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若干思考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fu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感到棘手的方面,因为它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语用基础知识,还需要他们观察一切能观察之事物,挖掘可写之素材,同时还要追求作文内容的思想性和表达方式的得体性,它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学中,教师更需要突破过去刻板的作文教学方式,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
  一、解放个性,引导学生关注自我
  追求学生的个性化作文写作,就必须将在作文教学中以“教师教”为主体转化为以“学生想”为主体。写作是一种表达自我认知、抒发自我感情的方式,它依赖于学生对于自我内心的耐心审视与思考。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切忌灌输学生太多自身的思想。正处于未成年成长时期的初中生,他们单纯的内心世界与成年人成熟的内心世界显然不同,并且由于他们在思维上缺乏独立自主性,极易受到他人影响,所以学生对于自我的关注只能由教师来引导而不能由教师来代替。
  1. 拒绝剽窃照搬,鼓励个性创新
  类似《中考满分作文》、《高分作文100篇》等书籍本是让学生从中学习到个性化写作方式和独特见解的重要性的范例,但由于教学中的频频引用,许多初中生患上了一看到作文题目就去求助优秀范文的“范文依赖症”。在写作中单纯模仿范文,导致写出毫无新意的作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摆脱对佳作的依赖。课堂教学时,选择多个开放性的作文话题让学生进行辩论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学生在辩论赛的形式中,需要做出灵敏的反应,快速提出自我观点并调用大脑内的素材来证明自己的言论,这个过程其实与写作时的立意有异曲同工之妙。课堂上紧迫的时间会让他们来不及去翻阅范文,必须快速进行自我思考,这种训练对他们在写作时进行审题和个性化立意都有所帮助。
  另外,一些学生模仿范文是他们对于自我写作能力的不自信。他们因为自身语言匮乏,经常抄袭范文中优美的句词或段落。然而个性化作文追求的并非是富有文采的语句堆砌,而是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叙述自己的所闻所见,表达自己的感受,贵在真实。处于少年时期的初中生,大可不必邯郸学步,模仿成年人的言语方式写出的文章往往不深刻还丢失了自身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我,拒绝复制别人,追求个性原创。即使语言朴实,只要写出的是自己真实的所思所想就是好文章,语言的美化可以通过日后的积累慢慢达成。
  2. 提倡合理的自由写作手法
  规定的文体或是题目往往会禁锢学生的思想,限制学生的发挥空间,但如果放任其自由选择,则会导致学生只写自己擅长的单一文体。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限制文体不限题或者统一命题但不限文体的方法来给予学生适当的写作空间,又不会造成学生写作时在文体或选材上的不平衡。
  当然,像周记这种完全自由化的写作形式也可适当安排。学生通过写作能够自由吐露心声也有利于教师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教师在学生作文中发现与自身思想冲突的言论时要理性判断,若是不违背道德,要给予宽容以免打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寻找素材,指导学生挖掘生活
  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常常是学生作文通篇无病呻吟的原因。许多学生因腹中空空就在写作中胡乱编造,导致文章内容空洞情感缺失。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们一直致力于教学生怎样写作,学生掌握了众多的写作技巧却发现对于写什么一头雾水。
  1. 留心身边的人和事
  学生们熟悉“文章来源于生活”这句话,却很少真的去关注生活。这种内心的枯竭与长久以来关起门来埋头讲理论的教学方式是分不开的。教师在进行写作指导前,应先培养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引导他们观察生活,培养他们对于生活敏锐的感知力,这是灵感来源的动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为作文题让学生进行段落写作练习,比如《我的一位同班同学》,要求学生在写作时以真实为原则,写作完成后教师可进行读片段让同学们猜是哪一位同学的课堂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能活跃课堂气氛。除此之外,对家庭生活的涉及也是必要的,《我的家人》或者《我的宠物》之类的题目看似陈旧,却是最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作文题。学生在这种练习中形成留心生活的习惯,就会在大脑中形成素材库,不会在选材时不知所措了。
  2. 培养学生深度思考能力
  初中生作文除了要求叙述完整,语句通顺,还需要在作文中体现思想性。教师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去深度思考和探索。
  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理解课文的主体交给学生,用由浅及深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培养他们从外在到本质的探索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让学生进行简单词语的联想也很有帮助,比如用“耳机”让学生自由联想,便可能出现“音乐”、“电子”等相关词,再深入可联想到“科技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或者“爱音乐的人往往热爱生活,爱好对人的性格有所影响”等。
  当然,让学生阅读书籍是最能丰富其内涵的。在书籍的选择上,教师应选择针对青少年的读物,他们可能对思想深刻的散文集无法真正理解甚至形成误解。选择一些历史故事类的书籍比较适合,教师应让学生在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的记录,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久而久之,在写作中学生会引用历史故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也会养成常思考的好习惯。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追求功利价值,困囿于教参的“权威”解读,忽视了其人文价值,缺少真情的共融、智慧的启迪,以至课堂教学僵化机械、死气沉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与社会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变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今,生源的大幅减少,家庭与社会对教育的期望等众多原因为小班化教学提供可能。小班化教学以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与全面及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估等环节的改革来实现。对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引导和帮助,让每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对于初中英语这门学科而言,语言的交际性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交流,因此,英语教学对师生关系和沟通工具的要求都要高于其他学科。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积极探索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和扫除师生关系障碍的具体措施。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影响师生关系的障碍因素  1.情感因素引起师生关系障碍  与其它学科相比,语言和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然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础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在教
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趋频繁,英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近年来,英语教学在农村学校也受到了高度重视。但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初中学生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它决定着学生以后能否继续深造。对“英语学困生”,我认为其形成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方面的原因  社会是个大课堂。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会有一定
我们收集了艺术史上三个与美术馆相关的艺术家实践,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黄永球与厦门达达的三件作品矛头直接指向官方的美术馆系统。他们以破坏的姿态去焚烧作品、甚至计划把
传统上,公立美术馆应该主要承担着作为公民教育一部分的公共教育职能,然而由于我国对于体制化教育的侧重和强调,处于公立美术馆中的公共艺术教育往往很难脱出培训或讲授式的传统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作业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过程。但当前不少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还是过多地限于“题海战术”,布置的作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无效性、重复性、机械记忆性、惩罚性等问题。对于作业的设计我有以下的思考:  一、目标明确  我们设计的作业一定要针对教学目标,重点明确,有的放矢,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
恒成立问题是高考的热点,有的学生面对这一问题往往束手无策,找不到问题突破口。本文试对此类问题的求解策略与方法作一提炼总结。一、分离参数法 Constantly established t
中国现当代美术馆艺术品收藏的现状与艺术史书写和美术馆本身的发展历史息息相关,相对于传统的博物馆以藏品及其保存、研究为主体的博物馆学,中国现当代美术馆自诞生之日就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