我不就是一片茶叶吗?是啊,我是学校的一片茶叶,在这壶百年老校的茶里,少了我这片茶叶,仍然是一壶茶,但在这壶芬芳的茶里,一定有过我这一片茶叶生命情怀的释放……”
  
  每一个教师都非常重要
  
  每一个教师的存在,都有其必要性,正如每一片茶叶的缺失,是一壶茶的味道变淡的开始。陈延周说,这一悟,让他一下子更谦虚,也更坚信,只有在学校管理中渗透人文关怀,才是实现生命化教育的正道。
  陈延周说,在乡村学校,很多校长和教师的关系都非常紧张,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校长的胸襟与眼界不够,太过本位与主观,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不关注教师想什么、需要什么。在陈延周的学校里,上下班是要签到的,但对偶尔迟到或缺课的教师,他从不以制度无情地严惩,也从不以人情敷衍了之,而是侧面了解,打开耳朵,打开心门,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与教师沟通,是陈延周的工作习惯之一。在他看来,每一个教师都是重要的,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性格、情绪和生活上具体的困难,不沟通,或总是在自己预设的立场上“兴师问罪”,只会让自己变成教师熟悉的“陌生人”。这不仅可悲,而且是教育的大不幸。正因为陈延周把每一个教师当成管理的起点,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与笔者交谈时,哪一个教师专业上有困难,他是如何设法帮助的,哪一个教师身体有毛病,他是怎么关心的,等等,他都能够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为教师成长造一个“极品壶”
  
  “每一片茶叶都是泡在壶里才能还原,才能湿润,才有作为茶叶的生命意义。”
  陈延周认为学校就是盛放教师这些茶叶的壶,壶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茶叶的还原程度,所以,为教师成长造一个“极品壶”,是他孜孜以求的目标。
  陈延周有很强的品牌意识。所有的品牌,皆来自优质的质量和一流的服务,对于这一点,他始终很清醒:“一大批的名师是一个品牌。名师与名校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因名校而显其美丽,学校因名师而更具风采”。所以,学校应该培养名师始终是陈延周的一个重要观点,他用“煮汤圆”的办法为学校培养了大量名师。
  在学校引进“生命化教育”这个课题后,专家讲座、教师论坛、同课异构、透视课堂、案例研究、好书交流、教学叙事、观课仿课,请进来,走出去,学校用尽各种办法拓宽课题研究的思路,让生命化教育的理念真正贯彻到课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色彩。同时,学校提出了“享受生活,快乐工作”的工作理念,在心理上为教师建构安居工程,并从改革教师最敏感的评价体系入手,在全市第一家推行全新教师发展性评价考核方案,变理论笔记为反思日记,增加了实用性,变作文尾评为随机点评,增强了指导性……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注入了更多的人性化、专业化元素,被教师们誉为“真实而贴心”的评价,是“站在峰尖看教育”。如今的马巷中心小学已人人不再为考核得分而竞争,而是为得到赏识与尊重而努力。
  与此同时,陈延周提出并探索实施了“理性管理与非理性管理互动与融合”的管理方式。学校在管理上,更加关注人的心理需求,注重对人的尊重、理解、信任,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注重环境氛围对人的影响,使每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陈延周在学校行政工作中倡导“领导主要是服务者”的理念,他认为,校长不仅是教育科研的引领者,更是服务者。首先,校长应引导学校为教师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如订购报刊书籍,充实教师资料室,建设校园网。鼓励教师上网查阅信息,制作与积累优秀课件设计、优秀教学案例,创建特色资源库,尽力满足教师外出参观听课、参加学术活动和培训活动的需求。其次,校长要引导学校为教师的课题研究提供服务,学校确定每周二为咨询服务日,教师可与学校聘请的专家直接对话、咨询;对教师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校长亲自给予具体的辅导与帮助;当老师在课题研究取得成果时,依据《课题研究奖励办法》给予奖励,有推广价值的,在全学区推广应用,并主动向有关部门及教育刊物介绍推荐。
  透过这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可以真切感受到,陈延周在造学校这个“壶”的过程中,处处体现了他“人为贵”的情怀。
  
