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演练一则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ag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告 状
  文/沙叶新
  会议室在走廊的最尽头,此刻室门紧闭,门上挂着一块棕红色的小木牌,上面端端正正地写着四个字:“非公莫入。”
  室内,厂长和工会干部们在严肃认真地审定五好职工的名单。在讨论到总务科会计杨庆是否可以当选时,大家意见比较一致。
  “我认为,”厂长说话沉稳有力,“杨庆可以当选,他工作踏实,作风正派,群众关系也不错。”
  “他对领导也很尊重,”工会主席喜欢插话,“他始终和领导保持一致。”
  “笃!笃!笃!”轻轻地敲门声,敲得很小心,很犹豫。
  会议给打断了。是谁?工会主席离开座位,开门去看:没人,怪了!讨论继续进行。
  “杨庆在厂里的各方面表现一直都很好,还真挑不出什么毛病。”好几个工会干部都这么说,看来杨庆当选五好职工是毫无疑问的了。
  “笃!笃!笃!”又响起了敲门声,仍然是那样轻轻的,轻轻的。
  会议再次被打断,大家皱起眉头。
  工会主席只得再去开门,咦,还是没人!
  工会主席觉得蹊跷,他将门关上,守在门后,右手握着门把手,左手向背后摇了摇,示意会议暂停片刻,看看究竟谁在捣乱。
  气氛突然变得紧张了。
  所有的目光立即集中在门上,大家凝神屏气的等待着第三次敲门。足足等了三分钟。
  “笃……”刚敲了第一下,工会主席连忙拧动把手,急速将门打开,咳……是个八九岁的小男孩!
  “小鬼,你捣蛋!”工会主席一把抓住小男孩的手。
  “不,我有事!”小男孩急切地说。
  “你没看门上挂了牌子:非公莫入。”
  “看了,不是公的不能进来,我是男孩,是公的,可以进来。”哗,大家都乐了。
  “进来吧!”厂长招呼小男孩,“可是你不能这样解释‘非公莫入’。”
  “解释错了?那不怪我。《成语词典》上没有。”小男孩显得很认真,不像是个小调皮。
  “你叫什么名字?”“敝姓杨,木易杨,叫杨鲁,鲁迅的鲁。我……我有贵干!”小男孩说得一本正经。
  大家又乐了。这孩子怎么了?才八九岁,硬充大人,人小嘴老,太有趣了。
  “杨鲁同志,那您有什么‘贵干’?”工会主席故意逗小男孩。
   “我要找厂长,告状!”“哦?我就是厂长。你告谁的状?”“我爸爸。”“你父亲?谁?
  “杨庆。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厂长和工会干部们又忍不住地笑开了,可又觉得孩子来告状也许并非儿戏,倒应该认真地听一听。
  “杨鲁,你的‘庆父’怎么了?”“放寒假了,他不让我游戏人间,说是会玩物丧志,硬要我天天背《成语词典》。”“让你背《成语词典》?”
  “那么厚,889页,叫人惨不忍睹,我一看见它,就多愁善感了。你要不背,他就入室操戈;你要跑,他就要打断我的腿,要削足适履。爸爸力气大,打起我来重于泰山,不像妈妈打我轻于鸿毛。爸爸一个耳光能把我打得犬牙交错。我只好背,背得我肝脑涂地,满脑子都是成语。”
  “你妈妈对你是什么态度?”厂长边笑边问。
  “我妈妈和我爸爸是一丘之貉。爸爸不在家,换妈妈看着我,也是换汤不换药。有时妈妈还帮爸爸打我,让我腹背受敌。我真希望妈妈站在我一边,让爸爸赔了夫人又折兵。”
  小男孩食古不化地乱用成语,成了这次审定会议的余兴节目,有的笑出了眼泪,有的笑疼了肚皮。
  “你爸爸打你,找我们干什么呢?”
