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作文“心境与快乐”导写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tiantian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心境与快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能套作和抄袭。
  审题指导
  
  所谓标题作文,亦即命题作文。如今的标题作文在写作要求不像以往命题作文那样严格。其作文标题的拟定,有些类似话题作文的“话题”,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易于立意。就近几年江苏的标题作文而言,一直延续“积极的,有意义的,贴近生活的,猜不着的,有话可说”的高考命题基本原则。如果说,2006年的“人与路”考察点侧重于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路”之间的辩证关系,2007年的“怀想天空”侧重于探究人的精神空间,2008年的“好奇心”侧重于人的内心世界的挖掘的话,那么2009年的《品味时尚》则是侧重于人与时代潮流的交融共生。
  本次标题作文“快乐与心境”也是基于让考生有话说,有东西写的命题理念,意在考查中学生所见所闻所感。只要是关注生活、善于思考的学生,都可以写出有感而发的文章来。
  写作指引
  
  “心境与快乐”,是个并列短语构成的文题,连词“与”表明其前后内容有着一定的关系。因而,只要是讨论“心境”与“快乐”某种关系的,就在标题限定的内容范围内,都可以据之构思成文。
  人生在世,总避免不了对客观事物有所认同或否定。俗话说:“人生如同镜子,你哭它就对你哭,你笑它便对你笑。”持有怎样的心态极为重要。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个人的人生都不能是一帆风顺的。之所以有的人生活的好,有的人生活不好,并不完全取决于每个经历的挫折困难谁多谁少,谁有谁无,关键在于每个人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所持的心态。面对挫折困难,我们不能逃避,应该勇敢地面对,积极地挑战它,而不应该气馁,一蹶不振,甚至畏之而避开。只有积极乐观地面对,踏实勤奋地工作,兢兢业业地努力,才能战胜困难,抚平挫折给我们带来的创伤。
  由于标题所含内容丰富,外延也较为宽泛,“心境”与“快乐”又可以构成条件、因果、承接、目的等多种关系,因而类似下列的立意,都是可以编故事、写散文、写论文或其他应用文体来寄意遣怀、述志明理的:
  1.用积极的态度去看事物,你便会看到美好,获得精神的愉悦。
  2.如果一味用批评的眼光看待事物,你自然会看到许多缺点,从而影响你的心境,得不到快乐。
  3.世界上不是缺少快乐,缺少的是支配发现快乐的那双眼睛的心态。
  4.只有积极健康的心态,才能善待客观万物,从而产生快乐感。
  5.没有任何一种快乐,不是源于人的心境。
  6.快乐是一种心境,跟财富、年龄与环境无关。
  7.拥有一颗知足、淡定的心,快乐就在你身上。
  8.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它只有在人类的心灵里才能发现。
  9.心灵之湖是清澈的,几条烦恼的小鱼断然掀不起浊水来。
  10.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内心的平静。
  ……
  学生佳作
  
  心境与快乐
  吉林松原市二中 宫 常
  什么是快乐?似乎很难界定,但从本质上讲,它属于心灵,而不属于金钱和权势。正如卡耐基所说:“你可知道,只要下定决心你就会快乐——而且对它执着不移——便会快乐下去。快乐依凭于你的心理状态,而不在于你的财产或成就。”可见,快乐源于心态,在于为心境而耕耘。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是快乐的,但他的快乐不是来自伟大的发明、发现和巨大的科学成就。他自己曾说过:“真正的快乐,是对生活的乐观,对工作的愉快,对事业的热心和奋发。”可见他的快乐,是一种不求功、不求名、不求利的恬淡的、从容的境界,更是一种为所乐而为的快乐。
  我国舞蹈界国宝、著名原生态舞蹈家杨丽萍,她的舞作全取材于自然的象征,如浪漫的《月光》、轻盈的《雨丝》、缠绵的《两棵树》等,无一不被她那丰富、柔软、细腻的身体语汇演绎得淋漓尽致,观众无不为她如醉如痴的表演所感染和震撼。很多局外人很难想象她平时到底洒下了多少血汗,很多人认为她对生命是极其执着的;但是,当媒体采访她为什么能够那样执着的时候,她却说这不是执着,是热爱,是最爱,她的心里只有舞蹈,她就是为舞蹈而生,舞蹈就是她的快乐所在。可见,做心中最喜欢的事,不但容易做出成绩,而且会带来无与伦比的快乐。
  由此看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陶渊明是快乐的,他的快乐融入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劳动和悠闲之中;独跨轻骑飞跃黄河的柯受良是快乐的,他的快乐饱含战胜自然、战胜自我,为乐而为、为乐而冒险;为画虾而热衷养虾的齐白石是快乐的,他的快乐融入了对事业的无比执着和对艺术的痴迷追求。正如法国大作家福楼拜所说:“快乐有如生命的温度计,生活内容越是丰富,它的水银柱就愈是升高。”
  为心境而耕耘会给人带来快乐,快乐的情绪又使其卓有成效地工作;以出世之心,做入世的乐事,真是玫瑰无边,花香无边;花香无边,玫瑰无边。
  这无边的快乐,那些求富觅贵、被名僵利锁羁绊的人是永远无法理解、无缘体会的。伊斯兰国王阿布德尔•拉曼三世,在漫长的四十六年的统治期间,位高权重、富甲天下,但最终他曾惋惜地说:“在我统治的四十六年中,我认为真正快乐的日子只有十四天。”
  可见,拥有权势并不一定会给人都带来快乐,同样,拥有豪宅,豪宅未必就能酿造不出温馨而惬意的氛围;拥有名车,名车也难以载来一路的由衷欢笑;拥有时装,时装再华丽,也展现不出优雅的气质;拥有金笔,金笔再昂贵,也绝不等于美丽的诗行、隽永的篇章……
  快乐的人取舍生活的主要依据不是贵与贱、进与退、贫与富、得与失,也不一定非要获得所谓的成功,他们在乎的是能不能任心适意地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享受耕耘心境的本身——唯其如此,他们的心胸里就永远装满了充实和快乐。
  快乐源于心境,让我们耕耘心境吧——快乐正翘首以待!
  