  治校如品茶,是慢的艺术
  
  对“慢”的体悟,塑造了陈延周默默无闻、脚踏实地、耐心细致做小事的生命姿态和阳光心态。
  品茶是慢的艺术,慢讲究的是精细,是关注细节。一所学校丰富、独特的校园文化是许许多多的细节积淀而成的,所以生命化教育特别强调,从身边每一件具体的事情做起,“想大问题,做小事情”。陈延周很喜欢泰戈尔的这句诗:“不是锤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或许他从中深刻悟到了何谓“教育是慢的艺术”,所以,他所做的是一个又一个营造温馨校园的细节:让学校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温情——橱窗里,新一届“马小之星”正在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走廊上,学生们的得意杰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教室里、图书角、生物角、科技角、游戏角……每一处都带给人新奇与童趣,每一处都是“苦心经营”的花园、学园、家园、乐园。
  一个“慢”字,还“慢”出陈延周几十年如一日的好习惯:不管多忙,每天必读书、读报,看到重要的信息或好文章,要么复印,要么剪下来珍藏,或写读书笔记作为写作资料。当与笔者谈到汶川大地震,陈延周无比激动,拿出厚厚一本剪报本,一篇篇都是有关灾情的各类报道和文章。他说,这是灾难、是血泪,对我们教育而言,是提醒,也是宝贵的精神资源。无论时间过去多久,这些剪下来的东西,见证了他在这一阶段的精神呼吸。
  陈延周从茶的本性入手,又进一步悟到:“茶,人在草木中也。所谓人在草木中,乃遵循自然也,所以,生命化教育就是遵从人的天性,遵循教育的本质,从能改变的地方一点一滴去努力。”这一悟,直接投射到陈延周心头的是“生命化教育”的现实景象:“每当晨曦初升夕阳斜照时分,莘莘学子三五成群来到校园,或读书、或赏花、或戏耍……到处都是生命的活力在涌动,‘莫道校园天地小,读书闲憩总宜人’。”
  
  陈延周治校名言
  
  再微小的改变,只要是朝着好的方向变化,都是有价值的,都是对教育中的每个具体生命的成全。
  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性格、情绪和生活上具体的困难,校长不沟通,或总是在自己预设的立场上“兴师问罪”,只会让自己变成教师熟悉的“陌生人”。
  培养教师和“煮汤圆”一样,只要方法得当,就没有浮不起来的“汤圆”。
  让学校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温情。
  校长不仅是教育科研的引领者,更是服务者。
  学校管理就是要遵从师生的天性,遵循教育的本质,从能改变的地方一点一滴去努力。
  花钱买书,是一项长期投资,它必定给学校、教师和学生带来无形的巨大的财富。
  教育是精耕细作的农业,只管追求“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的育人目标,切莫过分追逐层层下达的评比指标。
其他文献
课标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生活世界.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应
清明前夕,我和同学们来到了烈士陵园,悼念、缅怀革命先烈。清明给人的印象总是在下雨。这一天并非清明,也未下雨。尽管没有雨渲染悲伤的气氛,我们踏人陵园的一瞬间,还是都沉
期刊
提起延安,我想起诗人贺敬之《回延安》中的名句:“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暑假,我跟随父亲,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革命圣
期刊
2010年,重庆市全面展开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要求,历史课程的改革“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
我的家在河南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那里环境优美,村民淳朴善良,是留下了革命者足迹的“中原红都”。村中有一条平坦的乡间柏油马路,路的两边是一排排旱柳。绿柳掩映下,墙上是
期刊
教育,归根结底,是教会人更好地生存.当然,这不单单是指物质条件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内在精神的充实,让人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能够“有品位地活着”.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在其中起着
写作,需要激情,情动方能辞发.然而我在教学中却发现有些同学写作文时愁眉不展,文中假话、空话、套话处处可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是我们
人的一生是离不开阅读的.阅读能力是一个人自学能力的根本标志之一,若缺乏阅读能力,终身学习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然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从小就去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然而,在“一切为了应试”的课堂上,漠视生命、扼杀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少教师以“为学生的将来负责”等美丽的借口.从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它不仅能开发学生智力,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还能训练学生的能力,使他们全面发展.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一下做法:rn一、口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