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灵动始信数学之美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b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数学意义上说,“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直线、射线、线段与角看似四个独立的数学概念,却又有着“万变不离其宗”的本质联系,本课例突破常规教学模式,紧紧围绕聚“点”成“线”、以“点”分“线”、过“点”描“线”三个教学环节带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总结能力,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念,
  【关键词】点;线
  
  《直线、射线、线段和角》是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中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重点是教学直线和射线的认识,关键是要让学生弄清楚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设计时,教师始终扣住“点”与“线”展开如下教学:
  
  1.聚“点”成“线”体验线的形成
  
  “点”与“线”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是将“点”和“线”割裂开来教学的,因此当教师讲到“线段和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以及“圆上有无数个点”“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等概念时学生往往茫然不知所措,或是一知半解,或是机械式的记忆,为了让学生对该知识结构有一个整体认知,也为今后的教学打下良好伏笔,教学伊始教师便设计了一个课前操作活动——聚“点”成“线”,让学生先画一个点,再紧挨着不断往下画点,通过操作学生立即就会发现把点相聚就形成了线,再利用课件直观形象演示,展示出直线与曲线的形成过程,既为后续教学奠定了基础,又从数学意义上很自然地导出了“线可以看成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无数个点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便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线”,为下一步教学扫除了认知上的障碍,明确了点与线之间的转化关系,
  
  2.以“点”分“线”明确线的分类
  
  
  “三线”本为一体:线可以看成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无数个点按照不同的方式排列便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线;当线是有限长时,两端的点就是端点,这就是线段;将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便形成了射线:将另一端也无限延长就是直线,直线、线段和射线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线段、射线又是直线的一部分,
  教学中,教师首先借助一根毛线的实物演示,从线段出发规范学生对线段的认知与描述。复习线段:线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直的,有的是弯曲的,其实以前同学就已经接触过“线”了,例如老师手上的这根毛线把它拉直。从数学角度上说它就可以近似看作是一条“线段”,
  (1)谁能指一指这条线段?(强调:从一端指向另一端,从一端开始到另一端结束)
  (2)请你用点和线来描绘一下线段,线段是什么样的?(突出线段特征:直的、两端是端点、有限长)
  (3)你能指指你身边的线段吗?(让学生充分举例,并规范描述,强调两个端点在哪里以及比较长短)
  明确线段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再以线段为蓝本,引导学生发挥数学想象能力感受射线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自然过渡到对直线的认知,
  (1)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教具,从一端到另一端它也可以看作是一条线段,为了方便我们把它叫做①号线(线段),现在,从这个教具的一端射出一条光线,它照射在老师的手上,请问现在这条线段应该是从哪儿到哪儿,这一端的端点在这儿,另一端的端点在哪儿?(继续到更远处:孩子身上,墙上)
  (2)师: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假设我站在操场上,上面没有任何障碍物阻挡,将光线射向天空,那么这一端的端点在这儿,另一端的端点在哪儿?(没有端点,无限延长)它还是线段吗?(不是)为什么?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二种线,老师暂且不说出它的名字,让同学们用智慧揭开它神秘的面纱,现在我们称之为②号线,
  (3)师:现在,我们回到教室,假设这一端的光线没有任何障碍物阻挡,它在无限延伸,接着从教具的另一端也射出一条光线,它也没有任何障碍物阻挡,它也在无限延伸,也就是说它的两端都在无限延伸,请问它有端点吗?(没有)它是①号线(线段)吗?是②号线吗?为什么?那我们称之为③号线,
  接着,用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将头脑中形成的初步印象进行归纳和整理,表格围绕:编号①号线、②号线、⑧号线为主线,根据孩子在思维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加以展开,“我来给它们取个名字”;“我来画画它的样子”;“有端点吗?有几个?”;“能不能向一端或两端无限延伸?”;“能度量出长度吗?”:“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等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在常规教学中,一般是将“三线”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一步到位,要求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话语进行概括,而实际上从人的客观认知规律来说一定要经历由繁到简的抽象总结过程,其实这个看似“繁琐”的过程对学生的认知来说却是尤为重要,不妨先让孩子小组合作交流,利用学习伙伴间的交流、合作、讨论、争辩、表达。给思维一个驰骋疆场、天马行空的空间,再由教师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进一步的规范、简要,这无疑是要比一步到位更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发展规律,线的分类也由此而明晰,
  
