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ter1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语文这门科目对于许多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容易学的,但是大部分学生都处于中等水平,难以突破,这令很多教师苦恼。事实上,我认为,想要学生有所突破,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关键。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 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5.036 语文这门科目比起其他科目算是比较简单的。很多学生就算偏科也不会偏得太严重。因为这门科目本身的局限性,所以大多数学生考试既不会太差,也不会太好。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成绩特别拔尖的学生很少。这就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要如何去做才能让学生的语文成绩更好,而不是只是中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我对少数几个拔尖学生的观察与沟通,发现他们普遍都有几个共同的特征。首先,他们的文字功底都特别好,这些学生的作文一定是写得比较创新而且优美的,并且在写阅读题之类的时候他们从来不会留白,每道题都能分析的特别的完整;其次,他们都喜欢看书,喜欢摘抄,喜欢写日记,这是他们告诉我的,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的文字功底那么好;最后,他们都说特别的喜欢语文,因此课外涉猎很多课外书,很多课堂上提到的东西他们会去在课外去寻找资源,上课的时候也会很认真。总的来说,就是他们本身都对语文有着莫大的兴趣。很多学生,尤其高中学生,都觉得语文是个可学可不学的科目,因为平时老师上课讲的好像跟考试没什么用,只要自己考试之前背了字词,背了好的句子,看了一下阅读分析,分数就那样。虽然确实是这样,语文学习本来就是一个语感的培养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上课从来不听课,也比认真听课的学生考得好,但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是那个不听课依旧能考高分的孩子课外肯定是付出了很多的。既然兴趣在这门学科中这么重要,那我今天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谈几点。
  一、帮学生理解语文的魅力
  语文这门科目一直以来都是很有魅力的科目,可是为了应付考试,却被很多老师把这门课上的很枯燥。学生感受不到这门科目的魅力,自然对这门科目提不起兴趣。试想一下,如果一个老师能够通过自身的言教,给学生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让学生看到这门科目最美好的一面,学生们还会认为这门课听与不听都一样吗?任何一个孩子都是有好奇心的,他们抗拒不了美好事物的吸引。可能有的老师又有疑问,怎样让学生理解语文的魅力呢?语文这个词的概念很宽泛。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首先,作为一个老师,自己要能够全面的理解语文这门科目的范围。即使是这样说,也显得太过狭窄。我认为简单的一笔一画,远古时代的甲骨文,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文化,都是语文。因此,从这些方面入手,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
  二、感受文学的魅力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遗留了大量的文学。春秋战国的诗经,汉赋,魏晋南北朝的书法,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无论是何种文学体裁,都有它自己独特的魅力。当然,这些东西太过宽泛,我们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把这些东西通通给学生传授个遍。我们能做的只是在讲解课堂内容的时候把这个文学中蕴含的东西让学生明白。比如说屈原跳江这样一篇课文。我们可以联想到端午节,很多人都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跳江,甚至于连典故都这么说。但是如果真正的能够多学习,涉猎深,你就知道屈原跳江他不是端午节的由来,而是端午节的一个依托。端午节的形式,赛龙舟,洒黄酒,其实在屈原跳江之前就已出现,为了驱虫避暑,但是屈原的出现让这个节日更富色彩而已,任何一个事情他都不能是单一的存在。你要能把这些东西讲出来,那学生一定会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像平时讲一些诗,你就单纯的分析什么押韵,什么平仄,学生听不懂,他也不想听。但是如果你能换种方式,用一种辩证思维,批判的有联系的看待问题,学生自然会对文学提起兴趣,也自然会对你的课堂感兴趣。
  三、语言技巧的使用
  如果说语文像英语、日语等一样只是单纯的看作一门语言,那就很是注重语言技巧了。就像英文老师,从他的口语中能看出他的水平。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从他的言谈举止中也能看出他的文学素养。语文中语言技巧不是看普通话有多标准,而是能不能灵活运用语言。中国从古至今,语言技巧就一直是一门深刻的学问,作为一个老师能否做到谈吐不凡,幽默而不粗俗,低调而不自蔽,大气而不浮躁。在与学生沟通的时候,或是在上课的时候,如果能够巧妙的运用语言技巧,不仅会让学生刮目相看,也能提高课堂的活跃度,还语文课堂一个本真的面目。如在课堂上偶遇突发情况时,一学生在课堂上呼呼大睡,甚至突然冒出了打鼾声。这时候,如果老师阔刀弄斧,大动干戈,那一定会使学生们的课堂情绪受损,影响了别的学生,不妨作用幽默的方式,让他的同桌叫他起来吃饭了。学生们一定会大笑一番,然后很快的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这里来,课堂氛围也会好很多。当然,在授课时也可以作用幽默的语调,讲那些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的文言文,枯燥的诗词。我相信,一个老师如果能够掌握好语言技巧,一定会使学生对这个老师和这门科目都有极大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中采用创新模式
