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改写:培养学生的鉴赏与写作能力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hecha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里的一颗明珠。但中学课堂上较为模式化的鉴赏方法、技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习者的思维创造力,使学生的思维囿于一定的范围而不能大胆创新,自由飞越。笔者建议,语文教师可尝试指导学生将古典诗歌改写成现代诗歌,用这种改写诗词的方法将原作者生活世界里的独特情感、人文风貌加以再现,学生亦能对诗词中的“那景那情那人”理解得更加深刻、透彻,同时又可以拓宽思维空间,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写作能力。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以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渭城曲》改写为现代诗歌的范例。
  早 别
  雨后的灞桥 尘埃落定∕在晨柳的几滴清泪里话别∕不是头一回∕送你 却是第一次
  八分酒兑成十足的分量∕便是劝勉 举起杯∕斟满沉甸甸的心事∕在彼此熟悉的眼神里∕将千言万语 一饮而尽
  大漠的月多冷∕戈壁的云多寒∕不再重要 因为∕一切都是故人
  从长安到阳关的一段酒曲∕赶上了渭城的一袭杏雨∕芬芳了诗词的气象∕醇香了你的大唐
  原诗中的“晨雨”、“嫩柳”、“美酒”及“主”、“客”等物象在这首诗中不但以更立体可感的形象出现,而且通过大胆的联想与想象使作者的情感领域无限开阔,不论从情感的把握还是意境的烘托上让人眼前为之一亮,有一种脱于原诗而又不拘泥于原诗的感觉,清新别致,又不悖于作者主题思想的表达。
  再来赏读一首改写唐朝诗人孟郊《游子吟》为现代诗歌的范例。
  最美的风景
  寒夜 孤灯∕冷窗 剪影∕针尖上的母亲 穿引起∕万缕阳光 将一份份的牵挂∕缝补得密密麻麻∕一心想缝住∕南来的秋 北往的冬
  行走四季的人 穿越∕一茬又一茬草木的轮回∕在一首唐诗面前 怆然止步∕沉重的步履 怎么也走不出∕对一个夜晚的思念与疼痛
  一幅关于春天的卷轴∕无语凝噎 收藏起∕千万个故乡∕母亲 却是藏也藏不住的∕最美的一剪风景
  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首诗在原诗的基础上拓宽了意象,也大胆地裁剪了部分物象,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并未受到丝毫影响,读来仍然情真意切,回味悠长。
  我国古人对于诗歌的赏读,历来有“诗无达诂”的说法,阐明在诗歌鉴赏中不同的阅读对象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与感悟。“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在古典诗词的改写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包括年龄、性格、理解能力等)灵活地进行指导及提出要求,既可以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又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再来赏读一首对唐诗《清明》改写的例文。
  打马从清明身边走过
  不经意间 细雨摘下了你的表情∕星星点点的那些心事∕撒落在前往唐朝的路上∕被忧伤的马蹄踩碎在民间,遍地斑驳∕放下蓑笠,放不下三月的凝重∕抬起头,他年的杏花招展在村头的酒旗之下∕像极伊人的脸
  这一刻,我叫出了你的名字∕那些发酵成肥料的往事∕在记忆的田野里疯长∕隐隐的胸口 开始撕裂的痛
  我只是一个过客∕远处 你的清明∕在朦胧的青山背影处疗伤∕久久静默 终摇曳生烟
  一个牧童姗姗而来∕牛背上驮着他的歌谣和笛声 还有清明∕那个他永远的春天
  《清明》诗脍炙人口,但本诗作者一改原诗中的抒情对象,将主人翁对清明的愁绪化作对一位逝去的女子的思念,主题的表达与原诗迥然不同,但并不给人以荒谬感,反而显得清新脱俗,典雅别致,意蕴上别有一番滋味,令人耳目一新。
  不论哪朝哪代的诗歌,都具备特定环境中的特定情感这一共性,特别是独特时代背景与不同个人境遇的诗歌作品。因此,在充分解读诗歌的基础上进一步大胆改写的过程,等同于在梳理作者独特的情感与感知作者情感世界中的一花一叶之后,用另一种舞台表演形式将“那情那景那人”再现出来,这是针对不同主题与风格的古典诗词应共同呈现的事实。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诗词改写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写作的实际能力,指导学生完全掌握诗词的有关文化信息,然后进行合理的尝试,循序渐进,逐渐成形,切不可操之过急,毕竟诗词改写只是诗词教学的拓展手段之一,也是作文教学的一种尝试,都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已。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县第七中学
  编辑 聂蕾