  3.过“点”描“线”感受线的组合
  陶行知曾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弗赖登塔尔也强调:数学教学的具体组织过程,应该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作出来”的数学,而不是给以“现成的”数学,作为概念教学课,教师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地感悟学习材料,充分展开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概念,过“点”描“线”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老师让学生先猜测再动手画一画,同时通过以上过点画线的经验。依次类推让学生画射线,很自然地就过渡到了下一个环节“角”的形成,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点与线密不可分,点与线又变换无穷,本节课围绕聚“点”成“线”、以“点”分“线”、过“点”描“线”三个环节,依托想象、思考、操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从大数学教学观的角度将“点”与“线”整合起来,力求为学生呈现一个完整的承上启下式的知识体系认知结构,让学生在实践与学习中感受到“点”“线”灵动数学之美,
其他文献
一、明确讲评课的目的    讲评课的目的就是纠正错误,分析得失,找出差距,提炼概括,所以教师应明确此目的,课前精心地设计每道试题的讲评思路,只有做到讲前心中有数,才能做到讲时有的放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题记】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让心灵去旅行!”这是一句著名的广告语,旅行是愉悦的,是充实的,是灵动的,是有感悟的,是美好的!贯之于我们的课堂教学,那就是不能单纯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过程,
【摘要】新课程标准认为掌握好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提高数学素质的必要条件.数学课本本身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立足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立足于培养各种能力,多方面加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在一系列过程中学会自己提炼数学思想和方法,并用它来解决一些问题.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体会.  【关键词】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数学素质;
【摘要】质疑是创新思维的前奏,想象是创新的源泉。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结构,实现课堂高效化,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巧设问题情境。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对此话题,谈谈个人在数学教学中的做法。  【关键词】培养;创新能力;自主探索;求知欲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学习兴趣在学习的动力系统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也有人说兴趣是学生学
立体课堂又叫三维课堂——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听互讲.表现出丰富的信息链.三维课堂凸显出教、学、讲三位一体的课堂新学习模式.三维课堂以学生的讲为主线,老师的教为辅线,学生的思考为隐线.针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从板书到语言表达,从小组参与程度到小组课堂纪律,从做题的思路方法到做题的快慢节奏,老师扮演好引导与指导、鼓励与勉励的角色,使课堂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演、以老师为导演的
【摘要】在教学设计中搭载知识点的素材很重要,即如何通过一个事物把知识蕴含在里面,通过适当的方式去演绎,使之让学生有兴趣去研究和解决,本文所要阐述的就是进行素材的选编与整合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素材;选编;整合  缘 起  浙教版七年级上“2.3有理数的乘法(1)”这一课在两个班的不同演绎带来的不同效果让笔者备受启发.下面把两个班在进行有理数乘法中异号两数相乘及同负两数相乘的法则教学中的
豆腐池胡同里的生死契阔  “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钟鼓楼是坐落在北京南北中轴线北端的一组古代建筑。在元、明、清时代,这里是都城的报时中心,晨鼓暮钟,岁月悠悠。  钟楼的北边,有一条东西向的小胡同,叫豆腐池胡同。据说早年间,有一个姓陈的豆腐商人,豆腐做得好,生意兴隆。于是,大伙儿口口相传,就把他做豆腐的胡同叫作豆腐陈胡同。叫着叫着,“豆腐陈”就成了“豆腐池”。到清朝乾隆年间,豆腐池胡同已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结构,逐步完成由封闭的教学环境向开放的教学环境的转变,信息技术不仅作为一种承载和传输的工具存在,而是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机整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工具,实现学与教方式的根本变革;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科课程的“链接”。有效地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本文从教学实践中撷取几个实例,借此阐述我们在这方面的几
【摘要】 二把折扇的功效——细节产生效益,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  【关键词】 细节;细节教学;精彩细节;创造;功力;效益  近期研究者将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的理念用之于数学教学.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事,也应做于细. 如何操作才能让数学课堂教学的细节增加数学教学效益呢?我想从两个案例来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案例一 二把折扇的功效——细节产生效益  “一心渴望伟大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比如,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更强,合作学习的气氛更浓厚,动手实践的能力增强,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不是程序化的机器,而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