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铸中西 营构新韵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arll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力主革新的融合派大师首推林风眠(1900-1991年)。他的出身与齐白石(1864-1957年)、潘天寿(1897-1971年)相当,但其艺术之路与他们迥然有异。在艺术观念,林风眠与刘海粟(1896-1994年)颇为相似;然与刘海粟相比,林风眠中西合璧之路走得更为坚定、更为彻底。
  林风眠出身于广东梅县的一个石匠家庭,从小跟随父亲涂鸦学画。在38岁以前,林风眠积极献身于美术教育和美术运动,曾在北京艺专、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任职,创办了国立西湖艺术院。自抗日战争初期,他辞去国立艺专校长职务之后,就不再热心于社会活动,而埋头于画室中孤独求索“东西方和谐和精神融会的理想”。
  其实,林风眠改革传统绘画的创作实践从法国留学时就已开始了。留法7年,林风眠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的写实绘画和印象派、野兽派绘画,并十分关注中国传统绘画的研究。回国后,林风眠踌躇满志,开始水墨画的改革和实验,准备实现自己振兴中国艺术的宏愿。虽曾以“我入地狱”的精神,竭尽全力振臂高呼“艺术运动”并身体力行,却难有成效。最终,林风眠只得被迫独身一人躲到重庆弹子石的一个偏僻破落的村舍,不受干扰地探索他的水墨画。1952年至1977年,林风眠以“退休”教授的身份栖居上海,过着漫长的隐居生活,深居简出,全身心耽于创作,画了大量的花卉、禽鸟、风景和戏曲人物,迎来了他探索的第二个高峰。1979年,林风眠定居香港,将其余年和重新焕发的艺术青春献给了纯粹的艺术,在创作上又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林风眠一生从事中西艺术融合的探索,面对中国画停滞不前的形势,他忧心忡忡:“国画几乎到了山穷水尽、几无生路的局势。”但他不像叫嚷着要“全盘西化”的人那样简单,始终保持冷静的态度,“中国自宋以后走上了临摹古人路子,画面渐趋枯竭,变成了幽灵;而西洋画,文艺复兴后,走到19世纪学院派手里,则变成了木头,要重新复苏,唯有以大自然为本,去发现、领略其中本体。”他首先在思想上拓展了绘画的境界与视野,把握住人类文化发展的脉络,抛却狭隘的带有地域特色的艺术观。他又十分强调艺术创作的意念,认为意念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方面,而形与色无非是发掘这一意念的锄头,“如果省一锄头可以掘出更多意念的宝藏来,我们何苦非要多掘一下不可呢?”
  “西方艺术,形式上之构成倾于客观一方面,常常因为形式之过于发达,而缺少情绪之表现,把自身变为机械,把艺术变为印刷物……东方艺术,形式上之构成,倾于主观一方面。常常因为形式过于不发达,反而不能表现情绪上之所需求,把艺术变为无聊时消倦的戏笔,因此竟使艺术在社会上失去其相当的地位(如中国现代)。其实西方艺术上之所短正是东方艺术之所长;东方艺术之所短,正是西方艺术之所长。短长互补,世界新艺术之产生,正在目前,惟视吾人努力之方针耳。”林风眠心中的理想艺术,既讲究造型、又具有主观表现的自由度。因而,林风眠从了解宋元、深究汉唐以及广大的中国民间艺术入手,又透彻地探讨了西方美术,综合中西之长。他努力使表现手法和绘画样式更加单纯简洁,用较少的笔墨表达更丰富的内涵,以西方化的笔调体现了东方诗意。他用以融入中国绘画的,主要不是再现描绘的技巧,而是色彩、造型上的表现性。他透过印象派攫取自然的方法,将浓彩与淡墨相互交织,以色彩表现自然的新鲜与活力、质感与量感,以视觉性打破墨色的概念化,以主观的感觉打破固定的公式用色法,并注重景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融合所产生的整体性,有雷诺阿的松动、莫奈的新鲜明朗和塞尚的统一节奏,再以中国的线条和墨韵,单刀直入,以闪电般的速度表现了其大气磅礴、粗犷豪放的气魄。
  林风眠曾说过一句很令人感慨的话:“我像斯芬克司,坐在沙漠里,伟大的时代一个一个过去了,我依然不动。”他的绘画是经过了20年的努力才逐渐成熟,到1947年才开始尝试在水墨中夹进水彩和水粉;而把阳光引进水墨画的设想,则是迟至50年代才得以完全实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实验过程。
  在中西绘画的关系上,林风眠走的不是像徐悲鸿和刘海粟所走的以西润中的路,而是中西融合的再造一个新品类的路。二、三十年代,林风眠似乎不太青睐自然风景,只画过很少几张接近岭南派风格的山水画,总体风格接近德国表现主义。40年代林风眠退居嘉陵江畔,林风眠如痴如醉地沉浸在艺术实验中,起早贪黑地作画。当时,他的主要题材是重庆地区的沿江风光、山间景色,作品风格比较简单,用寥寥几笔涂抹出山川、江流、堤岸。虽然运用了不少水墨画的技巧,但还是带着浓重的表现主义忧郁、沉闷的情调。到40年代末,林风眠绘画中油画的因素相当多,翠绿、群青、紫红叠加在一起非常艳丽,有一种比较欢快的心情。但是西洋色彩和中国水墨还没有很好地融合起来,导致色彩层层厚堆在一起,笔触很滞重,缺乏流动性和通透感,也缺乏油画的光亮效果。《松林暮色》是林风眠这一时期最具代表的作品,“画面的远山、湖水、松林,都用阔大而简捷的几笔画成,十分精炼、肯定、泼辣。他在民间艺术上所汲取的这些特色,在这幅画里被生活的实感充实了起来,不知不觉地又糅合了西方绘画的方法。此画充分利用了淋漓的水墨在宣纸上的晕染效果,抹上两笔农民用作染料的靛青,又在树干上涂上几笔赭石,从而获得一种丰满的色调,表达出了景物的质感、空间感和掺入了画家深情地面对自然的特定意境”,用他的得意门生苏天赐的话说,“为其艺术风格又开了一个头,预示了以后的发展。”
