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城郊农村发展之困的思考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ypf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湖北省委省政府倡导“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以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三万“活动。十堰市委党校“三万”工作组,积极响应工作号召,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调研活动,对具有典型代表的市郊村庄“小堰村”进行了摸底调研活动。本文就是作者在农村三个月调研的成果,详细阐述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城郊农村;农业生产;集体经济
  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和十堰市委市政府“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主题要求,从2011年3月8日开始,市委党校组成了由校委成员、教育长吴海波任组长,郭峰、翁兆勇、范民英、向旭等同志参加的“三万”工作组深入张湾区柏林镇小堰村,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座谈会、入户宣传政策和抽样问卷调查等方式,扎实开展了“进农家、听民意、问民需、帮民困、解民忧”活动。在活动中,工作组紧紧依靠村两委班子,切实做到了把脚印印到每一户,深入了解了小堰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通过近三个月的实地入户走访调研,在对小堰村的现实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刻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小堰村存在的情况,在十堰城郊农村生产发展中具有普遍性,为此,分析了目前制约小堰及十堰城郊农村生产发展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促进小堰村及市城郊农村生产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以供新农村经济建设者们参考和借鉴。
  一、 城郊村庄小堰村的现状
   小堰村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西城开发区南山背后,属于柏林镇管辖,东与花果街办、李家村相邻、南与西沟乡相公村、东沟村相邻,是距离十堰城区较近的村,该村山高坡陡,沟壑纵深、土地瘠薄,居住分散,抗灾能力较差。国土面积14300亩,山场面积大,耕地少,2亩以上平地几乎没有,该村没有回水湾,因此,因地制宜制地就没有办。小堰村人均耕地0.4亩,是一个典型的“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贫困山村。全村81户,331人,由5个村民小组组成,其中有31名低保户,8名五保户。村2010年总产值2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462元,远远低于湖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低于十堰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山大、沟深、耕地面积少、村民贫穷且居住分散是小堰村最显著的特征。其中,全村90%以上属于山地,是一个山场农业为主的村,整个村子没有一家工业企业,是柏林镇最贫穷的村之一,45岁以下的村民全部在外打工,打工地点主要在十堰市城区。打工经济成为小堰农村发展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二、城郊村庄小堰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可耕土地面积严重不足是制约小堰村经济发展的头等问题。小堰村是柏林镇最小的村,也是柏林镇最贫穷的村,全村耕地面积仅有130亩,人均耕地面积仅0.4亩。对于这里的村民来说,扩大耕地面积是几代人的奢望和梦想,特别是对于原来住在上5组,现在已搬迁到公路沿线的村民来说,稀缺的土地就像一种慢性病一样,时刻煎熬着小堰村上5组的村民。上5组搬迁下来的村民,原有的土地全部退耕还林,而搬迁下来以后村里又没有耕地可以划分给他们。因此,上5组的村民对土地的渴望十分强烈。十堰市委党校“三万”工作组,在走访上5组搬迁下来的村民时,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村里何时能够给他们提供土地。小堰村全村是由一条狭长的沟贯穿全村,小堰村的人常常形容说他们在沟中走常常能够碰撞到自己的鼻子,山场面积大,耕地少,2亩以上土地几乎没有,该村没有回水湾。因此,因地制宜制地根本就没有办法,更不用说发展农业生产和引进外面资金发展工业企业了。耕地面积少且小,不仅影响着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更影响到小堰村未来经济的发展。
   小堰村的情况在我市城郊很多农村也有体现,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规模小,而且分散、不稳定,影响了农业的长远发展规划;二是目前农业效益低于其它行业,农民生存对土地依赖程度降低,相当部分农民缺乏种地积极性,对农业的投入逐年减少。这又加大了农业发展的难度,缩小了传统农业本身的就业面。解决不好,势必影响十堰的改革和发展大局,并给稳定带来严重的隐患。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当前近郊农民“缺地少地”的不可避免性,探索其演化的趋势,研究城郊农村农业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各种渠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人均纯收入较低,贫困户较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阻碍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小堰村共81户331人,村2010年经济总收入200万元,人均纯收入3476元,远低于国家农村人均纯收入,也低于湖北省和十堰市农村人均纯收入。如果剔除其中的隐形因素,小堰村的人均纯收入将会降低30%。
   根据我们进村入户调研了解到的情况,2010年大幅度提高小堰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小堰村村民吴占军、吴占胜、吴占伟、吴军四人跑运输纯收入共计34万元,占到小堰村2010年村纯收入的29.68%,这样把小堰村的总产值和人均收入大大提高了,如果剔除四人的收入,小堰村的人均收入在2435元左右。如果按照我国最新制定的人均年收入低于1500元贫困标准线,小堰村大约有21.5%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假若依据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确定的标准,日均消费低于1美元就属于“绝对贫困”。每天1美元,折一年基本上就是2400元。小堰村还有51.4%的人口处于绝对贫困状态,这些人群目前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而且这些贫困人口主要是老弱病残、单身汉及聋哑呆傻的人群,他们劳动能力低下甚至基本没有劳动能力,仅仅依靠每月几十元的低保维持日常的开销,生活的贫困程度可想而知。享受低保成为很多村民的迫切愿望。但是,长期的贫困生活状态和体弱的身体扼杀了他们发展生产的能力,长期的低收入,使得这些村民的基本生活难以维持,因此,也就没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体力从事生产劳动。
