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备课方式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探析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en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世纪之初,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作为一个跨世纪的教育改革——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新课程改革,更热情地呼唤高素质的教师,所以在学校管理中,应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以备课为途径,采用“四环节”备课模式让教师在复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尽快得到成长。
  [关键词]教育改革教师专业成长备课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00097
  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很多,但是要让一位教师在短期内就能把握教材,提升“用教材教”的能力,那么“个案——共案——个案——共案”的四环节备课模式,不失为一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技能、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分工愈加细密,每个人拥有的知识量相对都显得极其有限,如果每个教师都抱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思想,孤军作战,那无疑会限制自身发展。其次,新一轮课程改革使得学科之间越发衔接紧密,学科的综合性更强,要想使教学取得成效或高效,只能靠教师的团结协作,相互学习,建立“学习共同体”,否则如果教师之间相互封闭,最终只能导致落后无知,就再也无法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建立“学习共同体”呢?笔者在教学管理中,尝试“学案”教学,改革了备课模式,形成了“个案——共案——个案——共案”的备课模式,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集思广益、加快成长的思想隐含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做法介绍如下。
  一、个体挖掘,形成课前“个案”
  为了充分彰显教师个体的能力,加快教师个体的成长,我们在放假前将教材按单元(章节)分配给同一年级的同头课教师,每人若干个单元,让其个体只深挖自己所承担的几个单元,备好个体学案。称其为主备教师个体备课。要求主备教师对每一课(课时)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运用、预习要求、教学流程、重难点突破、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反馈展示、点拨提升、拓展延伸、达标练习等进行深入挖掘,备好体现自己水平与能力的课前“个案”。将备好的个案在开校时印发给同头课教师,自己保存好电子版,以备集体研讨时进行修改。对其他主备教师的个案进行修改完善,侧重备好重难点突破方法及其学法指导。
  二、集体研讨,形成课前“共案”
  为了提高教师个体所备学案的质量,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我们要求同头课备课组在课前一周对教师个体主备的学案进行集体研讨。集体研讨时要求备课组长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标准中对单元(章节)的要求,找准课标、教材、学生三者的对接点,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重新对教师个体所备学案进行“共备”。对个案中的“学习目标”到“达标练习”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审核,如看“目标”是否准确恰当,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开发学生思维;练习是否经典,是否具有针对性……
  三、个体内化,形成特色“个案”
  教师拿到主备教师印发的“共案”后,还要进行修改内化,将他人智慧转化为己有。由于每个教师自身阅历、水平、气质等的不同,再加上每个班级学生的构成又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还要依据“自己的个性”与“学生的个性”制定出符合情况的富有特色的“个案”,然后才能进行教学。因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对某个教师、某个班级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其他教师和其他班级未必有效。教师教学永远具有个性化、特色化。因此教师必须对集体修改后的“共案”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内化吸收,修改完善,形成既具有“共性”又富有“个性”的“个案”,才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也才能取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即使经过这样的“加工”,但在课堂教学这个充满变数的过程中,还有许多无法预料的“生成”发生,因此,在利用“特色个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根据课堂的变化,灵活运用个案,及时进行修改,以使其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四、个体反思,形成课后“共案”
  教师执行完课堂“学案”后,要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课后反思,将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在学案后面附上书面的记载。在下次集体研讨时,备课组长进行汇总,以便在下一轮备课时借鉴,形成新一轮“共案”。教师的这一反思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是以自己的学案在教学过程中的适用性为考查对象,对其在使用过程中的优劣得失审视和分析,对其不良做法进行自我调适,以使其进一步优化完善的过程。而教师也恰恰通过这一过程使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技能得到提升,这无疑加快了教师的自身成长。波斯纳曾说:教师成长=经验 反思,足见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因为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实践。而教师的反思过程正是伴随着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同步进行的,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不断进步。
  总之,一名教师要想在复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尽快得到成长,一方面需要不断参与教育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另一方面更需要与同事交流、相互学习、团结协作、集思广益。
  (责任编辑斯陌)
其他文献
中学数学教学中,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个性特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本人多年来一直从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对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心得体会,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些分析探讨。  一、注意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知识的局限,思维比较狭隘,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一些典型习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对
高中政治课堂作为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教条轻实际的缺点,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新课改要求教学方法创新改革的需要。高中政治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实践的能力,倡导开放互动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由此,应当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些表述都指明了中小学设置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可见,“语文素养”在语文新课程中无疑是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重要概念。其中,读写听说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基础,而阅读更是写作和听说的基础,是基础的基础。  既然阅读对学生形成语
[摘要]在踏上教育这块沃土的十多个年头里,一直从事着班主任这项工作,这其中品尝着种种酸甜苦辣:有初为人师的新鲜感,有征服困难的成就感,有取得成功的荣誉感;也有面对困境的无奈,有急于求成的幼稚,有苦于探索的辛酸。总结经验,总的感悟是,要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承担一定的责任,让他们在合作中交流,让他们在合作体验情感,从而使他们得以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机会合作成长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
论儿童兴趣定向能力的基础实验与愉快教育的融合湖北省当阳市电教仪器站(444100)张军1实施愉快教育的融合性11精心选材优化设计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选择实验仪器及方案设计,应该考虑学生兴
【正】 翻开近现代的美国经济史,我们不难发现,因为劳资之间的各种矛盾对抗而导致大批企业不景气、大量工人失业,进而引发整个美国经济乃至世界性经济衰退的事件是屡见不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