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电影的叙事审美特征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mo283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8年刘若英指导的《后来的我们》上映第五天,票房已将近10亿。从《前任3》到《后来的我们》青春片已在国产电影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这类青春电影的叙事审美特征也非常值得探究。倒叙,插叙,非线性结构的叙事手法,场景对白的散文化表述,平实的长镜头和暖色调的调色都给观众营造了怀旧的氛围。
  关键词:青春电影;叙事;审美特征
  作者简介:张沁沁(1994.7-),女,汉,江苏连云港人,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周婧(1996.4-),女,满族,内蒙古人,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农林传播。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2
  一.电影叙事方式的呈现
  (一)城乡交替为核心的叙事空间
  影片讲述了小镇青年林见清和方小晓在回乡的火车上结识,两人怀揣共同的梦想,一起在北京打拼,并开始了一段相聚相离的情感之路。影片以主人公的北漂故事为主线,穿插了十年间,见清与小晓每一次过年回家的小镇变化。林见清的父亲在东北开一家小饭馆,他盼望着见清每年都能回家,给见清做他最爱吃的粘豆包,见清与小晓相恋后,他也很喜欢小晓,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之情作为一条隐藏的副线,使电影的情感表达更为饱满。与第六代导演压抑,颓靡的叙事风格相比,青春题材的电影更加注重对当下生活的叙述,在影像语言上更加回归日常生活,用日常性代替戏剧性,以开放式的叙事代替封闭式的传统叙事,探求个人情感宣泄的突破口,展现人生十字路口阶段的迷茫,生存的焦虑与孤独。城市空间作为青春题材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在于主人公怀着满腔热忱来到大城市的平台实现个人梦想,对未知生活的恐惧,自我价值实现的期望与个人情感的归宿互相交织产生的矛盾冲突点满足了电影的受众群体80后或者90后的情感诉求,引发观影观众极大的情感共鸣。
  影片虽没有揭示城乡发展的经济矛盾,但是通过主人公见清北漂的艰苦生活,回家乡同学聚会没有钱还要装大款,含蓄的映射在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下的个人异化。同时影片尝试表现了80后90后对青春的追忆,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倒叙和插叙并存的非线性叙事运用
  非线性叙事主要的出发点在于人物的心理,而非现实的事理,随着人物的回忆随意跳跃时空,情节不完整,结局由单一确定变成了暧昧不清,偶然性得到了增强。非线性叙事是时间的省略,重复和倒退。例如影片开头首先介绍了2008年主人公在春运回家的火车上相识,之后在2018年赶飞机回家的途中再次不期而遇,因航班延误两人共住一间宾馆,开始对两人交往片段式回忆。通过倒叙的方式使悬念前置,激发人们对两人交往情节的好奇心,打破观众的心理预期,造成情节跳跃式的心理感受。近年来国产青春电影普遍使用倒叙插叙的叙事手法,例如《匆匆那年》采用“设问——回答”的叙事手法,以主人公陈寻的第一视角回忆青春往事展开叙述。倒叙和插叙都是为叙事主線服务,在叙述过程中为了表达需要,插入与中心事件相关的情节叫做插叙,影片中见清和小晓刚来北京各自奋斗,小晓得梦想就是嫁给一个北京人,却屡屡被骗。见清忍无可忍替她出头教训了这些男人,两人的感情也逐渐升温。通过插入小晓对这些经历的回忆,交代了两人感情发展的由头,也从侧面塑造了见清为人义气,爱打抱不平的性格,使见清的人物形象塑造更加立体。
  (三)多个线索共存的复调式结构
