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与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WL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评价学生素质高低的浅层标准是学生学会了什么,而其深层标准则是学生是否会学。引导学生学会自学,探寻突出个性的培养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愿望,激励学生自由探索,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不仅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也是打破“同构”“同型号”僵化模式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创新教育;自主学习;理论;实践
  评价学生素质高低的浅层标准是学生学会了什么,而其深层标准则是学生是否会学。学会什么是有限的,而会学则是无限的,它将使学生得到在学海淘宝或在书山掘金的本领而受用终身。对于高校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来说,自学应该是有一定优势的。因其科学严密的学科体系,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情、景、理交融统一的特色,便于引发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其他心理效应。所以,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大有可为。“摘桃式”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自学的一个有效方法。
  1.创新教育理论探索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教育,是能够揭示、展现和强化人类的最高本质即创造性的理想化教育。”[ 1]创新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勇于探索和创造的人。 因为只有探索才能为人类增加新的知识,只有创造才能发展科学,造福人类。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学习能力是获取新知的能力,实践能力是运用所学知识与理论的能力,创新能力则是开发自我价值,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能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创造性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特殊天才的创造性”,二是“自我实现的创造性”[ 3]。“特殊天才的创造性”是革命家、科学家、发明家、作家、艺术家等特别人才所具有的创造力。特殊才能的创造力是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力。“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是人人具有的创造力,是具有个人价值的创造力。创新教育中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指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或自我开发的创造力。因为这种创新对学生个体而言是 “新” 的,但对别人或社会而言,却不一定是“新”的[ 4]。因此,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创新教育主要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层面上的创新,其中的拔尖人才有可能进一步开发出“特殊才能的创造力”。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在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指出:“培养模式,要突出个性化的培养,积极开展教学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让学生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主的学习,参加科学研究的项目训练,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 5]同时,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开放的平等交流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的愿望”。运用“摘桃式”教学法,开展探究式教学,正是一种突出个性的培养方式,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愿望,激励学生自由探索,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有益尝试。
   探究式教学探究的是如何运用创新性思维,解决本学科本课程的相关问题,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这个过程虽然不排除必要的管理程序,但更强调学术规范。在探究式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展现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学术个性,而不是老师教给学生的标准答案,更不是僵化的教学程式。何况文、史、经、管与理、工、农、医各学科专业,虽说有交叉点,但大部分的内容、教法、学法、检验教学效果的指标体系、甚至书面表达格式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套用一个模式,用千篇一律的教案、考核题型、标准答案框起来的教学活动,是很难进行“突出个性化的培养”的。当教学过程被求同思维不断强化时,求异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必然因套上“笼头”而被阻滞、被压抑。
   《教育研究》编辑部《2006中国教育研究前沿报告》指出:“素质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其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素质教育的提出,就是为搭建使人的基本素质和个性特点都得到发展的平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探究性教学,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将自学的任务压到学生肩上,将获取知识与能力的方法教给学生,将进入学术殿堂的门径指点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督促学生自觉学习。而教师则处在主导的位置。因为探究性教学既是学生的自动与互动,也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不断点拨、答疑,更要平等地与学生对话、交流,甚至相互辩难。这时的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学习者。有时可能言者无意,而听者有心,在并非事先设定的探究中,会不经意地发生思维碰撞,爆出火花,受到启迪。所以,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是一个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过程。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教师必须至少用一桶水,去和学生的一碗水平等交流。如果教师对所教课程没有较深入的研究并有所建树,要发挥主导作用恐怕是比较困难的。
  2.进行能力培养的“摘桃式”教学法实验
   所谓“摘桃式”教学法,顾名思义,就好比把学生领进桃园,经过指点以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摘桃子。必要时老师可充当人梯让学生踩在自己的肩膀上去摘,更多的时候则鼓励学生跳起来摘,或启发他们相互协作,各显其能,共同完成“摘桃”任务。这样既可以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性,又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的能力。
   “摘桃式” 教学法是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好,对教师主导作用的要求也就越高。
   2.1 师德与学识水平,要求“博、熟、精、严”
