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最新模拟探究题释析及应对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o78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权威解读]
  
  2009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探究”。在与08年考试说明相比,1、在条目位置方面,由(一)退到(三),但这不表示“探究”地位的降低。2、在条文表述上,变动较大。一是合,由08年的(1)(2)两条合为(1)条,同时删除了释文“要求从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方法性提示语。二是增,新增“(2)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这就意味着,今年有可能要求考生结合作者和相关背景等资料对作品进行合理的解读。这是08年所没有的,要格外关注。三是改,将去年的第三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改表述为“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更具体明确。使表述科学准确朴实,更为通俗易懂,易于操作,避免玄深 难懂的“有创意”“个性化”术语出现,但考查要求没有本质的变化。
  从这三条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探究”,就是从考生出发,要有思考,有创意。
  
   [最新模拟探究题释析]
  
  一、(南京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
  14.本文题为“江南无雪”,文中却用大量篇幅写雪,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有哪些意?(6分)
  [答案]①以昔日大雪反衬今日无雪,表现对环境恶化的忧虑和环境早日改善的愿望;②以我童年赏雪和儿子无雪可赏对照,希望孩子有快乐丰富的童年,能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生;③以现实的无雪和想象中的夜饮赏雪映衬,表达对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答出任两点即可,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
  [评析]同一地点,为什么过去下雪,下得那么美好,而现在却千呼万唤也不见雪的踪影?作者为什么对雪那么怀念?那么向往?考生若能回答这些疑问,也就挖掘出了作品丰富的意蕴。正是这众多的疑问,促使考生联系自己的社会、人生阅历及文本实际去探寻、创造,从而丰富作品的意蕴,把握作品意蕴,进而把握作者的匠心。比如,联系环境恶化的现实,即可挖掘出作品意在表达对表现对环境恶化的忧虑和环境早日改善的愿望;联系文本以现实的无雪和想象中的夜饮赏雪映衬,表达对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联系文本以我童年赏雪和儿子无雪可赏对照,表现希望孩子有快乐丰富的童年,能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生的愿望。
  [指津]解答此类试题应注意几点:一是注意文本的整体倾向,褒贬爱恨等要分清,认真矛盾本质;二是明确探寻答案的思路。要抓住核心主旨,联系主旨谈意图;要联系结构谈意图;三是要分点列写,从主到次,看分值列写要点,一般,4分,不少于2个要点;3分,不少于3个要点,8分,不少于4个要点。“要点”要具体,要有针对性。
  二、(南通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14.为什么文章开头写草丛“用尽所有的努力苦守着脚下”的土地,结尾却说“它们也会渐渐地忘记用尽一切力量抓住身下的土壤时的艰难”?对此,请说说你的看法。(6分)
  [答案]探究角度示例:①意在表现草丛的默默奉献。用尽所有的努力苦守着脚下的土地是草丛立命安身的需要,而当新的种子来临时,它们像功成身退的老人,让出脚下的土地,安然地面对曾经的苦守,体味成功的甘甜。②意在表现草丛的自甘寂寞。曾经的苦守赢得了自由的生长,然而它们注定是寂寞的,自身经历的艰难与村庄的惦记、造访、忘却一样,都只是随风而逝的分外事。忘却艰难,意味着自甘卑微和平凡。③意在表现草丛的乐观淡定。曾经的苦守让草丛拥有了峡谷、山坡,拥有了生命的家园。以淡定的心情回望曾经的艰难,品尝生命的超然。
  [评析]文题以“为什么”形式考查考生探究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和个性化阅读水平。与上一题相比,答案,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苛求考生答题的全面性,但更强调“我”的见解,和自圆其说的论述性,强调考生回答,要有观点,有分析。
  回答本题,一要整体把握文本,联系主旨思考。“草丛”是文本塑造的核心形象,也是文本的主旨之所在。通过文本阅读,把握草丛的特点:不屈命运,顽强生存;甘守寂寞,无怨无悔;淡定乐观,超然物外;适时退让,服务他人。文本是明绘“草丛”,实与人生。二要根据题干关键,明解答题针对性。要抓住草丛“用尽所有的努力苦守着脚下”的土地之本质及其写作意图,和“它们也会渐渐地忘记用尽一切力量抓住身下的土壤时的艰难”之本质及其写作意图来组织答案。
  [指津]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探究”内容必须是文本中固有内容,如“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表达技巧”等;2、“探究”要有基点,有依据,即“文本”中作者的观点态度;3、“探究”要有明确的内容,或语言,或情感,或技巧,或表达;4、“探究”要有个性特色,有自己的观点;5、“探究”格式为“摆出观点+阐述理由+总结归纳”。
  三、(2009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
  14.结合全文,探究文章最后一节提到的“特别的意义”的内涵。(6分)
  [答案]关注、同情、帮助弱势群体。将会:(1)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2)消除隔阂、歧视和对立;(3)促进社会和谐;(4)提升自身的心灵境界。(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
  [评析]
  表面上看,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实则是对文本主旨的阐释。而“特别的意义”是本文最重要的关键词,处在总结段的总结句上,是本文的中心所在。本文先写镜头中老妪一脸的平和安详,次写在路边的乞讨者,警觉、弱小;再写近景特写镜头中的老人那种无助哀怜的目光、被恐怖淹没的眼神,……一脸的怒不可遏。和
  写字楼前的门厅台阶上的农民工的笑容不属于城市,就像他们的普通话无法扎根城市的方言。在这些具体的描写基础上,最后两节抒写作者的感慨和认识——从现象上升到心灵,直抵心灵的最深处,我们能看到许多的点,却往往无法看到由点到心灵之间的路,要“绘一条路”。
  所以,要从心灵的高度,来理解主旨;从心灵的高度,来理解“特别的意义”。
  [指津]此类试题常以解释重要词语或关键句子面目出现,对重要词语和句子含义阐释,是一种成熟常见的题型。同时,重要词句本身常是含蓄的或“形象”本身。解题是要注意:一是“还原原则”,就是将句子再还原到原来的语境中去,从而求得其“含义”的阐释;二是要理清层次,把握主旨,发掘其内在的深层含义,即隐含信息。比如“特别的意义”;三是将抽象或具象转换成“具体”或“概括”的形象。以上三点,是解答此类问题关键所在。
  
