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语感?语感,即语言感受力,它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整体地感知和把握。它包含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理解力,又包含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信息,甚至能听出言外之意,读出文外之韵,得到的不是抽象的声音刺激或文字符号,而是对语言文字信息的真切而具体的感受。语感敏锐者,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恰到好处地传递思维信息。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深刻认识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自觉地运用语言规律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指导学生的语感训练。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这种阅读能力。每一篇文学作品都记录着作者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和精神气质,要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不是件容易的事。阅读课文,能敏锐地捕捉文中细腻的情趣,领会文章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进而全面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是阅读活动的最高境界。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在生动的讲解、范读中培养语感。语文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师应是一位情感丰富的教师,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感情,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所以在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儿童的心弦,从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这就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前提与“催化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可以起到“传染语感”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身情感的调节,引发和调动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也融入课文里,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境界,获得准确鲜明的感知。如孩子们听到我饱含深情讲《买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时,一个个泪眼汪汪。他们仿佛看到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看到了她手里一根根给她带来快乐和希望的火柴,跟着她快乐和失望,在他们心灵深处燃起了对小孩子的同情之情。这样地讲,既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又给学生的朗读起到了示范作用,从而达到了“传染语感于学生”的目的。等他们在来读《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这篇自读课文的时候,就能马上入情、入境。
  二、在美的感情朗读中培养语感。“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要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语感,就应先从朗读入手。作者的感情是极其丰富、复杂的,只靠教师讲是表达不清的,应让学生用心灵去感应。在经历了多种形式的自读以及分层次的理解读、体会读的语言循环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层层加深,对情感的体会步步深入,在螺旋上升的情感过程中,充分感知课文用词造句的生动及作者感情的奔涌,受到蕴藏其中的情感熏陶后,从而对语言文字产生真切而强烈的感受,达到训练语感的最终目的。
  三、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中培养语感。联想和想象是依据言语对象的描述,由此想到彼,或构想出某种事物的形象,可以使人对言语的感受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鲜活的形象、生动的景物、丰富的情感、深刻的哲理……图画是激发学生阅读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这些图画常能唤起学生的观察、联想和阅读的兴趣。如教学《小小的船》第三句时,指导学生观察:丁丁划着小船,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下遨游,星星在他身边闪烁。学生被带到了神奇无比的天空中,此时让学生展开想象,自己如果到宇宙旅行,将会看到什么,是不是“只看到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张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可能看到“宇宙飞船”“外星人”“人造卫星”等,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和思维,有效地进行了阅读训练。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充分感知和领略课文,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由表及里的消化吸收。
  四、在诱人的情境中培养语感。在阅读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的心态进入言语角色,同步进入语言所描绘的情感氛围中,才能达到“入境始于亲”的境界。也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形象,才能激起他们的情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境界,与作者的感情达到共鸣。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作用,活化教材。根据教材特点和理解语言文字的需要,灵活地动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语言感知,使之接受直观视觉的影响,激发情感,强化感知,促成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由文字的表面看到文字背后隐藏的作者的情感。
  五、在真切的感受中培养语感,感受到的东西才能记忆,才有可能理解。语感训练首先强调的是对事的感受。语文教材中,大量的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会和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丰富学生的感情世界,塑造和陶冶学生健康美好的感情,并使他们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是语文教学十分重要的任务。在《老树的故事》一课,有这样一句话:“老树,老树,告诉我吧,告诉我,所有的故事和童话。”指导学生充满感情地反复朗读,体会人与树、人与小鸟、老树与小鸟,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和睦相处,使孩子们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六、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培养语感,培养语感离不开语言文字训练这一中心环节。教材中那些典范的作品,其语言都是经作者精雕细刻,是妙不可言的。教师只有切实在语言文字上下工夫,语感的培养才有保证。特别要在作品中抓住那些重点的、精美的词句作为语感培养点,进行比较、揣摩、欣赏,进行透彻理解,使学生对它们不仅仅是有所感受,而且能与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获得更深的感受与理解。如“翠色欲流”一词,可引导学生读这段话后这样理解:那无边的草地好像是用绿色泼洒,颜色是那样绿、那样鲜、那样浓,那浓浓的绿色,饱含了水分,好像凝聚成一个宽阔而碧绿的水面。这是多么美的景色,一个“流”字把意境写活了。经常这样品词、分析,学生对书面语言的感知力就会敏锐起来。语感是语言的一种直觉能力,但训练语感却是一贯非直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反复复地对各式各样地言语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反复地进行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这样,学生对言语的感受就会逐渐从肤浅、狭窄、迟钝走向深刻、全面、灵敏和迅速,而培养学生这种对语言的灵敏、全面、深刻的直觉能力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
其他文献
本文仅以初二课为例,从调整教材结构、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师生情感等方面对历史教学作了一些尝试,目的在于让学生走进历史,让历史“鲜活”起来,使学生感悟历史,真实地感受到
小学低年级是学习说话、写话的最佳时期,培养良好的说写习惯,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
语文教学的关键,是用小火把教材煨透,即教师准确、深刻、独到的把握教材.这篇文章我以前曾教过几次,而每次都是囫囵吞枣,草草了事.我们如何才能真正走进阅读的殿堂呢?
电视节目是一种视觉艺术,观众不只是听,而且要看。而谈话节目的主要内容就是说话,在电视节目如万花筒般丰富的今天,谈话节目如何才能吸引观众呢?一、抓住观众兴趣,内容丰富多彩我们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但长久以来,教师总是占据着课堂的中心舞台,让所有的学生都在自己的指挥棒下团
“读”是外语学习中获得信息的一种手段,也是外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各类考试中阅读题必不可少.这种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的,这就要求阅读者必须具有一定的
杨振宁教授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习也是这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们始终处于积极思维之中。实践证明:一个人对学习形成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获得新知识作为自己的内部需要。可见,浓厚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也是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所以教学活动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
[课例背景] rn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面对不同的学段,不同的文本时可以有所侧重.阅读更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
“坐井观天”是个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故事内容浅显易懂,但要挖掘深含其中的寓意,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却有一定难度.怎样让孩子们轻轻松松理解寓意,简简单单学好课文
一、教学现状的反思rn我们都知道语文的源头活水一是书籍,二是生活.可是教学模式把语文的教与学局限在课堂上,把知识内容限制在课本中,导致书本学习与实际应用的脱节、知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