  此文至少有三点值得借鉴:
  一、紧紧扣住题目立意,而且观点健康鲜明。开篇通过设问、引用分析,要言不烦亮出观点:快乐源于心态,在于为心境而耕耘。而观点既非常切合题意,又新颖别致,很值得我们做一番探究。
  二、选材精当丰富,论证严谨有力。为佐证所持观点,作者精选了古今中外典型材料,议论中既注意点面结合,又能正反对照,既显得思路清晰、严谨透彻,又具有逻辑性、说服力。
  三、语言整散结合,错落有致,信息量大。作者深知议论文语言特色,不论对事例材料的概述、事理材料的引用,还是点睛式的分析议论,措词写意、选用句式均能恰到好处,在充分表情达意的同时,彰显作者不菲的语言功力和文化积淀。
  教师下水作文
  
  心境与快乐
  文/张国学
  孤灯雨夜,一边细品着香茗,一边解读文学名著,即使没有黄金屋,没有千钟粟,独爱着这一份精神世界,也是快乐的。
  父母健在慈爱,子女绕膝可爱,夫妻齐眉笃爱,即使生活略显清苦,却独爱着这份和睦与温馨,也是快乐的。
  在生活中不是重权在握,不是家资万贯;在事业上也许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但你也丝毫没有理由说没有快乐,因为快乐之灯永远是闪亮的。
  比起那些因故身残者,我还有明亮的双眸,灵活的双手,还有健康的体魄。
  比起那些战争受害者,我还有生存的家园,身边的亲人,还有温馨的家庭。
  比起银发苍苍的老者,我还有火红的青春,壮丽的年华,还有美好的前程。
  比起长眠九泉的先故,我还有健壮的身体,健康的心灵,还有旺盛的生命。
  快乐是什么?快乐是美好心境的释放!
  唐代诗人王维说:“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
  北宋文学家苏辙说:“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
  法国文学家福杰拜说:“快乐有如生命的温度计,生活内容丰富,它的水银柱也愈升高。”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卡耐基说:“不要忘记,快乐并非取决于你是什么人,或你拥有什么,它完全来自于你的思想。”
  小小的我说:快乐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是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久远的愉快心情。
  不是么,下述种种,有谁能不承认它的美好呢?
  教师以教书育人为乐,即使默默无闻、两袖清风;
  作家以笔耕心田为乐,虽然焚膏继晷、呕心沥血;
  农民以春种秋收为乐,尽管夜以继日、沐风浴雨。
  快乐在于生活的历程,在于那份和谐的心境。
  快乐不在于拥有多少,一束鲜花,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缕柔情,只要用心去感受,用心境去承载,都足以给你带来快乐。
  快乐时刻在我们身边,生活平淡时,要去发现真情和美好;风雨袭来时,要盼望丽日晴空;滑入低谷时,心也要飞翔:心境是快乐之本。
  我们时常会留恋采野花、数星星的孩提时光,那时之所以快乐,是因为儿时的心容易满足,没有无尽的欲望的羁绊,没有名僵利锁的纠缠。
  我心如水,不浮躁,不铅华,最本、最真、最纯的心境就会带给我们持久的快乐。
  写后感言
  
