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培养和发展教师课程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HZP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契机下,校本教研成为培养和发展教师课程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依托校本教研的主体性要求、实践性性质、群体性特征,能够为培养教师课程反思的意识、提升教师课程反思的技能、营造教师课程反思的氛围创造条件,从而达到培养和发展教师课程反思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课程反思能力校本教研途径一、概念的界定
  课程反思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对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以及对课程实践中所蕴涵的观念、理论加以系统、全面、深刻的审视、解释、理解批判和重建的能力。[1]首先,课程反思能力是教师个人所拥有的,是教师为了保证自身课程实施的顺畅和有效,对自身课程实践的整个过程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能力。其次,教师的课程反思能力不仅是指教师对自身课程实践和课程行为的反思,还包括对教师自身课程实践和课程行为中所蕴涵的课程观念和课程理论的反思。培养和发展教师课程反思能力的过程是教师内化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念和课程理论的过程,是教师对课程形成自己的理解的过程。再者,教师的课程反思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为了课程实践,同时在课程实践中进行。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为研究对象的一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校本教研不是外在于教学活动的研究,而是“在教学中研究、对教学进行研究、为了教学的研究”。[2]传统的教育研究只是教育专家和教育研究者的“专利”,教师往往是“被研究”。而校本教研使得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和实施者,成为研究的“主角”,并且直接关照于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可以说,校本教研以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为基础和关键,而校本教研又为促进教师课程反思提供支撑和平台。在这个意义上讲,校本教研是培养和发展教师课程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依托校本教研,培养和发展教师课程反思能力
  (一)依托校本教研,培养教师课程反思的意识
  校本教研,即“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使得教师摆脱了“被研究”的地位,成为教学研究的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校本教研的目的不在于理论知识的建构,而是直接作用于教学实践,解决教师教学的问题和困惑,从而改进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校本教研赋予了教师研究的空间与机会,而教学研究的真正开展还要基于教师的主动参与,基于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思考与探究,这正是反思的起点和意义。基于此,可以说,校本教研以教师反思为基础和关键,“校本教研为教师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提供了平台,教师将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主体意识觉醒的人,被唤起自主反思的意识,教师也将因其主体性的提升而使自身的反思发展增速”。[3]
  作为一种实践性研究,校本教研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实践。可以说,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过程就是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参与教学研究,需要保持一种对教学的敏感和批判态度,既以一个“局内人”的身份感知、理解教学,又以“局外人”的身份反观、探究教学。而教师课程反思能力的应有之义就是教师站在课程层面上,对自身整个教学实践做出一种宏观的审视和把握。课程反思既源于教学反思,又高于教学反思。校本教研对教师主体地位的突显,对教学实践的更深层次的反思要求等,都为教师课程反思意识的激发与生成提供了契机。而明确的课程意识是培养和发展教师课程反思能力的思想基础。
  (二)依托校本教研,提升教师课程反思的技能
  教师课程反思技能的提升更多地借助于教师集体的共同发展,这个教师集体就是学科教研组。传统的教研组行为往往是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教师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的活动,而这种活动在评课后便戛然而止,从而切断了教研组进行教学研究活动的基源。从研究的视角而言,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点评不是研究活动的结束,而是研究活动的开始和起点。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研究活动的无意识,对如何开展进行研究的迷茫。因而,依托校本教研提升教师课程反思技能可以基于“反思什么”和“怎样反思”的问题,即课程反思材料和课程反思方法的问题。
  校本教研是一种基于实践的研究,从本质上讲,校本教研实际上就是教师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校本教研的实践性性质为教师课程反思技能的提升提供了土壤。校本教研以问题为导向,教师要开展教学研究,就必须有意识地,以一种“挑剔问题”的眼光来审视教学实践。通过观课,为教师提供了反思自身教学经验的情境和条件,从而为教师课程反思提供了反思材料。同时,教师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锻炼和掌握课程反思方法。诸如如何收集与分析课程问题、从哪些角度切入课程反思等等。而课程反思技能的提升是培养和发展教师课程反思能力的有力支撑。
  (三)依托校本教研,营造教师课程反思的氛围
  校本教研是学校行为,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合作文化,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4]课程反思能力虽是教师个体的行为,但惟有在校本教研的教师群体活动中,才能为教师的个体反思搭建平台,营造民主的、开放的反思氛围,促进教师的个体反思。[5]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曾提出群体动力理论,来说明群体行为与个体行为的关系。他认为,一般的群体动力系统包含了三大要素,其中驱动力是重要要素之一,驱动力具体表现在航标驱动力、典型驱动力、条例制度驱动力。鉴于此,依托校本教研的群体性特征,可以为教师课程反思能力的培养创造航标驱动力、典型驱动力和条例制度驱动力。也就是,以校本教研中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合作文化为依托,为教师课程反思提供了方向;以专家教师或骨干教师为教师课程反思提供典型榜样;学校层面通过建立相关的条例制度使得教师反思成为一种长效机制。从而为教师个体课程反思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营造氛围,提供平台。
  此外,教师课程反思能力的培养成效取决于“教师能否构筑起将彼此的实践相互公开、相互批评、合作创造的关系”,[6]日本学者佐藤学将其称之为“同事性”。这就需要在校本教研活动中,重建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营造一种开诚布公、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氛围,使教师摆脱“揭短”或“得罪人”的心态,树立“敢于说”、“愿意说”、“能够说”的积极心理,保障教师安全的心理环境,从而为教师课程反思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营造氛围。而课程反思氛围是培养和发展教师课程反思能力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刘艳伟.中学物理教师课程反思能力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15.
