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人视角管窥历史真实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gramdownl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許三观卖血记》可以说是90年代余华对于回忆性质叙事的新探索,文本不拘于宏大历史叙事,而对个体视角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对底层的关怀中渗入了最真实的历史内涵。余华将历史叙述与小说人物的命运走向相互连接,个体叙事便带有了历史的厚重感。
  关键词:个人视角;历史主题
  作者简介:段婷(1996-),女,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人,学生,从事文史哲基地(汉语言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02
  一、个人苦难叙事中的历史渗透
  文学创作和现实的政治生活相关早已屡见不鲜。中国当代文学背景下文本与政治背景相关联还曾是文学写作的一个重要方向。余华的作品中的很多人物都不是仅仅停留在短暂的故事源起的“当下”,我们从作品中体会到的不仅仅是人物短暂性的时空现状,而是有着时间跨度更长、涉及范围更广的小说叙事空间。他的很多小说都是在叙述着个人成长、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或者说是在一定的政治背景下、宏观的社会意识流中的个人,一个出身平凡却典型的人物形象,一个在大社会动荡之下的与每个普通人都极为相似的人物形象。这样的叙事方式是以小说中的“个体”命运经历来管窥“大历史”,这样一种历史因素的掺杂,是建立在典型人物的苦难叙事之上的。
  一般来说,文学与政治不同,披着文学外衣的政治往往会带有极大的主观性。但实际上,我认为这样的表达视角即便是有了虚构成分,但其所触及的政治历史本质是同一的,并无过多偏颇。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个人视角下历史的展现最典型的就是从“大跃进”开始的政治对于个人生活的渗透。文中的“大跃进”事件就是以许三观对许玉兰讲述生活的变化而展开的,小说第十八章的内容主体就是以许三观的叙述,通过许三观对于“大跃进”时期生活的变化及其对这些改变的看法来向我们展现那个时期政治影响日常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从文本的带入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时期,在“全民炼钢”、吃“大锅饭”的社会氛围中,余华很细致地以许三观这个人物为载体,很自然地叙述了当时这一政策的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由造福于民到后来弊端显露的渐进过程。
  开始炼钢的时候,城里有不少大食堂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许三观兴冲冲地向许玉兰盘点一路上遇见的众多食堂;之后,许三观还能评比出哪家食堂的饭菜最好,实在有一种全民共乐的盛况;再后来,“我们明天不去市政府的大食堂吃饭了……全城起码有四分之一的人都到那里吃饭,吃一顿饭比打架还费劲……我知道你们想去戏院食堂,可是戏院食堂已经关掉了”[1],食堂的供应很明显地经历了一个缩减的过程,这一举措的积极影响日趋式微。
  而小说中的这些变化,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结果,也是不遵循历史发展规律而必须付出的代价。正是这些底层生活的细笔勾勒才绘成这个时期历史真实的全景呈现。正因如此,我们方能透过这样的日常生活,触及时代的脉搏,和人物“对话”。“大跃进”时代后,“文化大革命”的思潮和政治运动又穿插于叙事中。对于这场运动性质的界定,文本仍通过许三观的个人叙述进行揭示:“什么叫文化革命?其实就是一个报私分的时候”[2]。
  “文革”的发生和发展何以到这样令人生畏的地步?当阶级斗争渗透到各个领域,当全国各地都开展着这样一场如火如荼的政治运动时,极具煽动性的政治化浪潮不免在个别地区发生行为上的“变异”,极小的生活习惯和历史倾向有时便会被人恶意放大、“变异”,成为抒发不满、进行报复的工具。也许我们不能跨过时代去亲历当时的这股思潮所带来的政治影响,但从许三观这样的普通人生活中,我们却最为真实地看到了这场大革命给人们留下的历史之殇。再比如红卫兵为营造一场声势浩大的“万人批斗大会”,毫不犹豫地给许三观的妻子扣上“妓女”的帽子去充数。由此,革命的狂热不是从想要批判的现实人物出发,而更多的竟然是为了给革命本身造势,这既是那个时代的悲哀,更是当时人们思想行动的僵化。