   另外,小堰村集体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十几年来村集体经济几乎原地踏步,没有较大的起色,因此,造成了村集体经济长期处于空壳状态,更谈不上有什么结余,这样就造成了农村基层运转困难,公益事业长期投入不足,生产和生活条件难以得到改善,使得小堰村庙子沟一组的道路至今仍然没有开始修建,也使得下五队的饮水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村集体多年来形成的沉重村级债务像沉重的枷锁压在小堰村的头上,乡村债务不能妥善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将长期受到制约;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土地灌溉面积不多,大多地块都要靠天落雨,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脆弱。
   十堰近郊农村的情况也和小堰村大体相似。尽管十堰城区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较高,近年来汽车工业发展势头也十分强劲,但十堰市为致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宏伟目标,把主要财力投向工业园区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级财政对城区近郊乡村投入严重不足,加之国家及省财政转移支付主要面向六县市,对张湾、茅箭两区扶持极少,因此造成城郊很多乡村在争取财政支持和项目扶持上与六个县市的乡村有很大差距,给这些村发展生产带来较大困难并与县市乡村拉大了差距。另外,现代化的城市与落后的城郊农村,先进的工业与落后的城郊农业,使二元矛盾更为突出,城乡差别不断拉大,因此,城郊农村人均纯收入较低,贫困户较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受行政管理区划的限制,工业化与中心城市、区域内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表现为松散型,区域城镇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等,虽发展了一些乡镇企业,但规模和效益受资金、信息、技术、交通等的制约,规模偏小,效益较差,对城镇发展的影响力不大。条块分割的结果是限制了中心城市与城镇的联系,城镇呈波动发展的状态,城镇体系的等级结构松散,二元地域结构明显。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严重缺乏发展农村生产的各种实用人才。
   在十堰城市城郊农村中,当前,部分干部、党员、农民的素质还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相差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十堰市委党校这次在小堰村“三万”活动调查的农民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0%,初中文化程度占4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5%。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
   (四)产业发展的缺陷是遏制十堰城郊农村及小堰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所在。根据对小堰村的调查及城郊部分乡村的了解,制约十堰城郊农村及小堰村产业发展方面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水果发展上面,由于土壤和气候方面的原因,使得水果生产周期加长,成熟以后水果品质不行,口感相当差,因此,销售滞销。
   第二、经济林发展方面,村民主要担心见效慢、技术缺乏,风险大。譬如,小堰村板栗的种植较适宜(山场目前发展板栗近800亩),但是由于野猪的破坏,再加上储存难和管理问题,产量不高,销售价格也较低,导致农户大面积种植板栗的积极性受挫。
   第三、粮食和蔬菜种植方面,十堰城郊农村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规模小,而且分散,这种情况在小堰村也十分突出。该村目前仅有130亩土地可以种植粮食和蔬菜,但是由于大部分年青人在外打工,留守人员大部分是老人和儿童,蔬菜成熟以后无法出外销售;粮食生产方面,老人儿童刀耕火种,且野猪较多,对粮食的破坏较严重,使得许多农户几乎颗粒无收。
   第四、养殖业方面,目前大部分农家都养有猪和鸡,但是由于缺乏技术和饲料,养殖规模几乎没有。根据我们入户的统计调查,目前小堰除一家农户养有五头猪,少数户养两头猪外,大多只养一头。村民养猪基本上以自食年猪为主。养鸡情况大致为户均5只,难以形成规模,引导老百姓创收致富。
   第五、绿化苗木产业方面,村民虽然种植热情较高,但由于育苗缺乏技术,购买苗木成本较高,更加之很多老百姓担心绿化苗木未来的销售,因此观望者多而真干者少,难以形成大的气候。
   第六、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小堰村境内有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李光寨和石佛寺。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考察人员考察研究,石佛寺初建于明朝中期,二次修建于1732年—1735年,属于古代文庙的建制,总建筑面积408平方米。清末的1906年,石佛寺被破坏。后有一庹姓县长主管恢复原建筑寺院,而后历经数场大火,反复维修。在文革时期石佛寺遭受严重破坏,直至1997年重建。石佛寺周边历经几百年乃至上千年以上的古树有百余棵,风景优美,空气较好,是天然的氧吧,也是十堰城区未来发展近郊度假休闲旅游的极具潜力的休闲旅游地。目前道路不通,亟需招商引资投入开发。 
  三、解决城郊村庄小堰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建议
   通过“三万”活动对小堰村的调研,湖北省十堰市委党校“三万”工作组认为,发展十堰城市近郊及小堰村的经济,破解生产发展之困,认识是前提,规划是基础,产业是支撑,人才是关键,投入是保障。
   1、 提高村民对发展经济的认识,通过技术培训和推广,提高农民综合能力。
