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几点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t87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意见与指导,课堂是教师展现自己知识的舞台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对课堂效率的高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重视。目前,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手段,在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效率。本文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效率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课堂 提高效率 兴趣教学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逻辑性强、要求一定想象力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并且缺少一定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而课堂教学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一种基本途径,因此,如何在一定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教师必须去思考和重视的问题。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课堂效率。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重视分数和多做题的理念。教师要从中对比思考,摒弃旧的教学手段,学会如何在兴趣教学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真正的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效率。
  1.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
  古语有言:"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说明,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小学生在这种心理年龄阶段,是比较好强和喜欢表现的,对老师是否喜欢他是很看中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想要真正的打造一个平等的课堂环境,就必须让师生关系变得和谐融洽,让课堂氛围轻松愉悦,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1.1尊重学生。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尊重自己的学生,这是融洽师生关系的一个基本前提。由于每个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教学态度中要一视同仁,不可以有任何偏颇,对待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要特别关注,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帮助他们摆脱在数学中的瓶颈。首先教师要1.2鼓励教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鼓励教学为主,鼓励教学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氛围中,求知的欲望会更强,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教学主要是以眼神暗示或是语言为主,在学生回答问题,或是碰到不能理解的问题是,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口说出来,不仅方便教师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可以在学生心理上加强对教师的情感认知。
  2.教学手段的多元化
  大部分的小学生对数学的印象是比较枯燥的,不同于其他课程生动有趣。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特别针对这种现象,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改变对数学的单一枯燥的印象,自发的爱上数学,愿意主动学习和积极解决难点问题。
  2.1生活化教学。教师想要数学变得不再抽象,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数学贴近生活,方便学生去理解知识点,以及如何运用数学。比如对《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这一课程,教师就可以准备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贴上百分数,然后告诉学生这样的价格不太方便一眼看出,让学生尝试着互化成容易认识的数字。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也可以将知识点很好的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也容易让学生掌握知识点。
  2.2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设备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来长时间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更好的传达知识点,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效果,视觉上方便学生理解新知识。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这一课程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由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不用亲自去演示,可以根据多媒体的影响播映来更好的讲解知识点,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公式以及运用公式,利用动态教学来提高课堂效率。
  2.3重视教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课前教案,以及对教案的设计,方便教师对课本知识点的掌握和教学进程的把握。很多教师对教案的重视程度不高,认为课堂是多变的,只要教师发挥好引导作用就可以,这种想法明显是不对的,教案的准备是为了教师提前预先课本,设计教学语言和教学过程,对重点知识有一个大概把握。另外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采取游戏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是往往会因为学生过于迷恋游戏,让一节课就这么过去了,而游戏中的知识还没有及时让学生领悟,因此,设计教案有利于教师对时间的掌握,和课堂节奏的把握,真正的在兴趣教学中让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课堂效率。
  3.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就必须首先在意识上进行转变,树立学生是主体,教师发挥主要引导作用的观点,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表现,塑造一个愉快热烈、充满求知的课堂,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对教案的设计可以贴近生活一些,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想象,在教学手段中也可以真正的多元化,不仅是语言的生动以及肢体语言的亲切,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知识点,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爱好,真正的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爱上数学。
  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道路是需要持久发展的,教师要有一个长时间去坚持的信念,不能中途轻易放弃。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各式各样的问题,教师只有坚定现代化教育的前提下,不断的去反思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实践教学方式,才可以真正的发挥出改革的作用,才可以真正的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课堂效率的提高,以及课堂氛围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军长.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U】.小学教学参考
  [2]李德品.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I】.语数数外学习
其他文献
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开馆。为了避开高峰,我选择了6月上旬前往参观。对摄影发烧友而言,参观就意味着拍照。带什么样的器材又免不了一番思量。成像品质好的哈苏503CW加39
【摘 要】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和数学思考,问题解决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与态度,实现"四维目标"的整合,同时还要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学习策略 数学教学 创造性思维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掌
数学是逻辑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是学生掌握数学算术和空间基础知识,并为中学学习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而小学生所处的年龄决定了他们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的思维模式。
【摘 要】本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这一方面来进行探讨,希望更多的学生老师家长能够更好的了解到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高中教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教学 德育教育  【引言】  大多数的人可能会认为德育和数学是没有多大的联系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数学本身是抽象的,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数学的人多多而重,所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我国自古以来就
学生获取知识,不仅靠智力因素也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所有心理因素的总称。它包含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学习习惯等,学生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效果是两者相互作用的产物。只有注重提高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培养非智力因素是我们重要的职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非智力
数学这门专门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对于发展思维具有特殊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虽然简单,属这门科学的基础,但对于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用题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最重要渠道,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应用题教学必须突出思维训练,展开思维过程,教给思维方法,培养思维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中展开思维。  思维的
很多家长都告诉了我他们的烦恼"我家小孩不知道怎么的计算总是出错!"、"我家小孩很是粗心,计算题也会失分"......最近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如何让他们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准确的计算能力?在此有些浅薄的想法与大家分享。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包含了计算的准确率和正确率两方面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
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如何使课堂教学有效--效益最大化,是每位教师孜孜不倦探索的问题。"有效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教学行为诱导下,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建构知识,发展自身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思维技能,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下就这方面问题作一些探索:  一、创设积极有效的课堂学习气氛  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愉快的情感体验会让人精神焕发、思维活跃。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奇的内
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渗透到整个中学数学每个章节,一直是高考中的热点和重点,由于这类题目综合性强,逻辑性严,探索性开放,自然也是高考的难点.我们在重视分类讨论思想应用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克服动辄加以讨论的思维定势,要充分挖掘数学问题中潜在的特殊性和简单性,尽力打破常规,避免不必要的分类讨论.下面举例说明简化和回避分类讨论的各种方法,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1活用定义,另辟蹊径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  二、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系统的学习小数知识的开始,同时又是学生学习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生活中的小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本课是要引领学生从整体来整理和复习单元知识,它不同于新授课的探索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