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kun72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科学启蒙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科学课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和意识,养成科学探究、动手动脑、不断总结和反思、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将来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科学启蒙课程,承担着科学启蒙任务。我们要培养大量的科技人才,应该就从小做起、从小学做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了,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为学生终生学习科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科学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和意识
  观察能力不是天生的,良好的观察品质需要从小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引导学生注意平时的观察,观察事物,扩大观察的范围,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引导学生注意发现,注意我们周围的事物变化,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可从许多方面人手: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可以创设环境。在教学《砖瓦和陶瓷、瓷器》时,教师出示砖瓦陶器和瓷器的碎片,让同学猜一猜,把它们放入水中,它们是漂浮还是沉下去的,会发生怎样的现象。有的同学说,砖瓦是下沉的,陶器瓷器是漂浮的;有的同学说,瓷器和砖块是下沉的,瓦和陶器是漂浮的……同学们都非常想知道结果,找同学上去试一试,让其他同学去观察把它们放入水中看看是沉还是浮。学生看到实验结果后,许多学生感到很惊讶,有的自己直说判断得很对,大部分学生纷纷发表看法,这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主动去积极参与,去认真观察。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二、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
  科學课要通过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科学课要把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改革,变成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进行探究。探究是学生科学学习中非常好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学习方式。学生体会多种事物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让学生自由学习。在科学课上,以探究为核心,尽量用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我们还要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怎样去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完成他喜欢的事情。例如,在指导学生观察蚕时,我让学生准备一个盒子,里面放入一些桑叶,把蚕放在盒子里,观察蚕的活动和吃食的情形。让学生探究蚕是怎样进食的,正好,这里结合在饲养小动物方面,老师给了同学们一个题目,蚕是怎样进食的,让同学们进行探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活动,部分同学写出了非常好的实验记录,同学们收获了很多。学生体会多种事物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让学生自由学习,养成学习科学的良好习惯。
  三、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
  学生爱动手动脑是一种好现象,它可让学生对事物加深认识。可以把许多关联的知识问题通过动手动脑串联在一起,形成新的知识点,这样学生遇到新的问题自己可以去解决。在科学课教学中,我把全班分成不同的小组,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让不同小组的学生得到锻炼,也让学生倾听其他同学对不同问题的看法,从中取长补短,增长自己的见识,形成新的知识增长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在教学《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这一课时,让同学说一说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很多同学观点不同。我没有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观点动手操作,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这样学生们通过动手动脑,认识到了知识点,有了很高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的活跃,加深了学生对事物的理解。
  四、养成不断总结和不断反思的习惯
  同学们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得不到预想的结果,甚至得到的结论是错误的。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积极评价同学的学习精神,并耐心引导同学进行不断反思,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重新实验、重新练习,学生会受益很大。如,学生在进行电路的连接时,有时会出现小灯泡不亮的情形,这时老师不要急于帮助同学查找原因,要鼓励学生讨论、分析,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小灯泡不亮。学生会分析出很多原因,如,线路没有接好;电池没电了;小灯泡是坏的;电池接得不对。然后,根据这些出现的问题,找到解决办法。这样面对“失败”,同学会受益多多,因为在这样的反思过程中,最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所以,在小学科学课中,教师要引导同学养成不断总结、不断反思的学习习惯,正确看待“失败”,使之成为获得学习发展的契机,通过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使学生在失败中受益。
  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总是要遇到各种问题,很多学生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在课堂上,教师预先备好课,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课程计划上课。根据我校提出的课堂教学六环节,我的科学课也是按照这个模式进行备课。课上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设疑、解疑、答疑,把问题教给学生,让学生去解决问题。这样循环往复,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知识欲,学生自己就会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可以使他们进行科学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增长了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良好习惯,为将来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作者单位:天津市西青区逸夫小学 天津]
其他文献
著名教育家吴申斯基所言:“语言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因而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通过它并恢复到它那里去。”儿童多元智能教育理论更注重儿童智能的全面开发,理论指出0~7岁是幼儿各个智能发育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幼儿的智能能否全面平衡地发展直接关系到幼儿的一生。  立足多元化发展的理论,我园进行了“稚语心声对幼儿多元发展的有效促进”的课题研究,通过“稚语心声”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有效促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深化,所有层面的教育都在打破传统模式并追求创意发展。创意美术的方式是幼儿发展到游戏化阶段的重要组成,其中大多数小孩子都喜欢画画,它能为此提供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幼儿创意美术就是指在美术活动当中创立新意境,融入新的观念和想法,开展多元化的美术活动。  一、美术教学中的游戏化  由于小班幼儿手指的肌肉发展还不健全,手的协调能力略差,教师首先引导他们用棉签先进行作画,棉签较小,方便操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陶行知先生的话语认定学校的教育、课程都必须同生活密切联系。生活即教育。学校的教育应当回归学生的生活。而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阅读教学更不能远离社会现实生活。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将阅读活动置于学生现实的生活之中,帮助学生建立起阅读与生活体验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走进生活中阅读,更好
在当前环境下,信息教学已成了主流趋势,被各个领域所引入和融合。尤其是教学领域更是格外重视,它成了小学阶段的核心教学模式,影响着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形成。本文以农村小学教
教育部近几年来对教育体制进行了多次调整,课外阅读在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得到明显提升。课外阅读与学生的作文水平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作文内容也更为充实,更具感染力。因此课外阅读在小学生的语文作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外读物的内容较为丰富,其中的寓言故事以及神话故事对小学
近年来,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对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有了新的要求,而与此同时,在目前的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早已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门课程的教学,对小学生们的探究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调查显示,虽然目前我国小学科学教学的课堂氛围较好,学生们学习热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有效地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教师科学应用多媒体技术,不断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逐渐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本文将从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全面探讨,并根据具体内容合理给出相关建议,全面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果。  通过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有效地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教
备课泛指为教学所做的一切准备活动。它是将教师已有的素质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也是教师对教材进行钻研和处理的一次重新“编码”的过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  教师备课分为个人精品备课和教师集体备课。个人精品备课是指教师根据预约,带着自己的教学预设和所收集资料参加集体备课,通过充分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共案,然后在共案基础上再进行独立的深层备课,备出适合个人使用的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语者,口头表达;文者,书面表达。”可见,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非常必要,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过去,我们只重视学生书面“写”能力的训练,常常忽视口头“说”能力的培养,结果导致“语”和“文”严重脱节。这不仅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低下,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各方面能力有更大提高呢?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勤于思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且通过具体操作,充分发挥他们各方面的潜能,学会动口、动手、动脑,学会用眼睛去认真观察,同时,在知识的学习和深入探究中,充分体现学生思维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宰者。另外,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逐渐总结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