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有趣灵魂的碰撞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wor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01
  几百来页的《苏东坡传》,是林语堂平生得意之作,与其说这是一部开标立范的经典传记,不如说这是一封迟到已久的情书,是千年以后的另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向千年以前的那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的高声问候。
  林语堂写苏东坡,诚如他自己所言,“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1]他落笔成书的最初基础是他对苏轼那一腔莫可名状的深沉强烈的热爱,那热爱使他得以跨越长长时空,将一个古人的一生仔细收集起来,再小心放进薄薄书页里。通读全书,你处处可以瞧见作者对东坡显山又露水的仰慕眼神。东坡春风得意、头角峥嵘之时,林语堂语调轻快,俨然一副小粉丝情状,明明叙写的是东坡,自得快乐之人倒成了林语堂自己,而等到东坡遭受排挤、郁郁不得志之际,林语堂的笔锋忽然就凌厉起来,毫不吝惜笔墨,将言语的尖刀对准了排挤东坡的当权者,字字含讥带讽,真正是丝毫不肯饶人的,倒像是那被排挤之人成了他自己似的。由此可见,林语堂大抵是对苏轼入了迷的,喜他之喜,悲他所悲,最后,怒他所怒,完完全全是一副舍己忘身的模样。
  然而,多亏了他的这番痴迷,我们才得以见到一个如此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苏轼。这是一个不世出的天才,老天偏爱他偏爱得过分,那些惊艳世人的好句由得他信手拈来;这是一个屡屡碰壁的政坛失意人,纵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终究不得重用;这也是一个从没有停下脚步的颠沛流离者,他从家乡眉州出发,带着治世梦想来到京城,然后去凤翔,去杭州,再到密州、徐州、湖州,再到黄州、常州、颍州、扬州、定州,再到惠州、儋州、廉州,他这一生,天南海北,漂泊如飞蓬,无依如浮萍;这更是一个无可救药无可比拟的乐天派,所有加于其身的苦难到最后全都化成了他文字上的灵光一现,他妙语连珠的自嘲从没断过,他眼中的熠熠光辉从没熄灭过,孤馆灯青、野店鸡号之时,本应怆然不已,他偏偏说出“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这等积极句子,历经四月终于出狱,本应心有戚戚,他偏偏豁然提笔,“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又是往日骄傲不羁的模样,贬谪黄州,乘舟夜游,一首《临江仙》注定不朽,“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的小舟和他的余生啊,那般豁达。
  人们爱着苏东坡,千百年来,无数人爱他,我们也爱他。这是我们拿起《苏东坡传》这本书的原因。对于可敬可亲可爱的东坡,我们总想多了解一些、多知道一些。我们愿意把他的整个人生肢解开来,深度挖掘他生命中的每个细枝末节,我们想知道他什么时候去过什么地方,心里又有着怎样的情绪,我们想知道他写这首词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神态,是强颜欢笑,还是真的笑意浓浓。我们甚至对于他的那些戏谑小事孜孜以求,他和王安石之间是怎样的爱恨情仇,他写给他妻子的悼亡诗背后是怎样的一个故事,他和他的那群至交好友之间是怎样的兄弟情谊,关于这些,我们都怀了极大的好奇心,迫切地想要去探索。
  我相信林语堂同我们是一样的心情——想要拼命挖掘历史,渴望离东坡近一些,再近一些。即使我们永远不可能和那个人相对而坐,谈笑晏晏。
  林语堂在书的前言里已经竭尽了全力,去描摹出一个最接近真实苏东坡的人。他写下了这本书最叫人拍案叫绝的一段话:“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創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2]
  我愿意相信这些句子都是真的。哪怕我知道这本书因染上了作者强烈的喜恶而丧失了所应有的客观性,我并不相信书里说的各色人物真的就是书里描述的那样正邪分明。
  我只是觉得,要是少了这么一个被打压被冷落却依旧率真如孩童的苏轼,历史一定失色不少。
  注释:
  [1]引自《苏东坡传》,2006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引自《苏东坡传》,2006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其他文献