  多个线索共存的叙事可以让整个影片的结构层次更加丰富,不至于过于单薄。通过蒙太奇的剪辑手段,使整个影片内容更加饱满,叙事的空间感更加强烈。影片中见清和小晓两个人相爱却错过的故事是一条主线,他们在北京共同打拼,互相取暖的北漂经历伴随着两个人各自的成长,契合青春的“阵痛”主题。两人与田壮壮饰演的父亲之间的亲情是一条暗线。每一年过年的探亲回家与父亲的年夜饭也将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串联起来。一明一暗两条线都很好的集中在男主人公见清的身上,把他大学生状态时的真诚温柔,职场成功后的内敛城府,回到家庭后的包容与承载,这一系列个人成长的心理活动变化链接起来。
  影片中多种叙事手法的运用,使影片的结构更加清晰,情节也更加完整,能够调动起观众的情绪,更好的凸显了青春电影的主题“遗憾”,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思念与错过交缠的复杂情绪让人久久难以释怀。
  二.叙事的镜头语言修辞
  (一)场景对白的诗意化
  电影的监制张一白擅长拍青春题材的爱情电影,由他指导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匆匆那年》也均取得了不俗的票房,这些电影有很强的个人风格色彩,在这部电影中也可以窥见一二。他擅于去搭建一些有记忆点的场景,这些有代表性的镜像语言通过一些细节处的零散画面,演员的对白,给观众直观的体验想象空间,有着感官和情绪体验方面的双重刺激——而这也是张一白在自己电影中屡屡提到的快感。在这部影片中见清和小晓初到北京没有钱,元旦过节窝在脏乱差的筒子楼里两个人吃一碗面。每一年过年回家,见清的父亲一个人在厨房里忙忙碌碌准备年夜饭,从热热闹闹的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吃饭,到最后的过年只有一个人在家孤零零的吃年夜饭,唯一不变的是每年都会包见清爱吃的粘豆包。这些客观的场景,加上观影者同时发生的心理感应和联想形成了共同的“场”,这种隐喻蒙太奇和故事的大体情节结合在一起暗示了主人公的情感走向。见清作为游戏程序员设计了一款游戏,这个游戏的主旨是“伊恩找不到凯恩,世界不会有色彩”因此两人分手后的相见全部是黑白的色调,伊恩与凯丽这款游戏很好的隐喻了见清和小晓两个人的爱情故事,带给观众非常强烈的情绪感染力。
  (二)叙事文本的散文化
  影片叙事文本的散文化,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称的叙述旁白和主人公台词文本具有文艺范儿,而这类语言在诸如《我不是药神》,《一出好戏》等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中是绝不可能出现的。例如见清和小晓十年重聚,见清对小晓说“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只是没有了我们。”“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你一定会遇到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人。”“感情这回事,不负彼此就好,想要不负此生太难。”这些充满哲学意味的语言表达是成长的顿悟,这些文本也影响了观众对情节的理解和领悟。除了人物台词的诗意化,影片的叙述文本也选择了一个半开放式的结局,以田壮壮读信的片段作为整段故事的结尾,半开放式的结局激发观众的探寻心理,沉浸在电影情节中,不断回味。这也是电影上映后收获好评最多的一场戏。著名影视批判家戴锦华曾说:“青春偶像剧是青春深化的不断复制再生产,它作为特定的世俗神话的功能,正在以迷人、纯情、间或矫情的白日梦,将年轻的观众带离自己不无尴尬、挫败的青春经验,或者成功地以怀旧视野洗净青春岁月的创痛。既然是梦境,那么就存在缥缈、没有结局、片段式等特征,这些都非常好地印证在青春题材影片的散文化风格中。
  参考文献:
  [1]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M].
  [2]陈相雨:电影隐形广告效果优化的途径[J].
  [3]秦璐:近年来国产青春电影的叙事研究[D].