  上文也提到很多在教学过程中适宜采用的技巧。比如语言技巧的灵活使用,善于利用幽默,辩证的思维引发学生思考,用一些更深刻打破常规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方法都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很有利于教学的。另外,还可以采用一些其他的创新模式。现在新课改下都讲究课堂形式丰富多样。语文本来就是一个比较注重思考议论的科目,所以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比如讲作文的时候拿到一个命题,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来讲这个命题可以写成什么形式,可以有什么创新的方式。让他们自己来讲的效果会好过老师讲,因为那个时候他们一定会自己思考,等他们讲完了,老师可以适当补充,起到一个总结的作用。除了让他们自己讲,自己思考,还要让他们自己学会思考。
  五、结束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哪一门科目,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都是至關重要的。尤其在高中语文这样一门本身就很具有辩证思维价值的科目。如果课堂无法活跃起来,而是老式的教学模式毫无生机,那这门课的意义就没有体现出来。愿诸君共勉,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这条路上能真正的有所发展。
其他文献
通过对艺术设计类白考生能力状况的调查和分析,掌握艺术类自考生能力的结构特点,分析学生对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需求,了解艺术设计类自考生在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实践能力、创
建国50多年来,我国成人教育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我国成人教育毕竟是从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发展起来的,与世界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的发展水平有一定的距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6”教学模式是我校正在实施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的“1”指的是1份“导学案”,“6”指的是6个教学环节(自主预习,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班级大展示,当堂检测,总结反馈)。这一教学模式
【摘要】“小组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实施中一种常用的形式,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高中数学实践过程中诸多误区的分析,探索总结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中数学;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误区;对策  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思想,去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
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思想的管理方式,把柔性管理导入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之中,对图书馆的管理和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激发和提高图书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
【摘 要】国际理解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国际理念和精神。在高职的公共英语教学中,对学生们的国际理解教育的要求水平越来越高,只为不断的提升学生们对国外文化的认识和学习,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国际态度和理念。  【关键词】高职 公共英语教学 重要性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5.038  当前各国之间的联系不断的加
由中国修辞学会、复旦大学主办,浙江师大、中共义乌市委宣传部、浙江科技学院、上海市语文学会陈望道研究会协办,《当代修辞学》杂志、义乌市教育局、义乌市城西街道承办的“国家形象、社会发展与修辞学的使命——纪念《修辞学发凡》出版80周年、《当代修辞学》创刊30周年暨中国修辞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11月24日至25日在陈望道先生的故乡浙江义乌举行。
2013-2014年,国家教育部以及北京、江苏、山东等省市相继发布了有关英语高考改革的消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改革方案并未明朗化,社会对此有诸多的猜测和误读,例如,取消英语高考或降低英语高考分值被认为是“英语不再那么重要”的信号。对此,外语教育界人士极为关注甚至担忧。
研究教师角色分层,在校本培训中因层制宜,是有效校本培训应该重视的问题。具体把握好如下层面:期望角色:让圣者走下神坛;领悟角色:唤醒教师的职业专业化意识;实践角色:在反思中促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