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的回顾与思考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XIN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本教材既保持了傳统教材“单元板块”的结构模式,又创造性地设置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同一单元的所有内容都涵盖在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之下。因此,统编本教材的使用倡导打破单篇教学的限制,而从单元整体的角度来教学单元内容。在实施时,很多时候教师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单元教学完毕,应该尝试以“回顾”的方式,重新统整单元内容,让学生在“温故而知新”中实现能力的提升。
  一、统整人文主题,综合单元体悟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失去了对人文元素的观照,势必会将训练推向机械、生硬,而导致教学异化成为纯粹的训练。在统编本教材明确揭示单元人文主题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单元内容,重新审视人文主题,并搭建彼此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交流分享中丰富认知,深化体验。
  如统编本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人文主题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编选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藏戏》等课文,分别展现了不同地域、不同节日下的风土人情。在单元回顾环节中,教师可以基于单元文本组织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到了哪些风土人情,并对比自身所处的地方,梳理风俗上的一些不同点。随后,可以鼓励学生交流自己通过搜集而整理出来的内容,丰富学生对不同地域风俗的认知。为此,教师相机统整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帮助学生做好相应的储备,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丰富内涵。
  在单元新授过程中,学生接触不同的课文,对人文主题的感知也是相对零散的,但教师通过回顾的方式,就能让学生将原本零散的认知进行系统化、类别化处理,从而深化对人文主题的感知。
  二、聚焦文本内容,训练概括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是学习的基础。教师要彰显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例子”理念,将文本作为载体,让学生在回顾的过程中找准内容的特点,在已经熟知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进行概括。
  如统编本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一个典型的红色革命单元,所编选的《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都是描写我国革命领袖的文章,展现了他们高贵的精神品质。教学了课文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内容层面将这三篇课文进行统整对比处理,发现包括“阅读链接”中的《丰碑》都有一个共性:即用侧面描写的方式来展现主人公的形象,如毛主席与秘书、刘伯承与沃克医生、方志敏与国方士兵。因此,教师组织学生回顾文本内容时,就可以相机运用这样的方法:把握人物情感主线,逐步揭示人物形象。如教学《军神》,就可以以沃克医生的情感变化作为复述的线索,还原人物从普通病人到军人,然后到军神,最后到真实姓名的过程,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这样的方法来概括课文。
  基于单元整体,学生就拥有了更为丰富的素材,教师要用大视角的眼光,才能在回顾内容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与探究能力。
  三、深入文本语言,提升思维意识
  教学应该关注语言。单篇教学时虽然对语言的品味已经作为重点得到了落实,但单元回顾时,学生已经对文本的主题有了更加深入的感知,此时进行再度细品,学生就能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洞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更好地推动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如统编本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天窗》一文,很多教师为了落实“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训练要素,都会聚焦“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更主要的是紧扣“慰藉”架构整体教学板块,而对于其中的“唯一”这个词语容易忽视。在单元教学完毕之后,学生已经掌握了关注关键语句、体悟思想感情的方法。此时,教师引导学生重新回顾这句话、关注“唯一”这个词语,学生则可以感受到那个时候文中孩子们内心的悲凉和无奈,更让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此时将“唯一”与“慰藉”统整起来,学生就对课文形成了通透的认知,从而凸显了文本的真正价值,为推动学生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正是在这样的观照和回顾下,学生对文本的语言进行了再度体悟,不仅更好地与文本进行了对话,更感知了作者表达的精妙,帮助学生形成了反复品味语言的意识。
  四、关注整体布局,深化结构认知
  皮亚杰说过:“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这种思维意识不仅包含在文本的语言符号上,更体现在文本的结构框架和作者的表达构思上。统编本教材以单元整体的方式编排,所选择的文本都存在类同的共性,教师就可以借助回顾环节,串联起整个单元课文的线索,深化学生对文本布局的整体认知。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精读课文,包括《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等。由于学生正处于第二学段,对文本的关注正是从语段向着篇章过渡的阶段,在单元回顾时,教师可引领学生串联起三篇课文,鼓励学生找出这三篇课文在结构上的共性特点,并认识“总分总”结构模式。此时,很多学生还停留在单篇课文学习时建立起来的认知经验,教师还可以将回顾向着深处迈进:学习了这个单元之后,你对“总分总”结构又有了哪些认知?请学生借助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这样的回顾教学,就让学生站在文本原来的视角展开了全新的体悟,教师没有排斥学生在新授环节中获得的经验,没有人为地将新授与回顾割裂开来,而是在新旧知识的融合中,以全新的视角和维度,打开了学生观照文本的不同视角,引领着学生朝着更全面的视角进发。
  五、拓展同质文本,迁移运用方法
  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形成仅仅依托于教材中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一直都倡导一课一得,从课内得法,然后借助于大量的课外阅读,最终形成能力,但最终需要什么类型的文本,如何进行阅读方法的迁移,很多教师其实内心总是缺乏相应的方法。统编本教材以单元为整体的编排方式,就为我们提供了方向。首先,相同类型的文本,帮助学生掌握了能够贯串于整个单元学习的阅读方法,同时也为拓展类似的文本提供了抓手。
  如统编本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一个典型的小说单元,入选的三篇小说《桥》《穷人》《在柏林》,都展现出鲜明的小说特点,情节、环境、人物这三个小说要素就非常鲜明。教学这个单元时,教师设定了小说教学的三个主要板块:(1)借助情节梳理,了解小说内容。(2)分析环境描写,感知表达作用。(3)把握细节描写,感知人物形象。这三个板块的教学,让学生感知小说中环境、情节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此时,教师就可以拓展其他相关的小说,与教材中的文本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鼓励学生尝试从三条线来解构小说的特点:从情节来梳理小说的表达思路,从环境线来感知作者的表达用意,从人物线来洞察作者刻画人物的技巧,从而将新授过程中所习得的课内方法,迁移运用到课外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在巩固实践、迁移运用的过程中,形成阅读能力。
