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xido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高科技迅猛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更使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拿多媒体课件进入课堂教学来说,根本不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可以同日而语的。它比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就凸显在于:多媒体课件能将静态变为动态,将抽象变为直观的,有时很抽象的问题,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加上教师几句提示语,就能让学生心领神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也就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
  案例1:在教学“周长”这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制作动画——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爬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回答:什么是这片树叶的周长?(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这片树叶的周长)让学生仔细观察小蚂蚁沿着树叶边爬一周的情景,说出自己对周长的感悟和理解。然后分别描一描硬币面、文具盒面、课本面的周长,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帮助学生理解了周长的意义。
  案例2:在教学“角的度量”时,当教师讲解完正确度量角的方法之后,用课件出示几副错误的量角图片,提问:这样量角的方法对不对?通过直观的演示,学生能够立即做出正确的判断。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量出角的度数。这样利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为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做好铺垫。
  案例3,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用课件分别出示画好格子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让学生用“数格子”的方法算出,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再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数”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使学生受到课件带来的视觉冲击;再出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图像,让学生动脑筋想办法,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一个长方形。学生回答: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来,利用割补法可以把它变成一个长方形。教师根据学生讲的方法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地演示出来,同学们看到:先画高,再沿高线剪下,把剪下的部分补到另一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长方形,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完全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底与原长方形的长相等,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的做法,既可以很好地避免传统教学方法的抽象性和局限性,又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促进学生“建构”新的知识。
  案例4: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时,学生掌握它们的顶点、理解棱长以及面与面的关系时,用实物和幻灯片不易显示,用测量方法比较繁琐,又可能存在误差,学生不能信服。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在电脑上显示一个长方体框架,分别在八个顶点闪烁,让学生看到长方体长、宽、高分别相交于1个顶点,再把长方体分别相对的四条棱分离,一点点反复移动,进行组合,排列比较,验证相对的四条棱相等。把相对的上下、左右、前后两个面分别反复移动后重合,验证相对的面相等。同理显示正方体,可知有8个顶点,有12条棱相等,有相等的6个面。这种教学手段不仅发挥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优势,而且克服了其他教学手段的弱点,加深了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认识,突出了教学重点,对学生掌握、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从二维空间过渡到三维空间有很大的帮助;之后,再把设计的练习先后展示到大屏幕上,运用抢答、填空、判断、涂色等多种方式进行练习,并结合多种评价方式,使得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在多种方式的练习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加深了理解。
  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是一种手段,一种形式,对教学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必须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发挥其积极作用,上好数学课,但也要防止只图形式的滥用。
  责任编辑:孙恭伟
其他文献
一、在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学生刚刚走进校门,对周围世界和生活的许多情景充满了好奇,利用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  例如,在教学第一节准备课“美丽的校园”时,我没有在教室里让学生看挂图,认识生活中的数,而是带他们真正走进美丽整洁的校园,在情境中观察和发现了许许多多的数,或与数相关的事物。学生非常高兴,因为他们没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小的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谈几点拙见:  一、从兴趣入手  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先导。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地去追求、去探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喜欢数学,对数学感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
水介质旋流器是利用离心力进行分选的设备,随着它在生产中迅速推广应用,其分选原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目前还不能完全用理论来说明其 Aqueous cyclone is a c
俗话说,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学生因家庭环境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所形成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也不同。因此,在解决问题时,他们的角度、方法各不相同。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促进他们个性化学习。  1.精心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此,我们必须重视。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它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始就要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先让学生用8
听取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报告的意见和建议张九汉主持6月30日,省政协党组召开评议座谈会,邀请驻江苏全国政协委员和省政协委员代表、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
“慢品细读”,似乎是语文教学的专属名词,与满是数字、图形的数学教学南辕北辙。殊不知,虽然数学教学重“术”,看似只是将1、2、3简单地拼凑,点线面寥寥几笔的组合,但它同样重“道”。更重要的是,要引领学生在领略数学无穷变化与魅力的同时,方法得到渗透,智慧得到启迪,人文精神得以滋养,它需要“随风潜入夜”,更需要“润物细无声”,绝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事情。  一、慢在计算探究——数形结合,品读数学算理  在
大豆是黑龙江省萝北县种植业的支柱产业作物,开发大豆松旋带状栽培模式是富民强县,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这项栽培技术的特点:一是改善土壤结构,调节水、肥气、热农业耕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是指机体对一定量胰岛素的反应性减低,它不仅是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还与十余种代谓}疾病有关,包括中心性肥胖、糖耐量异常、脂代谢紊乱、高血
解题出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审视错因,反思教学过程,驾驭错题,促进顿悟,有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与发展,也是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影响学生做错题的因素很多,如习惯的迥异,生活经验的缺失,知识积累的差异,心理素养的差别等等。正视学生的个性特征,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改进教法,促进学法优化,实现教与学共赢。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初步感知到,错题是激活知识的契机,是培养学生
现在的数学课堂倡导信息技术的运用,但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教学手段,其价值在于实现原有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甚至达不到的效果。下面笔者主要从主动建构和核心阅读两个方面,谈谈对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理解。  一、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有一定联系的时候,可以预设一定范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的方式,基于信息技术创设良好学习环境,对新知进行探究。笔者以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