  余华从“文革”批判许玉兰这个视角出发,还细致地叙述了“许三观偷偷送饭菜给许玉兰”、“许三观受周围舆论压力在家里给许玉兰开批斗会”、“在家里的批斗会上许玉兰和许三观的坦诚相对”等细节,让人觉得“文革”带来的这场阶级斗争中,在大的社会背景下带来的无情冲击和打压之下还存在着小家庭的温情包容和善意,这是余华这部作品所流露出的惊喜:在这样一部苦难叙事为主题的故事中,沉重、压抑一直是小说的整体基调,后来却也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温暖的力量。我认为这样的一种温情是文本情感色彩的调节,这样的调节方式让整部小说的叙述不是一直都处在一片沉闷、阴晦的气氛中,而更像是稠密云层忽而转为氤氲缭绕,多了些拨动心弦的美感。
  二、小说创作中个体视角与文革历史叙述的张力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在当代文学发展史上向来联系紧密。上世纪以来文学为革命、为政治服务的先例早已有之,1942年的延安文艺整风、50年代对文学界“异端”力量的攻击等是文学与政治有着长久牵绊的例证。尤其是因为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是毛泽东文学思想的核心问题,从40年代延安文学开始,文学创作的很多方面都与现实政治有了密切的联系。文学的政治色彩、历史色彩以及与此相关的史诗性就成为很多作家写作的追求。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是就小说所传达出的历史社会内涵而言的。一部小说是否具有厚重的历史积淀,与作品本身揭示的社会规律程度、作品涵盖的历史文化范围大小等有密切关系。小说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部跨及历史、震撼当代、影响后世的“史诗性”著作,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磨练。作家通过植根于社会历史现实,再现社会事变的整体过程,将时代精神以个人的文学化视角加以展现。在马克思、列宁等对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这些作家的评论中,表现时代生活、重大矛盾的各个方面,描写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典型,揭示社会发展的方向,是“用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的标准来衡量的伟大作家”的重要尺度。   從这些角度分析,即便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并不具备明显的“史诗性”特征,但在故事中通过个人展示的社会政治主题和历史背景实际上是文学与政治结合的一种体现方式。其中,人物的人生经历与现实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甚至可以说是现实历史化的潮流推动着整部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进程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整部小说在历史与个人之间的比重协调其实是很成功的,在历史中人物能自如“成长”,在人物的生活经历中也逐渐渗透着历史的元素。
  “文革”后的中国,各领域都开始了新时期的重新建构,在文学领域,有我们所熟知的“伤痕文学”、“寻根”文学等,从这些文学的出现我们也可以看出,在一场文化领域的“大颠覆”过去之后,中国当代文学的方向处在重新被定位的阶段。对文学前进方向做出整体的定位并非易事,很多作家在80年代以来都在作品中或多或少地渗透了“文革”的因素,这其中,有很多作家都开始面对历史,进行一种反思,余华便是如此。陈晓明教授在《“历史化”与“去-历史化”——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多文本叙事策略》中表明:“文革后的中国文学带有强烈的历史反思性批判。”这种反思性批判是在一种巨大、沉闷压抑之下的尽情释放,通过直面历史,以反思的视角对这段历史进行回溯。《许三观卖血记》这部小说也是蕴含着这种历史化的。这篇文章中还提到不同国家历史化的差异,对西方和中国的“历史化”经验做了区别:“中国现代小说的历史化,则可以说个体在历史之中,历史是个体经验/力比多冲动的植根所在。在过于强大的历史逻辑中,个体经验(及其力比多冲动)没有原发性的动因,单一的自我只能受到历史化的支配,在历史叙事及其社会关系中处于被动状态……从这个角度理解,文本叙事中,这种单一的自我、个体实际上是与历史背景、社会关系结合在一起的,而这种结合确实也带来了明显的效果:将历史的深厚内涵融于其中,增加了文本的厚重感。”
