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6”教学模式的“导学案”问题设计--以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为例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yong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教学模式是我校正在实施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的“1”指的是1份“导学案”,“6”指的是6个教学环节(自主预习,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班级大展示,当堂检测,总结反馈)。这一教学模式无论是在课堂教学的结构上,还是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的评价方式上,都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的实施中,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为纳税人服务"已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口号,虽然偶有反对者,但为纳税人服务业已成为税务部门的共识.本文旨在对纳税人服务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明确纳税人的权利及纳
本文分析了信息素养培养对大学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文科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现状,结合国内外教育界有关研究成果,提出了文科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本文从批评话语分析与语料库语言学对话的基础、障碍以及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讨论,旨在厘清和利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作为空间。本文认为,语料库语言学无法在社
【摘要】 一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其数学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小学阶段则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最佳阶段. 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数学思维,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思维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思维;培养  有经验的教师都应该知道,那些数学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其数学思维能力必定非常强. 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在小学数学
一、问题的多种证法  题目:如图,在菱形ABCD中,E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E,使得∠E = ∠B,过D作DH⊥AE于H .  (1)若AB = 10,DH = 6,求HE的长;  (2)求证:AH = CE EH.  分析 本题以三角形、四边形为背景,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试题,涉及到了初中阶段的很多重点知识,重点检测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相关知识,
在任何一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提问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同时,提问也是一种教学过程控制方法以及教学效果反馈手段,是增加老师与学生互动的一个纽带.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提问有助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老师提升教学质量,而要使数学课堂提问具有有效性,一定要把握一定的“度”.  一、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分析  课堂效率的高低一方面依靠的是老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等,另一方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都在和学生进行着言语交流活动,他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和课外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语言素质对于教师的重要性,古今中外
通过对艺术设计类白考生能力状况的调查和分析,掌握艺术类自考生能力的结构特点,分析学生对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需求,了解艺术设计类自考生在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实践能力、创
建国50多年来,我国成人教育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我国成人教育毕竟是从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发展起来的,与世界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的发展水平有一定的距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