  我是以读诗的心情来诠释这道作文题目的,所以我的文章读起来既可以说是诗,也可以说是散文,我就把他命名为诗化的散文吧。我认为,我的这篇文章至少有两点值得同学们学习。一是视野开阔,形散神聚。为告知“快乐在于心境”这一核心思想,我思接古今中外、笔涉生老病死,或描述比较,或引用阐发,无不归结于“心境与快乐”的关系之下,可谓形散神聚会。二是措词考究,笔触细腻。在这篇文章中,我精心运用了排比、引用、对偶、比喻、复辞等修辞手法,从而诗化了语言,也为文章在明主张、说道理之中赋予几分诗意,几多蕴藉,因情赋意,增加了隽永的意味。
  (作者:张国学,吉林松原市二中)
其他文献
在高考的阅读理解试题或模拟测试试题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划线部分的句子,要求学生根据划线部分的内容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乍一看,这些内容似乎很简单,因为没有生词。但仔细揣摩却发现并非那么容易理解,其原因是这些句子都有蕴藏着内涵意义,常常使学生感到困惑不解。此时学生应根据上下文的线索以及作者的意图去加以分析,才能理解其正确涵义。现从部分试题中摘取一些加以分析和归纳,旨在学生更好地解题。  1. When I
期刊
1背景介绍  根据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科(江苏卷)考试说明,平面解析几何重点考察直线、圆的方程(均升为C级),而淡化椭圆(降为B级)、双曲线、抛物线(均降为A级)的考察,解答过程一般不涉及韦达定理.为此,平面解析几何大题如何考察成为新高考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就2009届南京市与南通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卷)中的两道解析几何大题展开探讨,以供大家复习参考.  2试题评析  
期刊
在平时考试或高考之后学生经常反映:“公式、性质、定理我们都会,为什么就是不会做题”.特别是知道答案之后,又感到遗憾和惋惜.因为用的知识和方法都是学过的.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寻求解题途径,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的灌输解题的途径.本文拟对一些常规的解题途径作一个归纳,供同行参考.  一、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寻求解题途径的基本方法  寻求解题途径,首先要深刻理解已知条件,要注意挖掘那些
期刊
任务型阅读要求考生根据阅读文章提供的信息用恰的词语完成与短文相关的图表。做任务型阅读时,我们需要理解文章内容及表格结构,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文章定位到的信息转换成适当形式填入表格中。信息转换时有一定的思路和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下面我们来介绍常见的种种转换方法。    一、名词数和格的转换    1.英语中,可数名词表示类别时可以用a/the+单数形式,也可以用复数形式 (这时名词前不
期刊
“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等。“不同的用法”专指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一般用“……者,……也”“……,……也”“……者,……”“……,……者也”、“……者,……者也”表示判断,有时也用“乃、为、则、皆、是”等表示判断,表示否定判断用“非”“未”“无”“莫”等。  古汉语中的被动句有四种类型:一是用介词“见”“于”“见……于……”表示被动,二是用“为”“
期刊
1. It is known to us all that China has won ________ most medals in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which offers a good chance for the world to have ________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hina.  A. the; /
期刊
实词、虚词是高考文言文试题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读懂文言文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同学们如何有效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呢?    一、分析归纳,注重积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紧扣教材反复阅读积累并熟练掌握考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以及15个文言虚词的各种意义和用法,当会对我们解题以至学好文言文有莫大的帮助。  在积累的同时,还应注意分析归纳,探寻规律
期刊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筛选信息是难点,但也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评价作者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必要准备。高考命题设误点主要有:“偷换概念”“移花接木”“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妄加推断”“时事交错”“判断错误”等七种情况。同学们在做这类题目时,应在“审清题干指向,全面理解文意,杜绝模棱两可,判明性质是非,推断把握规律,理清文章思路,识别所设陷阱”这七个方面下功夫。以例析之。  例1 以下句子中,全
期刊
告 状  文/沙叶新  会议室在走廊的最尽头,此刻室门紧闭,门上挂着一块棕红色的小木牌,上面端端正正地写着四个字:“非公莫入。”  室内,厂长和工会干部们在严肃认真地审定五好职工的名单。在讨论到总务科会计杨庆是否可以当选时,大家意见比较一致。  “我认为,”厂长说话沉稳有力,“杨庆可以当选,他工作踏实,作风正派,群众关系也不错。”  “他对领导也很尊重,”工会主席喜欢插话,“他始终和领导保持一致。
期刊
[权威解读]    2009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探究”。在与08年考试说明相比,1、在条目位置方面,由(一)退到(三),但这不表示“探究”地位的降低。2、在条文表述上,变动较大。一是合,由08年的(1)(2)两条合为(1)条,同时删除了释文“要求从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方法性提示语。二是增,新增“(2)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要求从作者经历、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