  [2]辛继湘.校本教研:教师自己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5(26):3.
  [3][5]张雪艳.在校本教研中促进教师反思[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22,22-23.
  [4]余文森.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3(4):56.
  [6][日]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03.
  
其他文献
[摘要]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同样,每个人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也会因人而异。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学生为什么就不能给我们不同的生活呢?原因是我们扭曲了学生对生活的正确认识,让本应该丰 富多彩的、充满灵气的作文变成僵硬的、呆板的、充满着空话、套话的“得意之作”。  [关键词]生活学习习作激励成长怎样让每一个孩子喜欢作文、会写作文呢?我认为:应该渗透和树立“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外延相等”的观念,让学生用生活的理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这种发展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那么,要想使学生有良好的发展,学习习惯最为重要。我在刊物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认为很有道理。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好习惯,长大将会有好的品行。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最
期刊
[摘要]美育教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可见,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是情感性。在小学的各学科教学中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在2011年版的新课程标准中,小学音乐学科已经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了三维目标中的第一位。由此可见,美育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美育小学审美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数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也都直接或间接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领域和生产实际。数学课堂,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谈一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认真钻
期刊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是对全党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机关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只有不断改进服务方式,规范服务行为,创新服务载体,努力实现从“管理型”党组织向“服务型”党组织的转变,才能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强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集团基层党组织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
期刊
[摘要]针对农科院校农业信息专业的特点,依据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学以致用的原则,以扬州大学为典型案例,本文从课程现状及发展趋势、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以及课程整体优化方案对《农业遥感》课程教学进行了初探。研究证明,该课程教学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传授大量先进的遥感科学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当前高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已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深受广大数学教师的喜爱,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但在应用过程中,有些数学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仅仅注重形式,为合作而合作,表面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而实际上学生没有借助小组合作的机会进行深入的思考,学生的思维缺少智慧火花的碰撞,因而收效基微,合作学习则变成一种装饰和累赘。如何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
期刊
[摘要]英国作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制度素来在学术品质与提供完善照顾方面享有盛名,至今鲜有国家能出其右。而我国作为一个处在飞速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教育制度方面的漏洞与不足,越来越成为人才流失的关键所在。查找自己的症结,借鉴学习更为优秀的教育与管理,从而更好地进行我国的教育体质改革,想必也是很多人中国梦的一部分。  [关键词]中国英国教育差异中英两国的教育制度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形成了自己
期刊
[摘要]杜郎口中学的孙海军老师提出了一个观点:出错的课堂才是最精彩的课堂,教师是课堂矛盾的制造者。但缺少智慧火花的碰撞。那么,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说出自己的想法,使课堂呈现原生态的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本人就“课堂无质疑”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学生的性格和心理、课堂氛围、教师都是引起课堂无质疑的因素,针对原因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课堂质疑成因措施课堂现象一:学生不质疑 
期刊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作风建设,是党中央面对国内外的新形势、新局面、新问题,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强化作风建设,要坚持抓好制度建设,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把我们每一项任务、每一件工作谋划好、部署好、推动好,其关键点和突破口就是要努力强化学习教育,加强学风建设。  加强学习教育是推进作风建设的前提与保障。  我们党历来都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