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8251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的工作是千头万绪的,面对的是几十颗纯真、无瑕的心灵,面对的是几十个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班主任如何才能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和生活的情况呢?摆正自己的身份,随机应变,利用学生的理特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一、慈母的角色——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正如母亲不会因为孩子的美丑存在偏见和私心一样,作为老师,虽然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他们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但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热爱每一个孩子。老师的爱应该是一种博爱,爱你的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身体,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思想。谁都知道,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比拟的,一句鼓励,可以让学生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天下的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那么老师也应该让学生看到自己点滴的进步,体验进步成长的快乐,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要像母亲一样容忍孩子一次次地“旧病复发”,要像母亲一样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长处,充分肯定他的点滴进步,对他们的长处要“小题大做、无限夸张”,永远不说“你不行”,而是毫不吝啬地说:“嗨,你真棒!”。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决不能因为一点过失而让孩子在指责声中自卑的抬不起头。对于所谓的“差生”。更要给一点偏爱,倾注爱心、热情和期望,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在他们身上就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
  二、严父的角色——教师爱学生,不是姑息迁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
  老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溺爱,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关心学生进步与成长,扶植他们正当的兴趣和专长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他们。因为严格要求学生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学生犯了错误时,该批评的就批评,该处理的也一定要处理,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只有奖惩得当,才能在班级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谬论导向。
  三、朋友的角色——用心灵去赢得心灵,用爱去交换爱。
  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孩子之间的平等,更应该是教育者和孩子间的平等,教育者和孩子之间的平等是平等教育、民主化教育的基础。在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致一行。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才会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班主任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式和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的效果。不要老是摆着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来威慑学生,以维护自己“神圣”的地位,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富于同情心,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班主任,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四、法官的角色——公平与公正
  对于教师而言,我们的工作对象很特殊,他们是一群天真善良的孩子,他们已经开始用自己稚嫩的心灵去体会和衡量这个世界,他们有着各自的判断是非的标准,在孩子的眼中,教师是成人社会的代表,更是社会公正的代表、社会公平的化身。这就要求教师在其职业领域内,所有的职业表现都要体现社会的正义、社会的良知。班主任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班级内的各项奖惩,包括三好学生等各种荣誉的评选,甚至于老师平时的一次小小的表扬,都会看在每个孩子的眼里,记在每个孩子的心里,影响着孩子们对于是非善恶的判断和理解。因此,班主任老师的教育公正就更为重要,一定要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在自己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公正、民主、平等的氛围。
  五、表率的角色——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孩子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他们怎样穿戴,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这一切对儿童有重要意义。”可见,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对学生讲十次道理所产生的正面影响也抵不上一次反面行为对学生产生的正面影响来的大。如果要求学生不乱插嘴,那老师就不应粗暴地打断学生的话;要求学生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难道老师就不能也弯弯腰吗?如果每个班主任都有一股“让全班学生向我看齐的勇气”,那么“身正为范”就真正得以体现了。
  总之,班主任面前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引导,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去探索、去探讨。我想,只要怀着一颗爱心,一种责任感,就一定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湛河沁园小学 河南】
其他文献
在我们的科学课中,教学工具箱或者说科学课探究活动材料的重要性,可以用这样的对话来概括:——有教科书,没有科学探究材料,能上课吗?
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是具有创造力的表现。“壶盖为什么会跳动?”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瓦特、牛顿在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中,发现了人们没有在意的问题,诱发了研究兴趣和创造欲望,完成了推动人类进步的重大发明。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教师激励学生发现问题,是阅读教學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可靠途径。下面以苏教版第九册课文《天鹅的故事》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一、读题质疑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
信息技术教科研不仅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教师形成教育教学智慧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我一直认为:教师要增强自我研究意识,始终保持独立思考与自由研究的状
德是人立足社会之本,会做人才会做事,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养成良好的品质、品格和道德,有公德心、有仁爱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的德育目标。通过近三年的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学校从德育校本课程研究、实践和评价,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已形成较完善的经验并取得明显成效。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守纪、讲文明蔚然成风,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  一、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新时期德育工作及特色建设的必然
运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算贯穿着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因此,提高学生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一项重要任务。    一、小学生运算错误原因    随着儿童学习的发展,他们开始逐渐摆脱以实物来表征运算,而直接获得以符号表征的运算。例如:学习“100以内”的加减运算时,学生更多的是面对直接用符号来表征的运算,这是通过“20以内”加减法的规则迁移来获得的。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6课《半截蜡烛》这个故事主要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个家庭在危急的状况下,母子三人冷静地周旋于三个德寇之间,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藏情报的半截蜡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行动一致,而且要志同道合,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中,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从某个角度来讲,家长是老师的合作伙伴,家庭是学校的第二课堂。如果家长不能配合学校的工作,即使老师们呕心沥血,废寝忘食,但最终努力仍将会付之东流。而家长会正是这样一座桥梁,它可以促进家长与老师的相互理解与联系,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家长会这个桥梁,从而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方式的变革无疑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新课程三大主要学习方式
课改走到今天,很多人都在研究教育,从事教育的人更是在研究教育问题,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题,什么样的校长才是一位好校长?什么样的校长能更好的引领教师促进一所学校的发展?通过实践我认为:一个好校长,他应该是引领者,管理者,教育者,经营者等角色的统一,具体体现在:  一、做一名好校长,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起到引领的作用  1、做一位工作认真、一视同仁、言行统一,甘于奉献的校长,真正做到身正为范。  作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