   从师德方面讲,能爱学生才乐于把学生所想要得到的“寻宝的方法,拓荒的秘诀”,“点金的指头”倾囊相授。从师能方面讲,要学识渊博,否则就不能有效地为学生解惑、答疑。“熟”指教师对所教内容非常熟悉,这样,传道、授业、解惑便能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所谓“精”,是指对所教课程要精通。高校教师如果只满足于“博、熟”,就可能入于“匠”流,如果由“博、熟”而“精”,就可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这不仅有利于指导学生,更是提高自身学养的最有效途经。至于“严”,自然指治学要严谨,对学生要严格。以上四端为老生常谈,只要肯下功夫,人人都可做到。
   2.2 讲授举一反三,能够发挥示范作用
   “摘桃式”教学法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但绝不是教师放弃不教,而是要教得更好,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例如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时间跨度大、作品数量多,那就要把握好重点、讲清难点,既要让学生通过课堂从老师这里学会些什么,又要让学生领悟到该怎样读书做人作学问,也就是前面提出的使学生“会学”。又譬如专业选修课“武夷文学研究”,既然课程冠以“研究”之名,就应当运用探究方式进行教学。所用教材是由笔者和中文系骨干教师合著的《武夷文学研究》,与之相关的还有笔者撰写发表的一系列论文,引导学生在自学阅读的基础上,每人一题,各自开展研究,并在课内外相互交流,结果,07级本科两个班100名学生中,涌现出了30多篇质量较高的研究论文,其中13篇在2009年人文学院与武夷文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师生学术论文报告会上进行了交流,加上随后改定的10多篇,编成学生论文专辑,已在《武夷文化研究》2010年第1期上刊出。在2010年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促转型学术月活动中,又有二十多位同学汇报交流了自己的论文。其中有18位同学的论文是结合专业核心课程“古代文学”和选修课“武夷文学研究”教学,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武夷山地方特色的“柳永研究”课题成果。
   2.3 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面对习惯于被动接受而又常常对被动接受产生逆反心理的学生,如何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是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突破的一个“瓶颈”。解决问题的途径可以有多种,而最基本的是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因此,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鼓励其发表自己的见解,就显得非常必要。例如汉代文学的教学重点是乐府民歌和司马迁的《史记》。其中的经典篇目有《孔雀东南飞》和《项羽本纪》等,但这些篇目都在中学语文课上学过,要想不“炒剩饭”,不妨从不同方向或角度设计一些问题,展开课堂讨论或课堂辩论,如“刘兰芝确是自请遣归(正方)”“刘兰芝并非自请遣归(反方)” 。“鸿门宴上项羽应该杀掉刘邦(正方)”,“ 鸿门宴上项羽不应该杀刘邦(反方)”“曹操是治世之能臣(正方),”“曹操是乱世之奸雄(反方)”等等,启发学生仔细钻研作品,认真阅读与作品内容有关的其他资料,使他们开动脑筋,放活思路,进得去,出得来,既扩大视野,又锻炼独立获取知识、整理和运用所学知识与理论的能力,锻炼微观分析、宏观把握和哲理思辩能力;把有些问题放到课堂上讨论,通过唇枪舌剑的激烈交锋,又锻炼了学生理应具备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临机应变能力。
   2.4 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学术讨论无禁区,但学术观点有是非。古今有别却也有相同之处,通过解读古代作品和今人史论,学会知人论世,常常免不了有古今比照参悟的时候,入神处不时会有厚古薄今、以古非今或持论绝对化等现象,面对这种情况要适时引导,不纵容、不强抑。例如中国文学史上宋代著名词人柳永,既是专业基础课“古代文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又是选修课“武夷文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柳永研究热浪喷涌,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者数百人,发表论文千余篇,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纵观近千年柳永研究学术史,贬抑者夥、褒扬者众,而作为柳永故乡的武夷学院学子,有些同学想在柳永研究方面有所创获,是自然而然的事,但又往往不管柳永的生活时代和生存空间,抹杀是非界限,简单肯定甚至拔高或简单否定。于是,我们在及时分析学术前沿动态的基础上,拟出数十个选题进行启发、引导,并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推荐适合的题目,予以具体指导。07级两个班的学生中有14人的毕业论文选题为柳永研究,从而找到了地方高校在教学实践中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一个突破口,初步形成了本院系教学科研的一大特色。
   2.5 及时点拨,帮助学生摘取“鲜桃”
   学生求知心切,学有所获时,总要爆出一些思想火花;或者在某一领域、某个问题上想有所作为,却又不知从哪里下手时,只要及时点拨,便有可能在创新之路上迈出一大步。如周圣弘副教授抓住学生想要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的愿望,适时点拨指导,让08级部分同学申请了“茶业企业文化建构模式实验研究”课题并获得“福建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审批立项,已完成了计划中的“一篇文章、一本书、一个专题片、一份企业宣传册”的任务。紧接着,又点拨引导08级对外汉语班全班学生共同参与的“武夷文化田野调查与关键词研究”,获“武夷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审批立项。在杨国学教授点拨指导下,07级柳永研究团队的“柳永大辞典编纂体系设计与研究”获福建省大学省科研创新“挑战杯”二等奖。09级柳永研究团队所申请的《武夷山柳永文化调研与研究平台建设》获2011年“福建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审批立项。
   总之,实施创新教育,就要有鼓励学生创新的心胸和气度。不唯书,不唯己,不唯权威,不讥笑学生的幼稚、偏激和胆大妄为。所谓“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就是提倡从老师这里学到知识,学到方法,然后翻新出奇,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目的。
  3.结论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已进入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度阶段的攻坚期。国家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改革的难点是如何打破“千校一面”,“千篇一律”格局,突出办学特色等问题,其中,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等,都是热门话题。“摘桃式”教学法立足于如何提高学生能力,而不注重教师在课堂上讲多少。事实上,教师精彩的讲授可以吸引和感染学生,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有好处,但如果没能教会他们如何学,教学质量仍会打折扣。在高校,一门课讲授多遍以后当然会非常熟练,面对一届届学生这一不断变化的活动群体,如果不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下功夫,教学活动就会成为重复讲义的简单劳动,教师也会感到异常单调乏味而产生所谓“审美疲劳”。这种情况一旦形成惯性,则会将教学活动拖入死地。而如果能变单纯传授为边传授边指导而以指导为主,则将逼迫和吸引教师不断加深学养并形成良性循环,教学质量自然也就会螺旋式上升。
  [参考文献]
  [1]孙峰.创新教育与道德教育[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B](新华社2010-07-29.)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
  [3][美]马斯洛.自我实现者的创造力[M],李文湉译,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1985(6):72.
