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cb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教学方法、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习惯培养等方面探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数学;能力;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艺术,着力提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多角度、分层次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做好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要激发学习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拓宽解题思路,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一、教师要学习新理念、践行新教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学力指导与帮助。一是要注重基础,抓住教学重点、难点。在对学生传输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在程度和分量上分析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避免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促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指导他们根据个人的学力实际情况学习,体现出教学的层次性。要以课本中的习题为主要素材加以拓宽延伸、开拓解题思路,更好地运用课本资料巩固所学知识。二是要注重教学手段的创新,用学生熟悉的形象思维来生动教学,并逐渐过渡到抽象思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教材在教学内容和编排设计逐渐变得形象化和生动化,内容的创新必然要求教学形式的创新,教师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乐于走进数学,探究数学的奥秘。例如,在教学《抛物线》时,我运用了多媒体直观演示的方法,给学生展现出数学的直观形象效果,通过制作抛物线的动画课件,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能够正确地理解数学、学习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直观演示、数学模型化等方法培养学生形象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感性认识能力。
  二、要抓住学生心理,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活跃阶段,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的学习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点,教学设计应从生活中的身边小事人手,培养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是让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用大量的生活化数学问题,如,按揭房贷、银行利率、64格国际象棋、体育彩票概率等问题,或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关注生活,寻找数学问题,有意识地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他们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二是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善于帮助和引导学生发表见解,给学生大胆发言的机会,让学生敢想、敢做、敢说,用鼓励性评价方式,促使学生树立强大的自信心,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目:有一棵古树,高30米、粗2米,拿一根绳子从树根缠绕而上,缠绕15周到达树顶,请问这根绳子有多少米?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解答,并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解答思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要拓宽解题思路,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解答数学题目的多种角度和多种办法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会为自己能找到一个不同的或足更好的解题办法感到骄傲,他们也会因为一次次的解题成功的心理体验而更加愿意探究数学,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内在推动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强大动力,也是提高他们学习成绩的有效策略。教师要设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教学《不等式的解集》时,我设计了几道题目:
  例1 不等式%+2<4,除了上面提到的,一3,-1.5,0,1.5是不等式的解外,还有没有其它的解?若有,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例2 当x取下列数值时,不等式x+5<8是否成立?
  -4,2.5,3,-1.5,5,0,1.8
  例3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1≤x≤3;(2)-2≤x<4;(3)-3  通过对这几个题目的练习和解答,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解答方法,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小题检测中,积累和激发学生的成功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四、要加强日常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但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凭经验硬性规定学生应该怎么做,没有考虑学生怎么想,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愿意接受等问题,这样极大地阻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认真听讲、课后复习、多做练习的习惯,例如,在教学《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预习:两圆位置关系相交、相切与相离的性质,以及两圆之间半径与圆心距的关系。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用演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做一些巩固课堂教学的练习题,让学生养成多做练习的习惯,为学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自我理论水平,实践并完善新教法,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形象思维的同时,深化学生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还有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求收到最佳的数学课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肇丰。怎样写教育教学案例。上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戴汝潜,任勇。中学数学教学艺术与研究。山东出版社。
其他文献
紫云英丸衣种子是用精选好的种子与氮、磷、硼等肥料经过科学配方加工而成的。1996年在我县夹堤、西竺山等地进行示范推广取得较好效果。用丸衣种子每667平方米只需播种3公
伟大的科学先驱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在高中数学教学之中,尤其是对于探索或发现性学习来说,猜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其有助于学生开
有反思,才有进步;有进步,才能提高.培养学生的教学反思性学习能力既是学生自身学习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培养高中学生的教学反思性学习能
摘要: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念,营建优质高效课堂,给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共同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现代教育理念;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高度热情  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促使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学习,应创设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自主性
所谓物理思想方法,是指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物理学家研究和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中学物理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物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它包括:最基本的物理知识、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和科学精神,它们是学生智力开发、能力发展、个性形成及后续学习的基本条件,而现行物理教材中对物理思想方法的叙述不够,许多都隐藏在知识背后;并且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比思想方法的领悟和掌握要容易得多,因而给物理思想方法的教育带来了很多困难,目
目的 近些年来,人们认识到胆囊运动功能障碍在胆囊结石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也认识到胃肠肽类激素对胆囊和Oddi括约肌的收缩和舒张有一定的影响。胃肠肽类激素可能
现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素质虽然存在着千差万别,但绝大多数在智力水平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为数学教师要选准起点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抓好衔接,改
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高中阶段升学至上的观念制约了数学史的教育.部分师生认为数学史教学影响教学进程、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其实数学史的融入犹如教学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在和谐、融洽、平等、适宜的教学情境中,感受交流、沟通所带来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应试教学理念认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最基本的本
高中物理相对初中物理而言其情景更加复杂、更加抽象,物理过程更加繁琐,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更加灵活.使得解决和掌握的难度大大加深,于是学生的学习心理或许会有较大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