  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教材中的课文是基础,是源头,教师要善于在新授环节中帮助学生获取基本的阅读策略,然后根据统编本教材的编写原则,为学生拓展类型相同的文本,以便于学生在单元回顾的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的认知形成最初步的体验。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复习从来都不是形式主义,也不是对之前学习内容的机械重复。统编本教材的单元教学,教师不能简单地一教了之,而需要在学生获取经验之后,通过回顾和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重新审视,从而让学生产生全新的发现,形成更为丰富的感受,为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东海县山左口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其他文献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统编本教材也体现了这一点,编排了许多世界名著,但由于篇幅有限,只是节选了其中最经典的部分片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篇”搭建桥梁,引导学生走向“这一本”,尝试进行整本书阅读活动,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审视目录,把握基本构架  在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时候,最先注意到的就是这本书的目录,而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中明确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从这一点来看,第三学段对文本的关注已经不再停留在语言内容层面,而需要站立在更高层面上梳理文本语句之间的联系,揣摩其内在的逻辑关联,深入文本意蕴,提升言语实践能力。  《为人民服务》(六年级下册)是一篇典型的说理文,语段之间的逻辑联系、语段内部语句之间的逻辑联系非常严谨,
统编本语文教材已用了一段时间,在观摩一些公开课后,我们发现了一个现象:有些课堂教学,教师对教材虽然能进行反复研究,并设计出最符合心中预期的、最能直达教学目标的那条所谓最佳教学路径,看似行云流水,但不一定是学生的学路,导致阅读教学的乏味、功利与低效。那么,课堂是谁的?课是上给谁看的?课堂上教师的“魅力”和学生的“成长”哪个重要?注重教路,一心想着听课教师的感受,忘了课堂真正的主人是学生,忽视学路的课
2018年我执教了研究性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三年级上册的统编本教材。因为是新版教材,我特别留意它的独特之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三年级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第四单元编排了一种新的课型,要引导学生学会预测。预测,就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文本内容、自身背景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对文本后面的情节发展、结局等内容进行推测,并在阅读过程中寻找文本信息验证自己的推测,在推测与验证中不断推进阅读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正式提出了“综合性学习”,但经过多年的课程改革,综合性学习依然深陷困境之中,形成了高认可度和低实施度之间的巨大反差。那么,到底哪些因素阻碍了教师实施综合性教学呢?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建立综合性学习这方面有效的评价机制,同时评价方式也没有落实好。由于综合性学习没有专项的考试,导致教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那如何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呢?笔者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在综合性学习
当前课程改革的主题之一便是语用能力的提高,然而很多教师在重视语用训练、强调基础知识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使语文课堂失去了诗意。一提到训练,多数教师就会想到机械重复,甚至是负担,然而训练本身没有错,关键是看教师如何运用。在课堂上,教师要给语用训练插上想象的翅膀,也要攥紧手中的“线”,以便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还能有效推促课堂精彩生成。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重点就想象式语用训练
习作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实践与思考,也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在进行“让学引思”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摸索出了“让学、引思、引学、让思”的习作四步指导策略。本文拟结合《早》一课中的仿写练习指导,在此做个简单的介绍。  一、让学,在学情的基础上发现问题  《早》一文第3自然段按方位轉换顺序介绍了三味书屋的陈设。课后练习题第4题:学习第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个你熟悉的处所。编者安排这样的仿写,旨在引导学生学
互联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阅读是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涵盖了广泛的文本类型,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并能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外阅读比课内阅读更为重要。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应抓住机遇,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课外阅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互联网 ”背景下学生
随着语文核心素养的研讨不断深入,阅读教学一线课堂与语文核心素养之间的对接就显得越发鲜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尝试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转化语文学习的形式,丰富学生感知理解的认知,降低学生学习语言的难度,真正为学生语言实践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拓展感官体验,在游戏中丰富表达路径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在传统教
在高年级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相应的思维导图来建立多篇文章之间的联系,将阅读中的关键信息提炼出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对此,笔者谈谈思维导图在高年级群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运用思维导图,高效预习  在课前做好预习,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些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用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