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应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wjw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英语教材已在我省使用八年。在这八年中,常听学生反映说,读英语花了很多时间,读得很认真,课文有背,单词有读,可英语成绩总是提高不大。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习方法欠妥,或方法不正确,在这方面很值得教师探讨。笔者认为,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且方法的传授高于知识的传授。
  一、解决好传授方法与传授知识二者之间关系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中往往采用“课堂讲授法”,教学活动围绕语言形式进行,教师从课文对话中尽可能地发掘“语言点”,通过分析、讲解、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语言点”,然后学生死记这些“语言点”。这样,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学习成了一种负担、一件苦差事。这种教法助长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一旦离开了老师,就不知如何学习。由此可见,英语教学需要改革。那么怎么改革呢?笔者认为,教师应注重传授学习方法,树立传授方法高于传授知识的指导思想。
  1.应该明确传授方法的重要性。学习规律告诉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是为了不学”。学习方法是一种学习经验,能对后续学习产生一种比较广泛的一般性迁移,即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将原理、原则和概念具体化,运用到具体事例中。
  学习方法的传授能更有效地促进知识的掌握。美国教育界有这么一个理论,即学习生成过程模式,也就是说,学习者以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新知识相结合,主动选择信息并构造信息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方法的作用表现在:(1)学生如何处理新信息,选择应该注意的信息,并舍弃另一些信息、知识。(2)新知识如何与原有的认知结构、认知过程联网。也就是说,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那么就知道如何选择辨断信息,有效地使新旧知识联系。这样,新知识就能够有效掌握,形成长久记忆。
  2.应认清传授知识与传授方法的关系,后者是高于前者的。传授方法与传授知识是密不可分的,传授知识是传授方法的前提与基础,传授方法是传授知识的延伸。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是不可能做到凡知识就学、凡知识就教的,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可使人有效地掌握知识并触类旁通。因此,就不能要求学生在接收的模式下,在只单纯传授知识的教法下学习,而应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驾驭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传授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具体而言,在英语教学中,应如何传授方法并有效地运用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1.课堂中要求学生集中注意,深入角色。课堂上,学生应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并积极参与课堂上所有的活动,要像演员那样,深入“角色”。现在的英语教学提倡交际性原则,课堂上,提倡设立情景,再现活生生的现实,学生只有全身心地投入、积极参与,才能保证自己的思维活动与整个教学步骤同步。只有深入角色,英语的语感才能培养起来。
  2.听说读写,学用结合。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听说读写四者的关系。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方法,又体现了学习的目的。学习的目的是运用英语达到交际,而不是仅背诵单词、记些规则。教师应强调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提倡学用结合。这样,就能改变以往听不懂、说不了、读不快、写不了的状况。
  其次,应提倡学生“五官并用,五动四多”,即动脑想、动耳听、动口说、动眼看、动手写,多听、多说、多读、多写。这样,听说读写四会就不难实现了。
  3.抓住重点,解决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这就要求教师让学生明确教学重点何在,难点有哪些,做到胸有成竹,学习起来才会轻松,并能抓住要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从初一起就要逐步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争取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中要善于整理归纳,抓住规律性的东西,同时尽量用英语思维,减少“心译”。另外,应提倡在理解基础上的背诵,反对死记硬背。当然,这些都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东西。
  5.培养兴趣,锻炼意志。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有了兴趣,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这就要求学生肯下苦功,不怕出洋相,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一旦成功,兴趣便可保持。
  那么,怎样将这些方法教给学生,使之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呢?
  笔者认为,应提倡直接的显性教法,具体做法如下:(1)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是什么;(2)直接介绍新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和实用性;(3)鼓励学生用新的学习方法;(4)教师演示如何运用新方法;(5)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操作新方法。
  三、结语
  “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传授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终使学生脱离教师,进入语言的自由王国,也只有这样,才可大大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生本教育,因其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而获得无穷的生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生本教育实验在我校已大力推行了两个学年,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始终坚信英语教学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可行性。它符合《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总体目标的要求,即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本教育”的生成过程。两年的生本教育实践,让我受益匪浅。  一、谈好课堂序
该文根据我国城市规划局测量队及各城市测绘研究院的机构职能及业务流程,阐述了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数字化及图库管理工作的办公自动化实现的思路及方法。
摘 要: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人们是研究的重点,然而,大部分研究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或笼统统计,基于课堂实录的具体案例分析并不多见。本研究通过观察三位教师英语阅读课的视频,结合语境分析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提出改进意见,旨在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的质量,促进高中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以及培养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教师提问 提问策略 
一、案例背景  传统英语教学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老师“一言堂”,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改变以单纯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和自我探索。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家常”课上很多老师仍然认为讨论效率不高,课堂上老师讲得很多,学生开口的机会很少。特别在高三这个特殊阶段,面对大量练习,老师们更是不遗余力地讲解。然而,现实情况令人失望:学生
该文从实用技术方面探讨了现代计算机管理系统所涉及的技术内容,同时论述了当今信息社会企事业单位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初中英语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阶段是大多数学生真正开始学习英语的阶段,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这一阶段实施英语教学,最重要的是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有意识、有目的、有
该文就我国目前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背景及现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重点提出了一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MI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思路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数据与营销数据综合起来处理,用于探索药品流通的客观规律,指导营销决策,得到较佳的市场效果。