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各数的认识”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9876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儿童的思维特点是由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过渡至抽象的逻辑思维。一年级的小学生,其抽象思维的水平远弱于形象思维的水平。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尊重教材,而且要遵循儿童的年龄及思维特点,注重直观操作,让学生经历具体的实物或学具的操作过程,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建构知识体系。以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为例,说明如何从这样三个方面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操作结构与知识本质的联系;注重直观操作与构建认知结构的匹配;注重技能训练与表象思维的协调。
  [关键词]11~20各数的认识 直观操作 认知结构 数感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9-07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2~83页“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数数、读数等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初步感受十进制计数法;学会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出来;掌握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并初步感知数的组成。
  2.使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发展数感。
  3.在认数活动中,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能力。
  4.使学生在认数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能正确数出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出来。
  【教学过程】
  一、数出11~20各数
  师:开学以来,我们学习了1~10的各数。今天,我们学习11~20的各数。(板书课题)我先请小朋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它们数出来。
  (生从1数到10)
  师:再往下还能数吗?一起来试试。
  生(齐数):11、12、13、14、15、16、17、18、19、20……
  [设计说明:11~20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或多或少都有过数数的经历,但他们对具体的意义可能不是特别清楚。安排数数导入,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又能让学生更快地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认识“10个一是1个十”
  师(课件出示情境):兔宝宝一家在菜园里,展示散放的10个萝卜。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起去菜园里拔萝卜,准备过冬的食物。看,这是小白兔拔的萝卜,这里有多少个?
  生:10个。
  师:这10个萝卜是小朋友一个一个数出来的,如果不数能一眼看出是10个吗?
  (大部分学生若有所思,摇起了头)
  师:请拿出我们数数的好伙伴小棒,代替萝卜,也数出10来。
  师:在这里1根小棒代表1个一(板书:一),2根小棒代表2个一,3根呢?
  生:3个一。
  师:接着数下去。
  (师生一起数4个一、5个一……一直数到10个一)
  师(追问):10根里面一共有几个一?
  生:10个一。(板书:10个一)
  师:通常,我们会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捆成一捆后我们就把它叫做1个十(板书:1个十)。
  师:下面请小朋友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师:大家捆好的小棒有几根?是几个十?
  生:这捆小棒有10根,是1个十。
  师:这1捆是由10根小棒捆成的,所以我们就说——10个一是1个十。
  师:如果把这捆小棒再解开,会有几根?
  生:10根。
  师:那1个十就是几个一呢?
  生:1个十是10个一。
  师:这里“一”和“十”都是计数时常用的单位。(把“一”和“十”描成红色) “1个十”在生活中应用很广,人们常常把10件东西装在一起,你们见过吗?
  生1:我们买铅笔时会发现一般是10枝铅笔捆成1捆的,这1捆就是1个十。
  生2:火腿肠满10根装1包。
  生3:1大包餐巾纸里有10小包,10个羽毛球装一盒。
  ……
  [设计说明: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数几个一、满10根小棒捆一捆、生活中“一个十”的应用,让学生真切地体会计数单位“一”和“十”。]
  三、认识12
  师(课件演示):小白兔拔了一捆萝卜高高兴兴回家了。小灰兔也来拔萝卜,它拔了多少个呢?
  (生一起数12个萝卜)
  师:用小棒代替萝卜,摆出12根,看谁的方法又对又快。
  (生展示各种摆法)
  生1:我是1根1根地摆,摆了12根。
  生2:我是2根2根地摆,也是12根。
  生3:我是先摆1捆,再摆2根,合起来就是12根。
  师:你们觉得谁的摆法比较好?
  生4:生3摆法比较好。
  师:为什么这种摆法比较好?
  生5:先摆1捆表示1个十,再摆2根表示2个一,合起来就是12。
  生6:用1梱小棒表示1个十,既快又清楚。
  师:你们真棒。(板书:12)
  [设计说明:通过萝卜这个具体的事物,让学生经过摆小棒、捆小棒的过程,找到了优化小棒的摆法,发现了1梱小棒和2根小棒与1个十和2个一相对应,由具体的数量转化为抽象的数,从中感受到12的具体含义及读法,同时也为认识十几中的其余各数打下了基础。]   四、认识十几
  师:小灰兔见小朋友们这么快就认识了12,决定考考你们。(课件出示小棒图,让学生读出来)
  师:你们怎么看出是13的?
  生1:因为它摆了1捆,又摆了3根,所以是13。
  生2:它摆了1捆就是10根,再摆3根,合起来是13根。
  (板书“13”,引导学生读数:十三)
  师:就像这样,1捆就是1个十,再数旁边有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了。这样的方法,你学会了吗?那接下来进行同桌合作,一人说十几,另一个人摆出来,两人各说2到3个数。
  师:请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摆的。
  生3:我是先摆1捆,再摆7根,是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17。(板书:17)
  生4:我摆的是19,是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板书:19)
  生5:我摆的是1捆加4根,是14。(板书:14)
  ……
  师:请小朋友看看我们是怎样用小棒摆出这些十几的数的。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3),1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19)。那么,十几是怎样合成的?
