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作为青少年十分喜爱的一种活动,是对学生具有美育功能的,同时也作为小学素质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需要教师结合舞蹈的美育功能进行舞蹈课程的教学。舞蹈能够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让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能有一个良好的体质,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有一定的作用,教师要借助舞蹈课程来普及小学舞蹈活动,同时也可以活跃学校的文化生活。本文就小学舞蹈教学的意义、舞蹈课在小学中的美育作用以及基于舞蹈美育功能开发小学舞蹈课教学的有效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美育功能;小学舞蹈课程 ;课程拓展 ;意义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舞蹈是培养学生表现力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舞蹈教学中的必然要求,辅导教师要重视对于学生表现力的培养,结合舞蹈美育的功能来进行合理教学方式的探索,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舞蹈表现力的过程中,从而实现学生舞蹈素质的提升。教师要通过舞蹈课程的拓展,让学生热爱舞蹈、增长见识,让学生能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能够拥有良好的肢体协调能力。
1、分析舞蹈课在小学中的美育作用
1.1舞蹈课的智育作用
舞蹈课程的智育作用主要是拓展小学生的想象空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舞蹈课程能够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着文化的内涵,一些民族舞还可以传递民族精神,舞蹈课程区别于其他学科,具有相对轻松的学习体验。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活泼新颖的教学形式,给学生教授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能够锻炼身体,提升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简单的教育中实现对于美术课程兴趣的增加。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
1.2舞蹈课的德育作用
舞蹈课程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集体意识和意志品质,舞蹈课程更多的是对小学生气质的提升和精神的传递,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集体表演或者是一同表演,让学生能够拥有集体意识,明白一个舞蹈的好坏是取决于整个集体表演的效果,让学生通过舞蹈课程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舞蹈课程更多的是一个集体的活动,学生能够在互学互救的过程中形成相互关爱,遵规守纪集体意识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基于舞蹈美育功能开发的小学舞蹈课教学
2.1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拓展舞蹈课程教学模式
小学舞蹈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但是这一点的培养也是比较困难的,其主要原因是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比较突出,而且学生正处于个性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所以教师要通过美术课程来完善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要不断进行美术课程教学方式的扩展,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结合分层教学的模式进行学习,刚才能够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模式下更好的体验舞蹈课程的美育作用,当然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选择哪种教学方式,都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学习美术。
当然,教师还有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表现,学会独舞,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拥有自信心,并且具备一定的勇气,以此来实现舞蹈的美育作用。
2.2准确示范形象生动,实现舞蹈课程专业性的拓展
小学生的模仿力是比较强的,教师要以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主要,通过准确的示范来简明扼要的表现出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还要提高自己的舞蹈专业技能,以形象生动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舞蹈的学习,教师还要结合现代化工具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视频的播放或者是舞蹈动作的展示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示范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让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到动作的要领,教师还要注意示范的完整性,这样学生才能够拥有一个完整的舞蹈印象,一些教师认为完整的舞蹈浪费时间就进行部分舞蹈的展示,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省了一部分时间,但是却不能让学生拥有一个完整的舞蹈印象,最终却无法拥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还是要进行完整舞蹈的展示。
三 、小学舞蹈教学的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精力更加的充沛,更加的喜欢进行肢体活动,而且十分喜欢在歌曲中手舞足蹈,所以教师在进行舞蹈课程的教学时,要选择一些韵律感比较强的舞蹈来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能够实现素质的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小学舞蹈课程还能让学生实现形态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通过舞蹈的学习拥有良好的形态,从而形成一种体态美,教师还要通过舞蹈培养学生的仪表美,让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拥有良好的仪态,这样也就实现了对于舞蹈美育的作用,让学生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体态和形态,这样才能够实现舞蹈学习的作用,让学生能够更加的喜欢舞蹈的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舞蹈教材的内容是反映学生時代的集体生活,是学生情感的体现,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贴切生活的教材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进行舞蹈的学习。教师要通过舞蹈教育发挥舞蹈的美育作用,让学生将舞蹈作为一种艺术,通过优美的动作来表现自身的情感,让学生能够拥有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健美的体型,这样才能够拥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教师还要注重对于情感的表达,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自身情感的传送,还要注重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朴红梅.“舞蹈+思政”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美育教师[J].大众文艺,2021(02):193-194.
[2]孙茜. 舞蹈扶贫,出精品做实事[N]. 中国艺术报,2020-12-30(014).