  现当代小说中关于文革这一部分历史内容的描述其实并不罕见,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的渗透,不同作品的态度是不同的,有的是直接通过叙述来正面展示文革的全过程,比如莫应丰的《将军吟》,老将军彭其的命运便是读者窥探这一文化革命的中心视角,小说通过叙述文革时期军队司令部阶级斗争向人们展现了那个时代那样一种环境下的斗争场面;有的是故事主人公是被席卷在文化大革命这一巨大浪潮的中心旋涡,个体命运走向与革命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体人生的走向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需要通过与政治事件糅杂方能深刻表达,比如说严歌苓的《陆犯焉识》,年轻有为的陆焉识由于自己出身的成分和自己些许的恃才傲物将自己的一生与“政治犯”这一身份联系在一起,他是处在了这一文化浪潮的浪尖,他的命运沉浮都与政治的走向密切相关,读者是以一种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的方式深刻地参与进主人公的生活,去了解当时的政治背景……还有的就是一种间接的方式,就像是《许三观卖血记》这部小说所呈现出来的方式:通过一种人物对日常生活状况的描述来走进这一历史,我们通过小说中人物对于事件的评述和态度来形成我们自己对于那个时代政治生活图景的还原。这种方式是作者将历史的冰山一角展现给读者,具体如何展开和理解却是众生万象,同中生异。这样的一种方式才真正做到了读者与书中人物的直接对话,即双方都是一个具有自我精神的主体,二者的交流与互动是双向的,从而更有利于读者对文本进行深刻思考。
  我认为,从小说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可以整体性地、粗略地去衡量一部小说对于历史和社会的展示范围和挖掘深度。作为回忆性质的小说,总会通过与历史和社会尽可能多的交织而完成作品本身思想性和政治性的指涉。因此,历史宏大主题曾一度成为小说叙事的重要维度。余华这种透过典型个体展现小说主题的创作思路确有其独到之处。集中化个体塑造的意义在于人物被贯注了新的生命,恢复了人所有的现实性与人性,余华在这个方面上的考虑一改他之前先锋文学阶段人物形象的充分抽象化、符号化的存在,让读者对于小说人物的认知上升到了一个可以与之对话、交流的层面。这个主体不再是遥远的历史人物,而是与读者产生共鸣,让作品在读者的体悟中不断生成,这也与艾布拉姆斯对作品与读者关系的理论一致。
  这是余华在小说中给我们传达出来的历史和时代。作家的写作内容往往与自身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余华自己便是认为他的所有作品都与自己的生活相关。他亲自经历了那样一个“文化大革命”时代:所谓的打击“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等行为,其实很大程度上来说仅仅是颠覆了原有的社会关系和地位,社会分工出现混乱、阶级划定充满了暴力色彩和冲动因素……余华切身体会到那个时代中红卫兵和其他团体强烈的革命情怀、大字报的盛行等,这些历史的痕迹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他是以一种回忆的方式去将历史重新带出,通过小说人物的人生将这些历史真实生动地还原在了我们面前。
  当余华褪去90年代以前的写作思路,从先锋文学创作之后开辟出一条文学写作的新道路时,我们足以体会到他对于现实的苦难叙事以及对个体生命和底层叙事的深切关怀,同时,叙述本身正是由于因为这些历史因素的渗透更持有一份厚重。
  注释:
  [1]参见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第110页。
  [2]参见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第163页。
  参考文献:
  [1]陈晓明.“历史化”与“去-历史化”——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多文本叙事策略[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1-8.