  林风眠成熟期的风景画(林风眠是用中国画的工具来表现风景,他的山水画严格意义上讲只能说是风景画),以平原秋景最具特色。远山、树林、小河、房舍是其风景画的主要语言。河边有一排高大的乔木,树上的黄叶和红叶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十分辉煌,暮色降临,逆光的树干、屋顶、河岸溟溟欲黑,与灿烂余辉中的金红色的叶子形成强烈对比,近处的倒影在深沉的暖色调中闪闪发光,给壮美的画面增加了几分活泼的色彩。他以光色水墨化或水墨光色化的办法解决了光、色、墨统一关系,这是他对色的突破。那艳丽的红色、黄色和逆光处理是从油画变化而来,那黑色主调则符合中国画传统。树下的路、水中的影,多由灰绿、灰赭等中间色调绘成——其色调、自然光都与西画有密切的关系,但其基调是水墨的,意境也和传统绘画一脉相承,中西绘画在他的笔下显得和谐统一。
  据苏天赐回忆,林风眠这一典型画风的确立得益于大自然的启示。1953年,林风眠从苏州天平山游览回来路过苏天赐家,兴奋地对苏说去天平山收获很大,可以画一种新风景了。在天平山风景中,林风眠发现了一种色彩上、造型上、空间上都富有诗意的景色,这让一向情感丰富的他兴奋不已。深秋时节的天平山,暖溢的阳光照耀在静寂的山林里,小道拾阶而上伸向深处。前面的柏树虽然不是很高但是粗大壮硕、敦实有力,黑压压地一片迎在眼前,中景是火红色的枫林,映衬着一片金黄色的秋叶,远处是幽暗深邃的山体。整个山林、小路、房舍、池塘融为一体,浓郁而热烈、灿烂而辉煌,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的想象空间。由于天平山强烈的光线和明暗对比,林风眠不受约束地将夕阳产生的金色光线引入画面,把色彩的光亮感和水墨的透明感融于一体,画面层次变得丰富而且具有了深度和实在感,线条也因为形体的明确而变得坚实有力。他后来谈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我很少对着自然进行创作,只有在我的学习中,收集材料中,对自然作如实描写,去研究自然、理解自然。创作时,我是凭收集的材料、凭记忆和技术经验去作画的……”通过对自然的感受和记录,他将色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解决了中国画与西画在材料问题上的差异。林风眠已经找到了一种属于他自己的语言,一种和新社会精神相一致的语言,奠定了自己成熟期的基本面貌。
  林风眠在1929年写的《中国绘画新论》一文中,认为复活中国绘画最重要的三件事是:
  一、“绘画上单纯化的描写,应以自然现象为基础。”即“是向复杂的自然物象中,寻求他显现的性格、质量和综合的色彩的表现。从细碎的现象中,归纳到整体的观念中的意思”。所以“单纯的意义”不能理解为“抽象的写意画”;
  二、“对于绘画的原料、技巧、方法应有绝对的改进”;
  三、“绘画上基本的训练,应采取自然界为对象,纯以科学的方法,使物象正确的重现,以为创造之基础。”
  林风眠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他的中西结合获得了成功。他以中国的韵律感为骨干,汲取西方美术的形与质,融合了墨与油的趣味,既富有现代感而又最能摄取传统神魂,真正融化了东方与西方二者的艺术。他为改革传统绘画所进行的孤独而顽强的奋战,开拓的是一条通向现代的路。他的成功经验,无疑是最有启示性的。然而,林风眠的风景画和中国传统山水画在本质上毫无内在联系,这种风格注定只能是及可而止,也很难发展成主流画风的。
其他文献
日前,由中国收藏家協会主办、深圳收藏家協会承办的首届中国收藏组织发展创新研讨会在深圳举办。大会为期两天,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副司长张建新、中国收藏家協会会长罗伯健、中国收藏家協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晋英,以及全国收藏组织负责人出席了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加了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体旅游局主办的“迎大运中国第九届体育收藏展览”开幕式,并围绕当前中国收藏组织的创新与发展展开研究讨论,共谋中国收藏组织
期刊
2004年,《红山古玉文化研究》一书,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7年,《中国史前史红山文化古玉器概说》一书,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9年,《红山文化古玉器鉴识与欣赏综论之鉴识理论篇》和《红山文化古玉器鉴识与欣赏综论之鉴识研究篇》二书,由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短短不到六年的时间里,先后有四部关于红山文化古玉器著作专著问世,犹如一枚集束炸弹,抛向了红山文化研究领域,引起