   一个优势产业从确立到实施,从形成到发展,是要经过较长时间和多方参与才能实现的。农民是这一过程的实施主体。他们的思想和认识、技术水平和劳动能力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优势产业的发展成败。现在农村农民的思想意识相对来说较为落后,发展观念不强,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较差,于是改变农民就成了农村发展的关键:一是加大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建议市级相关部门制定农技人员培训规划,每年选送一批农技人员到省、市大专院校进行培训,使农技人员的知识能够及时得到更新,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加大对村民群众的培训力度。各级农牧、科技、扶贫等部门,要把培训农民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大力开展以实用技术培训为主的劳务扶贫,提高农村群众的生产技能、致富技能;三是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建议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发展组建农广校、夜大等职业学校,力争大多数农村青壮年能够掌握一技之长。
   2、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搞好规划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必须结合各生产小组、各户的实际,科学制定发展经济的详细规划。制定规划时应重点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原则。坚持自下而上地做好规划,村指导小组,小组规划户,一个小组一个农户分别做好规划。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要针对各小组、各户的实际情况,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突出特色产业,实施分类指导,要从群众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从群众眼前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中找准发农村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比如,小堰村庙子沟一组道路不通就重点规划道路的修建和硬化问题以及置地问题;上五组主要解决村民的搬迁规划,以及搬迁下来以后如何解决好无地的规划问题;下五队主要解决缺地和饮水问题。
   3、拓宽发展经济的渠道
   以农民致富和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主线拓宽发展经济的渠道。一是让群众介入山场资源的开发,参与利益分配,使群众在山场资源的开发中通过资源补偿、劳务输入等形式,获取“立竿见影”的短、中期利益。二是加快培育小堰村绿化苗圃建设产业支柱,使村民从苗圃建设中获得短期和中期的实惠,使得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得到提高,也为未来第三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此带动村民通过“农家乐”发展致富,使群众长期受益。四是不断推进传统农业的升级改造,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增加粮食单产;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经济作物播面;改良畜群结构,增强商品意识,使农村有粮充饥、有菜佐餐、有油炒菜、有肉储藏。
   4、改善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当前小堰村面临的发展瓶颈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的差别,是富裕村与贫困村区别最大的标志。通过调查,我们提出了“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发展建议:从农民群众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用一年的时间彻底解决小堰村的饮水、灌溉问题;两年内解决交通不便的问题;三年内初步解决信息、通讯不畅的问题。以逐步实施的办法,一年为一个村民小组解决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大事,三到五年内使小堰村农村基础设施发生明显改观。
   5、由点到面,实现规模化发展
   目前农村农民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发展热情不尽相同。应该先从整体素质高的有发展愿望而且敢于承担一定风险的农民入手。从技术、资金等方面帮助他们进行发展,进而影响带动其他人,在人们认识水平普遍提高、技术成熟的基础上,按照“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农民自愿、注重效益”的建设原则和“规划起点高、建设标准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高”的建设思想,扩大生产,实行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具体到小堰村来说,就是要利用山场大的优势,瞄准板栗和绿化苗木项目发展,安排好近、中、长期发展规划,把项目做实,把产业做大,把村民引上富裕之路。尤其是村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在其中要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
   6、强化市、区、乡镇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和措施。
   首先要进一步落实扶贫开发责任制,由市、区、乡镇相关部门、社会团体等有实力的单位与小堰村五个村民小组定点挂钩,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并明确不脱贫不脱钩。二是强化财政投入这个保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持续增加财政支农力度,着力构建促农增收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建议市、区乡镇三级财政以2011年的“三万”活动为基点,每年支农投入的增幅不得低于20% 。建议市、区、乡镇政府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从农村吸收的存款中拿出一定的比例,用于就地发放长期低息贷款扶持群众开展生产、改善生活;三是强化组织建设这个保障。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待遇,建立村级干部奖励基金,强化对村干部的奖惩,切实发挥村“两委” 班子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村干部的内动力。选派机关干部、乡镇干部担任“村官”, 提高村级组织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同时,加强对机关和乡镇干部村官的考核力度,切实做到不脱贫不离开,不脱贫不提拔。
  [参考文献]
  [1]胡期丽 .十堰市农村贫困人口问题的探析[J].《魅力中国》, 2010年第26期.