其他文献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在游戏中他们能够主动参与,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按照游戏规则完成游戏。把游戏和小学语文教学结合起来,给学生创设了快乐的学习环境,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玩游戏中,学生把对游戏的兴趣转变成对课文内容的兴趣,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在思维活跃的状态下分析课文内容,探究重点段落,高效完成学习内容,使小学语文教学在游戏的作用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游戏和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建国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重视学校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才会培养出爱祖国、爱人民、德才兼备的接班人。近几年相继发生的台湾“太阳花”和香港“恐怖暴力”事件,其主要参与者均为被误导的大中学生,从反面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其中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
由于以往的应试教育的观念,语文课堂教学的“满堂灌”“一言堂”;开放性问题的“教师个人表现”;教学双边活动中,师生地位上教师是“主角”,学生中部分作为“配角”,大多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我们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数学,在合作交流中学数学,将过去的说数学、听数学、黑板上的数学,转变成为做数学、用数学、生活中的数学,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进而获得主动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实效性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取得了一些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单纯的数学知识往往比较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年级)对“识字教学”的总体要求是: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识字教学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我认为只有创造宽松、快乐的师生交流氛围,创设充满童趣的教学情境,运用灵活充满乐趣的识字方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使师生共享汉语文字的无穷魅力,带来实实在在的快乐。  自己做个快乐的天使。低年级学生具有可
针对图像在采集过程中会受到物体表面反射及噪声等影响所造成的图像特征提取效果不佳及用整幅图像的像素点进行计算导致的运算量大、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标记点的配准方法.该方法利用链码的概念,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出标记点质心坐标并根据提取出的质心坐标形成链码;其次,将质心链码做一阶差分形成差分链码,通过差分链码的旋转和平移的不变性得到配准点对对链码进行配准;最后,通过点对坐标计算旋转角度和平移
备课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有效备课是避免教师无效教学、学生无效学习的前提。但是,何为“有效备课”,判定的标准是什么?部分教师把备课等同于写教案,备课当然要写教案,但写教案只是备课的一个环节,不能等同于备课,更不能代替备课,这是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备课,如何有效地备课?  一、 有效备课,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引领  有效备课首先应以先进正确的教育理念做引领。墨守陈规陋习,思想观念保守落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它旨在不断提高学生认识自然、享受生活、指导实践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生产生活中的地理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地理知识的价值。  一、现实问题的选取原则  1.鲜活性原则。  “现实问题”的选择按照相关知识与能力主题的要求,选取的“现实问题”最好是
残秋尽,冬未隆,恰逢立冬生日际,正是相思渐盛时。从教26年了,想起我的那群学生,几多甜蜜、几多温暖萦绕心间。我觉得:一名教师就是一盏灯,其光不一定耀眼,但一定能够长久地照耀学生一生的道路。  十年前的今天,我还在一所山村小学教书。立冬之日,遍地雪花飞舞,不时飘落树间道旁。霎时,大地一片白茫茫,天气越来越灰暗。  下午三点多钟,我便穿着棉衣棉鞋,急匆匆赶往北关车站,太晚就没有班车了。我们学校是一所寄
电力线路的在线监测和故障精确定位一直以来是我国智能电力线路的技术发展基础,前者的主要作用在于对电力线路进行全面的实时检测,以便于工作人员找到供电系统运行时的隐患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