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文化的思考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erqu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文化的原因,然后提出了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文化的路径,包括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以身作则;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文化渗透;拓展课外素材,加强道德文化渗透。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文化
  青少年一代是国家的希望,是国家的精神和文明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因此对青少年渗透德育不可或缺。在我国长期的教育体系中,德、智、体、美、劳一直是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向,而道德作为“领头羊”,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当下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很多中学生由于父母和学校的疏忽,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因此,中学阶段,对学生渗透德育十分重要。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文化的原因
  语文是一门极具民族性质的学科,它是基于民族的文字和个性化文化基础上的学习,语文学科的发展是中华文化各方面的精髓所在,它是文化的集聚。德育文化作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语文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文化是有必要的,更是十分有效的。首先,在中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不同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这些人物有刚正不阿的、有胆小懦弱的、有为国为民的、有自私贪婪的、有勇敢坚强的、有见风使舵的,语文教学内容中丰富的人物形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长久的德育场所,没有人喜欢做一个不被人尊重的人,更没有人喜欢被唾弃,学生在这些人物和事件中会自然地受到德育文化的熏陶;其次,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社会性的价值观会自然地凸显出来,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思考和总结,会结合生活的实际进行套用,这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提供的理论和实践的机会。现阶段,社会上的价值观逐渐多元化,无私奉献的人越来越少,反之,为己争利的人越来越多,踏实肯干的人越来越少,投机取巧的人越来越多。学生虽然在校园学习,但是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难免会在道德上产生怀疑和偏差,显然通过思想品德课渗透德育已经远远不够,因此,教师要全面、强势地将德育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而语文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政治课程之外的最集中的德育讲堂。在现阶段的新课程改革中,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成为学科的灵魂所在,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学习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每一个学科的核心素养都有很明显的特征,但是它们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对于道德的遵守和崇敬,如,数学的严谨、化学的探索和创新,语文则是文化的感知和道德的把控。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文化的路径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文化,要从教师和教学内容中寻找突破口,进行充分挖掘和利用,并且反映在学生的写作和日常的学习中。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以身作则
  一位教师,无论教学能力有多强,德育文化的渗透技巧有多好,一旦自身的形象不到位,那么德育文化的渗透也就会功亏一篑,不仅如此,还会招致学生的反感,导致学生反其道行之。因此,教师要认识到自身的榜样作用,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可视可感的学习和效仿对象。
  首先,教育部门和学校方面要组织经常性的教师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强化教师进行自我完善的思维,对教师进行教育,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其次,学校要对品德优良的教师进行表彰,设置相关奖项,定期鼓励在道德修养上比较出色的教师,让教师对道德提升的追求蔚然成风,鼓励教师不断攀登道德高峰,做到不断进步。再次,学校还要设置教师考评制度,在道德方面对教师进行考量,采用无记名投票和打分的方式,分别让学生对教师、教师之间进行测评等。最后,教师要不断强化自己为人师表的重任,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改变自己的不良作风。
  (二)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文化渗透
  在语文的教学素材汇总上,除了那些为了国家大义流血牺牲的英雄、为了人民安危鞠躬尽瘁的干部、为了集体利益任劳任怨的个体,还有坚守底线、不越雷池的普通人,这些都是语文教材本身就具备的教育价值。因此,教师只要带领学生进行内容的感知和领悟,就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从而渗透德育文化。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文化因素,将这些因素进行详细的分类和丰富,与学生进行讨论,并且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发言和自由表达,只有在了解了学生的想法之后,教师的德育渗透才能更加有方向、更加明确。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并且要利用问题引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正确的方向,让学生自然获得,而不是强拉硬拽。比如,在中学教材中有很多的名人轶事,他们的光辉业绩和思想境界都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甘为变法牺牲的谭嗣同;含恨投江、洁身明志的屈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先生等,不同时期的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浩然正气,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良好素材,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名人轶事渗透德育文化,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三)拓展课外素材,加强道德文化渗透
  语文学科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很多素材都可以作为语文的学习内容,教师要积极挖掘不同的课外素材,打破课堂的局限,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从更加立体的角度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获得不同形式的德育智慧。教师先要对新进发生的时事和热点事件进行关注和教育点的挖掘,利用这些内容扩充语文的知识面,深化语文学科本就具有的文化内涵,然后在文化内涵的带动下引出道德的准则,总结出应该把握的道德规则,自然而然对学生产生了教育意义。或者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人和事,讲出来与学生分享,引发学生的思考,尤其是那些道德两难的事件,这些对学生的道德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道德评判的思维方式,锻炼学生的道德思维,让道德的渗透不再局限于口头和书面,还要渗透学生的心里。例如,在学习《中国的人口》一文的时候,由于文章写得比较早,人口统计也停留在20世纪,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资源、人口、环境问题也凸显出来,教师可以拓展课外素材,将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给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了解我国资源丰富、人均数量少的特点,分析人口发展的现状,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发展观,加强国情教育,渗透德育文化。
  三、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文化的渗透是多方面的,教师不仅要从学生的思想上进行引导和长期的归正,还要从学生的行为上强化这些德育文化,通过组织班集体活动考查学生的德育情况,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查漏补缺,不断进行优化和深化。总的来说,语文学科由于具备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能集中体现我国的道德传统,直观反映当下的道德标准,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文化的积极渗透,促进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这是教学形式的良好结合。
  参考文献:
  [1]何静慧.语文教学渗透无痕德育的尝试[J].上海教育科研,2012(10):73-74.