摘 要: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富传奇的女诗人,甚至被称为谜一样的人。诗人倔强的个性和独特的人生经历促使她选择终生与诗为伴,在超凡的孤寂中,用文字表达她灵魂深处的人生感悟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孤独;生命的存在  作者简介:孙叶红(1965-),女,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及英美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兰看月暈,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遍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摘 要:余华小说《活着》展现了主人公福贵一生接连不断的苦难。本文从造成福贵苦难人生的原因入手,进行分析。福贵一生苦难的客观原因有传统的思想桎梏,动荡的政治环境,和自身的贫穷环境,主观原因则是与自我精神追求和默默承受一切的态度有关。而在苦难的折磨下,也使得福贵自身得到成长。  关键词:苦难;逆来顺受;坚韧;淡然  作者简介:田娟(1985.2-),女,四川会理人,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作者简介:刘凯旋(1995-),女,内蒙古赤峰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史。  《论出版自由》是英国思想家约翰·弥尔顿于1644年发表的一篇演说词,主要表达了他对当时英国出版管制法的批判观点。这篇演说词在历史上的伟大意义不必多言,它是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基础,是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主义的革命号角,是人类历史上振聋发聩的一笔。这本演说词的发表距今已经快400年了,在《出版管制法》已
摘 要:《妖猫传》中讲述了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故事情节,这首《长恨歌传》是白居易在其三十五岁时所创作的一首诗,创作年间正直唐宪宗元和年(806)。这首诗词是白居易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诗,被后人广为流传。并在当代电影《妖猫传》中被采用,被后人传颂,《妖猫传》中将长恨歌的情结完美的融入到了其中,将长恨歌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情感都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下文将针对《妖猫传》中的长恨歌的情结展开探析。  关键词:《妖
摘 要:作为新月派的领军人物,徐志摩是白话新诗语言艺术、诗歌体式方面的集大成者他的创作展现了不羁的才华与个性,自由灵动的艺术风格被后世称作:“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他的构思出人意料,却又不失自然,外在形式与内在意蕴完美结合。研究徐志摩的诗歌,有助于我们对新月诗派的更好了解。  关键词:徐志摩;艺术特色;音乐美  作者简介:马晓兰(1998.5-),女,甘肃广河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  [中图
摘 要:《达洛卫夫人》中女主人公克拉丽莎在自我追寻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自我选择,其行动造就了达洛卫夫人,作为达洛卫夫人的克拉丽莎又承担起自由选择带来的责任,成为了 完美的上层社会贵妇人,而这正与萨特存在主义“自由选择”的核心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合。借助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重新解读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深入剖析小说中女主人公从克拉丽莎到达洛卫夫人的自我追寻之路,旨在揭示作品的存在主义内涵,并进一步阐释伍
摘 要:作为村上春树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在中国掀起的“村上现象”热潮已经持续了将近二十年,至今有增无减。因村上以清新自然的写作风格著称,《挪威的森林》中的景物描写都是别具特色的,作者以清新淡雅的文笔通过对山、草、风、雨等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来衬托剧情以及人物的心理,给读者们带来身临其境的实感体验。因此,在译成汉语时,如何将这细腻自然的景物描写准确传达出来至关重要。  关键词:景物描写;《挪威
摘 要:本文主要对茨威格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其核心陌生元素在文本叙述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从叙事学角度入手,解读陌生这一内核赋予文本的意义,并从叙事文本的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分析陌生动因的功能意义及文化背景含义。  关键词: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陌生;遗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2  茨威格小说里蕴涵
摘 要:虽然“汤饼”本指水煮面食,与“茶”有异,但黄庭坚依然根据二者兼具“汤”和“饼”的特点,在《和答子瞻和子由常父忆馆中故事》一诗中给“汤饼”一词拓展了一个新的意义,即以“汤饼”指代茶。这一意象指代的变迁体现了黄庭坚诗中独具的心裁,为“以汤饼指代茶”的写作方式开创了先河。  关键词:黄庭坚诗;汤饼;茶;面  作者简介:程楚峣(1993-),女,汉族,四川自贡人,文学硕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