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0056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创造未来。”这一句话我们都耳熟能详,一个国家要强盛必须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因此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语文研究能力,是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呢?下面,笔者谈一些肤浅的体会。
  一、教师的教育理念要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提高自身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能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创新型教师。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以下的观念。
  1.素质观。语文属于基础学科,自然应该走在其他学科的前头,当好素质教育的表率。具体地说,语文学科应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为宗旨,把课堂当做培养语文素质的最佳阵地。语文课堂必须着力培养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质。
  2.以人为本观。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语文创新素质,尤为关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只有树立了以人为本的观念,才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智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表达;才能不为应试教育所左右,不为琐碎练习所束缚,不为“满堂灌”所淹没;才能使学生产生创新智慧,迸发创新火花,获得创新见识。
  3.主体观。学生不仅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更是语文创新的主体。因为任何语文课堂的创新,都必须依靠学生来完成。说到底,语文课堂的创新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创新,没有学生的创新,就没有语文课堂的创新。所以,要想语文课堂教学能够标新立异,教师就必须树立学生是主体的观点。如果没有主体观,学生就成不了主人,而成不了主人,他们就只会相信课本,迷信教师,畏惧权威;就只会死读书,读死书。如此,还能有什么创新?
  4.民主观。只有教学民主,才能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有融洽的课堂气氛,也才能有创新的良好环境。而语文课堂跟“语”和“文”打交道,更需要民主的氛围,因为只有在和谐的环境里,学生才能畅所欲言,大胆创新,提出独到见解。试想,如果课堂上“唯师独尊”,一切以教师为准,还能有创新吗?如果课堂上教师高高在上,不屑一顾,学生还敢创新吗?如果教师一言九鼎,如同下了圣旨,还会有学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吗?学生不能“放”,不能“鸣”何来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创新
  1.营造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唤醒创新意识
  一个好教师是让学生见面就感到亲切的老师;一堂好的课是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师生情感融洽,学生才敢想、敢问、敢说、敢做。只有在轻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才能更好地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每次作文之前,我都是先让学生针对题目或所给材料认真思考,充分发表意见,如应从哪些角度去立意、可选取哪些材料等,然后我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鼓励质疑与讨论,培育创新思维萌芽
  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涵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质疑,然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
  3.在自主探究中发展创新思维
  传统的“复习—新授—巩固练习”的课堂教学程序,形成了“填鸭式”的教学风格,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缺乏实践能力,使他们产生了厌学情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受到了严重压抑,创新思维被窒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允许学生对教师给出的结论进行质疑,让学生自行探索、归纳,提出各种不同意见,让学生能够依其自身的能力与兴趣进行学习,任其发挥想象。
  4.帮助学生养成创新性学习习惯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养成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善于思考、善于钻研、善于比较、善于提出自己的新观点的习惯,唤醒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创新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从而促进自我创新意识的养成。例如,在教学中,开始我要求学生的回答不要重复别人的语言,不要照搬书本,要能自己组织语言。我对他们的回答给予鼓励,好的加以表扬,并指出好的所在,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自信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学习中不断有新的发展。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
  5.正确评价学生及其创造成果,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可能并不是平时学习成绩好或者听话的优秀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时要实事求是,不应带有任何成见和偏见,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创造成果进行正确评价,不能因为不合常理,不按常规而任意给予抹杀。在创新教育中,不能用统一的模式和标准去要求学生,不能用预定的答案或现成的结论作为评价学生想法的依据。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更新教学理念是前提,而创新教学方法是途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识,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领作用,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和发现,使艰苦的学习变成快乐的追求、创新的喜悦,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从国内英语课堂话语研究的多视角进行综述,即理论探讨、实证研究和英汉课堂的对比,然后概述其研究成果。最后尝试探讨国内英语课堂话语研究的新走向。
【摘要】本文在研究中以唢呐演奏二度创作技巧为核心,分析唢呐演奏二度创作的特点,提出唢呐演奏二度创作的技巧,提高唢呐演奏水平,保证二度创作效果,促进唢呐演奏艺术的持续发展,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唢呐演奏;黔剧;花灯剧;二度创作  【中图分类号】J632.14 【文献标识码】A  黔剧和花灯剧是贵州地区广为流传的戏曲形式,其中有大量的唢呐演奏,其演奏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戏曲
目的对6个厂家不同剂型的左旋氧氟沙星进行溶出度考察.方法以盐酸溶液(9→1000)为溶出介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各厂产品溶出参数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实验
1病例介绍例1,男,56岁,入院后诊断为慢性肝炎,谷草转氨酶为60 u/L(正常范围0~40 u/L).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硫普罗宁(凯西莱)0.2 g静滴.既往无过敏史.
一、问题的提出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在解答数学问题的时候,学生的头脑中会呈现相应的表象,也可以说是人的内部表征在运作。表征,就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外在表征优化学生的思维。表征技术是针对数学学困生的教学干预措施之一。事实上,数学学困生有基本算数技能上的缺陷,他们面对的更大的困难是数学解题。  一些认知心理学家把问题表征划分为言语分析表征和视觉空间表征两大类。前者主要
在素质教育、健康教育的新形势下,面对新的体育课程目标,对体育教师的能力与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研究、专家咨询调查和教育经验总结对知识、能力与素质
本文通过分析元认知的主要内容、元认知策略的分类,试图在元认知理论和听力教学之间寻找一个切入点,把元认知策略引入英语听力教学实践中,着重从元认知意识、自我监控、自我评价
听力理解不仅仅是一种纯语言活动,也是借助背景知识加深理解的过程。本文从人物背景、历史背景、地理背景和事务背景分析了背景知识对VOA新闻听力理解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就
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初步认识过程,也是在课内外不同场合综合学习的过程。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等特征,在平
目的筛选氧氟沙星片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羧甲基淀粉钠(CMS-Na)、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用量和制片压力对氧氟沙星片的质量影响.结果制备的氧氟沙星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