   [应对策略]
  
  1、紧扣文本,尊重文本。
  探究题不是随心所欲的探究,而是立足于文本的探究。第一,读懂文本,尊重文本。在解读文本时,不能断章取义,必须依据文本的整体倾向,特别是关键内容。第二,尊重客观现实和普遍的认知规律。文本往往是现实生活的浓缩,它表现的也往往是普遍的认知规律。第三,尊重作者意图和艺术表现的实效。作者创作文本常常把自己的意图表现得比较隐蔽。阅读文本要注意挖掘这样的意图,在此基础上方能进行一些延伸拓展的探究。
  2、立足文本,适度发挥。
  探究题解答,无“我”不行,但着我之色彩要适度,不能过度。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文本的观点、依据,适度发挥
  如2007年第18题: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因为泥泞是浑然天成的,不是人为制造的;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和屈辱,没有必要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回渴望在泥泞中跋涉一回。
  这是从文本中得出的个人的理解,所以个人理解也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发挥。
  3、顺藤摸瓜,由内到外。
  含蓄是文学作品的一个普遍特性。为了表达情感,作者往往借助一些意象进行描述。答这样的探究题要能透过重要的意象把握作者的心理。这些意象就是解开作者“心思”的钥匙。我们要善于顺着重要意象的“藤”摸作品所蕴含的心理的“瓜”。如[典题佐证]中的第三题。
  4、深入慎出,展示学识。
  开放度最大的探究题是“谈谈你的看法”之类的“融入性”试题。这种题目将考生“融入”其中,也将当下的生活理念“融入”其中。解答这类试题不仅需要考生准确理解并把握文本,而且需要考生调集与文本相关的文外知识和能力储备。所以,考生既要入乎文内———入乎文内,才能准确理解并把握文本;又要出乎文外———出乎文外,才能不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毛病,才会头脑清醒,运用阅读所得和自己平素的知识储备,冷静而准确地解答探究性阅读题。
  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特别注意“深入慎出”,即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谨慎地提出自己的见解。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见解必须要有时代性,符合民族心理,具有人文精神。确立了自己的观点后,再运用自己的学识进行论证便可以了。
  5、积累学识,充实储备。
  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广读强识,充实储备,用时,才会得心应手。如:在探究题中,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应该让学生知道一点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1)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有的研究者指出中国在自己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一是团结统一的传统, 二是独立自主的传统,三是爱好和平的传统, 四是自强不息的传统。这些传统,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扬弃和发展,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概括。
  有人借助传统的词语,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是: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八个字。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有人另作概括,指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要是:崇尚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和立志报国的民族精神;崇尚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和立志报国的民族精神;主张建立和谐协调的社会人伦关系,倡导“仁爱”的人道主义精神;提倡身体力行的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3)中华民族心理:
  民族心理个性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个精神面貌。具体包括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以及民族心理倾向性,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它受一定历史时代、生产力水平和文化背景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有的研究者指出,中华民族心理的主要内涵是:①富于凝聚力。②富于同化力。③爱好自然,追求光明。④主静,爱好和平。⑤中庸、稳重。⑥一统性。⑦知足。
  (4)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包括人的价值、人性的内涵与道德的修养、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心、人的生死,以及人的理想等方面,其核心是关于人的价值观念。人生活在世界上面临的基本矛盾有三个: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和人与自然的矛盾,由此导致的价值也有不同类型和层次。人的价值可分为人的自我价值、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自然价值。人的自我价值在于人格;人的社会价值在于对社会作出贡献;人的自然价值在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益于自然生态的积极平衡。
  上述内容自然没有定论,适当知道一些,有助于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进行一定的探究思考。
  6、适当比较,提示本质。
  如2006年江苏高考第14题: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你更喜欢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
  有两位考生这样作答:
  A、更喜欢第一段。第一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老牛雨中静默的神态。