  [2]李德智 汪建敏 刘华 姚强 张健 朱明丽.十堰市种植业和生态建设现状与生态恢复对策[J]. 《湖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49卷第9期.
  [3]李景乐. 浅谈如何发展农村经济[J].河北农业科技》, 2008年 第16期.
  (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市委党校,湖北 十堰 442000)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前军队院校教学工作评价运行模式,在运行过程中面临一些现实的困境,表现在模式运行中评价目的、内容、指标困境、评价的组织领导及参与者的积极主动性困境、模式运行的整体性、长效性以及军队特色不明显困境。这些现实的困境也折射出军队院校教学工作评价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着的诸多矛盾,主要表现在评价活动的蓬勃开展与评价制度缺失、理论研究之后之间的矛盾,评价的管理主义倾向与教育功能实现之间的矛盾,评价标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非智力因素的概念阐述的基础上,并结合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成人音乐教学的现状,提出理论上和实践上两个方面的措施,加以培养成人音乐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  关键词:成人;音乐教学;非智力因素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力资源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我国的全民素质,早已成为我国教育的强烈呼声了,因此成人教育系统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虽然成人教育的对象是成人,已经承担一定的社会责
期刊
摘 要:理工科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重要人才资源培养基地,人才培养以思想道德为先,因而加强思想道德课程主阵地建设尤为重要。通过对我国部分理工科高校“基础”课教学实证调查,揭示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构建基于提问和解惑主导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增强课堂实效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基础课;提问;解惑   理工科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要的人才资源培养基地,人才培养以思想道德为先
期刊
摘 要:   本文根据极限概念的教学内容和特点,结合该内容的教学现状,探讨了极限概念教学的方向和途径.  关键词:极限;教学    极限概念是微积分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然而,对于极限定义的“”,“”等抽象表述方式,学生在学习时常常接受别扭、理解困难、认识模糊、应用生硬.因而,极限概念教学历来是大学数学分析、高等数学等课程教学中的难点.本文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以数列教学为例,提出如下极限教学
期刊
摘 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智能化的教学管理已成为高校发展的新方向。它一方面促进教学管理理念与方式的更新,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本文阐述了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并从教学管理网络智能化的主要内容及如何构建合理的教学管理系统等方面讨论了高校二级学院网络智能化教学管理的新模式。  关键词: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网络智能化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
期刊
摘 要:  目前,新升本院校在全国高校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新升本院校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服务地方的观念没有完全确立、专业设置落后、定位不清、科研水平较低、与地方沟通不利等方面。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社会功能的发挥,也阻碍了高校自身的发展。为此,我们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合理定位,强
期刊
摘 要:现今,人们常常探到“美”的话题,对于“美”的认识和理解也往往各不相同。笔者从美的形成和美的规律两个方面入手,关于对“美”的感悟和界定谈一些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美;感悟;界定   引论   美学危机是个世界性的话题。早在20世纪初,西方“许多智力过人的学者都已放弃对美的本质的思考”,认为“美学注定具有悲剧的色彩”。而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在当代西方,传统美学的悲剧命运也已宣告
期刊
摘 要:评价学生素质高低的浅层标准是学生学会了什么,而其深层标准则是学生是否会学。引导学生学会自学,探寻突出个性的培养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愿望,激励学生自由探索,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不仅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也是打破“同构”“同型号”僵化模式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创新教育;自主学习;理论;实践   评价学生素质高低的浅层标准是学生学会了什么,而其深层标准则是学
期刊
摘 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在新课教学中,它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值的思考的话题。本文首先从课堂导入的必要性出发,引出课堂导入的三个关键词、“四项基本原则”,最后列出课堂导入最常见的“八大法宝”。  关键词:课堂导入;原则;方法   一、课堂导入的必要性   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导入是一堂课的开
期刊
摘 要:学生选择何种运动项目进行学习,都要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实到实处。  关键字:身体素质;体育教学;兴趣;教学手段;教师素质   高中体育教学是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是高中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应该服从于“培养人”这一教育的大目标。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需要人的身体健康与之统一。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非常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