  [2]余华.许三观卖血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村上春树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在中国掀起的“村上现象”热潮已经持续了将近二十年,至今有增无减。因村上以清新自然的写作风格著称,《挪威的森林》中的景物描写都是别具特色的,作者以清新淡雅的文笔通过对山、草、风、雨等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来衬托剧情以及人物的心理,给读者们带来身临其境的实感体验。因此,在译成汉语时,如何将这细腻自然的景物描写准确传达出来至关重要。  关键词:景物描写;《挪威
摘 要:本文主要对茨威格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其核心陌生元素在文本叙述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从叙事学角度入手,解读陌生这一内核赋予文本的意义,并从叙事文本的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分析陌生动因的功能意义及文化背景含义。  关键词: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陌生;遗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2  茨威格小说里蕴涵
摘 要:虽然“汤饼”本指水煮面食,与“茶”有异,但黄庭坚依然根据二者兼具“汤”和“饼”的特点,在《和答子瞻和子由常父忆馆中故事》一诗中给“汤饼”一词拓展了一个新的意义,即以“汤饼”指代茶。这一意象指代的变迁体现了黄庭坚诗中独具的心裁,为“以汤饼指代茶”的写作方式开创了先河。  关键词:黄庭坚诗;汤饼;茶;面  作者简介:程楚峣(1993-),女,汉族,四川自贡人,文学硕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01  几百来页的《苏东坡传》,是林语堂平生得意之作,与其说这是一部开标立范的经典传记,不如说这是一封迟到已久的情书,是千年以后的另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向千年以前的那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的高声问候。  林语堂写苏东坡,诚如他自己所言,“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
[中图分类号]:B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1  引言:  布莱士.帕斯卡尔 ( Blaise Pascal )是一位法国数学家同时也是17世纪的一位伟大的辩护家。在他的著作《思想录》中,他写到:“所有人类的不幸都来源与一件事情,那即是不懂得如何安静地呆在房间里。”(Blaise Pascal, 1991),帕斯卡尔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人类不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1  一.蒲宁生平及诗歌作品综述  伊凡·亚力克塞维奇·蒲宁,俄国著名作家,一生笔耕不辍,尤以小说见长。在1933年凭《米佳的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俄罗斯作家。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蒲宁就已凭诗歌在文坛崭露头角——1903年(一说1901年)出版的诗集《落叶》获莫斯科学院的
慢一点,掌灯,捧卷,冥想,寻得山中灵性。  “山中若有眠,枕的是月。夜中若渴,饮的是银瓶泻浆。”在寂静的山中枕月而眠,陶醉在隐居山林的慢里,生命的灵性逐渐孕育形成。  放慢生活的节奏,忠于自己的初心。《瓦尔登湖》生动记录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两年里自给自足的生活。独居、垂钓、耕种和思考,梭罗就这样享受着慢生活,独钓一湖日月星辰。  《瓦尔登湖》被认为是第一本诗意盎然的生态文本。在那里,他能够拥抱每一天
摘 要:梁承光的《淡集斋诗钞》中部分的诗作比较充分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本文对《淡集斋诗钞》所体现的诗学思想进行了总结,用诗歌例证诗集中所展现的民胞物与的爱国精神,并以梁承光的爱国精神为主线,分析家庭教育对个人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以此探求其对梁济家国情怀的形成所带来的影响以及梁承光遵奉的忠君爱国的儒家信仰对梁氏家族思想精神的承传。  关键词:梁承光;《淡集斋诗钞》;爱国;家庭
摘 要:电影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与其说罗启锐是一个优秀的香港导演,不如说他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的人。在他的作品中充斥着浓郁的香港本土情怀,一种属于他电影故事里的独特味道。  关键词:香港电影;特征;本土情怀  作者简介:李乐,女,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中文系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2  黄昏的余晖下少年棱角
摘 要:《酒虫》是《聊斋志异》中很短小的一篇作品,但作者蒲松龄却在这篇小说中寄托了很深的思想,作品不仅表达出蒲松龄对于饮酒的态度,更是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聊斋创作的痴迷与坚持,以及对于自我性情,人生选择和自我坚持的充分肯定。  关键词:《酒虫》;蒲松龄;人生选择  作者简介:许学宁,男,1979年12月生人,辽宁沈阳人,沈阳广播电视大学对外合作学院综合办主任、讲师,毕业于辽宁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