  生: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师:对!大家一起跟我说一说——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十几。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相互“摆一摆”“说一说”,回顾归纳、迁移类推,理解了十几各数的意义。]
  五、认识20
  师:在刚刚摆的左边一捆小棒右边9根小棒旁再添上1根是多少?
  生:20根小棒。
  师:19根小棒添上1根后,为什么是20根呢?
  生1:再把这10根捆成一捆又是1个十,现在有2个十根,所以是20根。
  师:这20里面有几个十?
  生2:20里面有2个十。
  师:我们回顾一下,刚刚认识了哪些新的朋友呢?
  生3:12、13、19、20。
  生4:是11~20,共有10个新朋友。
  (师生一起唱《找朋友》这首歌,欢迎11~20各数的到来)
  [设计说明:20的认识,让学生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去学习,其中在19根小棒上添上1根,数出20,再次让学生体验数来自“数”,又继续强化“10个一是1个十”的数学思想方法,理解“2个十是20”,明确20的组成。师生同唱《找朋友》这首歌,既是对11~20各数认识的系统归纳,又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放松和调整,以便于更积极地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
  六、练习内化
  1.看一看
  师:1~10是老朋友了,今天又认识了11~20这些新朋友,这些新、老朋友在学习用品上有,我们经常带在身边,猜猜这是什么?
  生:学生尺。
  师:看大屏幕。(出示直尺)请大家在学生尺上认一认,轻轻地从左往右再从右往左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
  生1:我发现从左往右数,越来越大;从右往左数,越来越小。
  生2:在直尺上,从左往右,是依次多1;从右往左,是依次少1。
  生3:比10大的在10的右边,比10小的在10的左边。
  生4:15前面的一个数是14,15后面一个数是16。
  生5:比19小1的数是18;比19大1的数是20。
  师:请大家把这些数有顺序地记在心里。
  [设计说明:通过“看一看”和“数一数”,引导学生发现数的顺序和规律,以及各数之间的关系,强化对11~20各数的认识。]
  2.估一估
  师:兔妈妈看到小白兔和小灰兔那么勤劳,买来了一些水果奖励它们。你能估计一下这一篮子的橘子大概有几个吗?怎样数才能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
  生1:我们可以数一个划掉一个。
  师:你的意思是在数过的橘子上做个标记。(板书:做标记)
  生2:数满10个就圈起来,再数出圈外有4个,一共有14个。
  师:这样数好在哪里?
  生3:数满10个圈起来,可以看出有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师:同样大的篮子,装满了草莓,猜一猜,草莓的个数比橘子多还是少?为什么?
  生4:草莓的个数比橘子多。因为草莓比橘子小,所以草莓的个数要比橘子多。
  (师生一起验证,数出草莓有20个,果真比橘子多)
  3.捏一捏
  师:在书上先数出10张纸,用手捏一捏,感觉一下有多厚;再数出20张纸,也捏一捏,比一比和10张纸的厚度有什么不同。
  生1:10张纸感觉有点软,20张纸有点硬。
  生2:我发现20张纸比10张纸要厚。(用手比划2种的厚度)
  师:是呀,20张纸是2个十,有2个10张纸厚呢!
  [设计说明:通过估计橘子和草莓的个数及纸张厚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通过圈圈、做标记等数数方法的示范指导,既引导学生感受“一个十”和“几个一”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又让学生掌握切实有效的数数方法。]
  4.找一找
  师:今天认识了11~20的新朋友,你还在哪里看见过它们呢?