  [4]项志康.关于课堂教学中创造教育的几个基本概念[J],上海教育科研,2001(5).
  [5]张大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J]新华文摘,2007(12).
  [6]教育研究编辑部.2006中国教育研究前沿报告[J],[EB](2009-3-2)http://www.moe.gov.cn
  (作者单位:武夷学院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其他文献
摘 要: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援助与指导的咨询形式,由于独立学院大学生具有自身独特的心理特征,利用团队心理辅导这种新的途径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可以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而且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思想政治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期刊
摘 要:21世纪是教育的时代,更是教育技术发展的时代。然而现今在运用教育技术上仍存在许多误区。本文中,笔者从分析工具理性入手,对各学科教学中教师在认识和应用教育技术方面存在的误区进行及时剖析,再次明确真正的教育和本真的教育技术,从而做到对教育技术的准确定位:回归育人。  关键字:工具理性;教育;教育技术;教育目的;定位   进入21世纪,发展教育,发展现代教育,或者说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是
期刊
摘 要:校训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提炼和总结,是学校教风、学风和校风具体体现。中英大学校训在来源、语言表述形式、导向性、个性化、时代性和稳定性等六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只有洞悉中英大学校训的异同,才能科学地探讨校训英汉互译的基本原则,实现校训汉英互译的功能对等,从而彰显校训在大学对外交流和宣传中的重大作用。  关键词:大学校训;比较研究;功能对等;动态对等;形式对等   1.引言
期刊
摘 要:  当前军队院校教学工作评价运行模式,在运行过程中面临一些现实的困境,表现在模式运行中评价目的、内容、指标困境、评价的组织领导及参与者的积极主动性困境、模式运行的整体性、长效性以及军队特色不明显困境。这些现实的困境也折射出军队院校教学工作评价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着的诸多矛盾,主要表现在评价活动的蓬勃开展与评价制度缺失、理论研究之后之间的矛盾,评价的管理主义倾向与教育功能实现之间的矛盾,评价标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非智力因素的概念阐述的基础上,并结合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成人音乐教学的现状,提出理论上和实践上两个方面的措施,加以培养成人音乐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  关键词:成人;音乐教学;非智力因素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力资源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我国的全民素质,早已成为我国教育的强烈呼声了,因此成人教育系统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虽然成人教育的对象是成人,已经承担一定的社会责
期刊
摘 要:理工科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重要人才资源培养基地,人才培养以思想道德为先,因而加强思想道德课程主阵地建设尤为重要。通过对我国部分理工科高校“基础”课教学实证调查,揭示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构建基于提问和解惑主导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增强课堂实效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基础课;提问;解惑   理工科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要的人才资源培养基地,人才培养以思想道德为先
期刊
摘 要:   本文根据极限概念的教学内容和特点,结合该内容的教学现状,探讨了极限概念教学的方向和途径.  关键词:极限;教学    极限概念是微积分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然而,对于极限定义的“”,“”等抽象表述方式,学生在学习时常常接受别扭、理解困难、认识模糊、应用生硬.因而,极限概念教学历来是大学数学分析、高等数学等课程教学中的难点.本文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以数列教学为例,提出如下极限教学
期刊
摘 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智能化的教学管理已成为高校发展的新方向。它一方面促进教学管理理念与方式的更新,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本文阐述了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并从教学管理网络智能化的主要内容及如何构建合理的教学管理系统等方面讨论了高校二级学院网络智能化教学管理的新模式。  关键词: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网络智能化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
期刊
摘 要:  目前,新升本院校在全国高校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新升本院校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服务地方的观念没有完全确立、专业设置落后、定位不清、科研水平较低、与地方沟通不利等方面。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社会功能的发挥,也阻碍了高校自身的发展。为此,我们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合理定位,强
期刊
摘 要:现今,人们常常探到“美”的话题,对于“美”的认识和理解也往往各不相同。笔者从美的形成和美的规律两个方面入手,关于对“美”的感悟和界定谈一些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美;感悟;界定   引论   美学危机是个世界性的话题。早在20世纪初,西方“许多智力过人的学者都已放弃对美的本质的思考”,认为“美学注定具有悲剧的色彩”。而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在当代西方,传统美学的悲剧命运也已宣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