  B、更喜欢第二段。第二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这两个答案分别抓住了一、二两段的精髓,遣词也较为准确,但可惜答案不能得全分,为什么?因为这两位考生都忽视了题目中的“更”字,“更”字意味着要先进行一番比较,而后作出判断,而这两个答案只是就其中一段来评析。
  因此,解答探究题时一定要加强“题本意识”,靠船下篙,看菜吃饭,怎样问就怎样答。
  7、规范答题,用语简明。
  无论是描述性文字还是议论性文字,都要求精练而畅达。可能题目会提出一定的字数限制,即使没有,考试时间的约束也不允许考生信马由缰,长篇大论。所以,答题时三言两语必须点到要害。
  在组织语言作答时应考虑到答案的规范性,一般宜用“总—分—总”式回答,分说层面要注意层次鲜明,可以用“首先”“其次”“最后”等词语或序号标明答案脉络。
其他文献
三角是高考每年必考内容之一,在填空题,解答题中均有可能出现. 填空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公式及其涉及的运算,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等,解答题中以中等难度为主,涉及三角函数部分,解斜三角形,公式较多,易混淆. 所以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树立目标意识,学会差异分析.   差异分析,是指通过分析条件与结论之间差异,并不断减少目标差来完成解题的策略. 使用这种策略通常要求:  (1)通过分析题目的条件与结论所得出
期刊
在高考的阅读理解试题或模拟测试试题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划线部分的句子,要求学生根据划线部分的内容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乍一看,这些内容似乎很简单,因为没有生词。但仔细揣摩却发现并非那么容易理解,其原因是这些句子都有蕴藏着内涵意义,常常使学生感到困惑不解。此时学生应根据上下文的线索以及作者的意图去加以分析,才能理解其正确涵义。现从部分试题中摘取一些加以分析和归纳,旨在学生更好地解题。  1. When I
期刊
1背景介绍  根据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科(江苏卷)考试说明,平面解析几何重点考察直线、圆的方程(均升为C级),而淡化椭圆(降为B级)、双曲线、抛物线(均降为A级)的考察,解答过程一般不涉及韦达定理.为此,平面解析几何大题如何考察成为新高考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就2009届南京市与南通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卷)中的两道解析几何大题展开探讨,以供大家复习参考.  2试题评析  
期刊
在平时考试或高考之后学生经常反映:“公式、性质、定理我们都会,为什么就是不会做题”.特别是知道答案之后,又感到遗憾和惋惜.因为用的知识和方法都是学过的.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寻求解题途径,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的灌输解题的途径.本文拟对一些常规的解题途径作一个归纳,供同行参考.  一、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寻求解题途径的基本方法  寻求解题途径,首先要深刻理解已知条件,要注意挖掘那些
期刊
任务型阅读要求考生根据阅读文章提供的信息用恰的词语完成与短文相关的图表。做任务型阅读时,我们需要理解文章内容及表格结构,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文章定位到的信息转换成适当形式填入表格中。信息转换时有一定的思路和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下面我们来介绍常见的种种转换方法。    一、名词数和格的转换    1.英语中,可数名词表示类别时可以用a/the+单数形式,也可以用复数形式 (这时名词前不
期刊
“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等。“不同的用法”专指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一般用“……者,……也”“……,……也”“……者,……”“……,……者也”、“……者,……者也”表示判断,有时也用“乃、为、则、皆、是”等表示判断,表示否定判断用“非”“未”“无”“莫”等。  古汉语中的被动句有四种类型:一是用介词“见”“于”“见……于……”表示被动,二是用“为”“
期刊
1. It is known to us all that China has won ________ most medals in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which offers a good chance for the world to have ________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hina.  A. the; /
期刊
实词、虚词是高考文言文试题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读懂文言文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同学们如何有效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呢?    一、分析归纳,注重积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紧扣教材反复阅读积累并熟练掌握考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以及15个文言虚词的各种意义和用法,当会对我们解题以至学好文言文有莫大的帮助。  在积累的同时,还应注意分析归纳,探寻规律
期刊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筛选信息是难点,但也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评价作者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必要准备。高考命题设误点主要有:“偷换概念”“移花接木”“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妄加推断”“时事交错”“判断错误”等七种情况。同学们在做这类题目时,应在“审清题干指向,全面理解文意,杜绝模棱两可,判明性质是非,推断把握规律,理清文章思路,识别所设陷阱”这七个方面下功夫。以例析之。  例1 以下句子中,全
期刊
告 状  文/沙叶新  会议室在走廊的最尽头,此刻室门紧闭,门上挂着一块棕红色的小木牌,上面端端正正地写着四个字:“非公莫入。”  室内,厂长和工会干部们在严肃认真地审定五好职工的名单。在讨论到总务科会计杨庆是否可以当选时,大家意见比较一致。  “我认为,”厂长说话沉稳有力,“杨庆可以当选,他工作踏实,作风正派,群众关系也不错。”  “他对领导也很尊重,”工会主席喜欢插话,“他始终和领导保持一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