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中感知数学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eng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体验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大力提倡体验学习,尽最大可能实施体验教学策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数学知识的获取上,要让他们亲身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经历的过程中去体验和感悟数学,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经验,从而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文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实践方面来阐述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感知、体验数学独有的魅力。
  1.在情境中体验
  感知是形成数学概念的初始环节,因为数学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较多方面都依赖于具体和直观的感受,因而数学概念的引入应借助于直观形象的教具,让学生在感知活动中形成正确、清晰的表象,这是学生形成概念的基础。
  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 ,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 ,一位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首先让学生猜测老师的生日是几月,了解学生对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划分的掌握情况。接着这位教师又创设了过生日的情境 ,在学生明确自己生日在哪个季节后,问:要知道我们班每个季节过生日的人各有多少,该怎么办?教师适时地出示了过生日的情境画面,在温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积极投入到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共同制作统计图的过程中。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统计的作用。又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让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通过实例初步感知“不断重复”,再举出自然现象“白天,黑夜”、“春→夏→秋→冬”的循环,从而引出“循环”的概念。
  2.在比较中体验
  有比较才有差异,通过比较,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观点和其他同学观点有差异时,他就会重新思考自己的观点、方法、结果,并加以调整,获取正确概念,激发思维。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这样引入:出示一幅用正方形做轮子的自行车,问同学们这自行车漂亮吗?喜不喜欢(不喜欢),为什么(虽漂亮但踩不动),老师把正方形车轮换成椭圆后再问学生喜不喜欢(不喜欢,因为骑这样自行车在平坦大路上都会像踩在颠跛不平的路上一样),教师再把椭圆形车轮换成圆形,学生才满意。通过车轮形状的比较,学生懂得了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
  又如: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学生自带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动手操作,把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高,所以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三角形面积公式是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中推导出来来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自信心更强了。
  3.在探究中体验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创造出各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实践,自探自悟。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例如:在教学“认识克与千克”时,教材安排“有多重”“称一称,掂一掂”等教学内容。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感受并认识1千克和1克有多重。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各种秤。现在的学生对秤的认识不多,在他们的脑子里还没有秤的具体表象,再加上没有实物展示,学生会感觉遥远。在过程中要求学生用台秤称一称两袋盐的质量;估一估,称一称1千克苹果大约是几个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感知克与千克有多重。
  4.在应用中体验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新课标要求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很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实际生活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获得解决困难的积极情感体验,使他们也觉得不能离开数学,从而学得更好。
  总而言之,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探索、发现、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责任编辑:孙恭伟
其他文献
俗话说,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学生因家庭环境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所形成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也不同。因此,在解决问题时,他们的角度、方法各不相同。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促进他们个性化学习。  1.精心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此,我们必须重视。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它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始就要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先让学生用8
听取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报告的意见和建议张九汉主持6月30日,省政协党组召开评议座谈会,邀请驻江苏全国政协委员和省政协委员代表、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
“慢品细读”,似乎是语文教学的专属名词,与满是数字、图形的数学教学南辕北辙。殊不知,虽然数学教学重“术”,看似只是将1、2、3简单地拼凑,点线面寥寥几笔的组合,但它同样重“道”。更重要的是,要引领学生在领略数学无穷变化与魅力的同时,方法得到渗透,智慧得到启迪,人文精神得以滋养,它需要“随风潜入夜”,更需要“润物细无声”,绝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事情。  一、慢在计算探究——数形结合,品读数学算理  在
大豆是黑龙江省萝北县种植业的支柱产业作物,开发大豆松旋带状栽培模式是富民强县,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这项栽培技术的特点:一是改善土壤结构,调节水、肥气、热农业耕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是指机体对一定量胰岛素的反应性减低,它不仅是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还与十余种代谓}疾病有关,包括中心性肥胖、糖耐量异常、脂代谢紊乱、高血
解题出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审视错因,反思教学过程,驾驭错题,促进顿悟,有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与发展,也是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影响学生做错题的因素很多,如习惯的迥异,生活经验的缺失,知识积累的差异,心理素养的差别等等。正视学生的个性特征,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改进教法,促进学法优化,实现教与学共赢。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初步感知到,错题是激活知识的契机,是培养学生
现在的数学课堂倡导信息技术的运用,但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教学手段,其价值在于实现原有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甚至达不到的效果。下面笔者主要从主动建构和核心阅读两个方面,谈谈对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理解。  一、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有一定联系的时候,可以预设一定范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的方式,基于信息技术创设良好学习环境,对新知进行探究。笔者以为,一
现如今,高科技迅猛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更使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拿多媒体课件进入课堂教学来说,根本不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可以同日而语的。它比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就凸显在于:多媒体课件能将静态变为动态,将抽象变为直观的,有时很抽象的问题,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加上教师几句提示语,就能让学生心领神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也就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  案例1:在教学“周长”
党报过去、现在、将来无疑都是我国的主流媒体。但党报不会因为是机关报而自然成为主流媒体,而必须通过自己的权威性报道来显示自己是主流媒体,并受到受众认同。这里面,重要
期刊
在实施条材总厂走“精品发展之路、指标创新之路、产品创效之路和管理创新之路”的战略目标中,一炼钢分厂党总支一班人牢固树立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意识,带领全厂职工科学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