[3]任璐.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舞蹈美育体系研究[J].四川戏剧,2020(12):135-138.
[4]赵 紫浩.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线上教学实录与舞蹈美育的渗透——以江西 J 高校为例[J]. 现代教育与实践,2020,2(6).
关键词:美育功能;小学舞蹈课程 ;课程拓展 ;意义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舞蹈是培养学生表现力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舞蹈教学中的必然要求,辅导教师要重视对于学生表现力的培养,结合舞蹈美育的功能来进行合理教学方式的探索,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舞蹈表现力的过程中,从而实现学生舞蹈素质的提升。教师要通过舞蹈课程的拓展,让学生热爱舞蹈、增长见识,让学生能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能够拥有良好的肢体协调能力。
1、分析舞蹈课在小学中的美育作用
1.1舞蹈课的智育作用
舞蹈课程的智育作用主要是拓展小学生的想象空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舞蹈课程能够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着文化的内涵,一些民族舞还可以传递民族精神,舞蹈课程区别于其他学科,具有相对轻松的学习体验。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活泼新颖的教学形式,给学生教授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能够锻炼身体,提升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简单的教育中实现对于美术课程兴趣的增加。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
1.2舞蹈课的德育作用
舞蹈课程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集体意识和意志品质,舞蹈课程更多的是对小学生气质的提升和精神的传递,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集体表演或者是一同表演,让学生能够拥有集体意识,明白一个舞蹈的好坏是取决于整个集体表演的效果,让学生通过舞蹈课程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舞蹈课程更多的是一个集体的活动,学生能够在互学互救的过程中形成相互关爱,遵规守纪集体意识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基于舞蹈美育功能开发的小学舞蹈课教学
2.1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拓展舞蹈课程教学模式
小学舞蹈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但是这一点的培养也是比较困难的,其主要原因是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比较突出,而且学生正处于个性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所以教师要通过美术课程来完善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要不断进行美术课程教学方式的扩展,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结合分层教学的模式进行学习,刚才能够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模式下更好的体验舞蹈课程的美育作用,当然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选择哪种教学方式,都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学习美术。
当然,教师还有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表现,学会独舞,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拥有自信心,并且具备一定的勇气,以此来实现舞蹈的美育作用。
2.2准确示范形象生动,实现舞蹈课程专业性的拓展
小学生的模仿力是比较强的,教师要以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主要,通过准确的示范来简明扼要的表现出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还要提高自己的舞蹈专业技能,以形象生动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舞蹈的学习,教师还要结合现代化工具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视频的播放或者是舞蹈动作的展示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示范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让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到动作的要领,教师还要注意示范的完整性,这样学生才能够拥有一个完整的舞蹈印象,一些教师认为完整的舞蹈浪费时间就进行部分舞蹈的展示,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省了一部分时间,但是却不能让学生拥有一个完整的舞蹈印象,最终却无法拥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还是要进行完整舞蹈的展示。
三 、小学舞蹈教学的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精力更加的充沛,更加的喜欢进行肢体活动,而且十分喜欢在歌曲中手舞足蹈,所以教师在进行舞蹈课程的教学时,要选择一些韵律感比较强的舞蹈来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能够实现素质的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小学舞蹈课程还能让学生实现形态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通过舞蹈的学习拥有良好的形态,从而形成一种体态美,教师还要通过舞蹈培养学生的仪表美,让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拥有良好的仪态,这样也就实现了对于舞蹈美育的作用,让学生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体态和形态,这样才能够实现舞蹈学习的作用,让学生能够更加的喜欢舞蹈的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舞蹈教材的内容是反映学生時代的集体生活,是学生情感的体现,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贴切生活的教材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进行舞蹈的学习。教师要通过舞蹈教育发挥舞蹈的美育作用,让学生将舞蹈作为一种艺术,通过优美的动作来表现自身的情感,让学生能够拥有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健美的体型,这样才能够拥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教师还要注重对于情感的表达,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自身情感的传送,还要注重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朴红梅.“舞蹈+思政”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美育教师[J].大众文艺,2021(02):193-194.
[2]孙茜. 舞蹈扶贫,出精品做实事[N]. 中国艺术报,2020-12-30(014).
[3]任璐.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舞蹈美育体系研究[J].四川戏剧,2020(12):135-138.
[4]赵 紫浩.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线上教学实录与舞蹈美育的渗透——以江西 J 高校为例[J]. 现代教育与实践,20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