期刊
晚明时期,嵌螺钿漆器开始在全国流行,此工艺以制作巨匠江千里的作品最有名。江千里是江苏扬州人,字秋水,王士祯《池北偶谈》和朱琰《陶说》皆称他“善镌嵌螺钿漆器,技艺精湛”,清代诗人阮葵生《茶余客话》中也有“江千里治嵌漆……皆名闻朝野,信今后传无疑也”的记载。到了清代以后,“千里”已经成为螺钿工艺的一个品牌,许多名贵的螺钿器皿上都嵌有“千里”底款,苏浙甚至有“家家杯盘江千里”之说,可见江千里作品的认知度
期刊
八大山人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写意画大师,他的绘画风格开一代风气之先,备受推崇。  中国现代艺术大师刘海粟说过:“在中国艺术史里,从王维到现在,这一千一百六十年间,不少高品的艺术,但是怎能比得上八大与石涛的伟大,永远在艺苑里,放射不朽的光辉?”  郑板桥也曾经这样说道:“八大名满天下,石涛名不出扬州。”这句话虽然是很久以前的断言,未必准确。但是从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喜爱八大的作品看来,“名满天下”这几个字
期刊
幸运的错误    李广宁,安徽省文物鉴定站研究员,在我国古陶瓷界经常能听到这一熟悉的名字。他对古陶瓷的热爱和对安徽省的文物保护与古陶瓷鉴定的默默贡献,让人们备加赞赏与叹服。如今这位花甲老人虽已退休,但仍然被单位返聘,奋斗在工作的第一线。  李广宁先生的入行源于一次幸运的错误。上世纪七十年代,身为文革时期的“老三届”学生,“上大学简直是一种奢侈,因为上大学需要推荐,只有‘根红苗正’的工农兵才有这样的
期刊
中国佛教源于印度佛教,西汉末年,始传中国。佛教传入中国后,历经汉、魏晋的发展,到了南北朝时期得到君主的推崇,进一步隆盛。南朝梁武帝三度舍身同泰寺。唐朝诗人杜牧有诗述南朝佛教之盛况:“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北朝则大量开凿石窟,如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魏书·释老志》载北魏佛教发展的情况,“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自中国之有佛法,未之有也。略而计之,僧侣大众两百
期刊
龚贤(1619-1689年),字半千、半亩、清凉山人等,祖籍江苏昆山,流寓金陵(南京),为清初著名山水画家,“金陵八家”之首。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明末战乱时外出飘泊流离,入清隐居不仕,居南京清凉山,卖画课徒。擅画山水,风格独具。  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龚贤的山水画具有独特的表现力。他经过长期的探索与不断升华,创造了前人不曾有过的浑厚、浓郁的山水画新风格。本文以对龚贤山水的技法为切入点,逐步分析其层
期刊
中国古代灯具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灯具,它们造型各异、千姿百态。每个时代的灯具都是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代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历代灯具中又以汉代为一个高峰,其种类之繁多、构思之新巧和数量之庞大均超越前代。  汉代灯具按造型可分为五种:器皿形灯,如豆形灯、鼎形灯;动物形灯,如凤鸟灯、龙形灯;人物形灯,如当户灯、人形吊灯;连枝灯,有三枝灯、十二枝灯等;红灯,著名的有长信宫灯、错银牛
期刊
稀世珍宝共赏: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立像  2011年7月5日,大型文物巡展《圣地西藏——最接近天空的宝藏》在河南博物院开展。展览共展出127件(组)由各相关单位珍藏的造像、佛经、唐卡、宝器等珍贵文物,其中的一尊来自拉萨罗布林卡的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立像在展出的珍贵文物中格外引人关注。  大匠之门——齐白石艺术纪念展在皖开幕  2011年7月8-23日,合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湘潭市文化局
期刊
当下华人资本大规模涌入艺术品市场,拍场上东方因素地位明显上扬,书画交易额比重显著增加。在书画收藏与投资的大浪潮中,书画鉴定重要性急剧凸显,众所周知,中国鉴定门类中最难者非字画莫属。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拜访了中国书协鉴定评估委员、安徽省书协副主席、安徽省书法理论研究会会长、沧浪书社执事余国松先生。  余国松先生是为九三学社成员,高级美术师,书法作品11次参加中国书协举办的国展,40余次参加全国性、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