  “我爸爸说,在家要服从父母,在学校要服从老师,在单位要服从领导,你们是爸爸的领导,可以管他,叫他不要打孩子,让他束手待毙。”
  “我们正要选你爸爸当五好职工哩。”
  “他在厂里先进,在家里落后。”小男孩生气地说,“在厂里是好职工,在家不是好爸爸。你们不能只看厂里,不管家里……我人小,你们不要以为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厂长和工会干部们突然不笑了。
  1.小说以《告状》为题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以什么为线索?主要描写方法是什么?简要概括小杨鲁的性格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些句子交代了人物活动特定的地点、时间和背景?这些交代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结尾,厂长和工会干部们为什么“突然不笑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表面上是写一个名叫杨鲁的八九岁小男孩,因对父母逼迫他整天背《成语词典》不满而去找厂长告状的故事,实际上是告当代“教育”的状。题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家庭乃至学校教育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使他们健康成长,表现了作家对当今教育的深沉思考。
  2.小说以小男孩杨鲁找厂长告状为线索,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杨鲁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学生,放寒假了,被父母逼迫“天天背《成语词典》”,以致“食古不化地乱用成语”,出尽了洋相,让人忍俊不禁。
  3.工厂“会议室”内,“厂长和工会干部们在严肃认真地审定五好职工的名单”。小杨鲁“放寒假了”,父母“不让我游戏人间,说是会玩物丧志,硬要我天天背《成语词典》”……这些交代成功地刻画了人物,起到了引出并深化主题的作用。它告诉人们,如何教育孩子,使他们健康成长,是每一位家长,每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4.小杨鲁的话引起了“厂长和工会干部们”的认真思考:评选“五好职工”,“厂里、家里”应同时兼顾,看一个人的表现如何,不能只看一时一事一面,而要全面地看。
  
  (作者:陈玉驹,江苏省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20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答案,并填在答题卡上。  A  A couple of years ago, I went to a lady’s house to buy some vitamins. Upon entering the house, I___1___that there was an electronic keyboard o
期刊
三角是高考每年必考内容之一,在填空题,解答题中均有可能出现. 填空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公式及其涉及的运算,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等,解答题中以中等难度为主,涉及三角函数部分,解斜三角形,公式较多,易混淆. 所以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树立目标意识,学会差异分析.   差异分析,是指通过分析条件与结论之间差异,并不断减少目标差来完成解题的策略. 使用这种策略通常要求:  (1)通过分析题目的条件与结论所得出
期刊
在高考的阅读理解试题或模拟测试试题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划线部分的句子,要求学生根据划线部分的内容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乍一看,这些内容似乎很简单,因为没有生词。但仔细揣摩却发现并非那么容易理解,其原因是这些句子都有蕴藏着内涵意义,常常使学生感到困惑不解。此时学生应根据上下文的线索以及作者的意图去加以分析,才能理解其正确涵义。现从部分试题中摘取一些加以分析和归纳,旨在学生更好地解题。  1. When I
期刊
1背景介绍  根据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科(江苏卷)考试说明,平面解析几何重点考察直线、圆的方程(均升为C级),而淡化椭圆(降为B级)、双曲线、抛物线(均降为A级)的考察,解答过程一般不涉及韦达定理.为此,平面解析几何大题如何考察成为新高考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就2009届南京市与南通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卷)中的两道解析几何大题展开探讨,以供大家复习参考.  2试题评析  
期刊
在平时考试或高考之后学生经常反映:“公式、性质、定理我们都会,为什么就是不会做题”.特别是知道答案之后,又感到遗憾和惋惜.因为用的知识和方法都是学过的.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寻求解题途径,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的灌输解题的途径.本文拟对一些常规的解题途径作一个归纳,供同行参考.  一、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寻求解题途径的基本方法  寻求解题途径,首先要深刻理解已知条件,要注意挖掘那些
期刊
任务型阅读要求考生根据阅读文章提供的信息用恰的词语完成与短文相关的图表。做任务型阅读时,我们需要理解文章内容及表格结构,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文章定位到的信息转换成适当形式填入表格中。信息转换时有一定的思路和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下面我们来介绍常见的种种转换方法。    一、名词数和格的转换    1.英语中,可数名词表示类别时可以用a/the+单数形式,也可以用复数形式 (这时名词前不
期刊
“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等。“不同的用法”专指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一般用“……者,……也”“……,……也”“……者,……”“……,……者也”、“……者,……者也”表示判断,有时也用“乃、为、则、皆、是”等表示判断,表示否定判断用“非”“未”“无”“莫”等。  古汉语中的被动句有四种类型:一是用介词“见”“于”“见……于……”表示被动,二是用“为”“
期刊
1. It is known to us all that China has won ________ most medals in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which offers a good chance for the world to have ________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hina.  A. the; /
期刊
实词、虚词是高考文言文试题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读懂文言文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同学们如何有效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呢?    一、分析归纳,注重积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紧扣教材反复阅读积累并熟练掌握考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以及15个文言虚词的各种意义和用法,当会对我们解题以至学好文言文有莫大的帮助。  在积累的同时,还应注意分析归纳,探寻规律
期刊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筛选信息是难点,但也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评价作者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必要准备。高考命题设误点主要有:“偷换概念”“移花接木”“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妄加推断”“时事交错”“判断错误”等七种情况。同学们在做这类题目时,应在“审清题干指向,全面理解文意,杜绝模棱两可,判明性质是非,推断把握规律,理清文章思路,识别所设陷阱”这七个方面下功夫。以例析之。  例1 以下句子中,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