  [2]王国庆.呼唤语文教学的回归:浅谈语文教学的“德育化”倾向[J].考试周刊,2016(33):21-22.
  [3]赵一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16(10):88-89.
  [4]权凯.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J].成才之路,2016(25):14.
其他文献
【摘要】最新版的《刑法》正式下调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成为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的最直接证据。作为中学老师,在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如何教育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优秀的道德品德,正是本文着重探讨的内容。同时,乡镇相对而言环境更封闭,留守家庭出身的学生人数众多,不能笼统地直接引入城市学校的模式。科学总结利用好本地资源,探讨乡镇中学独有的德育模式势在必行。  
【摘要】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到其他地区工作,而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一人,或上一辈亲人,亲戚、朋友一起生活。目前,缺失了父母监护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在学校表现出一系列的问题,如学习情况不佳、行为习惯不良、人格发展不健全等。而这些孩子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黄金期,也正处于需要家庭熏陶、父母关爱、学校教育等关键时期。那么,面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该从何
[摘 要]为了贯彻落实医改方针政策,重构医院的财务管理框架,使之逐渐向科学化、纵深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逐步提升财务管理在医院战略发展中的地位,本文将医院的财务管理与战略思维相融合,针对当前医改形势下医院面临的生存难题与发展机遇,从内外部视角对医院提升财务管理效率的具体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医疗制度;改革;财务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1
【摘要】“学教评一体化”指课堂教学的全新流程,包括“学生学什么”“老师教什么”“教后评什么”,加入“评价”,目的是检测课堂的有效程度,双向提高师生素养、课堂质量。本文结合《台阶》教学,将“略读”带入“学教评一体化”课堂并生成评价量表,检测教学有效程度。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教评一体;略读;学生课堂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王彤彦主编的《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一书中指出:教学评价是依据学
【摘 要】高中英语课标修订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思路导向。英语阅读侧重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开展任务型阅读,以任务为依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从篇章中准确、高效地获取知识与信息,并掌握一定的归纳能力和分析能力。文章以《湄公河游记》阅读教学反思为例,展开对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必修一Uni
何为“四元综合”音乐教育?  “四元”是指“审美、创造、母语、器乐化”所构成的四个音乐教育的元素。“四元综合”则是将四个音乐教育元素交织整合在一起的一种音乐教育理念。“四元综合音乐教育”在鄂、粤两地实验多年,收获了不少成果。这,就是我多年来在音乐教育上所追求的目标。我认为,音乐教育一定要将“审美、创造、母语、器乐化”四个元素放在突出的位置,且将四元素交织融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摘要】德育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也是有效的途径,目前已经成为培养优秀人才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之一。初中学校班主任是德育的主要持行者,如何促使班主任有效发挥德育工作的作用是素质教育一直追寻的目标。班主任要始终对学生怀着一颗爱护的心,从实际行动中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品德,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其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基于此,本文对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德育教育
【摘要】数学是当前中小学教育十分重要的科目,而数学这一科目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首先应该提高教师自身的数学解题能力。在教师培训中,数学教师每天都要和解题打交道,通过解题来巩固强化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对数学教师来讲,要教会学生解题,首先自己要具备解题能力。发展数学思维是提高教师数学能力的重要方式。这对促进教师的能力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本文立足于中小学
【摘要】本研究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整本书课外阅读实施,是基于“1 2”的混合模式下的阅读实施。“1”指的是学生依托教师先行设计的整本书导读指南手册开展线下阅读,“2”指的是教师利用两种教学工具(班级钉钉群、全景平台)同步推进线上阅读互动与交流。《汤姆索亚历险记》导读指南手册是教师开发的课程核心资源:学生依据导读手册,实施翻转课堂、自主先读,作为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的核心资源来使用,串联起阅读前、阅读中、
【摘要】课堂结尾往往容易被忽略而不受“重用”。結尾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它的作用不可忽视,因为精彩的结尾能收到承上启下的功效。本文论述了如何巧妙设计课堂结尾,为信息技术课堂画龙点睛。  【关键词】结尾;信息技术;课堂  没有结尾、草草了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事倍功半的,虎头蛇尾使得信息技术课只剩下技术轮廓的学习,而没有内涵和深度,不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相反,当教师巧妙地设计课堂结尾后,整节课会大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