  生1:生日蜡烛上有。
  生2:电影院的座位上也有。
  生3:打游戏时也看到过。
  师:的确,这些数无处不在。瞧,我们的年历上有,钟面上有,红绿灯上有,电梯上有,我们的书上也有……(课件显示生活中的数)
  [设计说明: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数,让学生感悟数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数学的价值与作用。]
  【总评】
  这节课不是观摩课、展示课,而是随堂课。执教老师依据教材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及思维特点,注重直观操作,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沟通数与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儿童的思维特点是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水平弱于形象思维水平,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通过经历具体的实物或学具的操作过程,去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已经认识1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基本上都会读、会数11~20的各数,但对其中有关的知识点并不怎么理解,结合教材上提供的简便易行的小棒操作情景图,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知识。
  一、注重操作结构与知识本质的联系
  操作小棒的目的是借助具体的小棒数量转换成抽象的数。教师在每个知识点的操作中,无论是师生共同操作、学生相互操作或独立操作,都应将操作材料、操作程序与有关知识一一对应。例如,教学10个一与2个一是12时,先数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0个一,再数2根小棒表示2个一,合起来是1个十和2个一,就是12。这样,以结构化的操作材料和操作过程,以可视的形式进行了数与量之间的动态转换,帮助学生透过11~20各数大小的表象,沟通了直观形象与抽象数字概念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初步理解数的组成和位值制原则。
  二、注重直观操作与构建认知结构的匹配
  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将数学知识结构转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的知识点及直观操作主要是三个层次:( )个一是1个十,1个十和( )个一合成十几,( )个十是20。这三个层次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后一个层次是前一个层次的发展,层层推进。教者在分层操作、分层得出数的概念之后,要引导学生回顾思考,感悟这三个层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1~20的数概念系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结构,从而逐步完善认知结构,不断提高认知能力。
  三、注重技能训练与表象思维的协调
  教学实践表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依赖具体事物和经验的支持。学生在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通过小棒操作已经能透过1个十和几个一、2个十去理解11~20各个数的表象。因此在进行巩固应用的练习中,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用表象思维的方法形成技能技巧。例如,在抓一抓、数一数中,先数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估一估中,先用笔圈出10个苹果、10个草莓;在估计教科书页数时,先数出10张,再数出20张,估计纸张厚度。引导学生用已形成的一个十、几个一和2个十的表象思维思考数数的方法,能培养学生有序、正确地数数和估计数的能力。这样,不仅让学生发现了1~20各数的排列规律,增强了数感,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和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责编 金 铃)
其他文献
现行苏教版低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有别于旧教材的内容展现大都是纯文字,而是通过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富于趣味、可读性强的主题图来呈现数学问题。这种编排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导的认知特点。因此学生能否有效地读图,并从中提炼相关的数学信息,从而解决问题,决定了低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高低。下面就以一年级数学教学为例,谈几点看法。  一、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读  刚入学的学生看图往往没有针对性,目的性不
[摘 要]现代教育学认为,进入课堂前每位学生的头脑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因此,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建一个符合成长的环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尝试、探索,获得智慧和认知的生长。通过教学“体积与容积”一课,从理性剖析数学的本质、冷静审视当前教学的一些“热”现象以及创新实践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一些思考和做法,意在表明把握数学本质、巧设数学活动是促进学生智慧自主生长的关键。  [关键词]
在小学阶段,口算是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数学教学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抓好专项训练,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持经常练习,才能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在每次讲授新课之前,坚持用5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基本训练,逐步调整为让学生在预备铃响后的2分钟之内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现代数学教育观的引领下,引进其他领域的成熟先进思想,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之一。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也应该是一个个PDCA循环,不停地巩固和提升。    一、有效策划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
教学案例一:主题图中找规律  片断A:   师(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生1:图中有彩旗、彩灯和盆花。彩旗是按“红红黄黄”的规律排列的,彩灯是按“红紫绿”的规律排列的,盆花是按“蓝红”的规律排列的。  师:照这样排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请你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后进行交流)  生2:我是画图的发现的,即○●○●○●○●○●○●○●○(○表示
教学是一门艺术。第斯多惠也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曾听过黄丽娟老师执教“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下课铃声虽然响起了,但学生喜悦兴奋的面庞,让人知道他们意犹未尽。黄老师用数学的理性之美和教学的情感之美感染、激励着学生,让我为之感叹:新课程、新理念,让课堂如此美丽!我想留住这份美丽和精彩,故撷取其中几个精彩的教学片断,与大家回味、共享。  精彩一:从科学世界回归
前不久,学校和市实验小学开展校际交流研讨活动,由两所学校的两位教师共同执教“认识三角形”一课。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一环节时,两位教师以对文本的不同解读,设计出各具特色的教学流程。现结合他们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对此的粗浅认识与体会。  教学片断一(教学材料为4根长度不一的小棒和探究记录单):  师:同学们,接下来请大家拿出信封里的小棒(4cm、5cm、6cm、10cm),任意取三根看能否围成三
[摘 要]面对传统的复习课,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复习效果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师希望达到高效的复习,就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需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使复习课成为学生温故知新,提炼升华,享受学习的快乐殿堂。  [关键词]思考 复习课 高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1-053  【问题描述】  以下是一部分
[摘 要]“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经常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不会。通过教学“连除解决问题”一课,以窥一斑见全豹,概括出“问题解决”教学的普法,即“审题、分析、择优、建模、练习”五个基本步骤,能有效提高“问题解决”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问题教学 基本步骤 连除 策略 审题 分析 择优 建模 练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
[摘 要]数学课堂是一个生活大世界,生活化演绎是优化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背景,引导学生感悟“处处留心皆学问”,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数学教学更丰盈、更深刻。  [关键词]生活素材 优化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40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