  [4]胡清:新世纪以来中国内地青春电影思考[J].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对茨威格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其核心陌生元素在文本叙述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从叙事学角度入手,解读陌生这一内核赋予文本的意义,并从叙事文本的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分析陌生动因的功能意义及文化背景含义。  关键词: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陌生;遗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2  茨威格小说里蕴涵
摘 要:虽然“汤饼”本指水煮面食,与“茶”有异,但黄庭坚依然根据二者兼具“汤”和“饼”的特点,在《和答子瞻和子由常父忆馆中故事》一诗中给“汤饼”一词拓展了一个新的意义,即以“汤饼”指代茶。这一意象指代的变迁体现了黄庭坚诗中独具的心裁,为“以汤饼指代茶”的写作方式开创了先河。  关键词:黄庭坚诗;汤饼;茶;面  作者简介:程楚峣(1993-),女,汉族,四川自贡人,文学硕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01  几百来页的《苏东坡传》,是林语堂平生得意之作,与其说这是一部开标立范的经典传记,不如说这是一封迟到已久的情书,是千年以后的另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向千年以前的那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的高声问候。  林语堂写苏东坡,诚如他自己所言,“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
[中图分类号]:B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1  引言:  布莱士.帕斯卡尔 ( Blaise Pascal )是一位法国数学家同时也是17世纪的一位伟大的辩护家。在他的著作《思想录》中,他写到:“所有人类的不幸都来源与一件事情,那即是不懂得如何安静地呆在房间里。”(Blaise Pascal, 1991),帕斯卡尔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人类不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1  一.蒲宁生平及诗歌作品综述  伊凡·亚力克塞维奇·蒲宁,俄国著名作家,一生笔耕不辍,尤以小说见长。在1933年凭《米佳的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俄罗斯作家。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蒲宁就已凭诗歌在文坛崭露头角——1903年(一说1901年)出版的诗集《落叶》获莫斯科学院的
慢一点,掌灯,捧卷,冥想,寻得山中灵性。  “山中若有眠,枕的是月。夜中若渴,饮的是银瓶泻浆。”在寂静的山中枕月而眠,陶醉在隐居山林的慢里,生命的灵性逐渐孕育形成。  放慢生活的节奏,忠于自己的初心。《瓦尔登湖》生动记录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两年里自给自足的生活。独居、垂钓、耕种和思考,梭罗就这样享受着慢生活,独钓一湖日月星辰。  《瓦尔登湖》被认为是第一本诗意盎然的生态文本。在那里,他能够拥抱每一天
摘 要:梁承光的《淡集斋诗钞》中部分的诗作比较充分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本文对《淡集斋诗钞》所体现的诗学思想进行了总结,用诗歌例证诗集中所展现的民胞物与的爱国精神,并以梁承光的爱国精神为主线,分析家庭教育对个人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以此探求其对梁济家国情怀的形成所带来的影响以及梁承光遵奉的忠君爱国的儒家信仰对梁氏家族思想精神的承传。  关键词:梁承光;《淡集斋诗钞》;爱国;家庭
摘 要:电影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与其说罗启锐是一个优秀的香港导演,不如说他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的人。在他的作品中充斥着浓郁的香港本土情怀,一种属于他电影故事里的独特味道。  关键词:香港电影;特征;本土情怀  作者简介:李乐,女,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中文系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2  黄昏的余晖下少年棱角
摘 要:《酒虫》是《聊斋志异》中很短小的一篇作品,但作者蒲松龄却在这篇小说中寄托了很深的思想,作品不仅表达出蒲松龄对于饮酒的态度,更是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聊斋创作的痴迷与坚持,以及对于自我性情,人生选择和自我坚持的充分肯定。  关键词:《酒虫》;蒲松龄;人生选择  作者简介:许学宁,男,1979年12月生人,辽宁沈阳人,沈阳广播电视大学对外合作学院综合办主任、讲师,毕业于辽宁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主攻
摘 要:《許三观卖血记》可以说是90年代余华对于回忆性质叙事的新探索,文本不拘于宏大历史叙事,而对个体视角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对底层的关怀中渗入了最真实的历史内涵。余华将历史叙述与小说人物的命运走向相互连接,个体叙事便带有了历史的厚重感。  关键词:个人视角;历史主题  作者简介:段婷(1996-),女,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人,学生,从事文史哲基地(汉语言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