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_j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教学对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朗读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但目前的初中语文的教学对朗读重视不够,在具体运用上也存在问题。
  一、中学生朗读能力下滑的原因考察
  毫不夸张地说,中学生的朗读能力几乎逼近丧失的边缘。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事实。中学生在朗读文章时,有几个十分令人担忧的现象,如不由自主地丢字、添字、重复以及停顿不当。更有甚者连一篇文章较为流畅的读下来都不能够。一些学生常常把一篇情文并茂的课文读得支离破碎。学生阅读连流利都达不到,更何谈有感情地读呢?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中学生朗读出现问题?据观察分析,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学生朗读能力退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视、电脑等数字媒体大量涌入千家万户。学生不必翻书也可获得知识,而且比读书显得更方便快捷。但这些声音和图像恰恰使学生的阅读量锐减,使朗读能力逐步退化。
  2.应试教育模式,忽视了朗读教学
  不可否认,眼下的应试教育使老师和学生不得已误入“歧途”,从根木上忽视了朗读的重要地位。这也是目前中学生朗读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的根本原因。
  3.朗读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为了争取课堂教学时间,一些教师只好把朗读安排在课前预习这个环节,至于课堂的朗读教学环节已形同虚设。对于朗读更是缺乏明确的方法指导,因而无法调动中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很难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二、朗读教学的意义
  朗读,是手、口、眼、脑同时进行的一项活动,朗读的过程是信息材料广泛采集、加工和存储的过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之初,“其言若出他之口”,进而“其言若出吾之口”,再读,“其言若出吾之心”。朗读的过程是由“生”渐“熟”,由浅入深,再由“感”到“悟”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所以,朗读教学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就必须重视并有效地进行朗读教学。
  三、让朗读教学回归课堂的策略
  如何让朗读教学重新回归中学语文课堂呢?通过实践与研究发现,可以从以下几种途径进行:
  1.提高认识,设计朗读环节
  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录的课文都是经过众多专家反复斟酌、精心挑选的好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独特的美。然而课文的美仅仅用语言表达是不够的,因为一些文章的美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而体会这样的美的重要途径就是朗读。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朗读环节,让学生在朗读中揣摩、感悟,获得一种情感升华,尤其是像散文、诗歌这样的课文,更要加大朗读的力度。
  2.优化评价,激发阅读兴趣
  激发阅读兴趣使朗读教学回归课堂,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多给学生创设阅读的空间。例如每周是否可以有一节阅读课,课堂上鼓励学生多朗读,并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如何才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在朗读中增加语感,加深体悟,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朗读带来的快乐。
  语文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学生阅读时进行综合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有创意的评价。朗读的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教师可以在学生之中展开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使用评价机制促使学生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朗读美文。例如以小组为单位的朗诵比赛;课前三分钟的朗读秀;推荐朗读出色的同学担任校广播员等等。多元化的評价机制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在对同学和自我的评价中,发挥个性,塑造自信。
  3.注重实效,精心指导朗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文体特征,从朗读的重音、朗读的停顿、朗读的语调、朗读的速度等方面进行科学而专业的指导,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的朗读的技巧,提高朗读的能力。有感情的放声朗读,是最基本的阅读习惯。
  有感情的放声朗读能够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让文章中蕴涵的感情潮水在朗读中奔涌出来。例如学习朱自清《背影》时,有感情的朗读“车站离别”的场景,以及多年后回忆起父亲来信的片段,一遍一遍地朗读,画面里的两个人仿佛历历在目,能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父亲与儿子之间的那份浓浓的的爱。学生的这种朗读训练,不断地加强对文本思想情感的理解,能够更深刻地体味作者的情感。
  4.配乐朗读,营造朗读情景
  朗读时也可选择一些意境接近的乐曲进行配乐朗读,一方面能够大大地扩展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悟性,触发他们的灵感,渲染了朗读的情绪。配乐朗读时营造良好的情境,能激发朗读的兴趣,还能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增强朗读的效果。
  除了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以外,还可以进行生动的课堂演读。比如人物之间语言和动作比较多的语段,通过课堂演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进一步加深了,更加直观而深刻。例如契科夫的《变色龙》,学习该文时,学生一边演义,一边评论,对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形象也更清晰明朗了,对作者的讽刺意味理解得更深刻了。
  总而言之,朗读训练对中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尤为重要,良好的朗读习惯使学生终生获益匪浅。在学生朗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地引导,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读,快乐地读,陶醉地读,读出美感,读出感悟。所以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营造书声琅琅的语文素养课堂。
  作者单位: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而创新能力通过适当的教育和引导是可以培养的。高中语文是一门培育创新思维的重要学科,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必须着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打下基础。  鉴于此,笔者以为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兴趣、想象、实践生活。  一、兴趣:创新的基本要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
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已成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其主要是把“学生为主”作为教学理念,与此同时,自主学习更是在实际教学中实现了预期效果,加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合理、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个性化。因此,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合理发挥自主发展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只有正确引导学生,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不断地增强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培养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要求。高中的语文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注重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来改变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学校应该认识到,语文教学只有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一、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特征  1.主体性。  有效教学的主体性是指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只是课堂的辅助者。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活化教学策略方法是课程教学的核心要义和首要前提,彰显了以生为本和人文关怀教学理念,让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竞相发展,让他们在各自最近发展区内主动调整适应课堂教学,更利于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围绕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层次性地递进教学指导,不仅能使得学生更加客观全面了解自己的盲区、问题,更利于他们在主动融入的过程中自觉参与互动,帮助他们形成更为全面、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教
前几日浏览网上新闻,看到一篇援引《人民日报》的文章,标题赫然写着《未来医院今年有望超过百家之多》,语文教师的敏感让我顿时“驻足”思索,当“超过”遇到“之多”,这个句子还能成立吗?于是快速百度出关乎“超过”和“之多”的句子,数量着实不少,现列举一二来探究一下他们的正确性。  1.据东莞市民政局介绍,东莞有超过10万之多的地名,其中不乏超过千年者,其文化内涵丰富。(东莞本地宝资讯,2014年7月29日
教师,被人们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对学生来说,教师的形象是美好的,知识是丰富的,品格是高尚的,特别是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拥有丰富的人文素养和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才能得到学生爱戴和欢迎。但综观现实,一方面,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巨大的升学压力,使得语文教师不得不做一个埋头于作业、考卷批改中的“教书匠”,甚至有时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回头看一看,总觉得效果不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复习是一项较为重要的环节,其承担着巩固强化、拾遗补缺的职能,是提升语文教学成效必不可少的重要流程。教师应当强化这一方面的研究,提高复习教学的技巧性和针对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复习教学成效。笔者对初中语文复习教学技巧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本文试作简要论述。  一、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格局,给予学生参与的平台  传统的初中语文复习教学中,都是采取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模式,这一模式最大的
高效语文课堂,就是指语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那么在实施有效语文课堂教学,打造高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语文课堂承担着这样的教学目标:热爱祖国语文;理解和运用祖国
在现阶段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华传递给下去,对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对于未来社会公民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我们苏教版的教科书及选修教材中就可以看出对于高中生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1.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  江苏语文教材的改革,特别是选修教材,让高中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我们打开《唐诗宋词》,就会发现
动静结合这种手法,在古典诗歌创作和鉴赏中使用频率都非常高。其内涵似乎已经很简单明了,根本不必浪费笔墨去深加探讨。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两句为什么不是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